重生欧美当大师-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荨�
剩下的百分之四十的股份,被作价八百万美元,分成了八百万股。
虽然南华现在没有哪个家族能一下子拿出八百万美元,但是当这些股份被拆分成八百万股之后,不到三天的时间,就通过几家银行销售一空。
许多外地华人刚听到消息,就得知股票已经卖完了,还吵闹不依。
大众还没有正式投产,目前的股票已经增值百分之二十以上了,即使是这样,仍然还有价无市。
目前的亚洲,还没有一家大型汽车公司,后世著名的日本丰田,三菱,现在不过是一个手工作坊,一年的产量才三百台。
大众的建设,将会填补整个亚洲区域的空白,不敢说跟欧美公司相比,但是初步规划就是年产量十万辆。
而大众的建设,会比飞机公司更加促进经济发展。因为汽车行业囊括的配套行业太多了,可以说,汽车公车的发展,几乎带动了一大半工业项目的发展,这才是对南华经济最大的促进。
不过,南华的经济政策,也不是全面的好消息,比如在舆论宣传,能源资源方面,南华实施的是国有政策,就遭到了西方各国的谴责。
西方恨不得南华全面私有化,东方巴不得南华全面国有化,可是南华盘片走了一条中间路线,当然会遭受一些指责。
不过现在的政府在干事的积极性上还是挺高的,而周南也跟大部分人都有了充分的沟通,将两种经济模式的优劣都做了清楚的分析。
一开始就全面私有化,只会导致政府无力,不说别的,你把土地卖给了个人,以后城市扩建怎么办?修路怎么办?基础设施的投入,钱从哪里来?
南华刚刚成立,目前在投入阶段,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光靠税收,只能寅吃卯粮。
西方国家巴不得你借款,以此来控制你们的经济,所以政府的手里,必须要留一点自留地。
石油和矿产,林木和土地,就是南华政府手里的自留地。
除了这些方面,南华基本上实施的就是自由化经济政策。而南华的税负,额度其实并不算高,差不多是现在世界上的平均水平低一点。
按照工业投资来计算,全部税负加在一起,也就是百分之二十左右,加工型企业低一点,生产型企业高一点,上下不超过十个百分点。
现在世界各国的税率还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哪怕是税额比较低,但是各方面的苛捐杂税加一起就比较高了。
但是南华却不同,确保任何一家生产型企业,只要是在南华境内采购,各方面税率加在一起,不超过百分之二十五。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今天采购的配件是另外一家南华企业生产的,那么这个过程就有退税份额,确保你的产品价格具有竞争优势。
而许多国家却做不到这一点,在某些国家,一些生产型企业的税负,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甚至百分之百。
为了保持竞争,那些生产型企业只能尽量压低销售价,降低生产利润,结果导致永远没有开发投入新技术的资金,只能山寨。
所以,这项经济政策受到了所有华商以及外国投资者的青睐。要不是南华现在跟爪哇人有矛盾冲突,加上基础配套薄弱,来投资的外国人,肯定不会只有现在这一点。
而在山口洋的外海的一个两平方公里的小岛,目前正在全面推平,把山炸平,填海造港。
这里未来会变成一个面积达到五平方公里左右的自由港,进出口转口贸易,将会免税。
这也是一个试验田,目的就是为了把南华打造成为后世的自由贸易港。目前全球还没有这样的尝试,要到二十年后,免税的自由贸易港才会在世界各地出现。
工业项目发展迅速,但是农业问题,却成了南华的一个老大难。
第一三六章 人口危机()
(防盗版,不要订阅)
威廉明娜女王的荷兰语懂的人可不多,所以她的发言也很短,因为根本没有人在乎。
但是这只是官方的宣读仪式结束,而民间的庆典才拉开了大幕。
来自各地的民间艺人们,舞龙,舞狮的队伍,在南华各地拉开了庆典最高超的部分。
这天中午的聚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全世界再也无法企及的盛大聚餐。
南华的大商人们,早在一个月之前,就已经细心安排了今天中午的这一顿免费午餐。
从城市到乡村,从工厂到哨所。每个村子,每家工厂,每条街道,都预先统计了人数,按照人头,准备了这一顿饭。
每个人有一块牛肉,一块猪肉,一块鸡肉,一份青菜。上至议长,总理,下至残疾乞丐,每个人吃的饭都是一样,无一例外。
而南华如今的人口,除了婆罗洲中部热带雨林中的原始部落人数无法统计,已经查清的人口可以精确到个位数,这也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比不上的。
每个人在登记的时候,都能得到一张登记卡,上面注明了持有人的出生日期,民族,籍贯,信仰,性别,特长等一切特征。
目前这还是一份简易的身份证,但是登记卡上面已经详细注明了持有人到当地户籍部门登记的通知。届时,每个人都会拍三张照片,一张贴在登记卡上,一张留存户籍部门,一张会存在当地的档案库。
每个人,都会得到一个原始的编号,这份编号也会绝无更改,除非死亡,永不注销。
现在还没有人能看到这种模式的控制性,只是认为这样统计方便了管理。但是在后来,这种户籍制度直接摒弃了家族,家庭,将人口控制精确到个人,让全世界都注意到了这种模式的先进性。
每个人有一个编号,男人是以a开头,女人是以b开头。字母后面是没有按照出生日期,而是按照登基顺序的八位数编号。
这个编号具有唯一性,任何人也假冒不了。即使你能做出一模一样的登记卡,但是在户籍部门和档案库里对不上,那就会露馅。
周南也有一张这样的登记卡,他这种海外人士编号是以字母h开头,后面同样是八位数,而他的登记号码是七个零,一个一。
南华境内的将近九百万国民,前来南华庆祝的一百多万海外人士,这天中午做到了千万人同一时间吃同一种食物。
这种仪式经过广播的渲染,也让所有人都有一种同甘共苦,众志成城的神圣感觉。
哪怕不是华人,那些少数民族在这一刻也没有任何的排斥感,感受到自己被接纳进了这个大家庭。
当天下午,潘志成作为政府总理,一共接受了三十四个西方国家大使的国书。这些国家都是第一时间就承认了南华,即使短期内不建立大使馆,但是也会在这里设立一家外交机构。
第二天上午,他又接见了十二个东方阵营的外交代表,同意了各国建立外交机构的申请。
南华也将河心洲一大片沼泽区域化为了使馆区,这里因为到处都是沼泽地,原本就没有什么区民,被两条河包夹在其中,农业开发的余地也不算大。
将这里作为使馆区虽然看来有些难为了其他国家,但是却受到了所有国家的一致欢迎。
因为这里是沼泽地,只有不多的几条道路通行,在这里设立大使馆,虽然会增加一部分建筑成本,但是有天然的地形隔绝,沼泽里满是毒蛇和鳄鱼。
只要简单地修建一个院子,每家大使馆都能变成一座座孤舟,安全性有了很大的保障。
周南没有参加一系列的国事活动,除了少数几场庆祝活动,他一直在会见各界的学者们,还有企业家们。
南华大学的建设还没有进入实质阶段,之所以时隔几个月还没有进入正式实施阶段,不是因为资金问题,也不是因为建设难度,而是因为总设计师梁先生被借用到政府部门,进行南华的城市规划建设。
总设计师都被撬走了,大学的设计当然停滞下来了。不过梁先生一天当做两天用,每天都抽空进行一番设计,目前也快要完稿了。
林先生跟着周南从瑞士回来之后,也加入了设计的团队。但是让周南苦恼的是,她对大学的设计也没有什么兴趣而是迷上了城市设计。
大学的整体规划图已经接近完稿,林先生现在加入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如果她能完成一座城市的整体规划,这种成就感远不是设计几套房子能比得上的。
原本周南还很担心自己留不住梁先生,林先生夫妇俩,因为等到内战结束之后,这个时候的人们的爱国激情是后世根本不能比的,想拦恐怕也拦不住。
不过这个问题被蔡老他们直接就解决了。
因为在南华成立的第三天,就公布了一系列的政府任命名单,梁先生接受了住房改建部副部长的职位,之所以不是正职部长,是因为他也看上了南华大学建筑系院长的职务。
周南在跟华人学者的见面会上,承诺将会继承国学,但是同时将会大力发展理工学科。目前五百万美元每年的教育拨款,将会有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的比例,都倾向于理工学科。
除此之外,周南也承诺,以后南华大学接受的社会捐款,也将有一大半拨给理工学科,大力发展科技。
至于国学科,之所以还能占据一小半的拨款,不是因为教育资源的投入,而是周南答应了来自内地的一些大学者们,将会把这一部分资金用在帮助国内院校教育投入上面。
因为这个原因,周南才能挽留一部分大师,让他们愿意留在南华任教。
商人立国,商人治国,除了荷兰,世界上还没有其他国家有过先例。
不过正因为南华如今的宗主国荷兰就是依靠商人治国的,所以南华的发展也有了许多可以值得借鉴的经验。
南华穷吗?很穷。现在的南华连一座像样的城市都没有,基础设施近乎没有。这个国家没有一寸合格的公路,也没有电。
连国家的议会还只是商人捐出来的大院,总理府也不过是一座两层小楼。
但是南华同时也很富裕,按照人均水平来说南华拥有的财富甚至能排在世界前列。
现在的南华是整合了整个东南亚的资源,都流向了南华。除了东南亚,从内地也有许多富商因为战争的局势变化,移民来了南华,也带来了大笔的资金。
从欧美返回南华的商人们,更是在国外赚钱来反哺南华。47年一年,光是这些人就从欧美带回了五亿美元的物资和资金,建设了数千家工厂。
而现在南华已经正式建国了,除了华人们自己的力量,欧洲的资金和技术也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向南华。
就以水电投资为例,瑞士获得了在拉亚山修建一座大型水电站的合同,美国就不依了,他们提出甚至能以更优惠的条件,帮助南华也建设一座大型水电站。
在北加里曼丹的马利瑙,那里有着比拉亚山更好的建设水电站自然条件,只是因为当地几乎没有开发,所以建设水电站了电也卖不出去。
现在南华即将进入大开发阶段,再多的电也不够用。所以周南跟潘老他们沟通了之后,答应了美国人的条件。
虽然明知道美国是想用这种方式来获得南华发展的红利,施加他们的影响力,但是这件事毕竟是对南华有利。
至于环境保护……在经济没有发展起来之前,谈这个是傻叉。
君不见英国为了发展,伦敦现在就变成了一座雾霾之城,这可比后世的京城要严重多了。
58年一个冬天,因为环境污染死去的人有几千人,他们谈过环境保护吗?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经济的红利不仅仅是变得有钱,而是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为了比别人领先一步,一切都是值得的。
只有等我的经济发展起来了,科技领先了。这个时候,环境保护才会成为遏制落后国家的武器,用来给后面追上来的人设置一些障碍。
何况南华人少地多,近乎原始环境。现在又确定了工业兴国,商业兴国的基本政策,当然不会在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负面影响。
你说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了当地生物的生长环境,影响了河里鱼的生长。
周南会坚定地告诉他,一切都比不上南华的富强重要。
商人立国,商人治国。
用商人来管理商人,来治理商人,制定出来的政策,比外行制定出来的更合理,更没有漏洞。
一个国家成立之初,大部分人的心态还是很端正的。加上南华并不是高枕无忧,在南方还有一个人口要多上将近十倍的邻国。
现在南华又从他们身上咬下了一万多平方公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