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唐远征军 >

第985章

大唐远征军-第985章

小说: 大唐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玄策一走,殿中又陷入了冷场,大臣们心头满是愤怒,帝国建立的多不容易,只有他们这些亲历者才知道,如今长安如此瞧不起自己,已经不是李捷一个人的事了,而是侮辱了整个闽唐朝廷!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经过儒家文化熏陶,绝大部分臣子一脑袋都是复仇,哪儿还有什么心思讨论政务?

    仅仅有几个不入流的小官拿出些芝麻绿豆大小的小事来议论,同样是迎者寥寥。

    毕竟是闽唐帝国的地盘,支开两个小宦官不过轻而易举,不到一刻钟,王玄策就回来了,不过脸上满是古怪的神色,贴近李捷就禀报起来。

    “陛下,事情还真是有些特殊,还要从一年前的鸣凤元年十月说起……”

    就在大闽与罗马帝国在君士坦丁堡城下进行着决定欧洲几百年政局走向的决战同时,东北亚,决定一个时代的战争同样在冰冷湍急的鸭绿水沿岸进行着。

    李捷向东扩张了十多个年头,大唐也连续进行了十多个年头的辽东战争,如今,终于再一次推进到了鸭绿江,对面不远处就是平壤,高句丽如今的都城,亦是废太子李承乾的老窝。

    多达二十万唐军邻水列阵,组成典型的唐军阵列,弓箭手在最前沿,然后是排矛手组成的坚实阵列,一旦弓箭发射完或者敌人攻来,就由他们的长矛来狙击敌军,冲锋时候,双手持矛向前猛冲的大唐矛手亦是个令人恐惧的纯在。

    在矛手后头,是轻兵肉搏用的跳荡兵,刀牌手,作为压阵的绝对王牌陌刀手则被放在最后头,只有当战役进行到**时节,才由他们作为决定性力量给与敌军最后一击。

    两翼,四万多关中骑兵与河朔骑士扬刀跃马,虎视眈眈,其中还有不少突厥骑兵,铁勒骑士,唐军作战将就步骑协同,当步兵大阵与敌军接触之时,两翼的骑兵将如同传说中的金蛟剪一样狠狠从两肋插进敌军内部,将敌人的阵型搅和的稀烂。

    当年李世民一年就打到了鸭绿江畔,李治却连续进攻了十多年,大的战争进行了几次,倒不是李治无能,而是辽东局势比较李世民征讨高句丽时候又复杂了许多,而且大唐也不是那个时候的大唐了。

    首先当时的辽王泰可是太子地位的有力竞争者,在朝野内部,也有不少人暗中支持他,大军出动时候通风报信,而且李泰手下,李世民为了让他自保,也给他网罗了一批能人异士,再加上李承乾,渊盖苏文在背后不遗余力的支持,比宝藏王时期高氏王族与渊盖苏文的勾心斗角,辽东国很具有战争潜力。

    再者,李治是在闽国不断抽着中原的血条件下与辽东大战的,历史上攻击高句丽的主帅苏定方如今是李捷麾下的骠骑将军,裴行俭成了太子太保,驻守京师,程名振被牵制在了西域,更重要的是大唐人口急剧的流逝。

    唐初,赋税徭役还是不清的,就算官府给地,农人分到的均田也越来越差,相比之下闽国土地给的更大,而且取得唐人资格免税这两个条件如同吸引飞蛾的灯光一样,再加上洛阳附近的叛乱,李捷大军横扫关中那一次,大唐的户籍几乎亡轶了一半多,一千多万民众被陆陆续续搬迁到了天竺,波斯,成为李捷的统治力量。

    幸好人员流动是相对的,不少天竺,波斯战败的部族,俘虏都被李捷发配到东南亚去了,不少逃人偷船偷渡到了大唐境内,许多上州长官面对境内屡禁不止的逃户现象正头疼不已,遇到这些人口的补充简直大喜过望。

    有的州刺使干脆与李捷认命的福建观察使达成了暗地里的协议,他们放境内的民众自由出境,投奔大闽,闽国同样每年要放多少天竺人,波斯人来补充华夏,这样,华夏的人力资源可算没有被李捷抽空,如此迁居过来的人口大约有五六百万,一大部分被安置在河北,河洛还有关中,如今李治征讨高句丽的军队中,高鼻深目,或者卷发皮肤黝黑的归化胡人居然占据了三层之多。

    不得不感慨,李捷费心费力的进行唐化,可是李治根本没有在这上面花心思,这五六百万人口就几乎被华夏消化的差不多了,这片土地似乎有灵性一般,匈奴,鲜卑,羯人,氐人,羌人等五胡就是被华夏所吞并,如今他们亦是没有意识的融入华夏当中。

    上一次蛇水大战,唐军在大唐名将唐休璟的指挥下击破了辽东军主力,王皇后的本家大将王孝杰更是差不点活捉了继任的辽王,李泰长子李欣,如今以唐休璟为主力,关中唐军最精锐的府兵几乎全都汇聚在了这海东战场。

    不过鸭绿江这一战并不好打,为了抵抗关中咄咄逼人的压迫,朝鲜半岛的势力几乎都聚集在了这里,新罗举兵五万,由新罗大将金春秋带领,派出次子去向李捷寻求帮助之后,齐王,征夷大将军李佑还是忍不住携带了五十八家大名八万多倭国武士,足轻登陆朝鲜半岛,支援李承乾,而为了自保,李承乾还有渊盖苏文的三个儿子泉男生,泉男产,泉男建更是将国中十五岁以上的男丁都征发了。

    再加上辽东国李欣的残余势力,二十万唐军精锐所面对的,是多达四十五万的半岛联军。

    对峙从五月份一直进行到了十月份,人数悬殊却一丁点都没被唐军主帅唐休璟放在眼里,一直等到鸭绿江封冻,又是唐军主动发动了进攻。

    惊人的巧合,十月初三,就在李捷对君士坦丁堡发动致命的袭击开始,这场决定东北亚命运的大战也在鸭绿江打响了!

第1323章 。鸭绿水大战() 
辽东的防御重心在于辽河,朝鲜半岛的防御重心则在于鸭绿江,这条滚滚流淌的长河在后世分割了中国与朝鲜,鸭绿水之后则是一片平坦,如果这里丢了,来自辽东的骑兵甚至可以驰骋整个高句丽半岛国土,也只有新罗能够依靠半岛南端的山地抵抗片刻。

    所以李佑,金胜曼,李承乾还有辽王李欣的赌注完全压在了这条防线上,临岸,快五十万倭军,辽东军,新罗朝鲜联军如同出巢的蚂蚁乱哄哄布置在岸边,一眼望不到边。

    来自倭国的武士拎着倭刀,披着大铠,矮小的身体绷着力量,似乎迫不及待的等候着厮杀,不断的嘶吼着,新罗的花郎则是戴着厚厚的大沿毡帽,打扮的有些花里胡哨,活动着手脚,偶尔用看不起的眼神瞄一眼倭人。

    当年追随李承乾的叛乱屯卫如今已经发展到了第二代,一万多或年轻或老的关中部众骑在辽东战马上,老兵在厚厚的盔甲下凝视着对岸的唐兵,似乎还缅怀着当年在那面大旗下奋战的峥嵘岁月。

    士气最低落的却是辽东诸部,李欣的军队只剩下九千出头了,从突击幽州开始,辽东与大唐已经打过十几战了,屡战屡败,最后连辽东都丢了,这些由唐人,女真契丹还有高句丽贵族组成的骑兵甚至比后面三十多万充场面的临时征调起来民夫都要低落。

    看着这一幕,就连李承乾都是眉头直皱,迟疑了好一会,实在是忍不住对李欣客气却命令着说道:“辽王贤侄!唐休璟性情狡诈,汝带部防卫大军后方吧!”

    李欣可一点没有他父亲李泰那股嚣张跋扈劲儿,听着李承乾的吩咐,屁颠屁颠的领着骑兵绕过了大军,看着辽东骑兵的背影,李佑忍不住呸了一口:“虎父犬子。”

    李承乾却是感叹的摇了摇头,当年他们兄弟几个在长安谁都看不起谁,为了个皇位争斗的焦头烂额,可是到头来却是便宜了默默无闻的李治,如今他们几个当哥哥的还被当年看不起的老十逼得不得不联合在一起,垂死挣扎。

    而且还有老九,当年自己居太子之位,对这个弟弟甚至都没当过兄弟,可如今,人家能和大唐皇帝李治分庭抗礼,自己当年如此自负,可如今,连人家一根小手指都比不上。

    想到这儿,李承乾又是感慨的向李佑询问道:“老七,闽王那头有没有什么消息?他,他愿意帮我们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谁知道?”李佑却是愤愤然一甩马鞭子:“老九据说现在和什么骡,什么马打的正激烈,距离咱们大唐已经快一年多的路程了,我家老二走了快半年多了,还没到地方,要我说,和骡子有什么可打的,几鞭子不就抽顺溜了?”

    李佑没见识,不代表李承乾没见识,他受过完整的太子教育,听过这个罗马,在华夏古籍中被称为大秦国,据说其军极其善战,称霸西域,可对于唐人来说,那儿还属于传说中的地方,谁能想到,李捷竟然真的抵达了那些传说中的地方?

    又是感慨一声,李承乾还想说两句场面话时候,冷不防对面军鼓阵阵,唐军已经开始擂起战鼓,雄壮的军团如同铁块般的向前进发着,千军万马一起推进,那股锐气逼得人从脊柱直往上冒着寒气。

    不是没经历过战争,可这种气势逼得李佑也是忍不住气势为之一夺,不得不拿出痞气往地上唾了一口骂道:“娘的,什么主什么奴,老十这手下的奴才都这么不可一世,招呼都不打一声就进军,真他娘的不为人子!”

    说来也巧,没等李佑骂完,对面的唐军大军,一队扛着红色大旗的唐军信使急促的从运动中的府兵军团中脱离出来,对着河对岸的李承乾丽王大纛直奔过来。

    没错,是骑马直奔,唐休璟选择在辽河岸等候了快七个月之久,就是为了等待今日的战机,整个辽河如今都在辽东惊人的酷寒之下封冻,让整个唐军都可以越河而战。

    “大唐西水校尉车侯于跃拜见丽王,齐王殿下,请恕下官披挂之下不得下马全礼!”距离的老远,来的唐军将领就勒住了战马,兜着圈子叫喊着。

    马上要来打你了,这会儿还摆着虚礼故作姿态,用李捷的话说典型的装逼,所以李佑毫不客气的冷哼过去:“用不到恕罪,一会本王要亲自把你砍落马下。”

    明显被呛了一下,车侯于跃噎住了片刻,这才阴沉着脸继续吼叫道:“我大总管,左武侯大将军唐休璟大人命标下拜谒二位大王,唐大帅提议,贵军向后退三箭之地于我军,我大军渡河而战,可以不必来回奔波,与二位大王一战而定,岂不方便?”

    这个提议倒是让李佑烹饪心动,谁都知道,大军最脆弱时候莫过于渡河一半,要不如何有半渡而击的说法,虽然辽河结冰,不过河面光滑,有些地方还会破裂,对于唐军来说,依旧是个弊端,如果趁着唐军度过一半突然发动袭击,那么说不定真是一战而定。

    怦然心动,李佑张口就想答应,谁知道李承乾却是断然拒绝了,张口就喊道:“回去告诉你家大总管,不许!”

    车侯于跃悻悻然的带着麾下骑兵转身回去,李佑忍不住有些恼火的回头嚷道:“大哥!半渡而击,他唐休璟找死,我们干什么要拒绝?”

    “二百多年前的前秦皇帝苻坚也是这么想的,让八万晋军北府兵渡河,结果后队一声高呼,全军溃退,如今我军势力还不如苻坚,贸然后退,军心震动,一旦唐休璟趁机抢功,我军休矣!”

    这么些年,李承乾一改当年飞扬跋扈的毛病,倒是与渊盖苏文真真学到了不少东西,一席话说的李佑哑口无言,的确,半岛联军是由四股势力扫地为兵汇聚的,不比唐军精练府兵,虽然人多,战力不强如不加以注意,说不定真的回溃败。

    唐休璟的计策没有成功,却没有影响他决战的决心,唐军的步兵依旧整齐的踏上了冰面,黑森森的府兵方阵如同山一般的向河对岸压过来,眼看着对面旌旗森严,鸭绿水南岸的半岛联军禁不住乱了起来,有的农民组成的军阵面露惧色,喧哗退却,由贵族组成的府兵则是大声的喝骂着,用鞭子敲打军士不得后退!

    李承乾的心亦是提着,看着唐休璟的军队不断缓慢向前,拳头拧的紧紧的。手持倭大弓的李佑手心中亦是握的出了汗,默默数着步数。

    一百米,八十米,五十米,眼看着超过数万的唐军已经踏上了冰面,李承乾忽然猛地挥旗大喝,上千高句丽力士同时冲出,死人一磨,如同夯图筑路一般,狠狠讲百多斤的磨盘砸在了冰面上,本来承担了数万军队的重量,冰面已经负重严重,如此重击之下,格拉格拉的巨大裂痕声猛地从磨盘下传来,蔓延向了前进的唐军脚下。

    “啊啊啊!!!”

    连成片的惨叫中,冰面塌陷,成片的军士掉进冰河中,一片混乱中,各折冲府弓手慌忙向前,用复合弓攻击砸碎冰面的高句丽力士,为了负重,这些力士根本没有多少装甲,密集的箭矢攻击下,成片的倒下。

    “进攻!”李佑亦是猛地拉开了他手中的大弓,一阵踏踏凯的难听叫嚷声中,上万我过武士亦是猛地拉开了一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