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唐远征军 >

第672章

大唐远征军-第672章

小说: 大唐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残破,西征军毕竟是闽军精锐中的精锐,几刻钟时间,数千人已经走的只剩下影子,一帮子来送别的官员们又是相互客套了一番,这才缓缓散去,最后仅剩下郭待封还在那里牵着马凝望着。

        又是叩拜在地上,对着薛礼刚刚停留过脚步的地方最后叩了个头,郭待封这才重新站起身,整理了下衣甲,亦是果决的向城中返回去。

        与几个月前相比,恒罗斯城真是彻底来了大变样,原先长方形的城池周长不过两里,里面曹国国相格鲁塞的宅子,然后就是几条街,狭小无比。

        这么小的城区当然满足不了日益发达的市场,越来越多的闽国内地商人汇聚在此,差不点被挤爆了的李捷干脆下令在城墙外方圆几里内营建新的街道,而原本的城内直接征辟成行宫与中央官署。

        这一道命令把商人们辇的连滚带爬出了城,不过却没有人有怨言,因为命令还副属了一条福利,允许商人们在工部划分的区域内营建属于自己的货栈,商铺,建好之后,地产直接归商人自己。

        这可是一笔大利,不要以为大唐就没有房地产,如今两个超级大城市,长安与京师的地价都快赶上后世帝都了,甚至不少低级官员买不起房,要去婆罗门的神庙或者佛寺内借住,闽国的官员宿舍都是住的满满的。

        从后世来,李捷可太知道房地产的利润了,新营建的城市一律由工部集体建设,然后向官绅们百姓们出售商品房,港口以及中转商业城市的商铺贵的都快令这些商人吐血了,还不得不买。

        如今看来,恒罗斯虽然偏远,日后在河中都护府的看护下必定成为通衢大城,从兴都库什山脉买建材才多少钱?聪明的闽国商人们立马就开动了起来,顺道还把城墙给捐了。

        那也是保护他们的产业的,商人们可不傻。

        如今,扩大了三四倍的恒罗斯城街道内商铺住宅林立,街道上到处都是一番繁盛之气景象,好位置林立满了闽商的客栈酒肆,差点让不通房地产的粟特商人气吐血了。

        这一天河中铁军的操练,还有送别薛礼时候他的一番话,倒是让郭待封感触很大,反正这一晚上预计没有什么军务,他也请了一晚上的假,干脆牵着马在这热闹的酒肆街道上寻找一出幽静点位置喝杯酒,好好思考一下前方的道路。

        繁华好比长安西市的恒罗斯街市,倒是有不少符合郭待封需求的地方,随便在小巷子里找了个小酒馆,郭待封刚把马拴在门口,进了小店点了一壶酒,这功夫身后的街口却冷不防一骑都护府红玲骑兵打着马急促的从主街狂奔而来,一面跑一面高嚷着。

        “紧急军情,都护府驻军城北集结,不得有误!”

        心里猛地一突,也顾不上店家端出来的热酒,扔下一把铜钱,郭待封转身就奔出了酒馆,跨上马急促的向城北校场狂奔而去。

        端着酒壶,看着桌面上撒的铜钱还有那个急急匆匆出门的身影,店家一个风韵犹存的老板娘禁不住愕然在了那里。

        等到郭待封快马奔到城北校场时候,劳军宴会的现场都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一大群的兵士三三两两兴奋的汇聚在帐篷左右,一面摩挲着手中兵器,一面还议论纷纷着。

        都护府处理的就是麾下民族冲突,叛乱,维护商路的安稳,打击盗匪,要是安西都护府,每天这样的琐事足以令人忙到烦死,但对于新建立的河中都护府来说,这事儿还颇为新鲜,面对尚且不知道什么事的都护府第一个挑战,让不少新入伍士卒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这事儿对于郭待封来说倒是老生常谈了,马甩给营门口过来迎接的士卒,郭待封轻车熟路的朝向中军大帐走去。

        原本受封大都护,李让有权利建牙开府,在闽王行宫中,也为他预备了一座大都护府,不过今日河中军初建,各种办事处还不成熟,所以李让领着幕僚还是在军营中处理事物。

        郭待封到时候,偌大的营帐中属下幕僚,典军,录事参军等都已经聚拢在了那里,李让也到了,正捏着下巴盯着沙盘上中亚的山峦河流紧皱着眉头,一旁的录事参军李畴则是对着沙盘笔画着手,侃侃而谈个不停。

        不过李畴虽然大言不决,说的却都是《六韬三略》,《孙子兵法》中一些韬略大道理,听的纯军伍出身的郭待封直皱眉头,云里雾里听了半天,他才耐不住捅了捅身前同样这几个月相处的比较好的主薄宋意问道:“这,究竟出了什么事?”

        同样听着李畴讲述这些大道理听的腻歪,三十多岁留着一把山羊胡子的宋意忍不住不为人注意的撇了撇嘴,小声与郭待封叙述道:“曹国相国格鲁塞反了,杀曹国主曹格列纯,盘踞曹国都贰师城,陛下下旨,要河中都护府解决这一次叛乱。”

        “这位!”

        嘴对着滔滔不绝的李畴努了努,宋意隐晦的小声解释道:“这不正鼓动大都护发动周围石国,米国,康居等几国兵力,共同讨伐曹国叛贼吗?”

        “什么?”

        宋意当个笑话讲,郭待封一听则立马上了火,不管不顾挤开他,当即挤到了沙盘前,满是坚决的对着犹豫中的李让拱袖大礼拜了下去。

        “殿下,李参军直言,不可听从啊!”

        所有人都在考虑李畴提出的战略,冷不丁被打断了,一屋子都是惊愕的看着郭待封那晒得黝黑的脸,他的一句话,也当即让侃侃而谈的李畴脸气的煞白。

        

        

    。。。

第884章 。选择() 
    眼看着信口开河侃侃而谈的李畴被郭待封打断,脸色气得煞白,其他十多个大都护府治下文武禁不住纷纷低下头暗笑不已,不少人还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目光。

        这李畴可不是一般人,他是蜀王李愔的第五子,闽王爷的侄子,有着巴郡公的封号,从小就对军事韬略感兴趣,熟读兵书,还曾指挥蜀王治下府兵取得过对南诏部落反叛镇压的胜利,在宗室中也算得上能人了。

        上一次吐蕃国主来朝,为了解决和亲问题,省下自己的宝贝闺女,李捷特意派出使节向中原各王府亲族借了一批宗室女子,不受重视的庶女,接着这个机会,各王府不少带闲的蛋疼的宗室子弟便也跟着混到了闽国,想要在闽国混出个前程来。

        可惜,对于自己这些表兄弟大侄子,李捷这位亲戚可显得不是那么友好,特意为他们设的宗正寺狠狠下了几次狠手,收拾了几个欺男霸女的纨绔子,一群天之贵胄公子哥就有一大半儿哭哭啼啼的溜回了大唐。

        不过如同李畴这样懂规矩,有点才干的还知道进退的,则被留了下来以宗室力量补充进了官场。

        尽管有点小才干不大,李畴却有着十二万分的傲气,从后方的波西斯调来后,简直是鼻孔朝天,仿佛别人都是贱民,就自己高贵一等那样,对于同僚呼和的跟他王府的奴仆一样,谁都看他不顺眼。

        反观郭待封,生死中走一遭他仿佛真悟了一般,掉入大都护府几个月,从来都是闷头办差,也不与同僚争功下绊子什么的,虽然关于郭待封有着不少的不好传言,都督府中幕僚却还是跟他更亲近一些。

        如今看郭待封让李畴颇为下不来台,也难怪这么多人都是乐不可支看着李畴的笑话。

        而且更令李畴难堪的是,自己说了这么半天,李让仅仅都是犹豫,一见郭待封,李让却立马仿佛有了主意一般迎了上前,颇为依仗的询问道:“郭先生有何高见?”

        自己怎么也算李让的堂兄,却不如一个外姓人受重视,李畴白净的脑门上当即挑起了几根青筋,没等郭待封叙述自己的意见时候,他已经阴阳怪气的哼了起来。

        “这不是背叛恩主阵前抗命的郭郎将嘛,当初在大唐就听说过闽王叔父在异域创业不易,什么仓头地痞无德之人都得用,如今看来,还真是做不得假。”

        这一番冷嘲热讽李畴说的可真是不客气,听的郭待封耳中,同样一阵不舒服。

        曾几何时,他也是仗着郭孝恪这个名将之后,郡公的身份不可一世,如今,却有个身份更高的压着他,让郭待封好一阵感叹,真是世事无常啊。

        还好这些天锻炼下来,郭待封心态好了许多,没有和李畴硬顶过去,而是颇为恭敬的隆起衣袖拱拳拜了过去,和气的向李畴道歉道:“李参军,刚刚在下焦急,失礼之处,还望您多多包涵。”

        一个冷嘲热讽,一个谦虚应对,又是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郭待封是想把事情盖过去,看着身边的同僚议论纷纷模样,李畴反而更恼火了。

        敲着桌子上山河分明,城邑清晰的沙盘,李畴怒不可恕的叫让道:“我河中军今日刚刚成立,曹国人就悍然反叛,这不是对我大都督府悍然挑衅是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昭武九姓的蛮夷都在观望着,我建议大都护纠结周围四国之兵,携大都督府主力以雷霆之击粉碎曹国人的叛乱,震慑四蛮,不对吗?”

        “莫非以郭司马之言,要大都护府坐看曹国人谋逆,让四夷敬畏我闽国之心荡然若失,叛乱四起吗?”

        大言凿凿,慷慨激昂的说完了一同,胸中荡漾着豪气,闽国第一忠臣能臣之感顿时又荡漾心中,抱着胳膊,李畴脑袋昂的高高的,睥睨的眯着眼睛盯着郭待封,等待看他惭愧掩面狼狈的模样。

        谁知道郭待封漆黑的脸上却满是回忆,不自觉的叹息了一声后,对着也是动心了的大都护李让微微拱了拱拳头。

        “大都护,家父郭孝恪此前曾经担任过安息都护,臣请讲一件家父当年遇到的事,不知可否?”

        郭待封没有正面辩驳,反而讲起了故事,这倒是新鲜,不光李让被挑起了好奇心,就连飞扬跋扈的李畴都是露出了惊奇之色,愣了愣,旋即才对着李让也是行了一礼,还是那么硬邦邦的哼着:“大都护,请让他说,下官倒想知道,怯战怎么还有道理了?”

        李让轻轻点了点头,放下衣袖后,郭待封回忆的略微昂起了头,开始珊珊讲述。

        “那时候还是贞观十六年,下官还是刚入军伍的毛头小子,家父郭孝恪也才刚刚担任凉州都督,驻西州大都护,家父才刚刚到任不到半年,焉耆国反,国主龙突骑支驱逐都护府使节,叛唐。”

        郭待封刚说了个开头,李畴已经不屑的打断他的话,自顾自接了下去。

        “安西都护上表朝廷,讨伐不臣,率步骑三千出银川道,夜袭焉耆,生擒龙突骑支而还,帝大悦,赏三百户,生阳翟郡公。”

        满是冷笑,李畴依旧嘲讽的盯着郭待封继续嘲笑道:“想当年阳翟郡公英雄一世,数千兵马纵横大漠,所向披靡,如今却是后继无人,想来真是可笑。”

        李畴冷嘲热讽的态度,听的李让都是忍不住暗皱眉头,郭待封这一次却是脾气出奇的好,仅仅是感慨着摇了摇头。

        “这一战看似大胜光鲜,实际上却是我父亲平生打过最凶险的一战,我父亲后来曾对我们回忆到,如果能重来一次,他绝对不会这么打。”

        “为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