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唐远征军 >

第564章

大唐远征军-第564章

小说: 大唐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是两家买,吐蕃可以任意的抬价,可如今仅剩下自己一家,任雅相已经有了充分把握谈成与吐蕃的合约,因为得罪了闽国,吐蕃除了依靠大唐,再没有别的选择。

    而争取到吐蕃对大唐的意义却是无比重大,它等于将西北防御纵深阔宽了上千公里,彻底切断了闽国从侧翼进攻关中的可能,如果成功的话,攻守态势将为之一转,只剩下长安威胁闽国的岭南,闽国就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如果成功,任雅相可以想象他回国得到的重用,或许就可以跻身宰相行列了!想到这里,任雅相激动的身子都有点发颤。

    不过坐在上首,赤玛伦的声音却更加带了些许阴冷生硬。

    “这个问题本宫与贵使之前研究过了,只要长安每年支援我吐蕃米粮一百万石,我吐蕃就与大唐结成坚定盟友,在神山,布达拉宫下立碑结盟,永世不叛!”

    又提到了这个问题,看着赤玛伦二人生硬的面孔,任雅相禁不住愣了下,这个问题已经卡在长安吐蕃之间多达几个月僵持不下了,原以为这次隔绝了闽国,赞普两人会知趣的不在提,却不想他二人再次提了出来,尤其是看赤玛伦的语气,这个条件绝不相让。

    可问题是大唐如果拿的出来,早就同意了。

    因为技术的发展,唐代的粮食产量大约多出汉代四分之一,《新唐书,食货志》中记载,京畿之中,每田一亩,官税五升,而私家收租,殆有亩之一石者,是二十倍于官税者。

    地主收租率十分之五,京畿的良田大约一亩两石,这是京畿的良田,要是平均到天下,亩产一石还是有的。

    盛唐时期,开垦土地最多为八百万顷到八百五十万顷,以收租五升计算,每年掌控在朝廷手中的倒有可观的六千多万石,可扣除了勋贵,官员,世家等免税阶层,也就剩下三千万石左右。

    古代交通不畅,三千万石又是分散在全国各地,统一运输到京师以及洛阳的各大仓库后,就算打一个最小的折扣,也就剩下两千万石左右,这还是盛唐,开元年间,如今的初唐每年到李治仓库里能有一千五百万石已经能让李治乐开怀了。

    就算实行着府兵制,番上的府兵依旧需要朝廷供养,屯兵洛阳二十余万,还要养满朝勋贵,文武百官,尤其是李治还在营建大明宫等关中不少宫室与陵墓,出兵辽东更是烧粮的活计,这些年中原地区还出现了不少灾害,造成了减产,皇帝的粮库都是紧巴巴的,还要依赖与闽国的贸易,任雅相上哪儿给吐蕃找一百万石粮食去?

    “还请国主换一个条件,之前国主一直希望要我大唐的铁器,耕种匠人,农书等,这些都可以商量!”迟疑了一下,任雅相又抛出了新的条件。

    可惜,赤玛伦却是很执着,执着的摇了摇挂满了绿松玉发辫的脑袋,很坚定的说着:“粮七十万石!吐蕃不要金银,匠人,子女,僧侣,只要粮食!七十万石,不能再少了!”

    “这个”

    这下任雅相就郁闷了,这吐蕃人怎么就如此冥顽不化呢?足足犹豫了几分钟,额头上都见汗了,任雅相这才哆嗦着提出了新的条件。

    “不若,我大唐再与吐蕃进行一次和亲?陛下嫁女与赞普,嫁妆不低于文成公主入吐蕃?有了我大唐的精工良匠,国主就可以修建长安一样的城池,开垦连片的田地,打造的兵器铠甲甚至不弱于唐军!”

    高高挥起了大袖,就跟推销保险的一般,任雅相一张老脸满是诱惑,可惜说了半天,赤玛伦还是死硬的摇了摇头。

    “吐蕃只要粮食,不要和亲,不要工匠,不要金银!”

    这下任雅相也没辙了,谈判到了这里,这位关中世家也禁不住谈除了一肚子火气,满是恼火的狠狠一甩衣袖。

    “国主不要强人所难!与大唐的结盟不论对大唐还是对吐蕃都是个双赢的局面,我主仁慈,这才愿意出动钱帛物资支援盟友!吐蕃乃雪域大国,怎能如此狮子大开口?莫吐蕃人都不知道礼义廉耻?”

    这话说的可有些重了,不过看着任雅相阴沉这的脸,赤玛伦出奇没有发怒,而是沉默了许久,这才再次开口疑问道:“若我吐蕃出资,用吐蕃的牛羊松石酥油等特产向大唐购买粮食,每年可以互市多少万石粮食?”

    还真是闹不清为什么吐蕃国主就跟粮食杠上了?不过任雅相还是用心算了算,最后方才狠了狠心笔画出了两只手。

    “十万石粮食!”

    听着这个数字,赞普芒松芒赞明显身子晃了晃,赤玛伦挺直的身躯也软了下来。

    “除了互市粮食,我大唐的布匹锦缎,丝绸酒类也可以互市,互市兵器也可以!还有”急急匆匆任雅相又是说了一大堆,可惜芒松芒赞却是疲倦的摆了摆手:“赞普需要再考虑一下,贵使先下去吧。”

    “国主”

    “贵使,请!”

    眼看着赤玛伦都站了起来,大袖向门外摆去,脸色不愉的说着,悻悻然拱了拱拳,任雅相沉闷的走了出去。

    没等他走多远,芒松芒赞已经暴跳的从榻上蹦了起来,操起身旁的大唐瓷花瓶狠狠向地上砸去,脆弱的花瓶碎成了无数块,芒松芒赞依旧满面狰狞,余怒未消的狂骂着。

    “什么天朝上国,连几十万石粮食都拿不出!骗子!骗子!”

    不过狂怒的吼叫了半天,芒松芒赞却又是软弱的会过了头,颤抖着问道:“赞蒙,我们要怎么办?”

    一双不同于普通吐蕃人,细嫩的拳头捏的紧紧的,赤玛伦却也是沉默不语。

    吐蕃与闽国的关系,很像后世明朝与蒙古,当然不是明朝前期,而是明中叶俺答汗时期往后。

    明朝建立是在驱逐蒙古贵族出中原的情况下,最初的一百多年明朝与蒙古的关系简直不共戴天,明太祖洪武帝曾派蓝玉攻陷北元都城哈拉和林,彻底击垮了北元政权,明成祖朱棣又五次率军五十万征讨蒙古大漠,无数部落在明军的打击下灰飞烟灭。

    可这样非但没有打垮蒙古,脱离了中原富裕的供养,越过越穷的蒙古恢复了先祖的那股凶悍,瓦剌,鞑靼,土默特等部先后崛起,年年犯边,土木堡之战后甚至一度打到了北京城下。

    可是到了明后期,先后放弃关外诸多据点的明朝无力与蒙古继续征战,不得不开放边关进行互市,有了茶马贸易的蒙古竟然安定了下来,让明朝在边墙外配制了一圈的亲信部落。

    甚至到了后期,明朝九边经历十多年镇压农民起义已经兵尽粮绝,蒙古依旧无力犯边,孱弱到轻而易举被后金努尔哈赤征服。

    闽国对付吐蕃就采用了明后期的策略,开放边关,积极互市到了主动,每年北方邦的吐蕃人上缴粮米五十万石,而一百万石的数量是历年闽国与吐蕃相互交易最低数量。

    丰富的粮食养活了大批吐蕃人,原本饥饿,疾病,吐蕃人的平均年龄不过三十,如今增长到了四十多,有了外来的进口,加上文成公主带来的技术被李捷这个穿越鬼给打劫走了,这些年吐蕃的农业牧业发展缓慢,好不容易开垦的土地种植的青稞还被贵族奴隶主们拿去大量酿酒。

    高原的青稞酒甚至还返销闽国,这些可都需要粮食。

    每年禄东赞控制吐蕃各部落的手段甚至也于此相关,吐蕃中央朝廷掌握了与闽国互市的权利,每年的会盟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各东岱,个部落向吐蕃国主进贡,换去大量的粮食以及唐货。

    可如今,赤玛伦和芒松芒赞依靠没庐氏将噶尔家族赶下了台,却失去了如此多的粮食外援,大批平民奴隶饿死,大批贵族的生活质量下降的话,谁还支持拥戴赞普?

    尤其是这个节骨眼上,北方的边境还不安稳了。

    思虑了许久,赤玛伦也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赞普的粮仓中还有几十万石粮食,应该可以应付过这一次会盟,妾身父亲带军出征,应该也能打垮北虏,只不过与闽国绝交的事,一定要瞒住群臣!”

    一想到自己粮仓里好不容易积累下的粮食全部要拿出来,芒松芒赞年轻的脸上禁不住心疼的哆嗦了起来

    。。。

第735章 。闽国的报复() 
吐蕃王城的十几个粮仓就位于布达拉宫依靠的红山下,层层叠叠的宫墙内,周围巡逻的,都是由出身雅砻部落,吐蕃赞普的亲族组成的四戍卫大军,可谓防备森严到连一只苍蝇的飞不进去。=

    这些粮食的来源,最久远甚至可以追述到闽国征服南部天竺,遮楼其诸国时期借用吐蕃雇佣军,闽王对吐蕃王室的恩赏,这些如今成了芒松芒赞与赤玛伦的救命稻草。

    虽然早上出了不少事,不过赞普主持的会盟还得继续,大约中午十分,芒松芒赞与赤玛伦这才出现在了会盟现场,而且都有些心不在焉。

    昨夜拉萨的动乱就算在城外各东岱部族依旧一清二楚,眼看着这一幕,各地的东岱主,茹主也是闹得人心惶惶。

    尤其是昨日帮助赞普主持会盟的没庐氏坚赞僧格,赞蒙赤玛伦的父亲还不见了踪影。

    一系列政治上的动乱让各个地方镇守也是变得人心惶惶,昨日为了一片草场一头牛都能打的面红耳赤,今天赞普裁决却似乎也变成了例行公事,一个个地方镇守沉默的叙述着。

    大人物们的心事重重也影响了下层,马球打的有气无力,赛马的跟昨夜逛青楼逛多了一般腿脚发软,射箭的更是出错连连,惹得下层牧民骂声不断,污言秽语潮水一般的涌过来。

    不过好歹,会盟大会的第二天是平安的过去了。

    头一次如此盼望日落,眼看着太阳余晖开始返照大地,头一次赞普夫妻看到了夕阳这般放松,终究还是没出什么事。

    十多个人抬着的巨大步辇上,芒松芒赞与赤玛伦又如同菩萨一般端坐其上,在大臣贵族们的敬畏中,向布达拉宫方向前进。

    僧人们摇晃着经床,侍女们载歌载舞撒着花瓣,称赞着赞普的恩德,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间布达拉宫下方,一道浓郁的黑色烟柱直直的向上升起。

    一刹那,芒松芒赞的后背僵在了那里,扭身就想要下辇,赤玛伦晕红的脸也变得苍白,死命的拉着丈夫衣袍才将他扯下,不过两位大人物不自然的样子还是被周围忐忑的东岱主,茹主们发现了,再结合着黑烟,不安的骚动在吐蕃群臣上下播下了种子。

    步辇刚进入布达拉宫的大门,还没等门完全关闭,芒松芒赞与赤玛伦已经紧张的跳下了步辇,飞速朝冒烟的粮仓跑去。

    那儿,一群奴仆早已经惊呆的傻在了那里,一见赞普两人的到来,全都惧怕的跪伏在地上,求饶都不敢,磕头不止。

    可没时间管他们,踢开了挡路的奴仆,芒松芒赞直奔粮仓而去,掀开大门,一股浓郁的热浪扑面而来,打开裹着粮食已经烧黑了的曼布,入眼处则是触目惊心的黑色。

    防备森严的赞普粮仓竟然不知道被什么人混了进来,往粮食上倒油焚烧,然后利用高温闷着碳化,犹如烧炭那样,也不知道这样烧了多久,上层的粮食已经完全焦成了黑炭。

    如果不是巡逻的仆人感觉到热的不正常,掀开门,黑烟也传播不出来。

    慌张中,芒松芒赞又是跑去了下一个粮仓,打开门,黑色,下一个粮仓,打开门,黑色,跑了十多个仓,芒松芒赞最后疯了一般的跑了出来,疯狂的怒吼着:“来人,把这些奴才们全都拖出去,剥皮!”

    听着神一样的赞普如此判定了自己的命运,在场的一百多个王宫仆从全都颓然的瘫倒在了地上。

    一队队四戍卫冲了进来,将仆从们压去了地牢,可赞普芒松芒赞自己也是颓然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例行恩赏各部的粮食,还有召集大军的军粮全都烧毁了,这让他明天如何去会盟?

    “要是先王在又会如何处置?”

    “先王会咬着牙挺下去!赞普,您是吐蕃之主,没有什么能难住您!”双手轻柔的搭上了芒松芒赞肩膀,尽管同样脸色煞白,赤玛伦依旧轻柔的劝服着。

    冷不丁眼神中闪过了疯狂之色,芒松芒赞狂怒的又是蹦了起来,咬牙切齿的怒吼着:“噶尔家族,一定是噶尔家族!禄东赞这个卖国老乌龟,本赞普一定会杀了你!”

    狂吼着,芒松芒赞跌跌撞撞的上了布达拉宫高耸的宫楼,目送着他的背影,赤玛伦眼眸中禁不住流露出了浓郁的忧色。

    又是布达拉宫左面的宫楼最高层,文成公主还是那般寂静的面对远方,静静地念着佛,她背后,上午尚未被修缮的楼阁门却再一次猛地被推开。

    “吐蕃需要粮食,需要援军,如果你说动唐使,大唐援助吐蕃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