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唐远征军 >

第287章

大唐远征军-第287章

小说: 大唐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大臣回国早已,对唐国的局势不太了解,唐人有眼,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闽王就是如此,此子高句丽战功颇大,却被贬到了边疆彰潮之地,唐国大体上不可能支持他出兵我国,更有可能是他擅自出兵,恐怕就算我们有损国格,天可汗也撤不回来闽国大军,更何况,天高皇帝远,等天可汗的诏书到了,咱们恐怕早已兵戎相见多时了。”

    “这可如何是好。”刚听僧吴说完,可怜的孝德天皇又是禁不住蹦了起来,中大兄与中臣镰足也是忧愁的皱起了眉头,不过这时候,光头和尚僧吴嘴角却勾起了一丝与他和尚身份不相符的狠笑。

    “这就轻松了,几位大人。”狠笑着,僧吴又是比划着解释起来:“闽王一州之力攻伐我国,他能出多少兵?两万到三万也就撑死了,闽王境内还有山岳作乱,牵扯他的精力,外无援军,劳师远征,闽王不过取死之道,闽国富庶,闽王还有经济之才,一旦击破闽王大军,破降于他,收入他闽国的精华,我日出之国国祚当更为兴盛,此乃天赐之机。”

    有一个大唐的王爷对自己称臣?被僧吴说的,孝德天皇一下子就陷入了yy中,这要是成了,后世史书该如何夸奖本天皇啊?龙心大悦下,孝德天皇拍着大腿就大笑道:“好,此计可行。”

    “可,那什么挡住闽王现在的攻势呢?高句丽战场上闽王的威风可已经显露十足,就凭京畿附近的军队,难波水军已经被闽王击破,外兵卫左右府估计也难逃败亡,现在我们的力量恐怕打不败闽王,决战的话反倒可能为他所趁。”中臣镰足又是忧虑的说了起来,这些僧吴却是早有考虑。

    “从海边撤回来的左右内兵卫府,近卫府加上诸氏上家兵,朝廷现在能聚拢起三万人甲兵,飞鸟京有城墙,防御暂时是够了,闽王携苏我家余孽而来,各氏上也不敢通敌,从近畿各家再征调一些防人,守护京师是够了。”

    目光中闪烁着精光,僧吴低沉的说着:“大化新诏必须暂缓施行一段时间了,征调九洲防人府渡船北上,另征调东国各部氏上,许诺起兵勤王者,部民可保留一半,相信国难当头,各氏上贵族会做出明智的选择的,两面夹击,当可大败闽王。”

    听着僧吴的建议,不论中大兄还是中臣镰足都禁不住陷入了纠结,他们拼死拼活干掉苏我入鹿,不就是为了加强皇权,收拢土地吗,这么一遭,然后再想实行新政可就难了,这也是中臣镰足宁愿对大唐卑躬屈膝,也不愿意对国内贵族妥协的原因。

    眼看着两位陷入思虑中,僧吴再一次狠心的咬了咬牙,低声说道:“闽国田产不及我国十分之一,产米却相当我国一半,闽国富庶,唐国天下皆知,只要打赢这一仗,哪怕去闽国劫掠,都值得了!”

    事情逼到这份上了,中大兄皇子也终于狠下心来,狰狞的一拳头砸在了柱子上说道:“如此,就这么办吧,还请天皇陛下发与各国勤王诏书。”

    “好,好,朕这就去发!”傀儡还当的有滋有味,孝德天皇屁颠屁颠的拿着印玺就去了所谓御书房。

    连续十多天,倭国朝廷都在紧张备战着,小心翼翼防备李捷的北上,同时亡命的把诏书颁布全国,有了保留一半部民与田产的保证,还真有不少氏上大族率兵聚拢在飞鸟京勤王,这过程中,李捷也给面子,真就没北上去先发制人。

    二十天后,倭国朝廷浩浩荡荡竟然聚集了快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倭国大军连飞鸟京都没住下,不得已一多半在城外搭营,有了如此多军队的扈从,战战兢兢的倭国朝廷终于是松了口气。

    八月末,聚集了最后一批援军,中大兄于飞鸟京南郊与十六万大军进行了誓师,臣,连,君,别,公,宜,造,首,史等倭国重要大姓氏上几乎全都来了,看着各色盔甲军服一眼望不到边,中大兄站在土台上还真是心情澎湃,摇动着旗帜就大声呐喊着:“抵抗入侵,匡扶社稷,就在此战,报效天照大御神的时候到了,全军开拔。”

    浩浩荡荡的呼声中,十六万大军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纷乱狂奔而行,道路上的灰尘连太阳都被遮蔽住了,骑着更急矮小的倭马,中大兄皇子携中臣镰足也是信心十足,气势汹汹南下而来。

    不过,半月时间,李捷真就这么浪费了吗?

    倭军花费了一天一夜时间,这才赶到了难波列阵,不过难波宫北方的平原上,此时也多出了一只十余万的大军,旌旗猎猎,玄甲惶惶,军队的精气神似乎更加强于倭军,禁不住让前来讨伐的中大兄,僧吴等人傻了眼。

    李捷能聚拢这么大一支军队,还真多亏了倭国这些氏上贵族们,甚至苏我家已经死了的家督苏我虾夷以及苏我入鹿。

    也正是中大兄等人要改革的部民制,这两位频繁征调倭国民众为他二人修建陵墓,几次出兵朝鲜半岛,各氏上贵族糜烂般的生活,剥削更是严重,大批大批的倭国民众不得不逃亡山里,成为盗匪,所以李捷成立的海盗公会中,倭国海盗是最多的。

    通过海盗,早在攻击倭国两年前,李捷就接触了这些盗匪,后市说军民一家,这个世道倭国绝对是匪民一家,平定闽地中李捷曾经在倭国组织雇佣兵,也为此奠定了合作基础,十多天中,老主顾李捷一招呼,为他干过活的京畿附近包括四国的逃亡部民那真是蜂拥而来,箪食壶浆,赢粮而影从,轻轻松松聚拢了几万大军。

    剩下一部分则要感激带路党苏我家了,所谓驻紫督,就是管理整个九洲的,我国飞鸟时代,与大陆通航的原本只有九洲地区,防备百济与高句丽,倭国也再次建筑了九洲防人府,从全国征调防人驻扎,苏我赤兄即将上任的就是驻紫督,原本苏我家就有势力在其中。

    外海,李佑带领舰队骚扰九洲防人府,内部,被解救出来的苏我家人作为奸细潜入其中一离间,原本就在背井离乡防备九洲下满肚子怨气的九洲防人府当即内讧了,两万余兵卫被苏我家拉了出来,其余三万兵卫全都自行溃散了。

    就是这些逃难反抗的豪强们以及九洲兵卫后裔在日后一百五十多年左右形成了一股主宰倭国一千多年的阶层力量,武士阶层,把这些力量聚拢在手中,李捷如今的目的就是把武士阶层提前打造出来。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这一天是打不成了,对面倭国朝廷在为明日决战给个氏上贵族打气的同时,李捷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山本三胖,村口一夫,田中生男,井上日下,以及苟日比奇等倭国豪强全都被聚拢在了前面,后面跟着的则是数不清的叛逃部民等众。

    “明日之战,只要击破倭国叛逆军队,有功者将被授予武士称号,家族给予京畿田地,功大者由大唐亲自册封守护大名,为一国之主!”

    “誓死报效闽王!”

    似乎土地的诱惑不虚无缥缈的天照大御神来得更为实际一些,就算人数少了不少,闽王讨逆军的喊声依旧响彻天际。

    跟在李捷身后,眼看着他振臂一呼,万众响应的凛然威风,不知不觉间,李佑双眸中流露出了浓郁的羡慕……

    。。。

第369章 。倭人战倭人,闽王胜() 
真是紧张的一晚上,不论东军还是西军不少都紧张的睡不着觉,甚至有些李捷聚拢的西军,做梦还在念叨着什么武士啊,土地啊,大名啊,美的鼻涕泡都冒了出来。

    次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忙碌的伙食军就开始了悲催的活计,双方要喂饱多达二十六万的将士,可真不是一个容易的活计,比拼却也从这个时候开始了。

    一贯闽王军的伙食,鸡蛋炒瓜片外加个肉汤,可惜闽国实在是找不到如此多的鸡蛋蔬菜,不得已,全都换上了本土的特色,紫菜味增汤,闽国大型渔船从海里捕捞的大型金枪鱼,三文鱼,大黄鱼鳕鱼等切块用唐地产的豆油香煎过,仅仅放了一点盐,味道就引得对面倭国朝廷组织起的东军个个探着脑袋直咽口水。

    就饮食方面,古代倭国贫瘠可是出名,一方面宗教上佛教盛行,不杀生,自然不能吃牛羊鸡鸭鹅狗肉,另一方面养殖业所带来的粮食远远少于耕种,倭国本来就土地狭小人口众多,实际需要上更是不得不告别养殖,据说后来的日本幕府将军一日三餐不过一个鱼,一盘菜,一碗汤,一碗饭,一成不变吃了几十年,那还是发展了若干年的幕府时代,更不要提现在的中古时代了。

    除了一些大姓氏上贵人们吃着烤鱼,喝着清酒外,十六万大军的早餐基本上就是一碗稀的可以的杂粮粥,用过早餐出阵开始,倭国大军的士气就低了一截。

    不过,凭着吃饭可打不赢战争,还是要靠真刀真枪的去拼,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才行,从阵势上,可是闽王的西军落后一截了,对面十六万大军铺天盖地排列着方阵而来,这一头闽*队出阵的却不过六万多,照比之下稀稀落落的,终于是看得从昨日开始就忧心忡忡得中大兄皇子有了些信心。

    “全军出击,率先擒住闽王者加封,加部!”为了鼓舞士气,中大兄倒也是下了血本,听着的呼喝,一系列倭国高门贵人们同样听的满是欣喜,披着华丽的铠甲,臣,连,君,别,公,宜,造,首,数千个氏上贵人家族成员嚎叫着开始驱赶军兵出阵。

    远远望去,真如同一朵黑云般滚滚袭来,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不过,面对这种压迫,前线第一个出阵的闽王军大将李希烈却满脸不屑,细看去倭国的军队除了一些守御王城的,再就是贵族家中精锐的几百甲兵主力,剩下不过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

    这个时代可不是纷乱的战国时代,就算氏上贵族们经常会因为一些土地争端自己打内战,也不过几千几千的规模,十万以上的大规模战役,倭国历史上到这一天还真没有过一两次,乱糟糟的滚滚袭来,看着就没气魄。

    “老子不幸,在闽王铁林中也是排着末数的,才来统领你们这怂货。”骑着高头突厥马在阵前兜着圈子,拎着陌刀,李希烈这个前左屯卫的吼声震得阵中倭国人各个耳朵嗡嗡作响,喊到愤怒之时,李希烈还一刀砍向了不知道什么时候立在阵前的大木头。

    喀嚓一声脆响,一人粗的木头干净利落被劈出个尖头来,看的一大群西军倭人脖子发凉,还好,表演完武力值后,李希烈可算横过刀指着对面嚷了起来:“幸好,对面那一批是比你们还要孬种的怂货,不是在家坐吃等死的富家少爷,就是刚撂下锄头的泥腿子,闽王殿下给你们的奖励是拥有土地的武士,用着等敌人来衡量武士,大名,老子觉得对武士名称都是一种侮辱。”

    “你们是什么人?盗匪,海盗,守兵,老子的要求可很严格,今天不把这群泥腿子农民打回姥姥家,你们一个武士名号都别想拿到。”

    除了李希烈一个人大嗓门吼,房遗爱从北地带来的援军中,数百个左屯卫军要过来的官兵也都以军官身份散布在了这批倭人中间,一个个从李家起兵开始就有跟随的第二代第三代左屯卫军关中大汉同样扯着嗓子重复着李希烈的话,让怒吼声响彻了六万人的军阵。

    眼看着一个个倭人被自己说的垂头丧气耷拉着脑袋,李希烈拨楞着耳朵又开始了最终的嘲讽技能:“怎么,这就没信心了,你们干不过这帮泥腿子吗,没有赚取一块土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决心吗,怕了这帮富家少爷与农民吗?”

    土地,对于农耕时代,尤其是部民制下逃逸的人民,诱惑力是不可想象的,听着李希烈吼完,整个军阵的倭人西军都红起了眼睛,无比高声的怒吼着:“有!”

    “这帮农民杀到眼前了,你们怎么说?”

    “杀!杀杀!”

    由唐地运来的横刀大枪被举得高高的,狂热而兴奋的喊声震得滚滚而来的倭国东军脚步都是顿了顿,终于满意的点了点头,李希烈高举大刀怒吼道:“弓箭手,上!”

    李捷组织的西军阵型上也没好到哪儿去,乱哄哄中一大票拿着大弓的西军蜂拥着跑到了阵前。

    倭国国小,缺乏足够的上等材料造弓,弓多是单体弓,为了弥补射程弹性,不得不在长度上做手脚,一大群长期营养不良,一米四到一米五的倭人军士拿着快两米的大弓射击,那场面也够有趣的了,不过射出去的竹箭却不是盖的。

    能与复合弓媲美的,一种是英格兰长弓,一种就是倭国和弓,换上了唐地金属箭头的大弓足足抛射出去快一百多米,第一轮射击就让蜂拥而来的倭国东军雨打蘑菇那样倒了一大片,哪怕装备着铠甲的氏上贵族精兵都受了点伤,更不要说全副家当一身破衣服的部民倭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