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浴血抗战 >

第158章

浴血抗战-第158章

小说: 浴血抗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塘沽协定》的内容,武藤信义已经通过电报知道了,这样的协定,是灭亡中国的协定。这令国人愤怒的卖国条约,对于日本人来说当然是件好事。

    武藤信义拍了拍冈村宁次的肩膀:“冈村君!你是帝国的大功臣!签订了这协议,我们大陆计划正在一步步走向成功!”

    说完这番话,武藤信义大笑两声,终于油尽灯枯。

    “司令官阁下!”刚才还是沉浸在喜悦中的关东军司令部,又陷入一片悲哀之中。

    因为李峰的到来,武藤信义比历史上提前两个月,走完他罪恶的一生。

第二章 辞呈() 
1933年5月28日上午,南昌行营,一名军装笔挺的中校参谋军官走进来。

    “报告校长!东北方面特工密电!”

    “念!”蒋介石从藤椅上起身。

    参谋军官打开电文,大声念道:“长春情报人员连夜赶往北平,发来密电,日本关东军司令武藤信义于昨日病亡!事情起因,皆因李云龙在赤峰袭击行动而致!关东军入侵热河司令部被毁,大批日军高级军官遇刺身亡。武藤信义大将得知此事后病重不起。在获知《塘沽协定》签订之后,大笑几声后身亡。”

    蒋介石心中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武藤信义这条老狐狸死了,关东军受到重创,这可真是大快人心啊。忧的是,日本人吃了那么大的一个亏,会不会因此报复中国?现在的国民政府,首要任务是“剿匪”,而不是对抗日本。

    “好了,你先下去吧!”蒋介石对参谋军官做个手势。

    参谋军官退下之后,蒋介石让勤务兵给陈诚和戴笠打去电话。

    半个小时之后,陈诚和戴笠来到蒋介石的客厅中。

    “辞修啊!出大事了!”蒋介石指着放在桌子上的电文对陈诚说。

    陈诚拿起电文,看了一遍,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委员长,这是好事啊!武藤信义一心想要灭亡中国,这次华北事变,就是他发起的!现在他死了,我们也少了一个心腹大患啊!而且这次关东军受到重创,我想日本人也见识到我们的厉害,这至少可以让他们在几年之内不敢轻举妄动,这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平定内乱的好机会!委员长,依我所见,我们应该好好嘉奖那个李云龙!他是有功之臣!”

    谁知戴笠却小心翼翼的说了句:“校长,有句话,我不知当不当说。”

    “雨农,你说吧。”蒋介石点了点头。

    戴笠瞥了陈诚一眼,转头立得笔直,向蒋介石行了个礼:“校长!那李云龙虽然有功,可是他违抗军命,对于校长的剿匪之令是一拖再拖!甚至还去了华北,去袭击了日本人的司令部。虽然他是有功之人,却是不能为我所用之人!这样的人若是留住,迟早是我党国心腹大患!学生恐怕,恐怕……”

    戴笠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下来。

    “恐怕什么?”蒋介石迫不及待的问。

    “恐怕他会同共匪勾结,对党国不利……”

    戴笠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陈诚打断:“不可能!据我所知,那李云龙所作所为,只会让共匪失去根基!更何况,他根本没有同共匪来往!”

    “怎么不可能?此人同王亚樵一伙已有来往!那王亚樵,乃是对党国不利之人。此人却同王亚樵勾结!还有,此人违抗军命,在北方又建立自己的势力,同晋军有来往。这样他不仅在南方有自己的军队,在北方也有他的军队!即使他对党国无二心,但也是一支新的军阀力量!而且此人打出抗日的借口,深得军民拥护。若长此以往,恐怕尾大难掉啊!校长,以雨农只见,应该尽早除去这个后患!”

    陈诚连忙说:“委员长,若是滥杀有功之人,恐怕难以服众!此事还需谨慎考虑啊!”

    戴笠道:“辞公,我又没说要杀他!”说完又转头对蒋介石说:“我希望校长早下决心,解除此人兵权!”

    蒋介石微微点了点头:“雨农言之有理!若是此人势力强大,那在南方中央政府边上出现一个新的军阀,那可是心腹大患啊!还是趁早解除他的兵权,在中央给他一个闲职吧,以免此人成为新的军阀!”

    陈诚听说要解除李峰军权,心中有几分惆怅。他知道这是一个人才,一心想要把李峰纳入自己麾下。谁知戴笠却要解除此人军权,这怎么能让陈诚不失望。但他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向蒋介石进言道:“委员长若要给此人闲职,辞修倒是有个办法,就让此人辞去旅长职务,来辞修之处担任一名高级参谋军官吧。”

    戴笠却说:“辞公,此人桀骜不驯,辞公能驾驭得了他?”

    “雨农多心了!”陈诚道。

    蒋介石却同意了陈诚的提议:“让此人去辞修之处担任一参谋军官也好!有辞修看着他,想必他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校长……”

    戴笠正欲再言,却被蒋介石打断:“雨农,现在刚刚签订《塘沽协议》,此事暂时未被外人所知。但纸包不住火,虽有何敬之担负责任,倘若为国人所知,必将掀起轩然大波!届时矛头指向中央政府。若是在此时给那李云龙安上一罪名,恐怕难以服众。我觉得,辞修提议甚佳!我们明升暗降,给他一纸调令,这也不会触犯众怒!”

    “多谢委员长!”不等戴笠再说,陈诚抢先向蒋介石行了个礼。

    可是当陈诚拿着蒋介石给的“李云龙调令”准备派人前往泾县要人的时候,却接到了军政部来电。

    “报告陈长官,军政部来电,李云龙递交了辞呈!他已经辞去第二六六旅旅长一职,自称出国休养去了。”通讯兵走进陈诚指挥部送来一封电报。

    “什么?”陈诚不等通讯兵念电文,一把抢过电报。

    只见电报上写着:军政部电,今转李云龙电文一份,内容如下:李云龙电告军政部,云龙因在淞沪战场上曾身负重伤,身体不佳,不适合再任旅长一职,故本人向军政部提交辞呈,辞去第二六六旅旅长一职,前往国外休养一阵。云龙推荐,第二六六旅副旅长郭伟担任旅长一职,望军政部批准。

    电文后面,还有何应钦的请示:请委员长指示,是否批准?

    陈诚叹了口气:“李云龙啊李云龙,你现在提出辞职,委员长必然火冒三丈啊!你这可让我如何再帮你说话?”

    通讯兵退下之后,不过十分钟,又有通讯兵进来:“报告陈长官,第二六六旅来信,望陈长官亲启。”

    陈诚接过信,只见上面盖有“绝密”两个字的封印。他扬了下手,让通讯兵退下。随后便迫不及待的打开信。只见信内写着:

    陈长官,云龙承蒙陈长官厚爱,今日属下斗胆给陈长官写了这封信。如今云龙自知,因为违抗军命罪孽深重,委员长势必不能原谅属下。因此,属下向军政部提交了辞呈,第二六六旅旅长职务,交由副旅长郭伟担任。第二六六旅,乃属下倾尽心血所建,属下不希望因为云龙一人而导致该番号不再存在,希望陈长官接管该部。

    属下以为,中日之间,必有一场大战!日本亡我中华之心不死,他们一次次得寸进尺,一点点扩大利益,压缩我生存空间。等到他们认为时机成熟之时,日寇必定发动灭亡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战争必将在三至四年之内爆发!届时,属下将会义无反顾的投身于抗日救国事业之中!

    此外,属下觉得,不应该在内战之中过分消耗国力,否则,日寇入侵,我军必将难以抵挡。至于第二六六旅,还是留在皖南赣东一带,以发展经济和军事训练双管齐下的方式,来稳固根基。

    …………

    信中,还说了一些客套话,聊了些家常。李峰把陈诚几乎都快捧上天了。

    看了这封信,陈诚虽然有些难受,为李峰不能成为自己的土木系一员而有些伤心,但他还是觉得十分欣慰,因为李峰把第266旅交给了他,而且在信里还提到,等到全面抗战爆发之时,李峰将会归国。

    “云龙啊云龙,到了那时候,你应该会是我的人了!”陈诚自言自语一句。陈诚虽然知道,李峰留下一个伏笔,在他归来之后,这个旅还是他的军队。可是陈诚倒也不以为然:既然这军队是云龙起家的军队,到了那时候,还是由他来带吧。只要他能跟着我,那一切都好办!有了这样的人才,我的势力也更大了。

    随后陈诚就带着电文,前往蒋介石下榻的南昌行营,向蒋介石当面禀报了李峰辞职一事。但对李峰给自己的密信,却隐瞒下来。

    见了蒋介石的面之后,陈诚说了李峰已经辞职一事,并提出,希望能把第266旅划归自己麾下,同时提名副旅长郭伟担任第266旅旅长一职。

    蒋介石听完陈诚的汇报,虽然心中恼火,但也无可奈何。而且这陈诚乃是他最信得过的人之一,既然要把第266旅划给陈诚,他也十分愿意,于是点头道:“好!辞修啊,就依你的吧,今后这支部队就归你所管!”

    等到陈诚离开之后,蒋介石又叫来戴笠。

    戴笠走进蒋介石住所:“不知校长有何吩咐?”

    蒋介石有些恼怒,指着陈诚带来的电报道:“那个李云龙已经辞职了!”

    戴笠连忙站得笔直,脚后跟在地板上碰得“啪啪”作响:“学生已经明白!不知校长希望学生做什么?”

    “最好能把他拦下来,不要让他出去!我不喜欢这样不听话的人还能去国外逍遥自在!”蒋介石用手杖敲了敲地板道。

    “这是学生失职!”戴笠的脸色大变。

    “这不怪你,此人能带上你安排的特工去见你,还能登门拜访贺衷寒,这一切都说明这个人不简单!更何况,蒙古草原那么大,你去哪里找他?”

    “学生一定尽力拦住他!”

    蒋介石点了点头:“雨农,你去办吧!如果拦不住,也不怪你。”

    这时候,李峰已经在蒙古人莫勒特图的帮助下,进入了内蒙和外蒙交界之处。现在即便是戴笠动员了在北方全部的特工,也无法拦住李峰。

第三章 小整何应钦() 
北平,国民政府军政部北平军分会,何应钦住所。

    何应钦有气无力的坐在客厅里。平日里,他那眼镜片后面一直闪着光芒的眼睛现在已经是安然无神。何应钦用力揉了揉发疼的太阳穴,心里感觉很不是滋味。

    “妈的!武藤你这个老东西,也不早两天死!”何应钦心里暗暗骂了句。

    当然这样的粗话,对于何应钦这种文人,是不会随意说出口的,即使心中再气愤,也只能在自己心里暗骂。

    确实,对于何应钦来说,如果武藤信义这条老狐狸早两天死的话,自己也不用被咄咄逼人的冈村宁次压得喘不过气来。想起前段时间,日本人还派了特务试图刺杀自己,要不是自己命大,恐怕已经死在日本人手里了!那是日本人给自己的下马威!想起这些事,何应钦感觉后怕,他掏出手帕,擦了一把冷汗。

    “狗日的,武藤你早两天死就好了啊!纸是保不住火的,这该死的《塘沽协定》,看来老子汉奸罪名是背定了!”何应钦心里不停骂着武藤信义这个死鬼子。

    再想起前几日在谈判桌昌平北时,冈村宁次看自己的表情,简直没把自己当人看,就像打量一头牲口一样。冈村宁次嘴巴上说得客气,说把自己当朋友,只是受武藤司令官之托,不得不如此,敬请见谅。而另外一个喜多诚一大佐,却是毫不客气的发狠话,把日方已经拟好的协定丢在桌上,抛下一句话:“何将军你看着办,这是我们的条件,你签还是不签?”丝毫就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总之,当时何应钦的感觉,就和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时的感觉一样,只有“签”和“不签”两个选择,日本人没有给第三条路选。

    日本人实在是欺人太甚,要你中国出卖主权,还不给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弱国无外交。

    何应钦吓得面如土色,连忙推辞:“这事,我还是委托熊斌等人来办理吧。”

    他不敢在这上面签字啊,一旦签了,这辈子都洗脱不掉汉奸罪名。虽然何应钦是亲日派,但在这个全国民族情绪高涨的今天,何应钦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签这样的协定。于是他匆匆把代表权让给燕谋、钱宗泽、熊斌和李择一等人,自己飞也似的逃离昌平,逃回了北平,把代表权交给他人,并授意让中方代表不要得罪日本人。

    何应钦得罪不起日本人,更何况,还有身后的委员长也希望早日停战。如果不签,不仅是日本人,委员长也会要了自己的脑袋。

    在何应钦授意之下,谈判地点由昌平转到了塘沽。后来熊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