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大唐-第4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品。当英国人的原始资本积累完毕,工业化完成形成相对竞争优势的时候,他们反而转过头来用炮舰去强迫别人开放市场和降低关税,还高叫着什么自由贸易。
只是此时英国显然还没有发展到这个阶段,他们的工业化水准比历史同期先进数十年,但同样也多了一个商品倾销全世界的竞争对手大唐。英国人是如何也不可能竞争得过大唐的,所以必须进行这个贸易保护。
不过楚白在这个问题上不像是大唐以前那么好说话了,楚白公开对英国代表说道:“如果英国拒绝在《关税和贸易协议书》上签字,那么大唐将会发动所有签字国,将英国及其殖民地列为非法的贸易保护国度,全面禁止英国与推动自由贸易的国家进行交易。英国从此不可能在大唐买到任何一台设备,不会在法国买到哪怕一颗粮食,不会从清国得到哪怕一根茶叶。如果英国的不良贸易行为侵害到了关贸协定会员国的利益,那么大唐不排除诉诸武力,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赤果果的威胁,让英国与会代表脸色一阵青一阵红,甚至其他国家的代表都以一种看笑话的姿态看英国人出丑。哪怕是英国人名义上的盟友奥地利人和俄罗斯人都没有站出来帮英国人说话。
欧洲大战的失利,使得任何一个理智的欧洲国家都看到了与大唐的差距。为了尽快追赶上来,每个国家都是不遗余力的。大唐已经私下里接触过每一个国家的代表,如果他们接受大唐推行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那么大唐将会向他们开放一系列的福利。
诸如奥地利和俄罗斯可以获得在赔款上的延期和降息,以及多种工业技术的出口和转让,还有大唐开放欧洲国家更多前往大唐学习的名额,当然是自费的。
英国人深切地知道,只要他们真的被排除在大唐主导的这个体系之外,而大唐坚决地维护这个体系,英国人就会被彻底地闭上绝路,被自我孤立起来。其他欧洲国家在飞速地吸取大唐的技术和经验,快速发展,而英国显然不会具备这个条件,从而更加落后,长此以往不要说欧洲列强的地位,甚至会被强大起来的欧洲邻邦滋扰和侵略。
好在,大唐在关贸协定中并没有强制性要求一口气降到零关税的标准。关贸协定将会给出逐步关税减让的路线图,分步实施。不过英国本身不合理的超高关税极多,即便是一些商品关税缩减到百分之十几到二十的关税,对于英国来说也将面临巨大的困境。完全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大唐建议使用进出口配额的制度,放开一部分产品的进出口。
几乎是可以肯定的,一旦英国真的执行了关贸协定,英国政府的关税收入不仅不会降低,反而会出现大量的增长,但是英国国内将会有大量的商人破产,一批本土工厂也会面临倒闭。不过在这波里面幸存的,都将是拥有竞争力和雄厚资本的优秀企业和商会。
这个口子一放开,英国的市场等于向大唐商品放开了。在法国之前上演的一幕,将在英国重演。小到大唐日化品,大到汽车轮船等工业品,更可怕的是大唐纺织品、成衣以及茶叶和白糖这样的日常消耗品,英国经济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而广大的英国百姓,显然会在这次的市场开放大潮中受益,能够买到更便宜和质量更好的商品。。
726 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下)()
没有哪个欧洲列强可以抵抗大唐这次强势推行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经过四个月的谈判,最终各国代表在华沙签订最终协议,这个体系也最终被成为“华沙体系”。
华沙体系所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协定组织,成为体系的两大支柱,即便不如另一位面中布雷顿森林体系稳固,但考虑到经济模式和范围的区别,其实已经足够妥帖。
协定签约国包括大唐、美国、哥伦比亚、巴西、秘鲁、拉普拉塔美洲部分),英国、法国、德国、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荷兰、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奥地利、撒丁王国、丹麦、瑞典、俄罗斯欧洲部分),亚洲部分仅清国签字。土耳其并未积极参与,大唐出于某特殊心态和动机,也没有邀请奥斯曼土耳其加入华沙协定中。
考虑到很多国家还拥有大片的殖民地,所以华沙体系实际上已经涵盖了大半个世界,以及几乎全部的工业文明地区。这无疑是大唐外交的一次重大胜利,利用本身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军事实力为后盾和胁迫,大唐终于塑造出了一套对自己高度有利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
相对地,对于所有的协定国而言,华沙体系同时是对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促进。通过华沙协定这个多边体系,欧洲国家打开了向其他国家输出商品的大门,而且不是通过自身努力达成的。可以预见的是,最起码在欧洲地区,商品的迅速流转、资本的流通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将会带动起战后一轮爆炸式的经济发展。即便是百般不情愿的英国,也在这个新格局中看到了自己崛起和发展的机遇。
大唐在整个体系中处于最顶端的存在,是终极受益者。整个欧洲的经济体量都无法跟大唐本土几个州的相比。大唐拥有最强的技术和规模优势,足以收割大量的利益。同时,从国际贸易中收获巨额顺差的大唐,为了调节自己的国际收支平衡,也开启了规模巨大的投资计划。
欧洲各主要国家一时间,都出现了大唐资本投资的各种产业。最受欢迎的是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唐资带着技术而来,广泛投资欧洲国家的铁路、公路、钢铁、化工、基建甚至水电等工程。一些企业是大唐独资的,还有更多是与当地资本合资的。这些投资带有各种意味复杂的动机,一方面拉升欧洲的社会经济,可以提供给大唐更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资本的天然牟利性,欧洲具有比大唐很多未开发地区更好的投资环境,人口多,能够提供劳动力,同时又是消费提供的市场。
现在大唐国内已经不存在什么人担心“资敌”这个现象了。举个简单例子,唐人不可能将生产的螺纹钢出售给原始社会的土著人,只有在工业社会中有需求,才可能让大唐工业得到促进。越复杂越高等的工业化国家和社会,对于社会分工的要求越细致,对工业品的需求也越细致,量也越巨大。这势必也导致对经济资源的需求扩大,可能进一步加速欧洲国家向外殖民,而大唐在全世界跑马圈地的速度和能力,显然不是他们可以比得上的。
在以仅仅一个集团军的规模,就取得了如此辉煌胜利的情况下,大唐国内开始出现普遍乐观的情况。****上国的心态完全继承和确定下来,西夷小邦不具备挑战大唐的实力,所以就没有什么好怕的。
白南也很现实地认为,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一劳永逸解决纷争,或者让一个王朝和政权千秋万代的方法,唯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顺应时代潮流,求新求变,才能够捕捉先机,造福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文明。
大唐不是一个谨小慎微、锦衣夜行,抱着巨大财富怕贼偷贼惦记的被害妄想症患者,大唐是一个巨人,有着足够的能力和手段去解决一切问题。在这个国家的理想主义者的心中,带有儒家仁爱性质的哲学观也是存在的。仁爱的等差次序,先爱家人,再爱邻里,爱社区,爱国家爱民族,最终乃至爱整个人类。作为人类文明的引领者,大唐将首先确保本民族的繁荣昌盛,而终极使命,则是人类大同。
国际主义在某些程度上并不是一句空话,也许这过于理想主义和幼稚,但是总有理想家们坚持,可以用相同的理念团结起人类这个整体。最终避免不必要的纷争,能够共享文明成果,不至于一项技术美国研发了,俄罗斯也要研发,欧洲也要研发,中国也要研发,最终资源被重复浪费,原本可能足够人类使用的资源,最终越来越不充足。
在国际主义者的乌托邦世界中,以大唐汉文化为基础,人类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明确和相对统一的三观,不存在宗教的倾轧,信仰的搏杀。物质高度丰富,发展程度极高,智慧和勤劳的人通过努力可以进步,平凡的人能够安享生活。人类可以互相间无障碍地交流,使用汉语汉字,并充满中华文化中的兼收并蓄、求同存异的精神。这个社会能够最有效率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并且向着更高远的目标进发——比如星辰大海。
基于西方文明****的国家和社会制度,最终止步于美帝式的霸权和所谓领导力,而根植于中华文明的大唐,必然会走向这样一条“大一统化”的道路。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挫折,盗匪式的文明和蛮荒的野人会耻笑和破坏,但大唐有信心和能力去团结愿意走上这条道路的人,并对那些注定被时代和历史淘汰的物种进行人道毁灭。
就像进化论一样,不适合发展和不利于人类进步的小族群,必将被更有力更强大的族群淘汰——这也就是大唐国际主义中的内核——文明进化论。
也许这个目标太过远大,一二百年之内都不会看到,但是先行者们已经在踏出了最初的脚步。而他们千里之行的跬步,就是建立一个古往今来最为强大的文明国度。。
727 瓜分瑞士()
在华沙协定正式签订后不久,人们认为欧洲的和平最终到来,欧洲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事实上,快速发展是没有错的,欧洲在之后一段时期取得的建设成果,比过去一个世纪还要多。但战争从来没有远离。
1795年夏季爆发了一件大事,瑞士的国革分子由于持无神论并公开宣扬无上帝的国际主义哲学思想,被瑞士联邦当局抓捕,国革分子在苏黎世、伯尔尼等地发动了抗议活动,却遭到了瑞士联邦军队的镇压。
这引起了大唐方面的强烈不满,法国和德国也在事件中发出了强硬的声明。而无脑的瑞士在这个时候提出了“这是本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的论调。
只是瑞士实在挑了一个非常差的时间点,欧洲大战虽然结束了,但是各国的军队没有被完全遣散,而隶属于唐军指挥的军团更是如此。在之前战争中并未有多少表现的法兰西志愿军团,此时就在距离瑞士不远的巴伐利亚。拿破仑从去年开始就在这里训练八万被法国变相放逐的法兰西士兵。
不久之前,驻欧唐军刚刚将大批武器装备和补给送到了法兰西志愿军团,训练也算是卓有成效,这时候瑞士的变乱,几乎是把自己往枪口上送。
白南授权法兰西志愿军团,进军瑞士,停止那里的对革命者和无辜人士的迫害行动。
拿破仑对此决定求之不得,只有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他才能获得更大的名气。他知道自己不会一直蹉跎在大唐的外籍军团中,有朝一日他能够回到巴黎,去夺取属于自己的荣耀。
拿破仑仅仅用了五天的时间就攻入了苏黎世,这个时候瑞士知道害怕了,希望屈膝求和。但显然这时候法国和德国都从中看到了好处,法国和德国默契的小规模出兵,同时攻入了瑞士。在一个月的时间中,瑞士全境被攻陷,大量的反革命分子被处决和流放。
而在大唐的默许之下,德国和法国瓜分了瑞士的德语区和法语区。同时大唐授权“意大利人”拿破仑在瑞士南部的意大利语区建立提契诺自治共和国,首府卢加诺,拿破仑出任自治共和国执政官。
很多人其实很自然的认为欧洲国家都是民族国家,也就是有一个主体民族,使用单一语言的国家。但实际上由于复杂的历史问题,欧洲不单单存在法国、德国、西班牙这样的主体型的民族国家。严格来说,英国是由盎格鲁萨克逊人和凯尔特人组成的,当然人口上还是英格兰人占比较大的优势,但实际威尔士人、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并不少。
比利时是由说法语和说荷兰语的两个民族共同建立的,这个国家也有两个语言区。
同样地,世界上也不存在所谓的瑞士民族和瑞士语,这个联邦是由一些个诸侯推动建立的城邦而联合组成的永久同盟,在三十年战争之后才取得真正独立。中世纪晚期的瑞士军事实力不容小觑,瑞士雇佣兵也创下了偌大名头。
这个联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苏黎世、伯尔尼等原本的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地,是德语区;弗里堡、瓦莱等地则是法语区;卢加诺等阿尔卑斯南麓地区则通用意大利语。
在这种情况下,强国们按照语言区瓜分土地似乎变得容易了起来。历史上拿破仑就曾经灭了瑞士联邦,在此地建立了傀儡国海尔维第共和国。
民意上,认同法德这样的强国的瑞士国民比较有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