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北美大唐 >

第343章

北美大唐-第343章

小说: 北美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占领,就是对吾王王冠荣光的侮辱,这是我不列颠不能接受的。现在我正式通知你方,要求你方4小时内撤出汉诺威,并与我国协商对我国的损失进行赔偿,否则吾王的雷霆之怒将会将领,英国将会加入德意志诸侯的联军中,彻底碾灭你等。”

    司长来了点兴趣。但也不意外,说道“哦?居然是下战书吗?好,那我代表我国表示知道了。并且。我现在便可以代表德意志共和国向你们表态,德意志不接受任何的威胁,如果英国想要战战争,那么我们可以给你战争!”

    “太猖獗了,太狂妄了,你们会后悔的!”英国人也同样说着硬话,但是没有什么作用,因为他们很快就被扭送出了这栋建筑,然后在监督之下登上了自己前来的船只。

    在第二天。这位英国使臣还没返回到英格兰的时候,在伦敦的大唐公使便面见了英国外相。

    英国外相利兹公爵十分讶异大唐公使的前来。对于唐人,利兹公爵还是不敢怠慢的。他询问道“不知贵使此次过来,是有什么重要事务呢?”

    这位大唐公使名叫羿立,是刚刚上任不久的大唐驻英的外交官,身材不高,也其貌不扬,但是说话声音很铿锵,逻辑很清晰。

    羿立说道“外相先生,大唐在此郑重向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声明,我国已正式承认德意志共和国的合法性,并且坚持德意志问题应由德意志人自己解决的态度。任何非德意志国家的干涉,我们都会认为是有悖于法理性和正义性的。我们听闻,英国已经对德意志共和国下了最后通牒,这是我方所不能接受的。在此大唐声明,如果其他域外国家干涉德意志的内战,那么我们将认为是对战争局面的扩大化,不利于大唐的利益和世界的和平,对此我方会进行激烈的反应,在这个情况下,也就是直接出兵参战。我们希望各方能够谨守克制,避免激化事态。我方也呼吁,应该由外交和政治途径解决这场纷争,而不是简单通过暴力和战争解决。”

    这段话虽然比较简短,但是却将利兹公爵气得脸色发青。羿立满嘴的都是什么大道理,但是转译过来就是仨字不要脸。这意思说得很清楚——德国是我罩的小弟,你想动我的小弟,得先问过我这个大哥的意见。你真动手了,行,那么说的了,咱们也伸伸手比量一下吧。

    跟唐军作战,英国人还是多少有些虚的。之前唐西战争中,大唐海军直接堵在了西班牙的海岸家门口,而且大唐经常干那种跨海调动数万大军作战然后取胜的事情。英国的商贸要比西班牙繁荣,虽然英国皇家海军很强,但是对付大唐的大西洋舰队也是很没把握的事情。其实是英国还掌握着情报,大唐正在大力增强自己的大西洋舰队。如果到时候开战,唐军不必跟英国陆军交手,仅仅是靠着海军封锁航线和港口,就够英国人喝一壶的了。英国的经济强烈依靠对外贸易,所以受不起这个损失。

    于是,英国人变得骑虎难下了。之前他们牛气地装了一个小b,然后回头立马就被扇了两个耳光。他们也根本不清楚,这番言论实际上是大唐的恫吓。因为白南也没有做好准备此时大规模地介入欧洲局势,他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和财力,远征欧洲。。

580 莱比锡战役 十二() 
强烈推荐一家手工曲奇店,在淘宝搜索“妙蕾”,有一款10多种口味的什锦曲奇,超级美味!适合边看书边吃,书友们不要错过哦!

    雷声大雨点小,这就是英国人的写照。本来十分凶悍地跑去汉堡威胁德意志共和国,但是随即当大唐说可能介入之后,英国人就偃旗息鼓了。英国人当然对挑战大唐有些跃跃欲试,但是从国王乔治三世到首相小威廉皮特,都不认为现在是恰当的时机与大唐共和国开战。而且一个让英国觉得也有些触目惊心的事实是,根据他们在汉诺威的探子发回来的情报,汉诺威的平民已经彻底被国革给煽动了起来,他们驱逐着所有的贵族,并且自觉在国革组织下,参与到各种行动中。很多青年踊跃报名参军,有些市民则自发地戴上袖标维持秩序,甚至国革成员领导下,很多地方还恢复了生产,而且爆发出了极大的工作热情。

    汉诺威人现在讨厌贵族、更讨厌英国人,英国政府不由担心,即便他们能够成功收复汉诺威,这里可能会持续性的动乱,给英国带来更多麻烦。实质英国和汉诺威严格而言并不是一个国家,它们只是拥有一个共同的君主,而在具体的政治上他们有各自的倾向。而本身汉诺威人也并不乐意为了英国的利益,来牺牲自己或者为其卖命。乔治三世也是汉诺威王朝第一个母语是英语、生在英国的汉诺威君王,对英国的臣民来说,增进了亲近感,可是对汉诺威人来说却增加了疏离。所以很多汉诺威人≡↗,。。并不承认乔治三世的地位,在有了新的选择后,立即就抛弃了乔治三世。

    愤懑于唐人的霸道和干涉,不过英国人也随后给自己找了安慰的理由,英国同样不希望看见特别强大的奥地利和普鲁士,这场革命之后。不管最终胜利者是德意志国革还是普奥一方,普鲁士和奥地利都将蒙受巨大的损失。而与此同时法国大革命也在削弱着法国的国力,之前西班牙还惨败于大唐丢失了几乎所有的殖民地,沙俄又距离太远,那么英国独霸欧洲的局面将会越来越明显。

    不管怎样,英国最终选择止步这场战争。所以战争仍是德意志人的内战。

    在易北河初步挫败了普鲁士人的攻势之后,德军加紧补充自己的军力,大量的热血革命群众愿意加入到战斗中来,受到革命和国际主义精神的鼓舞,德军的势头很高。在易北河战斗之后的五天时间中,德军的四个师都得到了不同程度上人力的补充,最吃紧的第二师和第三师的兵力分别提高到了9000人和7000人;第一师则基本完成了满编,现为15800人左右;回师的第四师也在莱茵鲁尔补充了新的兵力,成长到了11000人左右。是几支部队中人数增长最大的。

    不过这种兵力的扩充也是存在问题的,那就是绝大多数加入军队的志愿兵,都没有经过完整的军事训练,很多人甚至不怎么特别会打枪。而且新一批加入德军部队的士兵,已经没有足够的唐制武器去装备他们,所以他们使用的大都是本土制造的武器,从纸壳弹的线膛后装枪甚至到燧发枪都有。这无疑增加了德军的后勤压力,也使得其作战能力变得层次不齐。早期成立的、有德意志兵团老兵的部队。战斗力很强,而新组建的部队。几乎就是乌合之众。

    为了维持有效的战斗力,所以德军部队中,有一些单位是以德意志兵团老兵辅以比较有战力、经过训练的士兵组成的主力部队,而有些则是以老兵们为种子,带领一群新兵组成的新部队,这样的组合之下既能够保证德军能够打硬仗。冲杀得起来,也能够比较快地培养新部队,增强部队的战力。

    不过,虽然德军的兵力获得了提升,但很快他们也面临了更大的挑战奥地利军团五万大军从南方而来。已经越过德累斯顿,逐渐接近了莱比锡战场。德军在东方有易北河天然的防线,然而在南方德伯尔恩附近,也依靠着弗赖贝格穆尔德河与Jahna河打造了一条防线。不过,这条防线并不像易北河防线条件那么好,德军需要在大片的平坦农田上,构筑一条能够阻碍敌军的防线,所以这条防线几乎是无险可守的。德军能做的就是,在重要的区位挖壕沟、修工事,并且组织当地倾向于德军的民众,增强情报收集获取的能力。

    守卫防线的德军有至少一半是新补充进来的部队,德军也不敢轻易从易北河防线上抽调战斗力比较强的部队,因为普军统帅卡尔一世显然也是懂打仗的人,在吃了败仗之后,他迅速调整自己的部队,并且激发部队的作战意志和雪耻精神,为了掩护奥军,普军在易北河防线做了不少动作。德军也搞不清楚卡尔一世是真打算再次渡河,还是虚晃一枪。这样一来,德军便不敢怠慢,仍旧需要留相当部分的兵力在易北河防线上。在德伯尔恩防线上的德军是第二师的部队,布吕歇尔为了对付奥地利人,亲自坐镇。

    奥地利人的信心很足,他们来到战场之后,并没有仓促地发动对德军防线的攻势,而是进行了全方位的侦察,了解了德军防线的走势,以及防线上的防御构成。统帅奥军的荷亨洛赫亲王带领部队压了上来,并且摆出了奥军的炮兵对防线上的德军进行炮击。

    奥军的火炮数量并不比德军更多,荷亨洛赫亲王一面排开才三十多门火炮,而且这些火炮的年头还不短,几乎都是12磅的野战炮,也就意味着这些都是滑膛炮,射程是很近的。可是德军在防线上的炮兵不如在易北河防线上那么强大,榴弹炮虽然也有,但是整条防线上也只有36门,其余更多的是81毫米和60毫米的迫击炮。

    奥军直接把炮兵推到一公里左右的位置,然后猛烈开火,这个方位德军的炮兵虽然能够支援,但是火力相较奥军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奥军还有大量步兵的掩护,这也使得一开战德军就处于不利的地位。。

581 莱比锡战役 十三() 
布置在防线上的德军火炮以迫击炮为主,数量跟奥军的火炮相差不算多,奥军的火炮射程不远,仅在1000码左右,德军前沿阵地炮兵的迫击炮射程比奥军火炮的射程略大,但也没有大到哪里去。

    由于德军新兵的能力实在有限,如果是唐军或者德军的老兵,在奥军把炮兵推进到射程内之前,就能够组织炮兵进行一轮甚至多轮炮击,阻止奥军炮兵的展开和发射。不过奥军炮兵还是在步兵的掩护下顺利地来到阵地前沿,开始作战。

    在奥军炮兵开火后,德军炮兵的准备才刚刚完成,而实际上迫击炮的操作并不繁琐。奥军的炮弹开始比较大地散布在德军阵地之中。德军的防线主要是壕沟,步兵们藏在壕沟之中。虽然士兵们很稚嫩,但是指挥官很多都是接受过正统的大唐军事教育的,所以他们打造的堑壕防御体系也是有模有样的。德军的堑壕是三个平行战壕组成的战壕系统,这三个战壕由一些通讯战壕连接起来。通讯战壕与前方战壕的连接点是至关重要的,一般在这里都修有坚固的工事。前方战壕只有少量守卫部队,这些部队只在清晨和傍晚才进入战壕。70码至100码之后是支援战壕或叫转移战壕),当前方战壕遭受炮击时,里面的部队就可以撤到这里。300码至500码之后是预备战壕,里面有另一支部队,这支部队在前方战壕被攻下后可以进行反击并夺回它。同时德军还采用了“深层防御战略”,即在几百码宽的前线交战区中修建一系列孤立的阵地,而不是一个连续的壕沟。每个阵地都可以为它的相邻阵地提供火力支援。虽然进攻方可以在阵地间自由移动,他们还是要遭受防守方的炮火攻击。

    奥军在推进过来之后,炮击的效果并不好

    。同样炮术不够过关的德军新炮兵们,用着本来精度就比较有限的迫击炮,也无法对对军的炮兵进行良好的还击。于是战场上就出现了双方都在对轰。但是战果十分有限的情况。

    接着,主持这面防御的德军指挥官意识到自己的士兵的问题。立即调整了策略,让炮兵们放弃了对敌军炮兵的专门轰击,而是向奥军攻击的步兵开火。这样一来,立即就对奥军的步兵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荷亨洛赫亲王在此战中派遣了奥地利胸甲骑兵配合步兵作战。这些还带有中古骑士特色的部队,在战场上有着比较强的威慑,也是奥地利人的骄傲。不仅有胸甲骑兵,来自匈牙利军团的轻骑兵也在战场上对其他部队进行着策应。

    只是,比起紧跟世界军事发展的英国人和普鲁士人。奥地利人的军事观念和战术更加陈旧。当奥地利骑兵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德军军官不由轻蔑地笑了。

    在奥军炮火之中,奥军骑兵在两翼向德军的防线进行冲锋。荷亨洛赫亲王的念头是,以骑兵越过战壕,最起码能够牵制住战壕中的士兵,从而为其他友军的进攻创造机会。在战斗爆发之初,荷亨洛赫亲王还不由觉得,卡尔一世说德军火力可怕,看起来也没有那么厉害,因为明显德军并没能压制住奥军的炮火。而且德军的炮火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厉害,稀疏而缺乏震慑力。

    荷亨洛赫亲王已经有了信心,他认为自己能够率军突破这条德军的防线。

    然而。他的骄傲很快就被打落了。

    当奥地利的骑兵开始冲击的时候,战壕中的机枪开始嘶吼了起来,德伯尔恩防线中德军的火力虽然相比易北河防线要弱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