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养妻手札之蝉衣记 >

第17章

养妻手札之蝉衣记-第17章

小说: 养妻手札之蝉衣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项皇后看了一眼项老王妃,淡淡笑道:“他们的思虑是对的,为了今后方便行事,最好不要明面上把韩家和阿翊扯上关系为好。”她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才又笑着继续道,“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项翊想要成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她那样一个身份,也是尴尬的很。”

    “可是韩家女的身份始终太过低微,若不是我接了她过来,连个正经的世家圈子都进不去,这婚嫁上到底会困难不少。”项老王妃苦恼道。

    项皇后看了项老王妃半晌,突道:“其实你若是担心这个,我倒是有个好建议,不过看你办不办得成了,想必安王和安王妃是不会同意的。”

    项老王妃一愣,不禁道:“你的意思是让承儿收了她做义女?我也想过不若让娜珠收她做义女。”

    项皇后摇头,眼睛盯着项老王妃,一字一顿道:“不,我是说,让阿晞娶了他。”

    项老王妃脸色大变,她睁大眼睛看着项皇后,这个她还真没想过,可能潜意识里她也知道自己从来都不能干预赵氏几个子女的婚嫁。

    “呵呵,妹妹,你不是总觉得赵氏不够孝顺,安王爷跟你不是一条心吗?难道你就由着赵氏再给阿晞娶个赵家那边的人?那样安王府所有的人可都是赵氏那边的人了。”项皇后慢慢说着,声音幽远又蛊惑,这让项老王妃觉得自己在安王府真真是处境不咋滴,想到昨日儿子媳妇的忤逆,心里竟真觉得这,未尝不是一个好主意。

    项老王妃一脸心事的离开了皇宫。

    项皇后则把信拿到烛台前,慢慢看它化为灰烬。其实她上次知道项翊的身份后,就已经去信给了自己的兄长,让他查探当年的真相,和征求他的意见。其实项翊也好,西夏王府三房项琮也好,谁上位,她根本不在乎,只要他们能支持她,支持她的儿子三皇子姜珉坐上帝位就行了。

    这么些年,她早看明白了,景帝根本没有想立老三的意思,他一直属意的根本就是皇贵妃的十一皇子姜缵,缵者,承继也,根本一出生就有了这个心思!只不过老三毕竟是嫡子,这些年西夏四川边境不稳,景帝不想明面上得罪西夏王府和一些坚持立嫡的大臣,所以才一直未曾直接册立十一皇子为太子。但随着十一皇子越发出色,朝中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少,而西夏王府的态度也暧昧了起来。所以她是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大齐朝尚佛,京中寺庙林立,每月十五都是礼佛日,勋贵世家官家平民都会前往各寺庙礼佛参拜。

    皇室中人最爱去的就是东郊檀山的皇家寺院,那里邻近占地千亩的大历皇庄,公主王妃们最喜礼完佛后,就近在皇庄办素斋宴,偶尔宫中妃嫔们得了陛下的允准也可去皇家寺院礼佛,这对终年生活在宫中的妃嫔们来说,那是难得的假期了。

    这日项皇后便跟皇帝陛下提出这月想去皇家寺院礼佛,顺便带了闵幼姝给西夏王府二公子相看。

    景帝便笑道:“项二公子算起来也是你的侄孙,虽说闵家小姐是昭阳的外孙女,但始终父族身份还是差了些,你亏待自己的侄孙,朕却不能让西夏王觉得朕不念着他的功绩。不若朕就同几位宗亲说说,让他们的王妃夫人们也带了自家闺女去皇庄热闹热闹,最要紧也要孩子们看对眼了才行。”

    项皇后笑道:“此事怎好让陛下操心,陛下既有此意,妾身便宣了几位弟妹们一起同去好了。妾身还代堂兄和阿墨谢过陛下的厚意。”

    此事便此说定。项皇后动作很快,即日就传了消息给几个宗亲府,皇子府和公主府,邀请那些家里有适龄闺女的,四月十五去皇家寺院礼佛,四月十六则在皇庄中参加素斋初夏宴。

    安王府当然也收到了邀请,安王妃又收到了皇贵妃娘娘的递的消息,便知道了这个初夏宴是干嘛的了。

    安王妃赵氏想到项二公子跟自家女儿的渊源,自家女儿先前又说要帮项二公子觅一良缘,想了想,便去了姜璃的院子探探姜璃的口风,看看在女儿眼里,啥样的缘是叫良缘。

    安王妃去到女儿的院子却是静悄悄的,初夏的天气有些闷却还不算热,守在房门外的小丫鬟在小风的吹习下都有些懒洋洋的,似睡非睡。乍看到王妃出现,都是吓了一跳。

    赵氏也懒得跟小丫鬟计较,她女儿纵容小丫鬟们,但这些丫鬟泼辣伶俐起来却也是真伶俐,还算得用,就是偶尔小规矩上差了点。

    小丫鬟们忙施了礼,一个进去禀告,一个就打了帘子请王妃进屋。

    姜璃却不在厅里,大丫鬟溪沙一边命小丫鬟沏茶,一边回禀道是小郡主正在书房里忙着,这就去通传让小郡主出来迎接王妃。

    赵氏笑着摆摆手,道:“难得她肯静下心来用功,就不用叫她出来了,我去看看她。”

    安王妃这话一出,溪沙的嘴角却古怪的一抽,但并没有说什么,就低头请了赵氏去姜璃的书房。

    溪沙是安王妃赵氏精挑细选放在姜璃身边的,赵氏看她脸色古怪心知有异,但见溪沙毫不犹豫的领着自己去书房,便知也应该不是什么大事,便按捺住心中疑问跟着去了书房。

    赵氏一踏入书房便知道溪沙为什么面色古怪了。

    因为姜璃根本不是在书房用功,她一入房间,就见姜璃的书岸上,茶几上,长榻上都放满了美人图,待她随意扫了两眼,发现这些姿态各异,表情丰富的美人们还都是她熟悉的宗亲贵女世家闺秀们。

    “你,你这是干什么?”赵氏目瞪口呆,女儿啥时候有这癖好了?不过,还好,还好是女儿,若是儿子有窥伺各家闺秀的癖好,她得心脏病发作不可。

    姜璃抬头看母亲过来,放下手中的毛笔,发现自己前面留海垂了下来,有些碍事,就随意的用手往后拨了拨,然后赵氏就看到女儿额头上多了道黑色墨纹,衬着她额上细细的密汗,略有些凌乱的鬓角,显得忙碌又滑稽。

    “母妃,我在帮项二公子挑媳妇呢!”姜璃咧嘴一笑,兴冲冲道,“你看,我挑了一整天才大致把这些未定亲的宗室女和勋贵小姐们的画像和资料分门别类整理好,有些小姐没画像,还是我亲手画的呢。哼,若是别人的婚事,我才没这么尽心的。”

    “哐当”,赵氏简直绝倒。闺女,你可真够热情的!

第25章 骑射师傅() 
赵氏伸手拉过女儿,从袖口掏出帕子,一边帮她细细擦着额角的墨痕,一边问道:“你哪里来的这些画像?”

    虽说大齐朝民风开放,宗室勋贵家族更是不限女儿们出外游玩,但各家族还是忌讳自家女儿的画像随意留出,商家野肆也不敢太过冒犯,因为你不知得罪了谁,就可能引来灭顶之灾。

    “母妃,这你就不知道了。”姜璃有些得意道,“这些画像花了我好大力气弄来呢,二…。。”

    话没说完姜璃就察觉到母妃眼神一厉,立即转口道,“二表哥那个锦华书院,尽是些狂生雅士,最爱画些美人图,我托人去书院秘密收购的。母妃,你看这些画像画的好吧?”姜璃涎着脸问道。

    好险,差点就说是从二哥的狐朋狗友那里收集来的了,还好机智。她觉得这事不能牵扯到自家二哥身上,本来也就不关他的事,但自家父王母妃对哥哥管教严厉,若知道他牵扯到一丁点这种私藏贵女闺秀画像的事情上,还不打断他的腿!

    赵氏看她那样子,好气又好笑,她心里也知道自己儿子的品性,他心思根本不在这些事情上,便也不去追究自己女儿话中的破绽。

    “母妃,你不是也在给我挑二嫂吗?待我帮完了项二公子,也帮你做做参谋,我功课做的可不少。”姜璃眼睛亮晶晶的道。

    “少来,别尽是捣乱就行了。”赵氏笑道,“你研究了这许久,可有发现什么好的?”

    姜璃略拧了眉,苦恼道:“若说是最好的,自然是澜表姐,可是我却是不舍得澜表姐远嫁的。更何况皇姨母说西夏王府复杂,怎么能让澜表姐去受委屈应付那么些人。”

    赵澜是顺国公嫡次子赵承安的嫡女也是独女,赵承安是姑表结亲,其夫人还是姜璃的表姨,阮皇贵妃的亲姐姐阮安檀。赵澜性格大方爽朗又宽厚,和姜璃自小就十分要好。她潜意识里就觉得赵澜十分之好,见过赵澜的少年,只有赵澜不喜欢的,没有不喜欢赵澜的。

    顺国公府子嗣不丰,老顺国公二子二女,长子就是现任顺国公,次子就是姜璃的外祖父,长女嫁给了辽东锦州布政使苏护,次女就是阮皇贵妃和顺国公府二夫人阮安檀的母亲。

    前世姜璃所了解的西夏王府项墨父亲这一房应该是被韩忱所害了的,所以撇开她要报恩报仇不说,韩忱和项墨两方也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虽然今世姜璃想着一定要帮着项墨阻止韩忱(实在是报恩报仇的目标都太过一致–就是弄死韩忱),但是到底这结局如何,还真不好说。

    她见画像上栩栩如生的美人们,心里也有些小内疚,她必然是挑觉得相貌心性都好的介绍给项墨,可是这样好的姑娘们,去趟西夏王府的浑水,她心里又不落忍。

    思及此,姜璃就不由得叹了口气。

    赵氏挑眉,坐到一边的长榻上,接过丫鬟递过了茶杯,拨了拨茶盖,笑着问道:“这又怎么了?不想你澜表姐嫁过去,就把她的画像撤了就是,用得着苦恼成这样吗?难道是没有别的好的了?”

    姜璃摇头,道:“想到西夏毕竟路途遥远,听说气候也不及京都,这背乡离井,一嫁就再也回不了京,觉得挑个好姑娘也好像坑了她似的。”

    赵氏一笑,道:“你操心还真够多的,待初夏宴,你只需简单跟项二公子介绍一下各位闺秀的性格品性就行了,人还是得他自己看中的,而且这也得陛下和人家姑娘自己乐意才行。”

    姜璃忙点头道:“母妃,陛下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待他喜欢哪个,可一定要皇姨母帮忙劝说陛下同意。”

    至于人家姑娘乐不乐意,这个她也管不着啊,而且项墨人品好,功夫好还长得好看,姑娘家应该容易喜欢吧,再说项墨也不能喜欢个不喜欢他的姑娘吧,总之,她只负责介绍,后面讨人家姑娘喜欢,当然得是项墨自己的事。

    母女两个说了会儿话,赵氏临走时叮嘱道:“这些始终是闺中女子的画像,你拿着给项二公子略看一眼也便罢了,但切记要拿回来销毁或妥善保管,更不可流传出去。万一流了出去,弄不好还影响项二公子的声誉,知道吗?”

    姜璃自是点头保证。

    话说项老王妃回了府,琢磨着项皇后的提议,越想越觉得可行。但凡自己的心思冒出半点韩烟霓配不上姜晞的念头,就立马觉得这种心思委实对不起抚养自己长大的姨母和表姐,况且如果她自己都瞧不起西夏王府出生的烟霓,那赵氏可不就真的瞧不起自己了么?

    这念头转多了,第二日姜晞过来请安的时候,项老王妃就慈爱的对姜晞道:“阿晞,你烟儿妹妹在家中一直有习骑马射箭,到了府中,因为没有合适的师傅,竟是断了,我想着,你每日下衙不是都喜欢去习武场练练吗?不若就带着你烟儿妹妹教教她?”

    姜晞是个大大咧咧的性子,但他出身安王府,狐朋狗友又多,平日想算计他的也不知凡几,他至今能保得一身清白身,其实也不是吃素的。更何况他作为“出身好,长得好,功夫更好”的三好才俊,又未定亲,实在是京都有待嫁贵女的贵夫人们眼中的香饽饽,所以他对这种带着异样眼神跟自己套近乎的三姑六婆们实在是警戒一流。

    所以他祖母这话一出,再看她那笑眯眯的样子,他立马觉得不好。

    别说他现在一心就想去陕西上边关去战场,就是他脑子不好想娶媳妇,也不能考虑韩烟霓这样的吧?也不是说她不好,但她这样黏黏答答动不动红个眼睛说什么“瑾惠姐姐为什么不喜欢我?我是不是有什么不好blablabla”这种女人他实在敬谢不敏。

    倘娶了放在家里一天没理她,就拽着你袖子说什么“夫君,今日您怎么没跟我说话,是不是您不喜欢妾身了?您说话呀,妾身哪里做的不好,您说了,妾身就改……”天哪,想一想他就不寒而栗。

    总之姜晞的警戒线立马拉了起来,似乎连头发丝都竖了起来。

    “祖母,衙门忙得很,下衙后我还要和同僚出去吃饭联系感情,哪里顾得上回来教韩姑娘骑什么马,练什么箭。我记得瑾惠和明惠不是有几个教骑射的女师傅,让她们来交韩姑娘好了。”姜晞瞪着眼跟项老王妃说道,那身子后倾的样子活脱脱就是一副“你想干嘛?我是不会上你的圈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