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青莲雪重作者:文休 >

第7章

青莲雪重作者:文休-第7章

小说: 青莲雪重作者:文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童府一接完旨,童屹便进宫往朝华殿去了。

    在常人眼中,俯临圣听是何等荣耀的事情,不过对于青莲来说这一次接旨却痛苦非常。青莲昨夜发了一夜烧,为了接旨,几乎是由童书和童棋架着走出来的,跪拜,接旨,叩恩,起身,每一个动作牵动着青莲身上的伤口,所以当接完旨童屹拂袖而去的时候,青莲再也站立不住,一手扶住香案,重汗湿衣。

    咸涩的汗水蛰的背后撕裂的伤口一阵阵灼痛,但想着那一道恩旨,青莲此时心中却泛起莫名的欣喜,他说过,他常游于山水,乐于江林,作为他的乐师是否也可以临江抚琴,和风吹笛呢,即使不能够,那至少也可以走出府门,去一处新的地方吧。青莲慢慢站直身子,抬头深深吸了口气,天际飘动的浮云仿佛是心中悸动的希望,却不知那个他期许的地方,远是比现在这金丝牢笼的束缚更为沉重残酷的桎梏。

    正所谓关心则乱,若是此时童府坦然的接受了旨意,用平静来化解疑心,那么一切总能慢慢的掩饰过去,可是此时童屹却直奔朝华殿而去,跪在君王的面前,请他收回成命。原本沉稳得近乎淡漠的童将军竟会如此失态,直令宫中侧目。

    “童将军,府上青莲公子乐品非凡,我甚是喜欢,正好入宫习教。”对于童屹多番请求他收回青莲入宫为乐师的旨意,嘉瑞依旧寻着理由平静的言道。

    “陛下,小儿……”童屹还未说完,就被嘉瑞的拍案声给打断,多番纠缠下来,嘉瑞终于失掉了他的耐心。

    “童将军,前日相聚我看青莲身体尚好,哪里会似你说的那般身染恶疾,重病不起!莫不是想欺君吧”嘉瑞怒斥道“童将军,你今日前来百般阻挠,难道要抗旨不成!”

    天子发怒,自有其一番威严,此时花厅内的气氛瞬时凝结,童屹默默的叹了口气,终于发现到了自己今天所犯的错误,可惜一切都已无法转圜了,“童屹代犬子青莲,领旨谢恩。”童屹说道,发现声音竟如是喑哑。

    嘉瑞俯视着跪伏在脚下的童屹,脸上泛起一阵冰冷的笑,你是在掩饰什么吗,可是为了那昨夜清韵阁天籁般的歌声。“平身,擢童青莲明日就来朝华殿当值,童将军,你回去转告一下吧!”

    生离

    薄暮含烟水色清,晚风拂过莲园,惹弄珠帘一片,暮色微凉,在这临水的小轩中,过湖风晚寒意渐生,但童屹依旧静静的站在那里,望着莲月楼,仿佛可以透过那雕花木门,看到那一对自己倾尽全力想要保护的母子,可惜,见到的只有夕阳昏黄遗落的惨淡影子。

    青莲此时正跪在母亲座前,头埋在素月的膝上,贪恋着片刻的母爱。一头青丝又已仔细的被银绦发带缠绕束好,上面附着温暖的母亲的手,没有用任何发梳,一头顺滑的秀发滑如绸缎,真正和他的父亲一样呢,素月轻轻的抚摸着青莲的头发,不觉间有想起了他。

    天渐渐暗了下来,没有点灯的莲月楼一片昏暗,而这一对母子依旧保持着那原先的姿势,仿佛雕塑一般,素月很想抱抱这一个久未亲近的孩儿,可惜那一身的伤,让她不忍放开怀抱。

    没有任何言语,这一对母子就这样静静的相守着,素月只觉得透过膝上丝帛的罗裙一片凉意氤氲开来,一层一层,那份冰冷的绝望传入心底,让素月的心紧紧揪起,无法喘息,现在青莲伏在自己身上默默的哭泣,作为母亲的素月又怎能不痛惜。

    这一对哪怕是在最艰难的境地也未分离过的母子,只怕以后再难见面了。素月知道青莲必须要进宫去了,那一个他曾经不惜任何代价出逃的地方,童屹要送自己走,这一次素月再没有阻拦,因为事态发展到了这个地步,自己不好再连累下去。

    或许因为母子相聚格外的艰难,彤枫楼是这样,童府亦是这样,但青莲和素月并没有怨恨,还是接受着命运,珍惜着那相守的每一刻,犹如现在。

    其实青莲并不知道即将与母亲的分别的事情,不过母子天性,当看到母亲眼中痛惜凄然的眼神,青莲心中便燃起一片离情,今日本不是可以相见的日子,而最近遇到了太多的事情,让青莲感到一种莫名的不安,更何况遵照父亲传话来到莲园,青莲看到的是父母惶惶然的样子。

    天色越来越暗了,素月知道时间不多,慢慢的扶起跪在身前的青莲,扶着青莲的手隔着衣衫触摸到了那箍在手臂上的银环,素月轻轻的撩起青莲的衣袖,那一点翠碧闪烁着清润的流彩,映衬着青紫的伤痕,刺痛着素月的眼,不禁泪水涟涟。

    素月抬手摘下那一臂环,想这一个东西还是不要带到宫里为好,就在这时童屹推门而入,身后丫鬟们相随,点亮了厅中红烛,映照出面前泪眼相对的母子。

    见到父亲进来,青莲赶忙掩起衣袖,按下母亲执意要取走臂环的手,“娘,这就当做是留给孩儿的一个念想吧”声音凄然。素月再也忍不住决堤的泪水,抬眼望了一眼童屹,踉跄着转入内厅。

    青莲跟随者童屹出了莲园,穿过曲曲折折的回廊,一路无话,童屹似是迁就着带伤的青莲,刻意的放慢了脚步,侧目看着自己那个身影单薄儿子,虽是不喜爱,但这些年也常伴左右,想到他就要去那个满是险境的宫廷,童屹心中也是阵阵难过。

    “父亲”童屹在一声轻唤后停住了脚步,回头看着那个泪痕未干的孩子,青莲开口问道“父亲,以后我什么时候再可见娘。”

    童屹避开青莲含泪的灼热的目光,继续往玄英居去,而青莲则不再作声,默默的跟在童屹的身后,新月无光,重叠的树影掩住那轻若流风的叹息,“只要你好好的,到时自然就可以常见了。”

    重门

    映着旭日的薄光,一车一马静静地转出了童府,朝皇宫处驶去。青莲悄悄的掩上帘布,一骑白马英姿便被阻隔在车窗外。青莲心中原先的忐忑仿佛在看到兄长景瑜之后被渐渐的安抚下来,轻轻的倚靠在车壁上,仔细的回忆着昨晚父亲嘱咐的话。

    “青莲,我也知道为父这些年对你是严苛了一些,不过也是希望你能够坚强自立,明日你就要进宫,虽然你和圣上有着些许缘分,但你要牢记自己的本分,莫要多言多事。宫中险恶自不必多说,凡事要多多忍让,收敛些平时的性子,不过切莫失了君子之心,切记切记!”童屹这一番话牢牢的刻在了青莲的心头,少了往日的凌厉的训导,言辞中极尽语重心长的哀默,纵是认为自己去的是一个心中欣喜的地方,但青莲总觉得父亲的一番嘱咐像是蒙在心头的锦裘,给人以温暖,却也像遮蔽了希望,心中留下阴影。

    不知不觉中,青布小车停了下来,青莲飘远的思绪被那掀开车帘的手给拉回了现实。知道青莲身上有伤,童景瑜小心的将青莲扶下车,遣走了家仆便和青莲一起步入宫门。

    童景瑜身为宸禧宫的一等带刀侍卫,算是宫中新晋的贵人,所以一进宫门便有太监迎上来招呼。由于童景瑜是皇太后要留在身边“磨砺”的栋梁,所以一般是要追随主上左右的,像今日为接青莲出宫已是皇太后格外的优待,所以入了宫门童景瑜便不能再耽搁,吩咐了围上来的太监,便郑重的将手抚上青莲的肩头,像是要把自己的力量传递给眼前这一个孱若弟弟,待得看到青莲清澈坚定的目光,童景瑜便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去,还好,毕竟也算是在同一个地方。

    看着兄长离去的背影,青莲灼热的目光瞬间黯淡了下来,紧紧地握着手中的玉笛,手掌隔着那包裹的绒布仍能感受到翠玉的冰凉。突然听到一声厚重的闷响,青莲转过身去,朱漆大门在眼前关闭,带动地上的浮沉,在晨光中乱舞。

    外边的世界已经被那重门阻隔,青莲打叠起精神,随着引道的太监一步一步深入宫中。或是因为童景瑜的关系,引路的小太监倒没有怠慢,恭谨的将青莲带至宫中乐府,而一路紧张的青莲未至乐府门前便迎上了恩师秦正清焦急期盼的目光,心中一片温暖安定。

    昨晚童屹夜拜秦家,秦正清得知了那一位自己最为珍爱的弟子明日就要进宫入职的消息,心中错愕惊痛,自己深知青莲那看似柔儒实则倔强的个性和所去的之地是怎样的冷酷无情,所以如今已难得入宫廷乐府的长者今天一早便在这里等候着自己的弟子,尽管能力有限,秦正清却尽己所能保护青莲,不让他被欺侮了去。

    由于秦正清亲自带引,青莲这一新人得进乐府,入策授衔,聆听上训,分派宫阁各项事宜办得格外顺遂,在旁人眼中,这一个一进宫就可以亲近天颜,并得宫廷首席乐师青睐的人,定是是有一些背景,投来的眼光纷繁复杂,仿佛想要把青莲看穿一般。

    即使再顺利,等一切事由都办稳妥了,也已经过了一个多时辰了,由于帝王的青睐,秦正清自是不敢耽搁,亲自领着青莲去朝华殿谢恩。

    初入夏时,天气多变,早晨还日暖融融,待得此时青莲师徒出了乐府,风阵阵卷来,才发现天际已滚满了浓云,似是要落雨一般。

    天虽然阴沉,但是有师长带领着的青莲倒也没有先前的不安,遵照着秦正清的嘱咐,仔细的留心来去的道路,以免下次迷路在宫廷之中。

    青莲抬头四顾,比起纤秀玲珑的玄英居,眼前的宫廷则是是雍容大气。正所谓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青莲四顾而望,流露出欣喜之情,眼前处处是景,目不暇接,一旁的秦正清倒是没有催促,容让着青莲一路慢慢细看,知晓这位弟子自小被禁在家中,想必未曾见过很多地方,心中生起怜惜疼爱之感。

    天越发的阴沉起来,风过亭湖,水皱花颤,柔嫩的柳丝拂散青莲额前的碎发,缕缕青丝随着雨风缭乱飘动起来,青莲赶忙将散落的头发掖在耳后,却舍不得放开手中握住的清新绿柳。秦正清看着眼前风中那一个白衫薄影,心头一阵悸动,恍惚间那素净的人儿仿佛似曾相识一般,一种熟悉而莫名的惜痛情绪油然而生。

    浅水

    由于秦正清的失神与宠溺,加之宫廷瑰丽阔大,青莲师徒二人这一路走走停停竟也行了约摸过一个时辰光景,等到达朝华殿前时竟已快近午时,由于前事秦正清和嘉瑞君臣并不和睦,所以仔细嘱咐了几句,青莲便由皇帝的太监引路,秦正清于殿前止步,不再相送。

    浓云翻滚,雨风大作,天色晦暗,突然一阵闷雷乍响,由远及近,滚滚而来,正离去的秦正清心中一惊,转身望,只见到青莲飘动的白衫衣角消逝在长阶的尽头,不一会儿就听见沉重的关门声,将夹杂在风雷声中的隐约乐音阻隔在殿门之内。又一炸雷响起,雨意渐浓,秦正清不再耽搁,快步离去,不过心中越发不安起来。

    青莲一直低着头,紧张而又些许兴奋的被带入朝华殿,跪等君王召见。不似殿外的惊雷冷风,朝华正殿内一片酒色笙歌,艳烛迷融,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慵懒颓唐的暖意。

    由于这几日皇太后凤体违和,在宸禧宫静养,少见人臣,原本帝王的晨昏定省也变为稍加问安,不去打扰,所以嘉瑞也就乐的躲懒,在自己的宫殿中风花雪月。

    由于前朝的倾城之乱,如今宫中宫廷乐师数量骤减,更是不再招收乐女,所以在帝王身边演乐都是日常服侍的太监们,为了要讨好君王,那些太监们的技艺也算精通,不过内心不正,所奏之曲竟是一些浮华靡音,青莲听在耳中甚是不习惯,不禁皱眉,轻轻的摇了摇头。

    嘉瑞此时酒醉意熏,半睃着醉眼就着贴身太监吴德递过来的夜光杯,慢慢小口嘬着杯中的美酒,耳边响起细软的声音,“陛下,这朝华殿新晋乐师童青莲现在来谢恩觐见”

    吴德也算是贴着嘉瑞的耳边小声禀报,眼神却转向跪在远处的青莲,一脸嫌恶。作为帝王身边恩宠不衰的近侍,吴德也算是宫中的人精儿了,相貌手段自不必说,那乐艺也自认为是苦练佳绝的,在朝华殿总独占鳌头。

    昨日君臣相对,和之后殿阁布置,吴德便知道这个青莲在皇帝心中地位特殊,要知道朝华殿已是近十年没用过宫廷乐师了,所以如今青莲就像是一根梗在吴德心中的刺,刚才青莲的神色举动看在吴德眼中,仿佛就是轻蔑一般,让他极不舒服,不禁在心中嘲弄,不都是以技侍人,还当自己是名家公子么?瞧那模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