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青莲雪重作者:文休 >

第41章

青莲雪重作者:文休-第41章

小说: 青莲雪重作者:文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效力,因为慧敏觉得这样只会败坏朝纲,若朝臣阿谀媚主只为钻研,丝毫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现今嘉瑞朝众充皆是一副恭临皇太后懿旨的模样,其实每个人心中多有想法,毕竟谁都没有受过慧敏什么好处。大家暂时听命不过是因为慧敏治国方策尚算英睿,既然迫于慧敏贬斥的威那暂时的屈从又如何,一样都是为国效命。然而这次顾庭宣的死却激起了众怒,毕竟读书人骨子里都是极傲的。

    慧敏掌控后宫和朝堂用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手法,因此今日贾忠领命前来,是不可能像王耻一样做出暗杀一类的事情,为的只是监视和控制,不让童家再寻可趁之机将青莲送走。

    贾忠虽然受恩于慧敏接管延尉司分了童屹的权,不过多半靠的是自己的实力,虽然心怀提拔之恩贾忠有心还报慧敏,担也不会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虽然今日贾忠应皇太后带着二百禁军前来祭祀的命令多有不解,但是出于禁军对皇室绝对服从的职责,贾忠虽不明也欣然服从,这毕竟这不违反任何法纪。

    童屹走近拱手拜会贾忠,顺便打量四周,发现不光厅中多站着宫中的禁军侍卫,屋外面也有不少。贾忠虽然不知,但是童屹却是心知肚明,只好虚与委蛇,幸好贾忠曾是童屹的副将,晚上的散七祭礼也没有多为难。

    顾庭宣的散七之礼本在明日,但得知爱孙童景瑜明日就要进宫复职不可再出宫送灵,童思明便做主祭礼改在了今夜子时。童思明深信,若是顾庭宣在天有灵,必会日夜守候在这里等自己回来,定不会错过。一切顺遂,只是子时童屹带着家人于顾府门外哭祭引归,那贾忠带来的侍卫一直在旁边护着,直到最后还护送童家祖孙三代人回了童府尚算完事。

    童思明经历三朝宦海沉浮,早练就了一副七窍玲珑心,玄英之名又岂会白得?既然是知道了青莲身世的真相,自然明白这是慧敏这对童家赤裸裸的警告,安抚住焦灼的童屹。童思明最清楚慧敏对那旧事的彻骨之恨,但同样也深知慧敏对颜澜之事讳莫如深的心病。

    高傲如慧敏者是不会允许天下人知晓自己作为后宫之主曾经败在了一个男人手中,而深爱梓烨帝如慧敏者更不会让梓烨因着颜澜如此败名丧德之事公诸于世。因此洞悉慧敏心里的童思明劝慰儿子,只要青莲回到府中闭门不出,慧敏最多时刻暗中监视,绝对不会明刀明枪前来迫害的。

    毕竟还是童思明老道,这一番道理说下来童屹心安很多。但是看着白发苍苍的老父亲因为自己又被卷入到朝堂中的是是非非,童屹心中很是愧疚。当年为了保护素月母子,又要防止双亲不受牵累,童屹狠心耍手段迫童思明辞了官。这几年对双亲有失供养,母亲离世童屹作为独子又未能侍奉在侧,所有的悲伤都由老父童思明一人承受。在顾庭宣散七之礼后,童思明毅然留在了童府为自己解困,童屹心中虽感激却也愧疚。

    童思明忠心护主,那份诚心是朝中皆知的,因此童屹担心父亲不会接受曾经让梓烨帝昏聩祸国一时纯月神子颜澜的孩子,所以当年素月母子的真相童屹一直紧紧的瞒着,未曾让童思明知晓分毫。

    当时童屹将素月和青莲金屋藏娇在府外,直到童思明回青州都没有见到那对让童屹失了礼义廉耻之心的青楼母子。童思明反对童屹于风尘中厮混,因此童屹只道父亲觉不会接受素月母子,却不知童思明如今却是这般喜欢青莲。或许没有人会知道童思明深埋在心底的情愫,也或许只有童思明才能真正理解当年梓烨帝对颜澜的凄绝的用心吧。

    此时童思明看着面前有些手足无措的青莲,心痛不过,一把将他搂在怀中,这孩子身上继承着子墨的骨血啊。昨夜散七之礼从子时开始,一直折腾到很晚童家才安歇,但是今日青莲谨守规矩一大早就起身到玄英居准备向父亲请安,谁知在园中遇到了童思明。

    年老者宿短,所以尽管昨夜晚睡,童思明也是一大早就醒了,在那熟悉的院子里踱步思量,便偶遇青莲。青莲知道这位是童屹的父亲,童景瑜的祖父,但是眼前这人又和自己有什么关系?虽然青莲深爱着父亲和兄长,但是却很明白自己尴尬的身份,不过是童家流落在青楼的私生子罢了,不过因着父亲垂爱,才接回府中,由此在童府安身立命。

    因此,当今日见到童思明,青莲绝不敢逾矩,尽管昨日在灵堂神位前扶住的那位老人无助地伏在自己身上悲戚地哭泣;尽管昨夜温馨的一餐自己曾经和一位温和的老人同坐,但是长幼尊卑,这些青莲牢牢记住。所以当见到童思明的时候,青莲跪下,向这位童家老主请安,行的却不是后辈子孙之礼。

    看着眼前小心翼翼的孩子,童思明心痛不已,昨日已经从他那个心爱的孙儿童景瑜那里知道了青莲的这孩子悲惨的际遇,想不到林子墨不得已含恨离世,他的血脉却还遭受着这样的流离苦痛。

    童思明让青莲起身,看着眼前忐忑不安的孩子,虽然模样像极了当年风华绝代的颜澜,但是童思明总觉得青楼眼中顾盼不安的神色不就是和当年映雪初见时的子墨一般的吗?再也忍不住,童思明一把将青莲揉在怀中,真好啊,临死前还能有机会再为子墨做着事情。

    言传

    童景瑜本不是贪睡之人,只是昨夜为了顾庭宣散七之礼一直忙到凌晨,回来后刚送走追问今日事情的父亲,却见祖父童思明又拄着拐杖寻到尚武馆来。当童景瑜把青莲这几年的遭遇说与童思明知后,都已经过了寅时了,童景瑜和衣睡下,因为想着明早青莲一定会去向父亲请安,到时候自己一定要赶过去帮衬,也好不要让两位长辈再为难青莲,却不知还是去晚了。

    当年童思明阻止不成青莲母子入府愤然离去的情形童景瑜记得很清楚,他从来没有见过一向慈祥的老人会对父亲这般严声怒斥,所以在童景瑜概念中童思明是一定不喜欢青莲的。谁知今日早上睡过头匆匆赶到玄英居去,看到的情景让他目瞪口呆,转而释然,不愿走近打破这一温情的画面。

    只见童思明坐在院中回廊的栏杆上,青莲则跪在地上,伏在童思明膝上,抽噎哭泣着,童思明则轻轻的拍着青莲的背,眼中尽是怜惜爱护之情。即使青莲身上没有丝毫童家的血脉,但是却获得了祖父童思明发自内心的关爱。

    方才青莲猝不及防地被童思明拉入怀中,一时没站稳,竟然一下子撞得童思明差点儿跌倒,幸亏身后是廊柱才虽是站定。但是这下冲撞了童家老主,青莲心惊不已,马上跪下,却又不知如何开口请罪。青莲知道眼前这位是童屹的父亲,若是他真的讨厌自己,那么爹爹一定会不高兴的。

    正当青莲踟蹰不安的时候,耳边却传来慈祥的话语,不是严厉的斥责,而是温和的劝慰,“青莲,本就是一家人,你何须这样见外?怎么,看不上我这个老头子?若是平日里你也这般战战兢兢的,岂不是让人觉得生分了去?来,还不过来?”童思明年老挨着栏杆坐了,青莲站起来走过去,见童思明还说话,不忍让老人费力抬头仰视自己,却又不敢和老人并排而坐,便又跪在了童思明的脚边。

    童思明看青莲这般懂事,心中很是欣慰,伸手拍拍青莲的肩膀,示意青莲把头靠在自己的膝上。童思明见青莲迟疑,说:“这些年我独自在青州,也没有儿孙承欢膝下,你就当安慰一下这个寂寞的老人,替你爹和景瑜尽尽孝心吧。”

    童思明言毕,青莲果然枕着手伏在了童思明的膝上。青莲很安静,就像是以前在莲月楼跪在母亲身前一样,任由童思明抚摸着自己的头发。不知怎的,青莲很是贪恋这种感觉,让人心安心定,自从母亲走后,就再也没有谁给过自己这种暖意,不知不觉,青莲眼中慢慢晕染出泪意。

    自从青莲被接回童府后,童屹、童景瑜两父子每年都要回青州祭祖,而青莲只能随着母亲在春年中拜月,权当祭礼。虽然青莲口中一直不问缘由,也从不要求父兄带自己同去青州,但是因为青莲从小就明白,自己不过是童家流落在青楼的私生子而已。

    尽管青莲并不是自轻,但是却一直觉得自己当不起堂堂将军府二公子的身份,以往的经历太过不堪,受不起童家长辈的接受和宠爱,却不知童家老主童思明却像是一位慈祥的爷爷,毫无芥蒂的接受了自己。

    虽然回到童府青莲有了深爱的父兄,但是对于童屹这样一位严厉父亲青莲自然是敬大于爱,而对于童景瑜,因为顾锦怡之死注定了青莲心中无法抹去的愧疚,因此也无法向寻常兄弟一般友爱。若是亲情变得需要小心翼翼的去维护那又有什么意思,因此现在青莲伏在童思明的膝上所感受到的,是一种真实而平凡的幸福。

    在长者如此关怀下,青莲才像是一个有人真心疼爱的孩子。虽然方才童思明对青莲也是句句训语,但那是来自长辈对晚辈殷殷的关爱与嘱托,青莲分辨的出,这是不一样的感情。

    “青莲,我知道这几年你在童府过得委屈,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心里不愉快的事情若是不说出来,别人又怎会知道?”童思明拍着青莲的肩头缓缓说道:“昨夜听景瑜说,屹儿这些年对你很是严厉,还有你秦先生,哎,正清一直都是好孩子,没想到也会对你这般苛责。但是青莲,你有没有想过,子女忤逆父母是不孝,但是若是对父母之过毫不劝诫难道也不是大不孝吗?想来屹儿今年对你也不乏迁怒,你爹盛怒的时候你就没有想到身为人子,应该主动安慰才是,怎好任由父亲怒火伤身?”

    没想到童思明会这样说,伏在他膝上的青莲蓦地抬起了头,氤氲着水汽的眼睛盯着面前的老人,面上是被岁月风霜所留下的深深印痕,一道道的昭示着那经过时间砥砺而淬炼出的人生智慧,看在青莲的眼中却是那样的慈爱温柔。童思明抬手拂去青莲眼角滴的泪痕,眼中尽是宠溺的笑意。

    “青莲,想你也是个聪明的孩子,你觉得一味的承受父亲的责备就是对的吗?难道你没有想过,自己在棍棒下辗转隐忍,身上所受的伤痛父母看在眼中就不心疼了吗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爹打罚你的时候你刻意忍受毫不辩解,这样毁伤自身其实也是不孝啊”童思明说道。

    童思明今日所传之道出于一个长辈对青莲发自内心的关护,也是青莲这些年来从没有想过或是从不敢想的问题。原先在青莲的概念中,父母如天是绝不能忤逆的,不管对错儿女自当承受,从来没有想过原来自己一味的忍受其实也是不孝。想到每当母亲和兄长看到自己受罚都伤心不已,青莲眼中的泪水就止不住往下落,泪水一滴滴砸在童思明骨瘦嶙峋的手背上,炽热的就像是淌在童思明的心上一般。

    童思明心中大恸,眼前这个内心纤秀的孩子这些年心里苦啊,但是想到青莲以后的路还很长,若是一直这般的柔弱、一味承受可怎生是好,自己以后慢慢劝吧。哎,童思明没想到一向理智的儿子会对这个孩子这样心狠,真是难为了青莲这些年来不怨不悔。

    念及此处童思明不禁叹了口气,抬手抹去青莲面上的惨淡的泪痕。不知以后是否可以保这孩子平安,童思明开口问:“青莲,你可愿意和景瑜一般喊我一声‘阿公’?”青莲迷离着泪眼,好一会儿才从喉中哽咽出“阿公”二字,虽然犹带哭音,但是却是包含着无限的幸福。

    “好孩子,好孩子。”童思明脸上露出慧心的微笑,拍拍青莲的肩,让他继续伏在自己的膝上,“若是心里有委屈,就哭出来吧,在阿公面前没有什么好害羞的。青莲,但是你记住,幸福是要自己去争取的,绝不可以一味的容让,所以哭过这次后你更要坚强。青莲,一会儿你父亲来了,若是有什么想对你父亲说的,当着阿公的面和你爹爹说,父子二人怎可以藏着心事?”

    看着青莲在自己膝上像一个才知道自己犯了错的孩子一般无助的哭泣着,童思明满腹心事:青莲,既然你叫了我阿公,那么就算是我童家的孩子,就算不是为了子墨,我也一定要设法保你周全!唉,子墨,你当年去得心狠,就忍心抛下世上的我?若是这次救下了你外孙,以后天上相会看你怎样还报我这个人情。

    风回

    青莲这边哭得伤心,不知道童景瑜和童屹都已经赶来院中。童景瑜是一早儿就过来的,远远地看见那幅温馨的祖孙情重画面没有打扰,而童屹此时却是匆匆赶来。昨夜童思明回府住的是玄英居正堂,虽然童思明走了这些年,但是主屋童屹却还保持着当年父亲在时的模样。今日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