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青莲雪重作者:文休 >

第4章

青莲雪重作者:文休-第4章

小说: 青莲雪重作者:文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只敢轻声说道“放开我,放开我……”而目中眼泪不禁滑落下来。

    应对

    嘉瑞想着昨天与青莲的相遇,现在知道他是童府的二公子,之前轻慢的举措那觉得是自己亵渎了那一抹清影,待回过神来才发现,童屹还跪在座前等着自己的赎罪呢。

    “童将军,快快请起。”嘉瑞亲自起身相扶,虚扶之下童屹也就顺势起了身,“应该我向府中青莲公子赔罪才是,将军素来知道朕有些荒唐的举措,这次唐突了府上公子,还请将军多多包涵啊。”

    “微臣惶恐,犬子无知,谢陛下体察宽宏。”明明是眼前的人欺负了素月的孩子,现在却又只能无端谢罪,唯一能做到的也就是那不亢不卑的语气了吧。

    嘉瑞见童屹不咸不淡的语句,倒也没恼怒,他知道童屹素来是这样的性子,更别说现在是自己欺负了他的孩子,“童将军教子有方,童景瑜算是同辈子弟中的翘楚了,可是二公子青莲,却没见你在人前提过嘛”嘉瑞似是随意的问道。

    “犬子青莲,自小身骨羸弱,护养在家,加之年纪尚小,故少有人知。”童屹思量着答对。

    “童将军,过谦了,所日一见,果然少年足风流啊!过几日去府上,定要结交一下。”嘉瑞笑言道,“现在就是喜欢和年轻的同辈相交,也好让我感染一下青春的气息。那个,童将军入宫定还有国事要理,我就不强留了。”嘉瑞颇是玩味的看着童屹似是古井无波的面容。

    “是,陛下,微臣告退。”童屹毫无指代的回答,便行礼告退,辞出朝华殿。嘉瑞的最后一句话让童屹暗自心惊,是暗示还是试探?宫中的一切自是瞒不过皇太后的耳目,昨日皇帝出宫所遇定也一般,与其让皇太后疑心暗查,还不如自己先行道破,看来青莲算是再也隐不住了。心中有了定策童屹便毫不迟疑的往宸禧宫去了。

    童屹走后嘉瑞招招手,身侧侍立的太监们又围过来,一名或是平常得宠的小太监看主子心情甚好,大着胆子擎着一杯葡萄美酒凑上嘉瑞的唇边,娇声唤道“陛下”。这时嘉瑞收回远眺的目光,对上小太监的一脸低俗的媚笑,心头一片嫌恶,抬手便打翻了面前的酒杯,哼,这一切到底是做给谁看!

    黄昏,童屹回府便找来童喜询问青莲的伤情,他很清楚青莲的身体和早上教场下手的轻重,知道他现在正在清韵阁昏睡,便放下心来,思量了一下,还是往莲园去了。

    花树横波,佳人依旧,不过往后这平静的生活还可以维持下去吗?见到日夜相思之人,童屹竟一时无语,或许以后她就要不在身边了吧。

    “月儿,我想现在就送你和青莲走,我会找一个平静的的地方安排你和青莲的生活。”莲月楼中,童屹冷静的讲出了反复思量的对策,眼前之人,爱恨相依,纵是不舍,但平安为要。

    “昨天你送来的东西我很喜欢,那一焦尾古琴很难得吧”素月神色平静的捧上一碗茶,“童哥哥,这是我新配的花茶,想来你也会喜欢,试试看。”

    童屹没有接过茶碗,素月回避着灼热的目光,便又将茶放回桌上,“童哥哥,终是我负了你,你应该恨我的,可你却救我母子于水火,所以我真的很感激你。”素月转身,童屹对上一注坚定的目光,“你不是说等青莲过而立之年再送我们去他故国吗?所以,现在我不会走,若有什么事再不好让你独自面对了。”

    忧心

    童屹若有所思的看着面前那一张苍白俊秀的脸,每一次回到莲园见到素月,曾经的爱便会如江河大川在心中澎湃,而只要看到眼前这一张酷似他的脸,失爱的恨意便又如熊熊烈火荡平心中丘壑,水火不容的煎熬每时每刻的纠缠着自己。

    童屹轻轻的将青莲的手放回被中,湿冷多伤,道道鞭痕像是丑陋的枯藤依附在白如玉璧的皮肤上,连在昏睡中都颦蹙着双眉,想是难以忍受的疼痛吧。童屹自己也明白往事已矣,不可以迁怒于一个孩子身上,可是那经年的惩罚,虽说是为了磨砺与教导,但是如此苛责真的只是那单纯的目的吗?墨发如绸,深入天籁,连容颜都是那样似曾相识,是他的孩子,可也是素月的孩子啊,怕要保护不住了吧,帝君暧昧不明的态度,皇太后犹疑凌厉的眼神,映在童屹脑中让他心惊不已。

    这两日青莲受了惊吓,跪罚,责打,积弱的身体怕是要调养一阵了,童屹再次帮青莲掖了掖被角,探了下额头的温度,略略放了心,便离了清韵阁。

    十六的月亮亦是明亮非常,只可惜霁月难逢,彩云易散,犹如人世,难见完满,童景瑜悄悄地转出幢幢的树影,随童屹之后也离开了清韵阁,作为侍卫的他,今夜轮值,不能再耽搁了。幸好让童喜加重了安神镇痛药的成分,青莲一直在沉睡,童景瑜知道青莲是一个实心的孩子,受罚后但凡只要能动定然会去父亲那里认错的。现在看到父亲很平静的出了清韵阁,看来今天早上的谎言算是糊弄过去了,童景瑜虽是很担心青莲的伤势,但是现在却不再敢耽搁,抬头望了一眼隔窗的烛光,便转身离去。

    童屹躺在床上,心头烦乱,毫无睡意,便披衣起身来到小书房,仔细的思量着有无两全之法,由于童府治下甚严,各色耳目并未混在府中,所以为了方便处事,童屹用多宝格将卧房隔成两间,外边的权当书房用了,而府中书房倒是很少正经在那里办过事。

    夜不能寐的人童府今晚不止只有童屹一个人,即使是再深沉的药性也由过去的时候,青莲一旦醒了就再也难入睡,周身的伤痛叫嚣着,让人不得安眠,不禁出声,眼泪应声而下。

    这是悔痛交加的泪水,青莲无法释怀自己昨日在街上被人当街羞辱,礼义廉耻,枉负圣人教诲,而早上在校场外见到兄长鲜衣怒马,意气风发的神采,深深地灼痛了青莲的自尊。同样是父亲的儿子,为何我却要让童府蒙羞呢?对于肩伤不能成就武功青莲并不后悔自责,因为可以在礼乐上修成君子之品,可是为何不听父亲的话呢,为何要偷溜出府呢,若是和以往一样在童府里,至少就不会昨日的风波了吧。

    青莲自责不已,心中难过极了,等回过神来抬头望向窗色,似是暗夜深沉,青莲便挣扎看向钟摆,已是卯时将至,想着自己居然昏睡的到现在误了叩昏问安,也没有向父亲认错,便不顾身上的疼痛,艰难的穿衣起身。由于童家礼法不讲究未婚男子房里用丫鬟伺候,此时天色尚早,侍候公子起身的下人们还未起身,青莲就这样带着一身重伤,没有惊动任何人,挣扎的走出了清韵阁。

    更深露重,青莲不禁一阵寒战,扶着沿廊慢慢的走向父亲的卧房,当看到那映在窗子上的人影时,青莲便止步了,心内五味杂陈,父亲又是一夜未眠,是在为着国事在劳吧,可自己却还要为父亲平添恼怒。青莲走向房门想敲门提醒一下父亲早些将息,小心保重,却又怕父亲见到自己怒火早起,徒伤身体。踟蹰了一会儿,青莲便走过去默默的在童屹房门前跪了下去,等到天亮问晨认错。

    避祸

    晨初鸡啼,童屹枯坐一夜,算是理清应对之策,希望素月和青莲依旧能生活在自己的身边。青莲,想到青莲童屹惊觉那个孩子不会又跪在外面请责认错吧,因为以往只要自己发怒,青莲都不敢入房中等候问晨,而是默默的跪在门外,这也是自己立的规矩,可今日青莲受伤慎重,怕是会撑不住吧。想到此处童屹披衣起身,果然看到了门外那个瑟瑟发抖的身影。

    童屹脱下身上的披风,裹在青莲身上,怀中之人脸色潮红,而身上却湿冷,因是在这跪久了受了寒气吧。扪心自问,童屹是不喜欢青莲的,但是他却总是逆来顺受,小心翼翼的在身侧侍候着,还要忍受着自己的苛责。童屹想到刚才青莲恭谨的叩首,小心地的认错,那样的哀婉的神色语气,昏倒在身前的无力,让人怎能又狠下心来。

    深受夜寒侵袭,青莲这一场寒热足足持续了三天人才渐渐清醒过来,想去见父亲,却被告知父兄往青州祖籍去祭祖祈福去了,临走前还不忘下令,不得放青莲公子出玄英居。

    童喜见到青莲终是苏醒过来总算是放下心来,之前病情太过凶险,心郁气结,肝脾瘀阻,童喜想不明白,二公子年纪轻轻又有什么想不开的呢。而此时青莲心中却酸涩无比,没有得到父亲的原谅他于心不安,而得知父兄是为自己祈福去的,青莲心中暖意融融。

    由于童屹不在府中,青莲不用晨昏定省,战战兢兢,浑浑噩噩间青莲的伤也休养的差不多了,只是十天过去了,父兄还未回来,要知道青州毗连于京城,来回数日即可,可现在为何父兄还未归来,青莲心中不免担忧。

    的确,童屹父子是刻意的留在青州不回京城,那日童屹抱着高烧的青莲回到清韵阁,便辞了一日早朝,没有等到嘉瑞帝君的拜访却得到了童将军大公子童景瑜被晋升为御前一等侍卫,得入宸禧宫当值的喜闻。

    这算什么意思,皇太后竟然多疑至此,迫不及待的将景瑜升调至眼前掌控,所以童屹第二日便上朝请归,说是犬子青莲病重,已药石无灵,正值青州祖籍童氏祠堂新建,想与长子回家祭祖祈福。朝上皇太后很欣然的就同意了童屹父子的请归,还不免关心几句,而童屹手中京城的兵权自然也就落到了其副将,贾忠的手里。

    童屹离京为的是避开嘉瑞,由于素月和青莲的关系,童屹制府严如铁桶,没有任何一方的眼线,若是自己在府的情况下皇帝造访,什么消息又传不出去,只怕会加重皇太后的疑心吧,想来禁足的青莲也好在清韵阁内安心养伤,所以童屹带着景瑜便安心的离京了。

    童屹知道,以青莲晏平的习性,自会安心的留在清韵阁抚琴弄笛,即使嘉瑞来府也不会遇到,心想那个荒唐的帝王总也不会闯进人家居所,见不到自己和青莲也就会回去,而皇太后也应该会放心了。然而,事情总没有设想的那样顺常,总有一些注定了的事情是无可避免的。

    柳色

    立夏将至,春意熏浓,只见百花满地,绿柳横波,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石中清流激湍,篱落飘香;树头彩叶翩翩,疏林如画。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纵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嘉瑞不经感叹文人心思下的园林竟是如此精致,比起雍容的御花园更别有一番情致。

    闲庭信步走在这样如画的园林中,嘉瑞不禁心情大好,今天来到童府造访不过是为了上次在朝华殿和童屹说过要来,给太后一个交代而已,因为早知道童屹父子不在,那个青莲又病重,所以来与不来已没有太大的意义,不过来一趟就走的,只是当见到玄英居这精巧的院落提了兴趣,嘉瑞便遣了仆从,闲心赏花问柳起来,想着也算不算白跑这一趟。

    嘉瑞正如孩子般心性的探寻者一处湖上假山,便有一缕笛音飘入自己的耳中,犹如那轻笼烟柳色,嘉瑞只觉心头一片清爽,虽然旋律只是最寻常不过的清平调,但是乐曲中那细微的处理能将这首平常曲子吹奏的如此美妙,足见乐者技艺之高超。嘉瑞好奇的转过山石,目光落在不远处临湖小谢之上,那不是宫廷首席乐师秦正清吗,那吹笛之人是?

    吹笛之人自是青莲无疑,时隔多日,青莲的伤也养得差不多了,童屹不在府中日子倒也过得平静舒心。秦正清是青莲乐曲的教习师傅,寻常本是在清韵阁授课教徒,只是来了两次只觉的这个钟爱的小徒儿总是提不起兴致,想着大好春光莫辜负,花木煦风怡人性情自然也能怡人乐品,便带青莲到这湖间小谢抚琴弄笛来了。

    秦正清是已故乐圣林子墨的长徒,林子墨亦曾是宫廷首席乐师,如今秦正清已尽得其师真传。秦正清为人清正严肃,曲艺超绝,所以只有当朝廷重节大祭之时他才愿意去,一般宫中享乐宴会他无丝毫兴趣,所以身为宫廷乐师的秦正清倒以开馆授徒为乐。

    青莲是秦正清最中意的弟子,不然也不会舍下身份来将军府授徒,要知道他可是连皇宫都无兴趣之人。第一次见到青莲,为那种似曾相识的容颜所吸引,而第一次听青莲抚琴,为一个总角少年高超琴艺间流露出的先师遗风而惊叹,心想终于找到一个可承衣钵的弟子了,可惜之后不到一年,青莲左肩受伤,养好伤后左手失了劲道,虽是于抚琴无碍,但终究难至登峰造极之境了。对于青莲少时的那次意外,秦正清一直耿耿于怀,抓筝之艺已难有大成,便让青莲重新学习吹笛,虽是从头学起,但仍是悉心教导,只是对待这个学生越发的严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