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青莲雪重作者:文休 >

第24章

青莲雪重作者:文休-第24章

小说: 青莲雪重作者:文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童侍卫,你这般是要带朕的乐师去哪呀?”嘉瑞冷淡问道,竟是和之前童景瑜的质问如出一辙,而效果也是大为相同。童景瑜呆立原处,面前的是傲视的君王,怀中的是病弱的青莲,此时不可以送青莲去乐府,因为诏令时限已过。而童景瑜的外祖父顾庭宣又总领着祭祀事宜,若是青莲此刻回去定会遭到重处。不回乐府青莲就不可以出宫,自而童景瑜又不能带青莲回宸禧宫,童屹不在宫中没人照护,童景瑜苦苦支撑万分艰难。因为他已经明白了,纵使自己再怒斥君王,到最后还是带不走青莲,只能把怀中奄奄一息的青莲送还给那个毫无信用的施虐者手中。

    童景瑜心中沉痛,却无奈毫无他法,心中挣扎了一会儿,便小心的扶着青莲跪在地,开口请罪,“微臣愚钝,冲撞了御驾,自知最大,请陛下惩处。微臣奉慧敏皇太后懿旨来紫微殿请玺,不该过问乐府的事情,朝华殿乐师童青莲若范过错,自有皇上惩处,微臣不该妄自过问,但还请陛下从轻处置,微臣带舍弟叩谢皇恩。”

    童景瑜这一番话说的滴水不漏,话虽是请罪,但是提到太后分明就是一种示威,但是最后又说若是嘉瑞不计较青莲的过失,自己还是感恩戴德的,这般言辞因着飞景事由既不得罪嘉瑞,也不会让皇帝继续纠缠下去,因为童景瑜还要回宸禧宫向慧敏复命呢。

    聪明人说话点到即止,都到这份上了自然再也没有纠缠下去的意义,嘉瑞说了声不计较童侍卫失言便遣走了他,看着童景瑜落寞的背影,嘉瑞心中还是有一丝年轻人得胜的骄傲。

    童景瑜带着随自己来的太监回宸禧宫去了,而半夜皇帝出走,朝华殿的吴德也带着众侍卫仆从寻到此处,加上早晨洒扫庭除的一干宫人,周围的零散着的人倒也是不小。宫中早已传言说是嘉瑞皇帝看上了皇太后身边的一等侍卫童景瑜,还送剑定情。但是今日童侍卫却和一个很漂亮的男子拉拉扯扯,哭哭笑笑,更传奇的是最后皇帝赶来,君臣争吵,那个美人儿被夺来夺去。宫中传闻绘声绘色,说是原来皇上先是怒斥童侍卫变了心,而皇上看上的人又到处勾搭人,居然还是宸禧宫的红人一等带刀侍卫。最后嘉瑞皇上又把人抢了回去,看最后弄的,皇帝生气,还是美人吃亏哟。

    童景瑜走后,嘉瑞一直记挂着那一句“恃君傲物”,想着青莲进宫,留住澜台,延请太医,这次又不奉召令,在他人眼中,肯定是恃宠而骄的。嘉瑞心中已然打定主意要放青莲离开这一个是非之地,自然不能遗人话柄,便让吴德吩咐侍卫们架着青莲回澜台,而嘉瑞自己整顿心情,去宸禧宫向皇太后请安。

    宫中本就多是非,远远观望的众人自是不会听到嘉瑞和童景瑜的言辞交锋,而那三人拉拉扯扯的举动却是落入众目,流言自此传开。皇帝和童景瑜各自走后,周围还有宫人怯怯私语,被晨游御花园的孝纯皇后以妄议君非治罪,吩咐敬事房每日人重责二十大板然后发配浣衣局。一场无妄之灾,但是传言中又添了一条,久不被临幸的孝纯皇后也撞见了皇上和童侍卫争夺男宠,气愤难当,累及众人。

    赐归

    众侍卫跟随着皇帝向宸禧宫去,大家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触了逆鳞,因为谁都知道皇帝才发过火。嘉瑞独自踱在前面,神思不属,现在想想方才和童景瑜作口角之争,分明就是无用至极,反而平白让青莲惹了宫中耳目注意,况且言辞占了上风又有甚好处,为了青莲这般岂不是和童景瑜心生芥蒂?此刻想来嘉瑞不免有些后悔。

    青莲,嘉瑞此时想到他心中既是怨恨却也忧心,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之前好像很虚弱的样子。嘉瑞本想传一顶软轿把青莲送回澜台的,但是又觉得这样太惹眼了,为以后把青莲送出宫去平添阻碍,可是。嘉瑞回头看了一下随行侍从,竟没有发现吴德的身影,心想不好,也顾不上再去向慧敏请安了,立刻转身回朝华殿去了。

    吴德是一个小人嘉瑞很清楚,但是他却还是把他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因为物以类聚,吴德在皇帝面前越是受宠得势,就越显得皇帝无德昏聩。因此为了更好的伪装自己,嘉瑞一直以来纵容着吴德,只要不是太出格的事情,任由他在皇宫中狐假虎威,而之前吴德对青莲的所作所为,也是得到了自己默示的。可是之前的事情毕竟已经过去,现在嘉瑞对青莲的态度已经有了转变,而现在青莲却落在了吴德手里。因为刚才碍着众人只好对青莲似是犯错般大声呵斥,并且让吴德叫人把青莲架回去,但是现在吴德没有随行而来,嘉瑞心中实在是不安心。

    嘉瑞加紧脚步向朝华殿走去,也不顾身后的侍卫讶异的神色,皇上如此般反复的行为,正好印证了嘉瑞随侍心中的想法,果然是舍不得那个美貌乐师,现在落在吴德手里又会有什么好结果?嘉瑞成年以来,一直是大智若愚,藏智掩慧,在众人眼里是一个荒诞不羁的帝王。而嘉瑞一直以来都可以很好的掩饰自己的情绪心意,从没有在人前慌乱过,却不知为了青莲早已不知乱了多少心思了。

    因为青莲乱了心神的又岂会只有嘉瑞一人,回到宸禧宫的童景瑜情绪分明也是很低落。童景瑜在宫中向来谨小慎微,收敛去自己所有的锋芒,因为他知道父亲最近的举动背后定是有什么深意,王义闪烁的警告自己也牢牢记着,而现在自己和青莲深陷宫中,更是无人倚靠。童景瑜虽出身世家但却谨守本分、随和待人,但求不遗人话柄。之前和皇上并肩游园,又受飞景宝剑,那是童景瑜在宫中的第一次选择,却不料惹起流言,如今又毫无收效。青莲依旧不好,而自己竟然失去理智和皇上公开交辞,童景瑜想想之前的所为,悔煞自身。

    回到宸禧宫向慧敏复命,童景瑜更是小心谨慎,因为他很清楚刚才在宫中和皇上闹出那些动静,此时慧敏应该已是知晓了的。由于和皇上在御花园里的纠葛,童景瑜回到宸禧宫耽误了些时辰,回来时正好在宁书房门口遇见辞去的父亲童屹,父子二人眼光一触即离,而童景瑜无法掩情,目光一直追随着童屹的背影知道消逝。

    童屹来之前慧敏就已经听说嘉瑞一大早来向自己请安,可是通传了却又匆匆离去,慧敏让王义差王耻跟着去瞧瞧,因此知道了自己的贴身侍卫竟然和皇帝当众争辩。王义回报,绝口不提青莲的事由,虽然王义和王耻谁都没有见过青莲的模样,但是王耻口中的那一个披发绝色的男子定然是童府二公子青莲无错,不然一向谨慎的童景瑜又怎会和皇帝争吵。青莲牵扯着的旧事王义很清楚,所以他不想再翻出旧时的恩怨来让慧敏不快活。而这位一直追随着慧敏的老监也很清楚,若是那样的话不知要牵累多少人,因此也就推脱说王耻隔着远没有看清楚,就这样把事情给糊弄过去了。

    此时童景瑜小心谨慎的举动和望着童屹深深的孺慕之情慧敏都看的清清楚楚。慧敏一直很欣赏童景瑜,不然也不会把他留在身边仔细调教,她却是真心实意的为国家培养人才,留作后用。因此慧敏和大臣们商量国事的时候童景瑜总会在宁书房当值,而慧敏尽其所能打磨掉这一个年轻的傲气和棱角,希望这一份才智在真正发挥的时候可以持久一些。

    童景瑜十三岁中举,未曾参加三年后的会试,因此不是进士,无法如父辈般入翰林院,而童景瑜反而在十六岁中武举人,之后随童屹在武行里打拼。少年得志不是好事,这一点慧敏深知,而童景瑜却在还有童家优良的家世的情况下,做人处事依旧不骄不躁,这一点让慧敏很看重,但是现在眼前的童景瑜实在是过于惶恐了。

    慧敏没有生养子女,唯一生养的德馨公主尚未足月就夭折去了,这一直是慧敏心中的痛,因此片刻前童景瑜望着童屹顾恋的神情打动了一个久失孩子的母亲。因而再有什么事现在慧敏也不计较了,况且嘉瑞和童景瑜之间的事情不也是自己放纵的吗?慧敏这般想,嘉瑞总算是开始争取了。

    “童侍卫,你父亲也病了许久了,你为了哀家也未回去侍奉汤药,今个儿就回去瞧瞧吧”慧敏徐徐开口,并制止了童景瑜开口推辞,“上次月假你也没回去,寻常人家父子总也有团圆的日子。今天就算是补上月的假,也好回去尽尽孝道。”童景瑜想念父亲,不再推辞,叩谢皇恩。

    看着跪在地上因为可以见到父亲喜难自禁的童景瑜,慧敏心中也笑了,果然还是个孩子。童屹这些天称病造谎,连夜出京,过了这些时日才回来,也该去让人回去探探了,而画扇之事童景瑜只怕也是会问吧。王义为了画扇的事偷偷的去嘱咐童景瑜慧敏很清楚,她等着童景瑜这次赐归回来,想必若是童屹说了什么的话,总也有些蛛丝马迹可寻。

    青莲入宫多日,慧敏还未见过真人,但是仅凭着青莲为名,澜台留处,莲画入扇,在一旁暗自观望着嘉瑞和童屹的皇太后,心中就已经估摸了些许门道。若说这牵扯着童屹,慧敏一点都不觉得惊讶,因为童屹和林素月一对璧人就是因为那厮才劳燕分飞的,若青莲真是颜澜的后人,只恨自己二十年前被童屹骗得好苦,慧敏切齿暗恨。

    旧事

    虽然慧敏太后施恩赐归,但是童景瑜还是等到过了酉时交了班才谢恩辞去。端午即至,夏昼日长,天边已尽是铺满了绯红的云霞,在夕阳的余晖中街市依旧是一片敞亮。身后的影子斜斜的挂在身后,童景瑜安步当车的向童府走去。

    童府距离皇宫并不远,童家三代朝廷肱骨,早已在皇宫近处钦赐了府第,而当童屹接收了京城的军防后,更是又扩建了童宅,辟一处地作教场用。童屹曾是靖边将军,获得战功后明宗封赏侯爵,因此童府训练有五百名府兵,但是童屹却都用作守卫皇城和百姓之用,并无私心。

    童屹文士出身,踏上仕途后年纪轻轻就官至国子监祭酒,训育新科。年轻时的童屹风流儒雅,江湖山野,交友甚广,加之翩翩佳浊,少年风流很是为人所嫉妒,所以朝中很多眼热的人都暗讽童屹,不过是凭借家世的余荫才得以出人头地。

    后来胤国北疆突然被蛮夷侵袭,太平多年的边地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弄的措手不及,守将中暗算而死。当时年纪三十岁的朝廷新贵国子监祭酒童屹毅然而然的投军,梓烨帝亲封,童思明支持,造就了之后靖边将军童屹的赫赫威名,建功立业,尔凭自身,之后风光大婚,轰动半城,再无人妒忌。

    四年后童屹班师回朝,恰逢梓烨帝驾崩,倾城之乱,朝纲动荡,童屹用带回京城的部队平定京城内乱,可谓是功不可没,朝中声望达到顶点。当时慧敏皇后,力排众议,扶梓烨帝独子,年仅九岁的嘉瑞称帝,而自己以慧敏皇太后的身份亲自摄政,稳定朝局。

    在梓烨帝鹤去两月之后,一向理智的慧敏太后竟然命令童屹出兵攻打南疆月国,朝廷众臣哗然,因为这根本就是一件无理取闹的事情。梓烨帝生时用计扣留拜访胤朝的月国祭司颜澜,尊贵德仁的祭司就此被迫为质用来威胁月国,最后被虐至死,而梓烨帝死后又毫无理由的去攻打那一片莲花净土。慧敏以讨伐毒害明宗的逆贼为名誓师,但是众将士私底下均是质疑纷纷。

    朝中很多大臣都见过那个纤尘不染的人一面,但是之后的发生的种种让朝臣爱恨交加,褒贬不一。自颜澜进宫之后梓烨帝就开始避朝,留恋于深宫,日久一些伦常失道的流言开始不胫而走。加之一向英勤的梓烨帝越来越懒见朝臣,驾崩前又下令每日屠杀在京百姓,弄出倾城之乱,当时京城一片狼藉。那传闻则说是梓烨帝因为把那高贵的纯月之子折磨至死,终于得到了天谴,报应到了自身和胤国的百姓身上。

    这些传言在朝中乃至京中当时都传的沸沸扬扬,但是童屹却心中清明,根本不信,因为他清楚的知道,月国质子颜澜从皇宫出逃了,还带走了他最心爱的女人。这一切是素月鸿雁传书告诉当时守战北疆的童屹的,素月向这位一直守护着自己的童屹倾诉,她和他的爱恋,自己的伤心无助,颜澜的痛苦忍受。一定要逃出去,不然再那样下去颜澜总有一天会被折磨至死,而自己定也不独活。

    满纸娟秀的柳书刺痛了童屹的眼,每一个字都像是钢针,毫不留情的扎入童屹的心里,千疮百孔,鲜血淋漓。童屹比林素月年长十岁,童屹候着她出生,看着她成长,当林师母还挺着大肚子的时候,父辈们约为儿女婚姻的笑谈小小的童屹就一直记在心上,并且之后万般宠爱的守护她成长,从垂髫稚子到豆蔻初成,然后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