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我跟大爷去抓鬼 >

第124章

我跟大爷去抓鬼-第124章

小说: 我跟大爷去抓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几个气得咬牙切?,成天琢磨着怎么刺激这帮打球的小孩消费,这次是老张出的主意,我们除了卖饮料,还进了批西瓜,打完球后吃上一块,不仅解渴,还抗饿,顿时我们又占领了篮球场附近的高地。
  但这想法又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没过两日,那个老太太也卖起了西瓜,此外还有哈密瓜和兰州的黄河蜜,刚刚到手的高地很快又被人家攻占,老张气得说要去砸了人家的摊子,我们几个赶紧拦住,我说:“没关系没关系,咱们现在每天也卖二百多,等暑假结束,一人少说能挣2000,老张你也别着急,咱又不指这个过活。”
  老张啐了口痰骂道:“哥几个在这大太阳下挣点钱也不容易,这老太太实在太刁滑了,这不是成心和咱过不去吗?”
  我一看老张气得厉害,就安慰他道:“咱四个老大爷们犯不上和个老太太较劲,咱要不这样,别四个人都拴在这里,从明天起,每人每天值班,这样另外三个人也轻松些,搞不好还能找点别的事做,反正这批发饮料什么的都已经轻车熟路了。”
  老张听我这么说,就点了点头说:“老祁,这办法好,那明天我值第一班,你们三个正好去看看附近有没有什么兼职?”
  于是我们四个人就安排好了,老张值第一班,我值第二班,卷毛第三班,最后一班由杨鹏来值。
  第二天老张早早就出摊了,我和卷毛、杨鹏三个人在学校附近溜达了一天,死活没找到什么活儿,这些店面平时都指着挣学生钱,现如今暑假里没了学生,他们裁员都来不及,哪里还会再招人。
  等我们晚上回到宿舍,老张已经早早回来了,一见我们就抱怨说:“那老太太现在抢生意越来越明目张胆了,今天哥们我卖了100不到,我看那老太太卖了足有500多,那些打球的小孩也真是不开眼,一看那是个老太太,都去照顾生意,都被她的外表欺骗了。”
  我们三个一听,生意居然这么差,但是又不好说什么,就说说笑笑地过去了,我心里想,明天我值班,一定要看看这老太太到底是何方神圣,居然把老张逼成了这个样子。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我早早地就出了摊,暑假里打球的孩子格外勤快,平时上学期间不睡到9点不罢休,现如今5点多操场上就有不少来打球的孩子占场地,等到8点左右,所有的场地就都被占满了,稍微来的晚点的人就只能后悔起的晚了。
  那老太太倒是不慌不忙,似乎掐准了时间,9点多才出摊,她一看今天我们这摊换人了,就冲我笑了笑,这老太太长得倒是慈眉善目的,头发已经全花白了,不过一口牙倒还都?全,也不知道是不是假牙,我见她冲我笑,就也冲她报以微笑。
  原来这老太太比我们专业多了,我一大早近6点就出摊了,但是一个屁都没卖出去,这老太太倒好,刚一到,就哗啦啦卖出了不少饮料,我也才顺带着卖出两瓶矿泉水,原来大清早凉快,来打球的小孩都刚吃过早饭,一点都不渴,等到9点多,太阳已经晒了半天,小孩早上吃的东西也慢慢消化了,需要补充水分,这时老太太才晃晃悠悠地出摊,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一晃到了中午,我一看果然如老张所说,这老太太生意比我这摊好了10倍不止,小孩子们都屁颠屁颠地跑去她那摊去买饮料,十个中只有一两个人来我这摊,我还算心大,没怎么当回事,但是大中午太阳越晒越热,老太太的生意越做越火,我的饮料则被我一个人喝的越来越少,渐渐地,我也有点心浮气躁,心中暗暗骂娘,这***,要不明天我也出门雇俩老太太来看摊。
  想到这里,我就有点按耐不住,想上去和这老太太说道说道,说什么这生意也是我们率先做的,怎么反倒让老太太独占鳌头,赚了这许多好处,想到这里,我就一扬脖,喝光了手中的加多宝,然后把易拉罐捏成一团,摔在地上,站起身来,冲那老太太走了过去。
  那老太太坐在遮阳伞下,穿了个薄衬衫,干瘦干瘦的身子靠着冰柜,似乎也热得够呛,拿着把大蒲扇扇凉,我再一看那大遮阳伞挂着两个小东西,不由得心中一惊,妈的,怪不得她的生意这么好。
  只见她的大遮阳伞下大的铁架上子上拴着两个小小的铜钱模样的东西,只是比铜钱多出了一个小人模样的突出物,铜钱正面写着招财进宝,另一面写着大吉大利,由于是拴在伞下,因此看不清,走得近了才发现。
  这东西别人或许不认识,还以为是个普通的装饰物,我却再熟悉不过,爷爷和二大爷曾三番五次的给我讲过这东西的来历,我一看就知道这玩意儿叫厌胜钱。
  所谓压胜,大家可能并不了解,但是现代无数的宫廷剧当中都有过演绎,做一个类似仇人的小人,然后在上面扎针,仇人就因此得病,这就是压胜的一种,相信不管是谁都曾经看过。
  这个厌胜术又称魇镇,是我们汉族旧时一种辟邪祈福的习俗,意思为以诅咒厌伏其人,是一种流传已久的巫术行为,但是无论是宫廷或是民间,大部分都是利用它来加害他人。现代很多人都认为厌胜术是木匠专用,其实不然,只是因为在明代编撰的《鲁班经》中,详细记载了厌胜术的资料,所以很多人认为厌胜术是木匠的专长。
  传说当人发现厌胜物时,必须将其投入烈火焚烧或以沸油煎炸,才能破法,而放置镇物的人会立即承受对等的报应,甚至飞来横祸致死。
  而《鲁班经》中的二十七条关于厌胜术的资料,所用的物品称之为镇物,其方法五花八门,不过并非全部都是用来害人的。在二十七条中,其中有十条能帮助居住者的家宅兴旺,甚至加官晋爵,坊间称之为吉祥厌胜。
  这老太太使得正是其中第七条吉祥厌胜之法,传说将两个古钱翻转放在正梁两端,会令居住者一家名利双收,这老太太不过是如法炮制,把两个古钱翻转放在了遮阳伞下,因此生意才能这么的好……



第一百八十章 神婆?媒婆?

  其实所谓厌胜之法,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细算起来。(。 )光是这镇物就数之不尽,除了这老太太挂的厌胜钱外,雕刻的桃版、桃人,玉八卦牌、玉兽牌,刀剑,甚至我们过年贴的门神都算是镇物。
  而这个老太太挂的厌胜钱也是品种多样,这种钱正面铸有文字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出入大吉”、“宜室宜家”等,背面有星斗、双鱼、龟蛇、龙凤图案,供佩戴赏玩,很多人不懂,所以包括很多卖古董的摊主都管它们叫“花钱”。
  那老太太看我走了过来,还盯着她的厌胜钱不住地瞅。脸上顿时变了颜色,赶紧站了起来,用脑袋堵着身后的厌胜钱,尴尬的笑着说:“小伙子,怎么了?有事?”
  虽说这老太太用厌胜法抢生意有点不太地道,但是也确实没做伤害我们的事,因此我也不好说什么,不如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于是我就对老太太说:“奶奶,我叫祁正,咱当了好多天的邻居了,还不知道您贵姓?”
  那老太太一听原来我是来打招呼的。就扇了扇手中的蒲扇说:“哦,我姓赵。”
  原来是赵奶奶,我接着问:“赵奶奶高寿了?看您这精神头可真是不错。”
  赵奶奶一听我夸她,笑得合不拢嘴说:“我今年82了,这不在孙子家闲着没事吗。就出来摆个摊挣点钱。”
  我一听好家伙。我一直以为这赵奶奶也就60出头,顶天也就70岁的样子,万没想到她已经82岁高龄了,心中不禁吃惊,这老奶奶保养得可真是太好了,赶明儿我也带校花来取取经,以后那保养的化妆品就别买了,怪费钱的。
  老太太看我半天不言语,就又笑着说:“我这老太太没出息,和你们几个小伙子抢生意。你们可不要见怪啊。”
  我一听这老太太怎么给我将了一军,堵住了我的话,就也笑着说:“哪啊,您挣得多是您有做生意的手段。”说到这,我故意看了眼她脑后,果然赵奶奶脸上也是微微变色,干脆把蒲扇举起来遮住了脸。
  我继续说道:“你看我们四个也没出息,都是有胳膊有腿的年轻人,做点小生意还不如您这一个老太太,这可真是太丢人了。”
  赵奶奶听出我话里有话,便不再言语,又看我满头大汗,就从冰柜里拿出一罐加多宝说:“天气热,奶奶请你喝点饮料。”
  我摆了摆手说:“饮料我就不喝了,今早没什么生意,上火得厉害,我自己都快喝一箱了,对了,您刚才说您孙子住在学校里?”
  赵奶奶一听说她孙子,顿时眉飞色舞起来,给我讲了半天,原来这赵奶奶也不容易,儿子和儿媳妇早些年出了车祸,双双归了西,老头子更是70年代末就死了,只剩下小孙子一个人和她相依为命,好在这小孙子倒是争气,考上大学一直上到研究生,最后毕业到学校里当了老师,貌似是个物理老师,具体教什么课,我一个文科生也没记住。
  后来赵奶奶年龄大了,这孙子就把她接来一起住,赵奶奶怕影响孙子上班,不愿意来,后来孙子好说歹说,才同意寒暑假来孙子家过,谁知道赵奶奶辛苦一辈子,总是闲不住,看我们这营生不错,就在操场边卖起了饮料,孙子也管不住她,只能帮忙进货。
  我一听这赵奶奶一辈子也苦,心里就想:要不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脆就把校园给她让出来,我们四个再找点别的活儿。可是又怕老张他们说我没用,我就对赵奶奶说:“听你这么一说,也怪不容易的,说到底,您的孙子还是我们的老师,我们也应该让着您才是,可是……”说到这我又把目光放在了那对厌胜钱上。
  那老太太一看我话都说得如此明显,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没想到现如今还有你这么懂行的小伙子。”说罢也不再吭声,回身一把就把那俩压胜钱拽了下来,揣进了自己兜。
  我一看这赵奶奶还算给面子,就冲她笑了笑,此处无声胜有声,我就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摊位。心里琢磨着,要不然我换个地方,也如法炮制,给我们的遮阳伞下也放个厌胜钱,这样生意也好做,还不扰赵***生意。
  但是转念一想又不对,这厌胜之术终究不是什么正道,用得好了还则罢了,用得不好搞不好还会引火上身,还是老老实实地本分做生意吧。
  这个厌胜术古往今来有许多的故事,在《红楼梦》中,马道婆就是用厌胜之术害了宝玉和王熙凤。此外,元末明初有本着名的小说《说郛》,是陶宗仪所编纂,其中的《西墅杂记》就讲了三个有关厌胜的故事。
  第一个讲的是《偶相斗》,有个木匠心怀鬼胎,趁主人不注意将两个披头散发正在互相角斗的**木偶人藏于房梁上,自此,那户人家每天晚上都听到房中角斗声不绝于耳;
  第二个讲的是《砖戴孝》,同样也是木匠使坏,说是木匠作祟,在这家的墙壁中放了一块裹着孝巾的砖头,这家姓韩,此后整整四十余年丧事不断,后来风雨飘摇,败坏了梁垣,才在墙壁中发现那块裹着砖头的孝巾;
  最后一个讲的是《烧龙骨》,这个故事最为出名,说是有个吴地的富商请木匠造船,因为供给的饭食不怎好,因此木匠就打算作怪,不过这富商倒是多留了一个心眼,看着木匠收工后,便悄悄在夜里潜伏到船尾偷听,正好看到木匠用斧头敲打着木龙骨在念咒语,后来出船多次果然应验,不是遇风就是遇雨,就没顺当过。
  富商就想起了当日之事,命人破船取出木龙,把它扔进沸油里煎,那木匠的厌胜术被破,顿时就得了重病,知道自己所做之事已经败露,赶紧到富商家请罪,但那富商不管他的请求,继续用油煎那木龙,木匠随后一命呜呼。
  所以这个厌胜之术千万不敢轻易使用,这赵奶奶既然会使厌胜术,保不?也是位世外高人,不过她不存心加害我们几个也算还有点良心。
  可是一想到厌胜术如此可怕,我心里还多少有点放心不下,别回头被这赵奶奶暗算,我还是在我们这摊好好看看,别哪又放个小木偶,小铜钱什么的,万一中了招可不是闹着玩的。
  于是我就四处找了起来,又怕被赵奶奶怀疑,我就边找边叨叨:“我的钥匙上哪去了?妈的,刚才还在这呢,怎么转眼就不见了。”
  可是我太粗心,嘴里说的是找钥匙,却不断地往头顶上的遮阳伞看,钥匙怎么可能掉在那个地方,果然被那赵奶奶看了个满眼,不一会儿她就走过来问我:“小祁,你丢什么啦?”
  我听她过来了,就装作边找东西边说:“我的钥匙不见了。”
  谁知道那赵奶奶倒是开门见山地说:“你别找了,老太太我为了挣两个小钱不至于做那么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