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种田.农家日常 >

第26章

种田.农家日常-第26章

小说: 种田.农家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花上几天的时间。
    回到家杨生也没多耽搁,直接拿起背架子和镰刀就去了田里。现在田埂上的黄豆已经饱粒了,直接割下来扎成一把一把的就行。因为分到的水田也就五亩,所以杨生花了半天功夫就把那五亩田埂上的黄豆收拾好,分几次也就背回去了。
    黄豆背回去之后,在一把把的放到屋檐下的竹竿上面晾着,等到豆荚里面的黄豆自然风干之后,再拿下来放到院坝里面,用棍子将豆荚打破,让黄豆滚出来再收起来就好了。
    “生儿,你回来做事万家人知道不?”杨阿娘一直就没放下过对儿子的担心,因为儿子成亲之后也回过家好几次了,可是那万家和却一次也没陪着儿子回来过,也不知道儿子在万家过得是什么日子。
    “阿娘,我来的时候和家里的嫂子说过了,家和最近出了远门,要好些日子才回来,我不在家里也无所谓的。”因为在田里的时候,杨生就已经将黄豆一小把一小把的分好了,所以现在直接把它挂上去就好,压的紧紧的几背架子黄豆放了满满的好几竹竿,应该可以打近百斤黄豆出来。
    “阿娘,这黄豆今年就不卖了吧,分一部分做豆豉,一部分冬天的时候做豆腐,其他的都留种吧,我在万家那里留了好大一块旱地出来,明年萝卜收成以后,正好可以用来种黄豆,这种子也不用再买了。”从到家之后杨生就没停下来休息过,他自己也早就一身大汗了,把黄豆放好之后,终于可以休息去洗洗脸了。
    “行,都听你的。生儿,快去灶房洗洗脸吧,水都给你备着了,洗好了就吃饭。”忙了一整天,现在也是吃晚饭的时候了,趁着吃饭的功夫杨生和他阿娘又说起了杨丽娘的亲事。
    杨丽娘的亲事就在这个月末,也就还有小半个月。从那次杨家大伯娘到家里硬是抢走了银钱开始,杨阿娘也算是看透这大伯一家了,虽然以前也知道他们偏心的德行,可是好歹没有这么直白的欺负过人,如今如女嫁得好了有靠山了,便能如此作践人了。本来想着大家都是亲戚,侄女出嫁,她作为婶娘出钱出力都是应该的,可是出钱也不是那个出法的啊!
    “阿娘,堂姐出嫁那天我们还是去帮忙吧,要是我们不去也不知道村里人怎么说咱们,你还要在村子里住着,要是村里人说话太难听了,你住着也不舒心。不过我们人去了就好,给堂姐的喜钱嫁妆就不必了,大伯娘抢走的银钱足够给表姐的喜钱了,就当那是咱们提前给了的就行。”杨生可不想让大伯娘一家白白占了便宜,既然当初的借口是没钱给杨丽娘办嫁妆,那正好!那钱就算是他们家给杨丽娘出的嫁妆钱了吧。
    杨阿娘一向是个没注意的,当然是儿子怎么说就怎么是了,杨生也好长时间没有和他阿娘呆一起了,自从成亲之后,每次回来都是来去匆匆的,这一次可以回家呆上小半月,他还是很开心的。
    “阿娘,我们家田里的稻谷应该两天就能收完了,不过家里没有拌桶,还得提前去借好了,到时候和主人家错开时间就行。”农村里打谷子用的就是个四四方方的大木桶子,在木桶的中间按上一根手腕粗细的木头,谷子从稻田里割下来之后,将稻杆的部分分成两手轻松握住的大小,然后将结满谷子的稻穗对准了那根木头打下去就好,只需要来回几次稻穗上的谷子就会全部掉到下面的木桶里了。等到木桶里的谷子满到一定高度,再将谷子倒在麻袋里运回家就好。
    “借拌桶的事阿娘知道,你婶子家里人口多,干活也快,我前些天已经和他们家打过招呼了,到时候他们家的谷子打完了家里就可以拿来用了。”杨阿娘口中的那家人是杨生同宗的一个叔叔,虽然是同宗但是关系已经有些远了,要扯到杨生爷爷的爷爷辈两家的老人才是兄弟,所以两家人平时来往也不多。
    “嗯,借好了就行。”知道已经有了拌桶之后,杨生也放心了一点,因为收稻谷的时候,完全要抓紧时间,八月初的时候,经常会有连天的小雨,如果稻谷不及时收回来被雨水沁过之后会影响白米的成色和口感的。
    接下来的几天,杨生都忙着去地里收苞谷,因为只有一个人所以一亩地的苞谷杨生都要跑上好几个来回,好不容易大半的苞谷收回家,白日还不觉得,一到了晚上杨生就觉得两个膀子都酸疼的厉害。身体虽然不舒服,不过杨生也没多在意,反正他都已经习惯了每年农忙的时候,累到倒床就能睡过去,今年已经算是很好了,至少在下地干活的同时可以带着他阿娘准备的干粮去,回家之后也能吃到美味可口的饭菜,更重要的是,这些收回来的东西都是属于自家的,可以自由的去安排怎么处理这些粮食。
    “阿娘,家里没有喂猪,这苞谷咱们留下一小半磨面做馍,其余的都卖了吧。”苞谷都收回家之后,其他的事就相对要轻松一点了,都是可以坐着完成的,撕了包着苞谷的干叶子,将苞谷粒在石砖上面抹下来,然后晒干放好就行了。
    说到喂猪的事,杨阿娘正想和儿子商量一下,她虽然做不了重活,可是下地里个两把猪草,喂头猪出来还是可以的,养这样这日在家呆着,只会给儿子添负担,她自己心里也难受。
    “生儿,你看九月的时候,家里还是买头猪回来养着吧,养头猪每年也能省下一笔不小的银钱。家里有菜地,我自己也能去附近的田地里割些猪草回来,养头猪出来没问题的。”
    养猪的事杨生想过,却绝对没有想过要让他阿娘养,他可还记得前些年的时候,王家那个出名了身子不好的媳妇儿去田里割猪草,结果一不小心摔断了腿,搞得如今两个家务都做不来了,要是她不出事好歹家里的或还能坐坐,现在倒好什么都做不了了。失去行动自由除了帮不了家里人,自己也必定是难受得很,杨生可不希望他阿娘难受,所以这个提议肯定是不行的。
    杨生拒绝了他阿娘的提议,他娘明显的不同意,杨生又耐心和他阿娘说了半天,他阿娘才放弃了自己喂猪的想法。苞谷收回家之后,全部被放到了目前还空着的那间屋里,之前杨生去地里收苞谷的时候,他阿娘便在家里撕苞谷,等到杨生把地里的苞谷全都收回去之后,只花了一天时间便把苞谷都撕了出来。
    因为新鲜的苞谷很难把苞谷粒抹下来,所以撕完了苞谷之后,只需要把有老鼠啃过的,还有小苞一点的苞谷粒抹下来就好,剩下的直接一束一束的扎起来吊在房檐下面,等到苞谷粒都风干之后,那些苞谷粒就很好抹下来了。
    苞谷收完之后,秋意也慢慢重了,早上晚上便能感觉到凉意了。杨生回家也有十来天了,除了下地收庄稼,他还把屋子旁边的那块菜地整理了出来,现在只要等一场秋雨落下来,地里就可以下各种蔬菜种了。
    八月初可以重的蔬菜很多,除了四季豆早白菜还有红白萝卜都可以下地了,蒜苗和大葱的话还要再等几天,要等到地里的茄子辣椒都败了才是时候。因为到了下种的时候,家里又没有分到去年留得种子,所以杨生又去了一次镇上,他去买了各种蔬菜种子之外又给家里添置了一些生活用品。
    黄豆收成之后,家里便需要石磨,杨生不想他阿娘每次想吃豆腐还得去别人家里借石磨,索性就直接买了一个回来,这东西虽然贵了一点,但是好在这是代代传下去一直有用的东西,倒也说不上浪费。只是因为那石磨是在太重了,杨生回来的时候只好搭了村里的牛车,也因为搭了别人的牛车,听了不少关于他成亲之后的事。
    原来在杨生成亲之后的第二天,那李家就来下聘定了成亲的日子,从那之后杨家人就个个鼻孔朝天,看不起村里的人,说话也是从不积口德,村里人除了捧高踩低的也不缺那爱眼红人的,看着杨家成了县老爷的亲戚,背地里没少酸人。
    “杨生啊,其实嫁给万家少爷也不错啊,好歹人家可是这十里八乡最有钱的地主老爷了,那秀才虽然有功名在身,可是那都是三十出头的人了,也没见他成了举人老爷,等他那县老爷姐夫告官之后,他呀也就只是个穷秀才罢了。”说这话的人,明显就是看不得扬大伯一家的人,只是若是刚成亲那会儿杨生是绝对不会认同这话的,现在他却无法立马反驳了。虽然万家人却是有些看不起他的,可是他们对自己却也是正好,至少要比大伯一家好多了。
    “婶子,嫁给谁都一样,日子都是人过出来的,世上有多少散尽家财的便有多少白手起家的,凡事无绝对端看个人的造化罢了。”杨生并不在意别人怎么说他,不过是说他是去还债的也好,说是撞了大运的也罢,总之那都是别人心情不同时的一些闲话罢了,何必去理会呢?
    杨生从小性子就沉,小时候也就罢了,长大之后很少和村里人走动,所以村里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也就是,杨生是个软蛋最好拿捏了,近二十岁的人还不见家里给他寻亲事,他也能乖乖留在家里做苦力。如今听杨生这么一说,那村人还挺惊讶,没想到这杨生说的话还挺有道理,也不是是个傻蛋啊。
    “你这孩子平时们闷声不响的,没想到说话还挺有墨水的,有个上过学堂的阿爹就是不一样啊。”杨生阿爹年轻的时候也算是村里出了名的优秀了,从小听话懂事,人长得好书也念得好,小小年纪就考过了童生,可惜的是后来出了意外身子废了,不然这杨家村怕是十几年前就要出一位大老爷了。
    “婶子说笑了,我是个连学堂大门都没进去过的人,能有什么墨水啊,不过是听别人说了几句自己觉得在理的话罢了。”后面杨生说了什么那村人也不在意,继续津津有味的说着关于杨家的事,其中车上的人聊的最起劲的就是杨丽娘马上要来的亲事了。
    眼看就要月底了,杨生买好了种子回去,把空出来的菜园子收拾好之后,也到了杨丽娘成亲的时候了。
    村里人办喜事是有规矩的,如果娘家不给自己出嫁的女儿办酒席,那到了成亲那天只需要夫家的人过来一顶小轿或是牵一匹马来把新娘子接走就行,有些算是姑娘高攀的人家甚至都不会派人来接,得要姑娘自己收拾了包袱走去夫家,不过这种情况在村里人条件慢慢好起来之后就基本没有出现过了。
    现在大多数人家嫁女儿都是要办酒席的,酒席一般是两天时间,第一天是正宴新娘子是在场的,第二天新娘子被夫家的人接走之后,娘家人还要招待村里给了礼钱的人家吃一天的饭。
    那天一大早杨生和他阿娘就起床去大伯娘家里帮忙了,杨生早就想好了要去帮忙,头一天大伯娘来家里通知的时候杨生也没多意外,毕竟又便宜不占就不是大伯娘一家了,如今自己和阿娘都在家闲着,他们肯定会让去帮忙的。
    因为从一早就有人上门了,慢慢的人越来越多,外面也就越来越吵了。杨生在灶房里帮着剁炖汤的大骨头,还有切各种需要力气的东西,灶房里帮忙的人已已经成婚的妇人居多,杨生一个已经成亲的小哥也不需要避讳什么,所以灶房里的气力活基本都是他在做。
    随着外面越来越热闹,灶房里有几个还年轻的妇人不免的就说起前两个月杨生成亲时的事,那时候杨家可是没给杨生办过什么酒席,万家人来接了新人就走了,迎亲的人进出村子村里人可都看着,那是既没有聘礼也没有嫁妆,所以即使杨生嫁的是地富家里,他的亲事村里人却也没一个羡慕的,甚至没一个看好的,这夫家娘家都靠不住的小哥以后会有多难,那是可想而知的。
    灶房里虽然开了关于杨生亲事的头,不过很快就止住了,毕竟她们今天是在杨家大房帮忙,刚刚的话里已经有了数落杨家大房的意思,这样要是让主人听到了,那就不好了所以很快的话题也就被转开了。杨生也不管那群夫人唧唧咋咋的说些什么,只是专心做着自己的事,直到外面有人叫他说是他相公来找他了,他才赶紧出去。
    万家和来了?怎么会?他不是要过年才回来吗?
    本来有些不相信的杨生,在看见就站在热热闹闹的人群边上的万家和才赶忙上去问道:“你怎么来了?”
    万家和回家发现自家院门锁着,本来以为杨生是去地里干活了,问过了二嫂之后才知道,原来那家伙已经好几天没有回家了。本来万家和是不打算来杨家的,后来他想了想成亲后他还想还没拜见过岳母大人,如今怎么说也得上门一次才对,所以干脆两件事一起办,正式拜见岳母顺便把媳妇儿接回家。
    万家和来的时候,带了不少的东西,除了回门时应该带的一应吃食之外还带了几个小盒子,也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万家和来的时候,是赶着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