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恶明 >

第142章

恶明-第142章

小说: 恶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声音虽然是平淡,可也是有些轻微的颤抖,江峰站在那里觉得有些不对劲,心里面疑惑的想:

“今天不是我强抢民女吗,怎么改成送上门来了!?”

正文 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乎意料

有料到会是这样一种情况,尽管他突然想起这也许就一句俏皮话“美女哭着让我泡”,尽管很粗俗但是也颇为说明问题。

本来他抢夺夏翠玉回来就是为了夏家的船队,但是现在马上动手却很不符合实际,夏家几千丁口,能战的私兵几百,还有几十条船只。这些对江峰的吸引可并不算小,对于他来说,这等于是一个现成的船队或者舰队。

不过夏家远在闽南,江峰这里又是在登州,双方相距千里。陆上过去就是形同造反也没有太多可行性,只有海上一条道路,可是江峰手里这十几条中小的船,加上李和尚元气还远远没有恢复的二十几艘船的船队。

或者我们可以加上那艘西班牙双桅船,面对夏家的船队丝毫胜算也是没有,更不要说,这次过来夏章的情报中,夏青蛟已经是勾结上了倭寇。势力更加不能判断,所以这里如果不能形成绝对的优势之前,江峰也不能冒失的动手。

如果是强抢入门的话,江峰倒是没有这么多的心理负担,不过夏翠玉跪在他的面前说出那句报仇雪恨之后,我就以身相许的话语之后。江峰反倒是有些尴尬,而且这个毕竟是在自己的宅院里面,能看的出来,苏观月和刘芳蕊对这件事情虽然是淡然,但也并不是太高兴的模样。

结果到了最后,还是刘芳蕊做出的安排,在江峰的府第里面单独开辟出一个小院子,供夏翠玉居住,也没有管江峰。你愿意去就去,也没有人强制的要求什么。平日里面吃饭和各种的事情都是在一起进行的,倒也算是一家人的样子。

翠玉楼和夏家的十几个族人,在夏章和夏翠玉的命令下,全盘的被江峰接收了,也算是江府在登州城里面的一个据点。

李和尚在江峰府第的附近也是置办好了宅院,他现在虽然是破败,可是手中的银子放在民间也算是大户,自然是不在乎。只不过登州北方的寒冷和福建的潮湿完全的不同,这让他颇为的不习惯。

现在他只是焦急的等待着家人快些到达登州,能一家团圆的度过春节和除夕。

不过今年的天气颇为的冷,不要说是李光头这种南方过来的人,就是本地的土著也是这般说,委实是比往年冷了许多。

冬天寒冷一些,江峰家中这样的高门大户自然是穿的厚厚,房屋里面的生火取暖,反倒是有些意趣在其中。不过对于穷人家来说,只能是找些散碎的柴草生火,勉强的支撑过去,这样的寒冷肯定是要冻死人,也倒不算是什么太过稀奇的事情,按照登州府衙门的统计,在除夕之前,在城外掩埋的冻死的人一百七十三人。

在万历朝的后期,全世界的天气都是慢慢的变冷,这就是所谓的小冰河的时期,温度降低,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直接导致了农民大起义和边关的祸患。小冰河气候在这个时候,已经是有些征兆了。

东亚的大陆上遭遇了比其他年份更加厉害的寒冷,对于长城以南的明朝北方来说,冬天本来也不用耕种,倒是没有太大的影响。

长城以北的大草原上,蒙古各个部落的牲畜在这种严寒的天气下大批的冻死,这可是牧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

往年蒙古各部落的入寇都是在秋高马肥的时候,不过今年这种情况却让他们忍不住了,如果不到中原去抢,恐怕能不能过去这个冬天还是难说。人穷疯了最为可怕,中原王朝的农民穷苦之极活不下去就会造反。

草原上的部落遭灾的第一反应就是去中原抢,抢粮食,抢人口。往日到了冬日都是九边重镇比较安静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蒙古部落丝毫“不按照规矩出牌”的南下攻打,而且势头和凶猛的程度都是超过往年。

一时间边关的烽火连天,无数告急的文书雪片一样的飞入京师。

司礼监大太监黄锦平日里面都是随侍嘉靖皇帝左右,所以司礼监的政务都是排名第二,第三的罗景和张之年处理。司礼监实际上和内阁并为全国中枢,决断全国的政务处理,嘉靖登基才八年。

不光是外面的文武百官走马灯一样的轮换,就连内朝的官员也是跟水洗一样的换了一遍,不过处理政务这种事情不是谁临时换上去都可以去做的,罗景和张之年一个是兴献王府的旧人,另一个从前司礼监的下级太监。

突然到了这个位置上面,自然是忙的手忙脚乱。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尚书

自然是不会主动帮忙,在那里等着看热闹。

现在边关示警,宣府,大同,蓟府这几个地方都是有套寇,土蛮的骑兵没命的攻打,九边各个将领的告急文书都是喊着需要支援,需要粮草。

若是当年的刘瑾或者是张永在中枢的时候,遇到这样的告急文书,第一反应肯定是把那些告急的军官痛骂,然后琢磨治罪。

明朝从蒙元异族手中得国,自然是把草原上面的蒙古人看成是最大的敌人,双方在北方的战场上可以说是互有胜负,不过也有“土木堡之变“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战例,皇帝被人抢到蒙古去。

但是到了正德年间的时候,明朝的军事优势已经是颇为的明显了,现在更是如此,九边的将领们之所以这样着急着慌的来要银子,要支援,无非是想多要些好处。不过这样的道理,边关将领懂,朝中的大臣懂,可就是这些内官们不懂,嘉靖皇帝压根是不闻不问,他心里面也是明白。边关的蒙古人虽然是攻打的迅猛,可是根本没有什么威胁性,嘉靖皇帝依旧在那里求道炼丹。

这可急坏了两个太监,两个人开始的时候还在和外朝的大臣们商量,调拨粮草兵马。后来渐渐的慌神了,开始乱了阵脚。

太监做事往往不如外面的那些大臣,算是经历经验都是比较丰富,处置起来比较面面俱到,太监内官们做事比较的不考虑后果和莽撞。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是九边抵抗不力,想必是将领和士兵无能,那就调一个能征善战的将领上去,带着精兵想必马到成功。

他们两个处理一年多的各地公文,虚报军功的文书也是看的习惯了,不过却有一家的部队可以说的上是勇猛无比,每次报功都是实打实,而且都有地方上各级衙门查验证明的文书,这种货真价实的军功可是太少见了。

从来只是听说沿海倭寇如入无人之境,杀伤军民若干。只有这个江峰是面对倭寇如入无人之境,砍下若干的脑袋。

这样的勇将如果让他去边关,想必是问题立刻就会得到解决,罗景和张之年两个人一合计,又找来兵部和各种负责的衙门商议。立刻是给在山东登州的江峰发出了调拨的文书,责令立刻北上,调守蓟镇。

蓟镇靠近京师,是最要紧的边关之一。蓟镇总兵则是一个滑头,他那里面对的压力最小,不过在要人要钱的方面丝毫是不落在其他的边镇的后面。

而且事实上,蓟镇的边军和土蛮部的骑兵打了几次,大占上风。蒙古骑兵仓促而来,那里比得上严阵以待的边军,蓟镇总兵已经是打定了主意,等要来了粮饷,立刻跟朝廷报功,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杀了不少鞑子。

京师,九边,蒙古,有的被逼到绝境,有的手忙脚乱,有的在偷奸耍滑。不过京师的信使快马出京,前往山东登州下达了调拨的文书,命令是从速调拨至蓟镇边关,出边与土蛮部落作战。

兵部和都督府的那些老油子心里面明白,这样的调拨恐怕没有一两个月根本是完成不了,若是在到达日期上面限制的太过苛刻,恐怕到时候会激起哗变,话又说回来,真要是等到一两个月之后,边外的仗早就打完了,蒙古鞑子之所以在深冬打这样的仗,除了准备抢点东西过冬之外,也有其他的用意,打仗就是要死人,多死一些人之后,人一少,过冬的物资自然是可以变得松快些。

不过以上的这一切登州府上下都是不知道,江峰的手下只有铁丁里面的罗义居住的地方距离边关近面一些,当时来说,保定和京师,天津还真是不好判断到底谁离边关长城近,对蒙古的事情一无所知。

江峰和登州营上下阴沉着脸送走了信使,对于江峰来说,如果调到边关去,等于放弃了登州这块地盘,可是现在登州的私港和山东的私盐,已经是他的财政支柱,而且规模会越来越大,现在放弃,岂不是把所有的东西全部的放弃。

走进院子里面,看着身边都是自己人了,张亮咬牙切齿的说道:

“师傅,这座金山咱们可不能让给别人啊!”

江峰回头看了看,张亮,赵秀才,罗义,杨大还有刘家兄弟都是一样的愤愤不平的表情。江峰冷冷的开口说道:

“罗义,你去蒙县一趟!”

正文 第二百三十三章 更加出乎意料的春节前

这几天一直和做梦一样,主要是那些控制他手下的十到了登州命令,已经是回登州去了。担任副手的都是陈聋子自己的骨干手下,倒也是能掌握住手下的这几百号核心人马。

既然是江峰的人离开,岂不是说自己就可以牢牢的控制这些精悍的手下了,毕竟名义上,他陈聋子还是大头领。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大好事。没有想到这个好事给与的兴奋还没有消除。

第二个大好的消息又是砸了过来,整个山东上下在江峰接到命令十几天后,已经是都知道江峰接到京师的公文,要开拔到京师东北的蓟镇驻防。年前已经是在江峰那里缴纳了银钱的盐商盐枭都是气得跳脚。

心想这样的变动,岂不是自己的银子都是白花了,好在是黄平做出了承诺,江峰那里的各种配额,在他这里都可以实现,这才是止住了纷扰。

江峰的离开给陈聋子的惊喜更加的巨大,这可是意味着现在山东的绿林道上他已经是最大了,山东上下的盐枭们,在这半年里面,知道了江峰建立起来的这种秩序的好处。江峰虽然是走了,但是他们同样需要一个人一个强大的势力来维持这种秩序。

前一段时间在鲁南兖州东昌一带呼风唤雨的陈聋子就是最佳的选择,大家也不吝惜花第二份钱,纷纷借着年货地名义给陈聋子在蒙县的庄园送去礼物。这些事情自然是叫陈聋子大乐。不光是掌握住了兵。

而且有财源自然上门,这样的好事情那里找去。

现在登州府则是一切如常,王知府在得知江峰就要开拔到蓟镇去抗击鞑子兵的消息,在第五房小老婆的怀里喜极而泣,心想你这个该死的瘟神终于要走了。这下子总算是该我扬眉吐气了。

这一年多,那里做的是知府,分明做的是登州营地账房,压根是不敢大声说话。行事也要小心翼翼,现在头上的这座大山当真是老天开眼终于要走了。

不过第二天,他的念头就被无情的打消了,江峰拜会了登州府城里面的各个衙门,先是意气轩昂的说自己即将出边和异族作战,大丈夫去外面征战怎么会带着家眷。所以除了自己其他人还是留在登州。

为了防止所谓地宵小,留下了二百兵丁看家护院,还望各位大人照顾看顾,这让王知府才活泛些的心思又是凉了下去,二百兵丁看护,那就是整个登州府城谁也得罪不起的势力了,何况江夫人又是浙江布政刘顺的女儿,那里得罪的起,还是老老实实的做人吧。

公文上面下达的是登州营两千战兵调拨蓟镇驻防,两千兵丁改换驻地。跋涉两个省的距离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兵部和都督府给了一个半月的准备时间,算起来恰好是明年正月初三开拔。

自然是上下都是忙碌地鸡飞狗跳。江峰在这个期间的时候,还给京师地陆炳和浙江布政使刘顺都是去了一封信。上面先是表达了自己愿意去疆场厮杀。马革裹尸的高尚精神和对当今圣上地忠心。

同时也说,若是战事结束,希望能够尽快的回到登州,毕竟是家眷和根基都是在这里,给陆炳的心里面还是附上了五千两的银票。给刘顺的信里面说的倒也是简单,让自己的岳父大人尽量发动京城里面的关系,最好是能够不去,其次若是不能阻拦这个命令。最起码保证自己在塞外地战斗结束后,可以回到登州。

这两个人收到信之后。已经是十二月的中旬了,尽管朝中百官都是抱着看笑话地心情来看两位司礼监太监的处理边塞。不过大家都不会傻傻的去阻拦罗景和张之年的命令,万一被这些内官记恨上了,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

陆炳虽然是贵为伯爵,不过为了五千两得罪两位将来可能是做内相的大太监,也是不愿意的,只是回信答应愿意在结束战斗之后,江峰可以继续回到登州就职,山东私盐买卖他心里面多少是知道的,只不过官员经手私盐也属于通例,何况还有大太监黄锦的弟弟黄平在参与,索性睁一眼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