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空间之农门小商妻 >

第51章

空间之农门小商妻-第51章

小说: 空间之农门小商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橙衫也惊讶抬头,确实有几分眼熟。

“你就是董千?”玉绾半信半疑,看向他旁边的面纱女子:“那这位是?”

董千朝玉绾认真地点头,而后握住身边女子的手,郑重道:“这是我的妻子聂珊珊。”

“不,只是未婚妻子。”聂珊珊却抽出手,急忙解释,好像很怕玉绾他们相信了董千的话一般。

听到女子急于呈清关系的话语,董千并不生气,而是无奈地叹了口气,眸中尽是疼惜。

玉绾见二人神色古怪,扬手请二人进来:“深秋了,外面风大,两位里面请。”

董千抱拳一礼,与聂珊珊迈了进去,四人落座。

玉绾未问二人找她何事,而是独自煮水泡茶,并不准备泡刚刚的雨前龙井,抬头对橙衫和锦衣轻声吩咐:“去后院采一些四色锦菊。”

“……是,小姐。”二人微微一愣,张了张嘴想说什么,碍于有外人在,咽了话语,转身离去。

四色锦菊,顾名思义,就是花瓣有四种颜色的菊花,品种极其罕见,其色分别为紫,黄,白,蓝,整朵看去,异常绝美。

是玉绾无意间在灵仙镇外的一座小山丘上发现的,仅有四株,她让莫寒风将其移回了美人居,栽种在后院,悉心照料,竟也活了,此刻开得正艳。

玉绾平日很宝贝四色锦菊,不舍得采来制面药,亦不舍得采来泡茶,今日却让锦衣二人去采,连莫寒风也有些小小的吃惊。

但玉绾做什么,他都不会反对,因而并没作声。

听到四色锦菊时,董千眸中闪过一丝惊讶,却未说什么,亦未开口说出他来此之目的,只是静静打量着莫寒风。

见莫寒风的视线一直落在玉绾身上,且眸光温柔怜爱,显然是十分疼宠玉绾的。

在外面他已听说莫寒风与玉绾是一对父女,他没想到莫寒风会这么年轻,这长相这气度完全不像是山村出来的人,特别是眉宇间那股英气,尽显铁骨铮铮,逼人不敢直视。

而玉绾,一直心无旁駑,专心煮水,灵动的五官,如雪的肌肤,脱俗的气质,如同一株暗香盈来的雪中莲花,安静而清冷。

董千行走大江南北,阅人无数,却从未见过像莫寒风和玉绾这般特别的人,说特别,是因为他找不到适合的词来形容他们,在他们面前,仿佛一切美好的词藻都暗了颜色。

这对父女非池中之物,将来必定一跃龙门,飞黄腾达!

而董千不知道的是,莫寒风和玉绾却并非飞黄腾达那么简单……

玉绾知道董千在看她,并没作声,要是别人如此打量她,她必是要生气的,但她能感觉到董千看她的眼光并无邪恶念头,董千对聂珊珊的感情极深,并非是看着貌美女子就会心生带歹念之人。

可以用谦谦君子四字来形容他。

片刻,两个丫头就采了花瓣回来,不多,仅够泡一壶茶,这么珍贵稀少的花,她们俩怎么舍得多采?采这一壶已经让她们心疼死了。

玉绾觉得,足矣。

是时,水也煮沸,玉绾提壶温具,将茶杯和茶壶一一浇淋,冲净,这是一套豆沙绿印蓝色牡丹花的茶具,壶口和杯口渡着金边,古风唯美之间又不失婉约大气。

温具后,她再将四色锦菊放入茶壶中,冲水洗茶,而后再次注入沸水泡茶,下倾上提三次,八分满时止。

顿时一股清香怡人之气弥漫开来,飘入口鼻中,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清香渐浓,玉绾提壶将茶倒入茶海中,再分倒出四杯来。

董千见玉绾素手纤柔水嫩,指节分明,白净似水葱般,泡茶的动作熟练,纤纤玉手与茶具相得益彰,极为好看,竟有一丝恍神。

玉手轻轻端起第一杯茶,递到聂珊珊面前:“姑娘舟车劳顿,此茶消疲提神,静心除火。”

聂珊珊微微一愣。

玉绾如何知道她舟车劳顿,而后想到她和董千离开多年,突然出现,玉绾必知道他们是从外面回来,心中释然。

她双手接过:“多谢玉绾姑娘。”不知是渴了,还是茶太香,顾不得什么,撩开面纱低头喝了一口,随即眸光一亮。

虽撩了面纱,玉绾仍旧未见聂珊珊容貌如何,她收手再端起第二杯,递到董千面前:“董公子请。”

董千点头致谢,同样双手接过,并不急于饮用,而是看向杯中,只见杯中之茶,嫩黄好看,让人欲饮而尽;接着他再闻其茶香,清香怡人,令他顿时疲累尽去,最后才轻涰一口,清香中带着一味清甜,入舌尖散开于口,下喉留甘,好茶。

第三杯,玉绾端给了莫寒风,两人相视一笑。

最后,她自己端了第四杯,闭眸闻香,轻涰一口,面露微笑,四色锦菊果然与众不同,清香甘甜,怡神祛燥。

一杯尽,四人放了杯。

董千笑道:“真没想到,玉绾姑娘府上竟有菊花上品,四色锦菊,董某今日品到玉绾姑娘的好茶,三生有幸!”

“董公子谬赞了,以玉绾拙见,四色锦菊在董公子眼里应该算不上什么好茶吧?”玉绾轻掀睫毛,眸光淡淡道。

董千开怀一笑,俊气不凡:“玉绾姑娘观人入微,心思透亮,董某佩服,只不过这四色锦菊确是花茶中的精品,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此花出自我国东面的倾澜国,圣颜国极少见,不知姑娘从哪得如此贵重之花?”

倾澜国?

莫寒风好像在哪听到过这三个字?是什么时候,谁和他说过这三个字呢?

“偶然在镇外小丘发现,便移其后院。”玉绾如实回答。

董千微惊:“灵仙镇外竟有如此珍物?董某虽外出多年,却也在灵仙镇长大,从未闻见过,看来是玉绾姑娘与此花有缘。”

玉绾睫毛轻掀,静坐不语,继续洗杯倒茶。

左将军府。

齐语堂正在院中练箭,身着一袭紫色锦袍站在秋风中,犹如盛开的一株紫罗兰,清幽而贵气。

拉弓放箭,箭如疾风般飞驰而出,直中靶心,动作一气呵成,满身英姿飒爽。

“好!”众下人护卫拍掌叫好。

齐语堂眸中未见喜色,再取一箭,搭弓欲射。

钱浅轻步而来,抱剑一拜:“将军,你让属下种在灵仙镇外的四色锦菊已被玉绾姑娘移回美人居。”

齐语堂勾嘴一笑,说不出的俊美无匹,拉弓松手,箭飞速而去,直逼靶心,竟射中先前的那只箭,两箭穿靶而去。

“好箭法!”众人欢呼声更甚。

齐语堂将弓抛给一人,拿起下人捧着的锦帕擦了擦汗,方才对钱浅道:“做得好,本将军重重有赏。”

那四株四色锦菊乃他无意中得到,在灵仙镇时,见玉绾甚爱采花,便让钱浅将那四株锦菊移到了灵仙镇,知道她必会喜欢,果然不出所料。

他似乎能想象出来,玉绾见到四色锦菊时的模样,必是笑颜绝美,如春水印梨花,清雅高贵。

“谢将军。”钱浅心头一喜,能得到齐语堂的夸赞,忙活了多日的疲累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擦过汗后,齐语堂将锦帕丢回下人托盘中,问:“你想要什么赏赐,直说无妨。”

钱浅看向刚刚齐语堂擦过汗的那条锦帕,咬了咬唇瓣,却未说话。

齐语堂顺着她的视线看去,眸中一沉,转而道:“将院中那株红梅移到灵仙镇。”言罢大步而去。

在场一众下人护卫皆是惊讶不已,院中那株红梅乃是将军最爱之物,其花嫣红,覆雪娇嫩,清香怡人。

将军出战前,将其托付给小姐照料,小姐重视如命,花费无数心血,护其高大茂盛,眼见秋未冬初,不时便见花期,少爷竟要将梅树移到灵仙镇那个破地方?

“……是。”钱浅愣了愣,抱剑领命。

走到拐角处时,齐语堂突然出声:“喜欢你就拿去,不得露出人前。”语毕,转过拐角,消失在众人视线中。

钱浅大喜,赶紧拿过那条锦帕,收好,带人去移那株齐语堂最喜欢的红梅。

一壶茶毕。

四人眸子闪亮,精神甚佳。

玉绾扫了聂珊珊一眼,见她也正在看自己,却是视线相遇时,赶紧低下头去,犹如受惊小鹿。

玉绾柳眉轻扬:“看来四色锦菊也无法让聂姑娘静心消火。”

“我已觉心安许多,姑娘何出此言?”聂珊珊抬头看向玉绾问。

玉绾小嘴轻抬,饱满诱人:“若姑娘真的心安,何以不敢真面目示人?”

聂珊珊愣了愣,抬手抚上面纱,眸中慌乱,痛默无语。

“刚刚看姑娘眼神忐忑,疲累焦虑,更不敢与玉绾对视,面纱示人之由是为容貌,玉绾可有说错?”玉绾再道。

聂珊珊偷偷打量她时眸中尽是羡慕,一与她对视就眼神闪躲不安,暗露自卑,又戴着面纱,还来美人居找她,定然是因为容貌出了问题,估计这便是当年董千和她离开灵仙镇的主要原因。

聂珊珊不作声,眸中尽是痛色。

董千握住她的手答道:“玉绾姑娘冰雪聪明,没错,珊珊确是因为容貌异常,所以才面纱示人。”说罢要去揭聂珊珊的面纱。

聂珊珊赶紧抓住他的手,不让他揭。

“珊珊,让玉绾姑娘看看,兴许她有办法医治你。”董千柔声劝道。

聂珊珊仍旧不放手,刚刚有了丝亮光的眸子,又重新暗淡了下去。

董千心疼不已:“珊珊。”

玉绾和莫寒风相视一眼,起身离去。

玉绾道:“既然聂姑娘不愿让我们看,我们也不勉强,两位请回吧!”

“等等。”董千站起身来,拦下玉绾和莫寒风道:“董千知道玉绾姑娘在灵仙镇有‘妙手回春’之名,特意从外面赶回来求姑娘相救,姑娘等董某片刻,让我劝劝珊珊。”

玉绾冷道:“玉绾还有事,恕不奉陪,两位请便。”说罢抬步离去。

董千急不可耐,想再拦下玉绾又觉得太过无礼,一时陷入进退两难之中。

聂珊珊见董千如此焦急无奈,心头一痛,豁然起身,叫住玉绾:“姑娘留步。”说罢取下面纱。

董千为了她,多年四处奔波劳累,不离不弃,她如何再舍得让他为难,焦急?嘲弄之苦,讽刺之痛,虽难以承受,但与董千比起来,又算什么?

玉绾嘴角微勾,止步转头,见到聂珊珊容貌时,眸子一睁,眉头瞬间拧起。

橙衫和锦衣看去,吓得差点尖叫出声,却怕冒犯了客人,赶紧捂住嘴。

就连莫寒风也吓了一跳,猛地看向玉绾,怕她吓到,却见玉绾并没异常,微松了口气。

玉绾折身回去,走到聂珊珊面前细看,只见她脸上不知道长了什么东西,拇指大小一块,呈暗青色,密集整张脸,极为吓人。

聂珊珊见到众人的反应,痛苦得身子发抖,紧咬唇瓣,捂着脸痛哭起来。

董千拽紧拳头,好一会儿才将她搂进怀中,痛苦说道:“四年前,我与珊珊情深意切,准备成亲,却在成亲前半个月,珊珊脸上突然长出了这些东西,这些年我带着她踏遍整个圣颜国,亦无法寻得良医医治。

多年来,珊珊受尽嘲弄,又苦饮百药,身心俱疲,我疼她怜她,不在意她的容貌,愿意娶她为妻,可她却觉得配不上我,执意要恢复容貌再成亲,可是天下良医,我们皆找过看过,都是徒劳……

前些日子,无意间听闻灵仙镇新开了一间名为美人居的面药铺子,其面药具有神效,可祛除面上任何秽物,使丑颜变美,我们这才马不停蹄地赶了回来。”

董千眸子通红,紧紧搂着怀中人儿,珊珊心地善良,老天为何要这样对她?当年是他做错了事,如果要受惩罚,也该是他,而不是珊珊。

聂珊珊哭得像个泪人,她一生从未做过任何伤天害理之事,上天却降其灾祸于身,她如何不委屈,不难过?

玉绾这才明白,为何聂珊珊刚进门时急于撇清与董千的关系,她必是做了决定,若治不好脸便与董千分道扬镳,再无瓜葛,她爱董千,不愿董千被她连累,遭受嘲笑痛苦。

这个董千倒是个重情重义的好男人,竟不嫌弃聂珊珊貌丑,愿意娶她,更陪着她踏遍大江南北,寻医问药,不离不弃。

玉绾想到什么,看了橙衫一眼,果然见她眸中情绪万千,有悲叹,有羡慕,有同病相怜的疼惜。

她应是想起金天启了吧,同样是未婚妻,同样是貌丑,遭遇却如此天差地别。

收回视线,玉绾看向莫寒风,示意他去给聂珊珊把脉,看究竟是何原因?

莫寒风点头,扬手请董千二人坐下,道:“我是大夫,先帮聂姑娘看看。”

见玉绾和莫寒风愿意给聂珊珊看病,董千赶紧扶着哭得有气无力的聂珊珊坐下,让莫寒风给她把脉。

莫寒风把过脉后,又看了看聂珊珊的五官,面色,舌苔,方才对玉绾道:“眼睛有血丝,面色暗淡,是睡眠不足,劳累过度,火气郁结所致,只要好好休息,不会有大碍,脉象正常,身体并无明显病症暗疾。”

董千叹了口气,与所有大夫所言无差,就是无病症,所以才无法医治。

玉绾点头,倒是如她所料,她坐下来问聂珊珊:“姑娘可曾还记得,在出事前吃过什么特别的东西?你有没有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