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先秦倾世美人 >

第26章

先秦倾世美人-第26章

小说: 先秦倾世美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
  
  当年,楚汉战争情势陡转直下,楚军受困垓下,四面楚歌。
  英勇盖世的项羽对着虞姬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英雄末路,项羽哭泣,流下一行行热泪。
  虞姬心碎了,拔剑自刎,愿生死相随!
  戚姬得知后万分悲切,汉军穷追项羽,要赶尽杀绝!
  戚姬带几名亲信,在乌江对岸,派人划一艘乌篷船欲营救项羽回江东。
  项羽不肯过江,虞姬已死,对他来说这一瞬间起江东的春水如蓝,红花胜火,已顷刻烟消云散。她亲眼目睹项羽被杀,被肢解,如泰山般崩塌!
  这血腥的一幕在她心中刻下烙印。孤雁哀鸣,泪滴滑落戚姬的脸颊。
  复仇的种子在她心中萌芽,疯长。
  在汉军散去后,她渡过乌江,她站在那块残留着项羽鲜血的土地上,心里沉痛而悲凉!她慢慢蹲□子,虔诚地用手把土一点一点的刨出,放进一个盒子,她把它当作项羽的骨灰,葬在虞姬身旁。
  虞姬坟头,虞美人花,迎风摇曳,俨然彩蝶展翅,翩翩起舞。散落地上的花瓣,质薄如绫,光洁似绸,依然艳丽,它的美仿佛是转眼间骤然中断,如同虞姬的生命在人生最美的时候戛然而止一样,令人扼腕叹息!
  
  【七】
  
  戚姬翘首乌江之畔,衣袂飘飘。
  依稀中她仿佛看到虞姬置身军帐中,依偎在项羽身边,华服锦绣,美艳万方。
  项羽褪去一身的戾气,对她深情款款……
  
  晴空有雁飞过,依稀飘起楚歌温柔。
  采莲姑娘归来在山脚下,摘下一枝虞美人,嘴角扬起一抹幸福的微笑。
  远方笛声响起,她逐声而去……
  
  【八】
  
  千年后,南宋词人李清照。她有感于王朝的懦弱,颓废。挥笔写了一首诗: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历史上,虞姬和戚姬都如流星般蓦然间滑过天际,一个悲壮,一个凄惨!她们长伴君王左右,光艳四射,但也蓦然间血落如雨,仓促结果自己的生命,生命瞬息变得沉寂。全靠一两部史书上的片断记载,在茫茫人海中,为后人留下烟雾般迷离的印象。
  很多人在逝去的岁月中走了,很多风景如天边绚丽晚霞般散去,不留一丝痕迹。
  唯独一种东西会永远萦绕在人们心田,那就是感情!舞台上永远演不尽霸王别姬的悲壮。世世代代人们感叹不完那份凄绝。甚至连菜名都有叫“霸王别姬”,人们已经把这份情愫,融进了血液里,成为一种不朽的精神永世相传。
  
  美人如花,虞姬和戚姬将永远伫立在楚河汉界之上,笑看千古风云!
  
  




35

35、狐狸精和人间尤物 。。。 
 
 
  (一)关于苏妲己其人其事。
  
  冀州候(今河南省武涉东)苏护发动叛变。帝辛率大军前去讨伐,苏部落很快抵挡不住,是以献出部落的牛羊、马匹,还有美女——自己的女儿苏妲己求和。
  
  苏妲己很美,她名字中的“妲”就是艳丽的意思。据说美得让杀她的刽子手举不起刀。一个女人美到这种程度,是何等的旷世。后人为苏妲己做诗:“桃花难写温柔态,芍药堪如窈窕妍。”美得鲜花都难以企及,因为绝世的美让人们记住了苏妲己,而苏妲己的美却让她变成了牛羊一样的礼品送给了帝辛。
  
  妲己是“红颜祸水”的代表人物。妲己也是 “狐狸精”的代名词。纣王自从宠爱妲己后,不理朝纲,引来诸候征讨。周武王伐商的时候就把“惟妇言是用”作为最大的罪状。就在帝辛宠爱妲己,醉生梦死时,在陕西渭水流域的周部落逐渐发展壮大。周部族原是后稷的后代,经过几代经营,日渐壮大,早有东下图商的企图。商纣王执政后期,纣王的臣子们顾此失彼,大力经营东南,重心已经转至长江下游地区,使得中原一带空虚,给了周人绝好的机会,让周人乘虚而入。 姬昌首先吞并了泾、渭平原上的一些部落;之后越过黄河,征服了黎、刊等部落。黄河以南的部落也已望风归附。 
  
  周武王伐纣,在《尚书》中开列了纣王六条罪状:《尚书?牧誓》中列举的纣的罪状有:
  一、听信妇人之言:“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
  二、不祭祀鬼神:“昏弃厥肆祀弗答”;
  三、不任用亲属:“惟王父母弟不迪”;
  四、信用逃来之人:“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大夫、卿士,俾暴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
  这四大罪状,听起来似乎不成为罪。
  
  史学家归纳商朝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殷贵族生活奢侈腐化,对人民暴戾,国内矛盾十分尖锐,导致军队没有战斗力;二是殷长期对四方进行征服战争,特别是对东夷的战争,力量消耗很大;三是殷是不少方国有罪的贵族和逃亡奴隶的会集之所,结果使殷成为四方矛盾的会集中心。
  
  说纣王“惟妇人之言是听”,就是对妲己的话言听计从,这一条罪状则更为牵强。
  妲己能影响政治决策的力量,实在微乎其微。 
  如果说苏妲己有罪,顶多只是苏妲己入宫以后,由于争宠而与其他的嫔妃引起纷争,那些失宠的妃子各有氏族背景,因而加深了纣王与诸侯小国之间的冲突而已。把亡国的责任归咎于女人是最省事的,不然你让当朝某某负亡国责任,谁都会推脱的干干净净。
  看来女人的肩膀在关键时刻要比男人更有担当。
  
  (二)一个真实的夏姬
  
  史载:夏姬,春秋时郑穆公之庶女,为陈国大夫夏御叔之妻,生子徵舒。御叔死,她与陈灵公、大夫孔宁、仪行父等人私通。徵舒怒,射杀灵公,孔宁等奔楚,请楚师伐陈。她被楚庄王所俘,送给连尹襄老为妻。于襄家与襄子通奸。后襄老战死,她从申公巫臣谋,托词归郑,后申公巫臣反楚,娶以奔晋。
  
  夏姬,七次出现于《左传》之中,五次出现于《史记》之中,《诗经?株林》写她,《国语》中也提到过她,西汉晚期的刘向曾在《列女传》中提及她,但作为经学家的刘向将她放进“嬖孽”一章中。及至近世,流传甚广的《东周列国志》,把她描绘成一个□而祸害的女子,说她自幼生得杏脸桃腮,蛾眉凤眼。长大后更是体若春柳,步出莲花,具有骊姬、息妫之美貌,更兼有妲己、褒姒之狐媚,是一个颠倒众生的人间尤物。据说,夏姬一直到四十多岁,仍容颜娇嫩,皮肤细腻,保持着青春少女模样。御叔早亡,夏姬以其罕有的独特魅力为国君大夫倾倒,曾三为王后,七为夫人。楚庄王灭陈后掠得夏姬,见其美艳绝伦欲纳入后宫,终为屈巫谏阻。将军子反欲得夏姬,亦为屈巫所劝阻。屈巫自己却设计夺得夏姬叛逃楚国,屈巫在楚国位高权重,当时夏姬已有四十来岁,他们两人的私奔旷古绝今。
  
  陈国因夏姬一度灭亡;吴国则因她而迅速强大起来;夏家、尹襄老家、屈巫族人(家人已先行出境)因她被灭族。晋、楚两国则因她而成为世仇。一个女子一生的经历如此复杂离奇,古今中外,大概无人可比,这样一个旷世美女。却很少为后人知道。
  
  人们所了解的夏姬,是妖冶□的夏姬,是被后世的伦理标尺衡量过的夏姬,一个真实的夏姬,连同那个充满激情与野性的时代,是怎么样的?让我们走进春秋时代,了解了那个时代,我们才能更客观的去评价一个人。
  
  了解先秦的民风民俗,保留最真实的史料是《诗经》,尤其其中的国风,夏姬是郑国人,我们来看看《诗经?郑风》的两首诗:
  其一:《龋В╰uo)兮》 
  龋з馊'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龋з馊'兮,风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这首诗的意思是:树叶落地,风儿吹你萧萧响,我的哥哥好情郎,你来领歌我合唱。
  树叶落地,风儿飘你飞四方,我的哥哥好情郎,你来领歌我伴唱。
  
  其二:《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溱与洧,浏其清兮,士与女,殷其盈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芍药。 
  
  这首诗写的是郑国的溱水、洧水一带,在春水荡漾的良辰美景之中,青年男女各执鲜花芳草于其间,欢声笑语,看上谁就互赠兰花或芍药以传情达意的欢乐而喧闹的场景。 
  
  古代的郑国,在今河南地处中原,历来是华夏民族的主要活动区域,古代每年的仲春时分,便是青年男女盛大的节日,他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风景优美的河川水滨聚会,他们每人的手上都拿着芳草鲜花,在一起对歌、和歌,遇有心仪的对象,便大胆走上前去,赠之以兰草,赠之以芍药,如对方一样有爱慕之心,便可成双成对的走到旁边去谈情、去说爱、乃至相互结合。 
  
  不仅郑国如此,在史料中还可看到,这种风俗在当时是极为普遍的,《诗经》中所涉及的情人欢会的场所,仅河流,便有汝水、淇水、溱水、洧水、河水、汾水、济水等等,还有一些未提名的河流;其所涉及的地区,南北西东,方园数千里,不仅包含了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整个中原地区,还包括南方的楚国。此外,男女聚会并不只限于水滨,宋之桑林、楚之云梦,大凡风景美丽的地方,都可以成为聚会的场所。这便是见于各种古代典籍的“溱洧之会”、“濮上之会”、“桑林之会”、“桑中之会”、“云梦之会”等等,因其时间一般是在仲春。
  
  “中春之月,令会男女,於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
  这条规定:仲春之月,青年男女可以自由相会、自由恋爱乃至自由结合,不遵守这一规定者(想是指青年男女的家长),受罚。 
  
  我们由此可以想像仲春之会的盛况空前:在春暖花开的仲春时节,在山川河谷等风景优美的地方,青年男女们在那里自由的欢会,他们唱着各种动人的歌谣,手拿着芳萆与鲜花,寻找着自己的意中人;他们互赠信物尔后自然地结合。而这一盛况风行于周王朝所有的封国。那是是一种何等壮观、何等热烈的场面!那是一种怎样种质朴、浪漫而又充满野性的气息! 
  
  随着世风的迁移,曾广泛流行的仲春之会这一盛大节日,在中原地区、在汉民族中间逐渐消亡,直至被历史的尘沙深深掩埋。但在远离中原的少数民族地区,比如青海、宁夏的花儿会;西南少数民族的三月三、跳花会、赶花街、春月歌墟、绕山林、踩山节乃至开门节等形式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一年一度最美的人文风景。
  
  春秋时期,应属于古代多婚或群婚的残余形态保留的时期,总的说来,男女婚恋极为自由,而我们所熟知的夫妇伦理及女子贞节等观念,在当时还远未形成。
  春秋社会中期,即夏姬的时代,就男女夫妇而言,用今天的眼光看,是十分开放而自由的时代。这种开放和自由,不是通过冲破某种束缚而获得的,恰恰相反,它是一个还没有形成束缚的时代。即是说,那一时代,还没有形成所谓夫妇伦理、女子贞节等观念,甚至根本不知此为何物!他们崇尚自然,热爱生命,充满了激情与野性。
  
  倾国倾城的夏姬与这一切都有关,因为,她是一位在这样的社会风俗中成长起来的女子,她的一生风流传奇似乎不足为怪。今天的云南纳西族还实行走婚制,没有人指责那里的女性都是□□。
  夏姬之所以被后世诟弊,只能说,美到不可方物是一种罪过。因为有了夏姬,汉语有了“人间尤物”这个词。因为有了夏姬与屈巫的那段传奇爱恋。有了成语“疲于奔命”。
  “疲于奔命”的典故缘于屈巫。
  
  楚国大将子重打了胜仗,要求楚庄王将楚国北部的两处地方封赏给他,被屈巫谏阻,子重怀恨在心。子反很想娶美丽的夏姬,被屈巫蒙骗,屈巫自己带夏姬私奔入晋,子反为此对屈巫恨之入骨。楚庄王死后,楚共王即位,子重和子反联合,诛灭了屈巫全族。为了给自己的家族报仇,屈巫带了一些战车和军士离开晋国,来到落后的吴国。帮助吴军训练驾车射箭,传授先进的作战技术,吴国军事实力很快得到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