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宇宙游子 >

第19章

宇宙游子-第19章

小说: 宇宙游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衣红对裤白说:“放心,他对母猴子有吸引力!” 
  裤白还想开口,风不惧向他摇摇手,他才安静下来。 
  古噜噜继续说:“可能大家对理论没有多大兴趣,可是不懂理论,就无法体会想像的乐趣。总之,趁着小行星没有到来之前,我先把它的故事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待会看到它,你们就不会陌生了。 
  “这颗小行星编号是三九九八VA,是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椭圆形轨道上运转的,也是三万多个这类小行星中的一个,它的直径是二公里,每秒行进速度为六公里多。 
  “故事开始于四十六亿年以前,自从人类长生不老后,四十六亿年也不过是另外一个昨天。那时,一些没有公德心的家伙,在太空里乱倒垃圾。” 
  他正说着,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工厂,一条条的流动带,将堆积如山的垃圾,连续送到一座高大的建筑内。每当垃圾运至轧门前,一道道青紫弧光,便从四面八方射来。那些垃圾本来松松散散,形状不一,被青光一照,立刻化作炽红的流体,在一团光芒包围下,即时翻落到一个漩涡中。古噜噜在一旁说: 
  “假如你们曾参观过‘再生能源’工厂,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在那里,垃圾在高压下,产生高温,物质离子化。再利用离心力,将质量密度大的物质筛出后,送到热电转换炉。热电炉再将热转换成电流,有了电流,我们人类才能呼风唤雨,为所欲为。 
  “今天的主题不是发电,我们要追究的是电流被送走了,剩下来的是什么。请大家注意看屏幕,这个珍贵的镜头,本人独有,别无分号。” 
  屏幕上出现一大团暗红色的质体,正绕着中心旋转。镜头继续往下移动,到了另外一个锅炉,那里有一团团的球体正缓缓滚动着,随着质量的大小,分别滚向不同的平流带,最后消逝在终端的出口处。 
  “各位知道,宇宙是个循环体,在一个统一的规律下,分成无限的层次,连续运行。对了!谈到运行,各位不要忘了,运行的时、空等数据,仅对参与运行的人事物有效,所以才叫做时空参数。对那些没有坐上这艘太空船的人,太空船上所发生的一切,也就是这里的时空参数,对他们而言是毫无意义的。我相信有人会反对这种说法,说他们总会关心吧!没有错,人所扮演的媒介角色,就是以时空的经历,提供他人参与的机会。 
  “那么这个统一的规律又是什么呢?它的名字可多了!在科学未昌明之前,我们印度人叫它‘湿婆’,或者‘佛陀’;中国人称为‘道’,也有称为‘气’的;欧洲人叫它‘上帝’,再不然是‘阿拉’;非洲人叫它‘赞古’。总之,各个民族、各种文化有不同的名称,又因为各民族生活习惯有别,所以‘它’又有多种不同的面貌。 
  “老实说,就像一粒钻石,每个人见到它,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商人一见,哇!能卖多少钱?美女一见,哇!我戴上它,能吸引多少羡慕的眼光!政客一见,哇!用它可以打通多少关节?增加我多少政治筹码!小偷一见,哇!哇!非偷不可!就算手被砍断了,我还有脚,脚被削平了,我还有口,只要眼睛没给挖掉,我就看得见它的光芒! 
  “过去人的智慧实在不能恭维,为了同一个‘它’,在历史上,一共打了大大小小不知多少场战役,死了不下数千万人。直到如今,甚至在座各位,都可能对‘它’有不同的认识。不过,这个不重要,还有八分钟我们的朋友就要来了,我得说快一点。 
  “刚才各位看到的那个漩涡,在四十六亿年前就发生过,就是我们的太阳系,宇宙则是这个大锅炉。大家所看不到的,是锅炉中的一股力量,不是我不给你们看,而是你们的眼睛喜欢自作主张,有不同的看法。 
  “一定有人说:‘哼!怎么可能,是我的眼睛呢!’有句俗话说‘骗子专骗熟人’,你的眼睛能认识我,是吧?你不妨问问它,它怎么认识我的?我保证它不肯告诉你!再想想看,眼睛是个凸透镜,所以你看到的呈像应该是个‘倒影’,是不是?可是眼睛却善意地欺骗了你我!让你把倒的当正的,颠倒是非! 
  “那个看不见的力量,在科学史上,一直是个大谜。当第一个人提出,那叫‘万有引力’时,科学界简直乐翻了天,哇!多美妙!我们人类真了不起!居然能够知道每一个原子的中心,都会放出一股引力来,所有的天体,无论男女老少,都被拖着赛跑! 
  “后来又有人说,除了引力之外,还有很多力,能不能把它们都装在一个口袋里,要用时一次就可以拿出来,那多方便!在二十世纪,前前后后七八十年,花了无数的人力及资金,只为了寻找子虚乌有的‘重力子’。如果以今天的价值来看,相当于建造了十万艘太空船。结果呢?袋子缝了无数个,里面却是空空如也。为什么呢?有人受了眼睛的骗,有人则迷信专家,总之没有人相信真理。 
  “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每一个当代人,都嘲笑古人很笨。哥白尼被误解了几百年,伽俐略、喀卜勒也好不到哪里去,在音乐艺术上更糟,莫札特、舒伯特、梵谷、高更……一个一个天才穷途潦倒。二十世纪的人就说了,过去的人实在笨得可以,我们不会重蹈覆辙!结果呢?一样冯京马凉不分,是非黑白不明,投机取巧的登龙成凤,找些跳梁小丑在舞台上大翻筋斗,然后美其名为‘多元化社会’。 
  “最精采的是,多元化的社会中有个‘多元标准’。这个多元的始祖,来自物理上一个着名的‘测不准原理’,这个原理没有错,错在不懂的人到处滥用,文学、音乐、艺术都藉着它否定了一切规律,把后工业文明变成了垃圾场。 
  “什么是测不准原理呢?二十世纪有个诗人做了个比喻,说在纽约的摩天大楼上有一对鸽子,望着百公尺下的地面,说那些蚂蚁一般的车辆,它们的行动是不可能知道的。一只鸽子解释说:‘你看,只有车子停下来了,才知道它的位置,可是这样又无法知道它的能量有多大,要开到哪里去!如果它在路上奔驰,我可以知道它的动向,却又不能得知它准确的位置!所以,一切都测不准!宇宙中没有一定的因果!’ 
  “音乐家、艺术家和文学家听了,大为高兴:‘好极了,没有因果律了,还有谁敢批评我的作品?’于是人人为所欲为,物质充斥、道德沦丧、知识失控、麻醉品泛滥、犯罪率节节高升,人生也驶入了一个完全不确定的灰色地带。 
  “到了二十世纪末,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却从易理中找到了最终的答案。当然,不挟洋自重,不哗众取宠,有谁相信他呢?幸而他深知人性,带着几个学生,与世无争,只专心做他的研究。直到他完成了‘智慧电脑’,然后,骑着青牛,出了函谷关,不知到哪里去了! 
  “本世纪又是一个新时代,大家已经知道这个规律是一种系统作用力,对于系统中的个体,它可以称为‘压力’。炉子内因为有压力,所有的物质都集中在一处,为什么会这样呢?看看人就知道了,人只有在外来压力下,才会聚集在一起。事实上,对任何一个物体而言,四面受力均等时,如果有另外一个物体在附近,则两物体之间的压力,一定小于外侧的压力,所以物体在压力下,产生相互运动。” 
  “古博士,小行星怎么样了?只剩五分钟了,你尽说些废话!”有人开始抱怨了。 
  “嗄!那我们快看一个实验模型吧!其中红色的是物质,蓝色的是力线。”这时屏幕出现了一个红色漩涡,外围满布着蓝色的力线。那红漩涡不断地旋转,由于半径的关系,中心速度较快,越到边缘,速度就越慢。不久,在漩涡的外围臂上,便产生了一些分岔。那些分岔在蓝色力线的包围下,逐渐与整体分离。 
  这样一直演变下去,分离的小球越来越多。这时镜头拉近了一点,屏幕上原有几个旋转的火球,在蓝线的压力下,火球相互接近,往往几个熔成一个。熔合的结果,到最后只剩下最中央的大火球,以及绕着大球旋转的十多个较小的火球。 
  古噜噜又说:“由于宇宙能量的压力作用,将一些微小的物质压缩在一起,物质互相冲撞的结果,产生高热,便形成火球。火球体积很大,在半径平方的位置上,所受的压力递减,便产生了涡漩运动,有了角动量。根据喀卜勒的行星三大定律,一定的角动量会产生一定的运动轨道。 
  “中心的火球最大,它绕着自己的中心旋转,就是太阳。其他绕着太阳运行的叫做行星,一共有十二颗,第五颗最可怜,它的外边是木星,质量仅次于太阳。‘富贾之邻,难为妻拏’,巨富之家,那种荣华富贵的景象,很容易影响心志不坚的人性。 
  “有谁不为财富动心呢?人性受欲望支配着,财富的分配则形成政治、经济。社会中有限的财富,显然无法满足人人的需求,公平代表稳定,失衡迟早要颠覆。当人欲极度扩张,公与私分配的比例,达到整个社会容忍的极限时,社会就会瓦解。 
  “一九九八年九月九日,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发表了‘人类年度发展报告’,声称世界上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是‘不识字、收入不足,并遭社会主流排斥,被剥削而生活凄惨。’报告中更指出,高收入国家百分之二十的人口,就消耗了全球百分之八十六的资源。更严重的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三个人,他们所拥有的财富,比最穷的四十八个国家国民生产毛额总值还多。 
  “在财富的堆砌下,美国变成一个超级的大吸铁石,第一流的技术人才都投效美国。四十亿年前的木星就是美国,由于它的能量大,不断吸引意志不坚的物质投靠,以致质量越来越大,第五颗星就在木星的拉扯下,内部响起了独立的口号。木星的质量还在增加,老五的失衡日益严重,终于有一天,它被分裂了。 
  “只是那些分离份子万万想不到,太阳的力量还是最大,木星拉不过去。因此,它们只好永生互相撞来撞去,由大块撞成小块,变成了无数无家可归、无国可投的游星!这种现象,正是现实世界的写照!” 
  “古博士!你这是偏见!”马上有人提出异议。 
  “我谈的是宇宙真理,你不相信拉倒!现在大家请看这一位独立的英雄吧!”屏幕立刻回到现场,在窅黑无尽的天空中,一颗橄榄球大小的物体,正从太空船正对的十点钟方向,不断地朝着太空船翻滚而来。 
  “这样不好吗?你看,它多么自由?”有人喝采说。 
  “奇怪,时到今天,还有人对‘自由’的定义与真相不符?”古噜噜笑说。 
  一个身材高大的白种人,从位子上站了起来,大声说:“哼!跟我谈定义?我有我的自由,我要怎样定义,你管不着!” 
  “是吗?”古噜噜一看,原来是曾任美国司法官的史都华,他知道刚才那番美国论激怒了对方:“啊,是史都华大法官,怎么,刚从木星回来?” 
  “我没去过木星!”史都华显然没有了解到木星与美国的关系。 
  “既然要谈自由,我也应该有吧?” 
  “当然,你要长成那副尊容,谁也不能怪你。” 
  这时,全场的焦点都转到他们二人身上。小行星毕竟不过是块石头,远远不及人与人之间的针锋相对来得精采。 
  “法官,你错了,我生下来就是这个德性,一点自由都没有!” 
  “我同情你。” 
  “法官,你这副令人羡慕的身体,是怎样得到的?” 
  史都华确实是玉树临风,沈腰潘鬓。一百九十公分的身高,皮肤白皙,高鼻凹眼,金发蓝目,正是当前最流行的模式。史都华看看四周,得意地说:“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我这是真材实料,父母给的!” 
  “噢!原来你这副尊容,并不是来自你的自由意愿?” 
  史都华楞了一下,他当然听得懂弦外之音,自由意愿下得到的容颜,一定是人工的,也就是说--假的。他既自傲于自己的外表,就应该强调受之于父母的价值:“不必,我生在一个值得尊敬的家庭,一种优良的血统,我很满意!” 
  “好极了,难得我们看法相同。只是,人生在哪里,谁能自由选择?” 
  “我们家乡人说,吃不到的葡萄,都是酸的。”话声一落,立刻有人大声叫好。 
  “我们家乡人说,转移主题的人,都自知是错的!”古噜噜说罢,更是掌声如雷。 
  “我哪点错了?” 
  “我们在谈自由,是吧?你那尊容我已经查出来了,型号是摩登mh号第五一○七号模式,你当然有易容的自由!” 
  “你胡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