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市井闲适生活 >

第5章

市井闲适生活-第5章

小说: 市井闲适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

“这……”李媒婆顿了顿才开口:“石远父母已仙去,大多时候怕是在军营,与周围邻居相处不长,怕是未能熟识。同营里交好的都是五大三粗的大男人,也没这份心思。不然哪能蹉跎到如今。”

“竟是个孤寡命不成。”谁不讲究个亲族亲邻,苏家这个情况,还与周围邻居互通有无,时日长了多份亲近。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有难的时候也好有人相帮。

说亲最忌讳的是亲族全无,孤零零的还不任人欺辱。李媒婆忙说:“还不是战乱惹的祸,当年死的人还少了?再说石远有个贵人相助,可是有大运道的。现在年纪这么轻就管着好几十号人,不妨有个什么情况,那些当兵的门口一站,谁还敢闹事?”

苏青竹听到这里不由心中一动,苏碧那样的性子,也委不下身段去讨好公婆,如果嫁给石远,马上就能当家做主,关起门过自在的小日子。到时候两姐妹嫁出去,受了委屈也能互相有个去处。这样想着,他松了口,对李媒婆点点头,让她约好人带来相看。

当晚苏碧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扰得苏凝也睡不好。打了个哈欠,她掀开自己的被子,让苏碧到她床上来,挨一处好说话。苏碧抱着姐姐的胳膊说自己害怕。苏凝笑,怕什么,这么大了还怕那些鬼啊怪的。

苏碧在姐姐怀里摇了摇头,一脸委屈的样子,撅着嘴说:“不是那个,姐不要总把我当小孩子。我是怕嫁人,想到要和一个陌生男人一起生活,我害怕。”

“才说不让我当你是小孩子。傻丫头,哪有姑娘不嫁人的?再说,那不是陌生男人,是你毕生的依靠。不会弃你而去,会守着你一辈子。”苏凝轻轻拍着妹妹的背,一下一下的安抚她。

“谁知道他是个什么样儿的,会不会对我好……”苏碧还是不开心,她觉得不真实,什么都不真实。

噗嗤一声,苏凝反而笑了,她把妹妹缩着的头抬起来,对着她的眼睛,认真的说:“结发夫妻,不是闹着玩过家家酒,爹给你应下的,绝不是那种不着调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夫妻,他对你好,你要念着他的好,同等回之。即使他对你不好,你也要想法让他对你好,过日子,看谁熬得过谁。”

苏碧有些愣,她发现姐姐自从确定要嫁人未曾慌过,是一心期待良人?还是心中早有成算?结发夫妻,她低声念着这四个字,心头沉重。

苏凝想到父亲对母亲的相濡之情,握住妹妹的手,跟着应和说:“是啊,结发夫妻……是要相守一世的。”

苏碧拉着被子捂着脑袋,闷闷的说:“好烦,为什么一定要嫁人,要成亲?”

“多一个人疼你,还把你愁成这样?”苏凝就着被子揉了揉妹妹的头,又好气又好笑,哪家姑娘嫁人不是羞涩期许的,只她这个妹妹,小脑袋里面不知道想的什么。

苏碧猛地翻开被子,露出脑袋,撇嘴说:“谁说他就一定疼我啦?过不顺还有离……”

“理什么?怎么不说了?要我说,这还没开始过呢,你就一个劲的去想过不顺,这不是自讨罪受,我们家姑娘谁见了不是笑呵呵的,你就对自己这么没信心?”苏凝问。

苏碧忽而笑了说:“姐,我没事了。天不早了,我们睡吧。”其实苏碧也没想到别的,现代动不动就闪婚闪离的婚姻,给她造成了夫妻其实就是搭伙过日子,过不顺就分的印象。她彷徨于婚后的日子,刚刚才意识到,在这古代,离个婚那是十里八乡出名的大事情,几乎没有。大家都安心过日子的,即使是现在,那些老一辈儿的,那年头也不兴自由恋爱,相亲合适了结,不也磕磕碰碰就是一辈子的夫妻。苏凝不理解她这些胡思乱想,所以才劝她,还没开始过怎么知道后面的事情?苏碧忽然有了丝期待,认真对待,或许,那个夫君真的会成为她最亲近的人。

被苏碧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但看妹妹不纠结了,苏凝松了口气。两人手挽着手,亲密的裹在一个被窝里,都感到无比安心,不一会就睡实了。夜,还长着呢。

第八章 嫁妆

第二日苏碧起了个大早,反而是苏凝睡得实些,苏碧做好早饭才去叫了姐姐起床。为了挡灰,她胡乱做了个头罩,每次苏凝看了都要发笑说怪模怪样的。苏碧本想做了去卖钱的想法,在姐姐的打击下未出口就消失了。

吃了饭苏青竹没去抄书,叫了女儿到自个屋里,拿出那个蓝底白花粗布包裹,看她们她们疑惑的表情笑着说:“这都是你们娘留给你们的嫁妆,我思量是时候交给你们了。”

“呀!这是紫檀木?!”苏碧在现代曾见过,据说紫檀木在古时被誉为天下第一好木材,十分珍贵难得,想不到苏家竟然有,这种东西,可是有钱也不好买。

苏青竹点点头,不无感慨的说:“的确是紫檀木。想不到碧儿能一眼认出。这个脂粉奁是梅娘从你们外祖母手中传下来的。当初逃亡,你娘别的没带就拿着它了。”说罢打开盒子,里面竟然还有几件精美的钗环玉佩。

苏凝想到那簪那佩都曾是娘亲的心爱之物,自从到了荷花镇幼时她时不时拿在手中逗着自己和妹妹玩,却不曾佩戴过了,温柔可亲的娘亲,教会她如何使用针线谋生,教会她做女子,也要不卑不亢。不知不觉,都这么多年了。

苏碧张口欲问有这东西为何不拿出去卖了换钱,也让家里过得好些。但看到苏青竹珍而重之的态度,忽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已故之人留给亲人的念想,怎么可能拿去卖钱?

“这个紫檀木脂粉奁,凝儿是长姐,便留与她。碧儿,爹另存了一块羊脂白玉坠子给你。剩下的几件首饰你们两看喜欢什么,自个分了吧。”苏青竹徐徐道来,显然早已想好,“家里还剩下的两亩地都是上好的肥田,我已托里长卖掉,六两银子你们留作私房。”

羊脂白玉坠子十分小巧,葫芦状,苏碧把玩了一会,就收起来了。苏凝见状问怎么不戴着,可以做个小锦囊放在里面,也不担心弄坏。

“不怕坏了,我也怕粗心大意弄丢了,还是放着。”

“嗯。”苏凝没什么说话的兴致,径自站在窗口发呆。苏碧见状也没有打扰她,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她知道苏凝大约是想起了娘,毕竟自己对梅娘的感情,及不上她深厚,穿越而来的时候,梅娘已故,从记忆里继承的感情,总浅浅隔着一层,不那么真切。

过了午时,苏凝说她要去找老木匠订陪嫁的家具,苏青竹说自己的身体已经好多了,许久没在村中行走,也并着苏凝一块去看看,留苏碧一人看家。

桂花来的时候,苏碧正在打整屋子,把苏青竹的被子拿出来晒晒太阳,所有屋子打开窗户通风除尘。

“碧丫,在吗?”

桂花提了个篮子站着,她胆子一向小,在篱笆门外喊人的声音也轻。苏碧见她来了,连忙开了门让她进屋,拿了糕点倒了水,也好坐一处说话。这些日子,她忙着都没空去找桂花玩。

“桂花怎么这个时辰有空来?”苏碧问,平日里桂花总是要帮家里做活,大多时候都是苏碧去找她。

“我……”桂花见苏青竹没在,只有苏碧一个人,她显然放开了些,不再那么拘谨,她问:“碧丫,我听我娘说,你和你姐姐都要嫁人了,是不是真的?”

“你也听说啦?是啊,女大当婚嘛。”苏碧回道,“不过还是要有些时日才回出门子,到时候你也过来吃喜酒。”

桂花哦了一声,情绪低落下来,垂着头低低的说:“我真舍不得你。”她交好的朋友也就这么一个。

苏碧笑了笑,总算能在桂花这找到一种自己是大姐姐的感觉,她说:“我即使出了门,咱们就不是手帕交啦?我还是可以去看你,你也可以来看我嘛。”

“恩,那你现在有中意的人家了吗?”桂花捏了捏衣角,觉着自己一个小姑娘问这样的问题实在不应该,但心里还是很好奇,碧丫长得好看性子也好,懂得也多。什么样的人,能娶到她呢?

苏碧故意叹了口气,作出一副惆怅的样子说:“没人看得上我呢,我姐姐都定完亲了,我还没什么着落。”

“啊?怎么会呢?”桂花急了,这姑娘大了嫁不出去,那多丢人,现在村里都知道苏家嫁女,等苏凝嫁出去了,苏碧还没人要,不得被人笑死。偏头想了想,她把自己带来的篮子放到桌上,掀开覆在上面的帕子,竟然是一篮子鸡蛋。

“桂花你这是要去卖鸡蛋?”苏碧知道桂花娘勤快,家里养了头猪,还喂着不少鸡。但没听说她让桂花这个怯怯的小姑娘去卖过鸡蛋啊。

桂花摇摇头,咬着唇说:“这是我特意给你带的,我听我娘说,你要出门了,我也没什么好东西送你,你拿鸡蛋敷脸,这个效果可好了。”

苏碧动容,这一篮子鸡蛋不是三两天就能攒这么多的,在乡间,这是份重礼。她感念桂花一片心,但还是说:“你娘平日把鸡蛋看得那么严,她知道你拿了送我,不得打你,你还是赶紧拿回去。”

“不会的,我娘是知道的,我和她说了要来送给你。”桂花道,她家虽然不穷,可也不富裕,她常常要喂猪喂鸡,打扫院子,做饭洗衣,绣活做得不要说是苏凝,比苏碧以前的水平都是差远了。小姐妹要嫁人了,她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送鸡蛋。

“真的是你娘同意的?”苏碧狐疑,她倒不是怀疑桂花说谎,只是桂花娘可从来不是这么大方的人啊,曾有村里的野小子偷了她家的两个鸡蛋,她追了人家半个村子,一路骂一路追,当时好多人去看热闹,让她记忆犹新呢。

桂花见苏碧不信,用力的点头,仿佛这样就能增加可信度一样。其实刚开始她说送一篮子鸡蛋给苏碧,桂花娘一口否决了,她也不闹,就默默抹眼泪儿,她娘看了她半响,骂她真是个败家娘们,骂完到底是松了口,挥挥手让她来了。

“既如此,我就收下了。桂花你等等,我也送个小东西给你。”苏碧回屋拿了绣花篓子出来,最近她做绣活做得多了,苏凝怕她捏着针时间长了扎着手,有时也教她打络子。她从绣花篓子拿出一条嫩黄色的,就如桂花开的颜色一般,苏碧按着自己的想法,在下面缀着几个小小的银铃铛。

桂花一见就喜欢上了,还是第一次收到这么精致的礼物,她笑开了脸。苏碧看她喜欢,又从篓子里拿出两条来,这两条没有坠东西,做的简单。

等桂花走得时候,苏碧与她包了两包枣泥糕,非要她带着回去,桂花推辞不过。临走嘱咐她不要忘了用鸡蛋敷脸,告诉她弄得漂亮了,肯定有人上门提亲的。苏碧看她认真的小模样,忍不住学那些登徒子调戏良家妇女一样,捏了捏桂花的脸,觉得逗着她差不多了,才告诉她,已经约好隔壁西来镇上的相看了,桂花这才放下心走了。

日头将斜,苏碧准备做晚饭了,苏青竹才和苏凝归家,他们先是去了老木匠家,苏凝看苏青竹精神头很好,扶着他,两人去荷花池边走了走。苏碧看着爹爹高兴,姐姐的兴致却一直不高,只当她是思念亡母,并没有多想。

第九章 初定

再说石远这边,他在家面壁思过,几日不去军营,人闲得发慌。李媒婆回了他苏家已经应了要相看,他想到要娶亲了,以后自己经常不在家,顺道请了泥瓦匠把把院子修葺一番,一直没用上的厨房重新砌了灶。

周围邻居听见动静,听说他要终于要娶亲了,那些胆大的,都追着问他是哪家姑娘,他就笑着说是隔壁镇上的,读书人家的女儿,只年纪还小,以后嫁过来了,还请邻里邻居多照顾。那些婆子婶子被这么个俊后生一说,都点头,说应当的应当的。等石远进屋了,年长的才扯着自家小丫头教训,以后可不能惦记这隔壁的俏郎君了,人家可看不上你,要娶那识文断字的。

到了相看的日子,石远本想穿袍子显得正式些,只是去了成衣铺子没发现合适他的尺寸,那些大体合身的他嫌穿了不好看,现做肯定是来不及了,对自己的相貌他还是有几分自信的,心里盼着相看,也不愿意挪日子,只好依旧一身劲装前去了。

苏青竹看见石远时,是眼前一亮,他自己身体不好,常年病痛,就喜欢身体康健的后辈。观石远相貌清俊,倒不是想象中的粗狂样儿,且双目清亮,看着就精神,不由心生好感,比起宋子期倒更喜欢石远了。他一满意那厢李媒婆就对着苏凝说,大姑娘,还不请二姑娘出来。

今天早晨天蒙蒙亮,苏凝特意拉了苏碧起床梳妆打扮,先是让她自己擦了面脂,想着她年纪小,也不与她描眉涂粉,免得让人看了觉得小姑娘不庄重。

平日里苏碧梳头都是简单的双平髻,两根发带固定就完事。这时候苏凝才发现妹妹竟然不会梳其他发髻,只得自己为她梳妆,暗怪自己做姐姐的不尽责,一边梳一边与她讲解。

大抵是女子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