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朕不想活了 >

第6章

朕不想活了-第6章

小说: 朕不想活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有话要说:  我现在已经确定了,这就是个养成文ORZ。一个“佞臣”努力把昏君拉扯大的艰辛过程(真的不是调教成自己老婆的过程么……

昨天写着写着睡着了……让大家久等了

☆、【柒】燕王

私下里如何不提;在朝堂上,这恐怕是岑睿第一次正面驳斥傅诤的意见。

文官们震惊了,武官们傻眼了,唯傅诤与魏长烟两人颜色未改,魏长烟是不屑一顾,傅诤则永远是那副淡然无波的模样。

傅诤温声问道:“莫非陛下心中另有人选?”

不久前才将朝臣勉力认全的岑睿哪会有什么好人选?她之所以反对,不过是一个缘由:她与魏长烟两看两相厌,让他去护卫京城,不等于把自己的安危置于狼嘴里么?

傅诤这一问看似温和,却是不留余地地把岑睿逼入死角里,她若说出个不,便只得眼睁睁看着傅诤和魏长烟狼狈为奸。岑睿故作镇定地坐在龙椅上,在武官里头扫了一圈,除了魏长烟还真没个眼熟的。

这也不能皆数归责到岑睿身上,文武百官里头,文以徐为首,武则看魏家。岑睿即便有心从两家之外挑出个人来,那人也没胆与魏家抢风头,魏长烟手里的十三节鞭可不是吃素的。

没辙的岑睿垂头丧气道:“那,便依首辅所言吧。”

等着一场好戏的朝臣满怀失落,这胳膊到底拗不过大腿啊。

散了朝,以三师三公为首,大臣们依次从理政殿里鱼贯而出。皇帝一走,群臣登时泾渭分明地扎成几堆,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中心议题多是围绕着今日朝议上的一幕。

魏长烟身边已陆续去了几波人贺他高升之喜,国公虽是从一品高位,但仅是个不掌实权的荣衔,哪比的上南衙都统军权在握来得实在?连徐家几个堂兄弟怅然归怅然,也不得不走个场面笑呵呵地向魏长烟道了声喜。

让人纳罕的是魏小国公面上殊无喜色,眉目间更隐隐压抑着几分郁然,于他人也不过是敷衍了事。从理政殿的汉白玉阶下去时,一个内侍从旁唤住了他,内侍堆着笑道:“魏大人,首辅大人有请。”

目明耳聪的朝臣及时捕捉到了这句话,自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是庆幸跟在魏氏后头的,首辅都站在我们这边了,以后的日子可是一片光明哪;愁的自然是支持徐家的,有几人开始动摇,想着现在换个队站是否还来得及。

在同僚一片荡漾的眼光里,眼神阴晦的魏长烟提步往养心殿而去。

┉┉ ∞ ∞┉┉┉┉ ∞ ∞┉┉┉

养心殿里头,岑睿正与傅诤赌气,傅诤唤了她几声,她一声未应。

傅诤悠悠道:“陛下若是为朝上所议之事气恼,为何不提出异议?陛下的旨意,微臣自会遵从。”

这一下,岑睿炸毛了,抄起一本书就朝着傅诤砸过去:“话说得好听!你给我异议的机会了么?当着百官的面,你!”

你一点面子都没留给我!这才是岑睿气恼之处。她好歹是一国之君,没一点实权便也罢了,还一直被傅诤牵着鼻子走,连个台阶都不给。

不慌不忙躲开的傅诤理理袖子,淡然道:“陛下难道不知,面子是自己给的么?方才陛下哪怕提出一个合适的人来,也不会将南衙十六卫拱手相送给微臣。”

说来说去,还是归结到了岑睿平时不用功的症结去了。

怒气冲头的岑睿又要拿书砸他,书举到一半,来喜在外间咳了咳,捏着嗓子道:“陛下、首辅大人,魏国公到了。”

岑睿愣了,魏长烟他来做什么?

捡起书的傅诤却在想,这动不动就砸人的坏习惯得改。

魏长烟进殿,倒也还规规矩矩地见了礼,岑睿没好气道:“你来作甚?”

在左侧落座的傅诤道:“是微臣请魏国公来的。”

蛇鼠一窝!岑睿瞪他,傅诤恍若未见,让人给魏长烟看了座。

魏长烟也不客气,撩了衣摆坐下,道:“不知首辅有何赐教?”眼里话里像没岑睿这个人一样。

岑睿冷冷笑了笑,摆开份卷宗,也把他二人当了空气。

傅诤抿了口茶,道:“过几日燕王要入京了。”

抱壁上观的岑睿顿时大惊失色,燕王不是呈了奏疏道是近来北边上晋国很不安分,他得留在封地戍边么?怎生又有空闲跑京城来围观她了?

魏长烟皮笑肉不笑道:“这就是首辅将南衙暂且‘委任’给臣的原因吧?”话语间有意无意瞥了眼书案愁眉苦脸的岑睿,嗤笑道:“陛下与傅大人放心,有臣在,燕王的一兵一卒都踏不进京城半步。”

岑睿这五哥也是皇室中的一株奇葩。

在岑睿才学会偷鸡摸狗的年纪,他已提刀随他的将军舅舅出没在幽云塞北之地。

某次,率领几个亲信狩猎的他与敌国左亲王阿提拉在漠北不期而遇。阵前相决时,阿提拉见他少年之姿,拍马笑道:“国无良才,黄口小儿竟也敢跨马横刀上阵?”

燕王什么也没说,隔着三十多丈的距离,举起长弓,弦如满月,手一松,阿提拉胯/下骏马一声嘶叫,左眼巍巍插着根白翎箭,鲜血淋漓的倒在了地上。身手敏捷的阿提拉虽及时跃下,却难掩两分狼狈。

说书人如是道“众所皆知那阿提拉是大漠之上赫赫有名的战神,看管们定会猜度此番燕王在劫难逃。但……”每每说及此处,往往故弄玄虚一停:“岂料王爷他不仅全身而退,更得了阿提拉一声赞誉‘数年之后,战神之名当相让’。”

这些尚不足为奇,奇的是他在沙场耍了两年刀枪之后,单骑一匹,纵马回了京。戴了方巾,着了儒生袍,参加了那年的秋闱。放榜那日,贡院丹桂飘香,当时的傅诤摘了解元,燕王紧跟其后拿了亚元。

鹿鸣宴上,他边咏《鹿鸣》诗,边跳魁星舞,惊艳四方,为坊间津津乐道至今。

这样一个文韬武略的燕王曾经是恭国多少女儿的春闺梦中人。据说他被贬出城之日,痴儿怨女们哭湿的帕子累成了小山;更有甚者,一路追着燕王车架追到累晕倒地。

彼时岑睿刚刚回京,恰巧碰上了那个场面,也恰巧与她五哥有过一面之缘。她至今记忆犹新,金鞍白马之上的皇子面如冠玉,意气风发,全无失意之态。岑睿在自惭形秽的同时,更觉着自己这五哥是个深不可测之人,一个人得要多强大的心理,才能在那样落魄的境地里笑得出来啊。

魏长烟与这燕王打过交道,虽是两次不太光彩的经历,但也不得不承认对方是个十分棘手的人物,也难怪傅诤舍得将南衙给他。好一手坐山观虎斗,魏长烟心中嗤笑一声。

“不仅如此。”傅诤搁下茶盏:“依着惯例,新帝登基初年,各地藩王世家皆要入京拜谒。到时京中龙蛇混杂,少不了晋楚两国的探子,未免生出些不干不净的事,还要国公盯紧着点。”

魏长烟哂笑:“这个臣明白。”

在旁的岑睿越听越发的糊涂,傅诤的话里仿佛隐含了些不愿为她知道的事,可她自个儿偏偏又琢磨不出来。

她自是不知,在傅诤暖阁里垒了一叠卷宗,里面林林总总地叙述了两件事:燕王有意与世家联姻;燕王与晋国皇室来往过密。这搁在哪朝哪代都是招帝王猜忌的,更何况又是燕王这个有前科的,如果孝文帝还在位,没准一刀下去彻底了断了这不省心的儿子。

这卷宗呈给傅诤已有三日了,岑睿至今却一个字都没见着……

┉┉ ∞ ∞┉┉┉┉ ∞ ∞┉┉┉

这厢该谈的也谈的差不多了,岑睿也没打算留魏长烟这碍眼的一同用膳,递了个眼神给来喜,意思是可以赶人走了。来喜嗓子一清,魏长烟主动站了起来,对着岑睿拜了个大礼。

岑睿才堆上脸的笑僵了,这小子无事献殷勤,必图不轨。果真听魏长烟道:“陛下,臣有一事相求。”

傅诤前脚拜托了人家对付燕王,后脚岑睿也不能太给他脸色看,干巴巴道:“国公请讲。”

魏长烟眼眸一闪,道:“臣想见见龙贵人。”

“……”这小子还不死心哪!岑睿在心里嚎了一声,神色不佳道:“龙贵人已是朕的妃嫔,按宫规,不得与外臣相见。”

岑睿其实也很奇怪,据龙素素所言,她与魏长烟这个风流子素昧平生。也不知这向来流连花丛的魏长烟着了哪门子疯魔,那日在长乐坊一听倌儿道是暄王府的人将龙素素接走了,当场就用鞭子抽了岑睿。岑睿只得对自己道,大概是在龙素素不知道的情况下,魏长烟曾与她打过照面,一见钟情。

孰料魏长烟固执己见道:“臣只想当面问龙贵人一句话,请陛下成全臣这个不情之请。”

岑睿看了眼傅诤,傅诤颔首,便只得派人请了龙素素来。

片刻后,匆匆赶来的龙素素,环视了圈书房里的三人,无视了傅诤与魏长烟,只管向岑睿行了一礼道:“陛下唤臣妾来何事?”

岑睿不吭声,用笔头指了指案前的魏长烟。

龙素素扭过身,看了看魏长烟,又回首看向岑睿:“这是?”

这一句让魏长烟失了态,一步上前攥起龙素素的皓腕,眸里几分痛色:“你跟了别人我并无怨言,人都愿趋势攀高。可又何必做出与我陌路相逢之态来?!”

……

漠然旁观的傅诤见此一幕,不禁向书案看了眼,毕竟龙素素是岑睿的宠妃,却与其他男子似有私情……却见岑睿脸上并无恼色,反是一脸兴趣盎然地看着两人,还叫来喜剥着瓜子给他……

傅诤微微蹙眉。

身娇肉软的龙素素哪经得起魏长烟这一抓,疼得粉泪盈盈:“这是哪来的蛮子?!不认识就是不认识!松手!”

魏长烟哪肯松手,只将她拖得更近了些,一双桃花眸红得近乎滴血:“你是否要我把信物拿出来,才会承认?”

岑睿看他两闹得实在不像个样子了,才吱声做和事老:“人已在这,魏国公有话好好说,好好说。”

龙素素这才明白过来眼前男子的身份,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趁势甩开他的手,道:“我道是谁!原来是魏大人!今次在这,你我不妨把话说开了!”揉了揉手腕,不悦道:“你口口声声说与我相识,但我入京两年,长乐坊里的规矩,清倌不得接客,一直在内坊里学艺。你倒是说说,我们何时相识?”

在傅诤与岑睿面前,魏长烟很快冷静了下来,又看龙素素一脸认真,眼睛对他不避不闪,慢慢道:“景元二十七年三月三日,你在何处?”

龙素素略一思索,回答的也快:“那年三月三女儿节,本是与姐妹约好出外踏青、郊游,但突然天降暴雨,遂留在坊内。”之所以她记得这么清楚,是因那天她与岑睿约好晚间一起放河灯,却被那厮很痛快地放了鸽子。

“啪嗒”一颗核桃滚到了傅诤脚边,对质的两人没有注意到,傅诤循着核桃看去,就见着岑睿的神情古怪的很。

待魏长烟从袖中提出个金镶玉的锁扣,岑睿的脸瞬时变得苍白。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更奉上,第二更马上就来,改虫子

☆、【捌】缘错

三月三,这个日子,岑睿毕生不得忘记。

因为那天是她娘亲的忌日。

岑睿自小无父,只得一个娘亲,娘两相依为命,清苦是清苦,日子倒也凑合着过了。直到数年前,几个佩刀的锦衣人闯进了他们家,岑睿她娘一看,脸色一白,道了句:“终究……逃不过了。”

岑睿始知自己的“皇子”身份。

依孝文帝的意思,是将她娘两一同接回京中,可岑睿她娘誓死不回。后来孝文帝以岑睿的性命相逼,没想成这位昔日的贵妃娘娘当夜饮了毒酒去了。孝文帝一日间仿佛老了许多,深深叹息了声,让人把她的棺椁和小儿子带回来了。

孝文帝一直觉着自己欠这对母子良多,便对岑睿很是放纵,也一直认为岑睿是恨他的。

撑着雨伞去祭拜娘亲的岑睿却觉得,她娘是早活不下去了。一个人心死了,活在这世上便也没多少意义,不过行尸走肉。

在玉牒上除了名的废妃是不得进皇陵的,老皇帝使劲浑身解数同御史打了整整三日的口水仗,没能得逞。无法之下,在靠着自己皇陵最近的地方,择了处风水宝地,大兴土木,建了座“伪妃陵”。奋斗了一辈子的老皇帝晚节不保,如愿以偿地随了恭国历代皇帝,给自己冠了个昏君之名。

岑睿为此伤神良久,原因无他,这妃陵委实建得太过偏僻了些。每每去一次,要整上一天不说,那一路的石子更是颠得她吐个死去活来。景元二十六那一年的三月三,天公尤为不作美,雪上加霜地下了场大暴雨。

被困在半路山道上的岑睿揭开帘子,脸还没伸出去,斜在风里的雨水就将她浇了个透心凉。缩回脑袋的岑睿,从马车里扒拉了件蓑衣,丢给外头赶车的来喜,问道:“这雨要下个多久啊?”

抱着蓑衣感动地一塌糊涂的来喜愣了下,苦恼地回道:“要么小人去掷两铜钱,卜一卦?”

“……”岑睿夸奖了下无所不能的来喜,又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