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偷儿的穿越 >

第52章

偷儿的穿越-第52章

小说: 偷儿的穿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在胤禟身边的十四看到了我们两人的“眉来眼去”,嗤声一笑,看了看我俩,倒也没再出声。还算是会看场合,没在众人面前打趣他九哥。

胤禟的不满可没有影响他额娘的心情,宜妃笑得很是开心。是因我这个儿媳妇给她增了光,亦或是刚才康熙的话里颇顾念她,才感开心?

我不知原因,只知她看着我的目光愈加亲切。

这一局评判的时候到了,八阿哥请康熙做个评判。康熙捋须想了想说道:“第一种酒两人都按要求答出了两种酒的酒名,第二种酒,除了酒名外,也都说出了大致的年份。”康熙沉吟了一下,继续道:“虽然小九媳妇说得更精准些,但四阿哥说得也不错。第一局,判两人平局,每人奖两颗佛心珠!”

虽然听康熙这么说,也很有道理,但还是看得出他有些偏向自己的儿子。

我心里正嘀咕,却见到胤禟微微含笑的眼神。他微眯着那双智狡沉郁的双眸,看看我,又看看那颗诱人的黑珍珠。他挑挑眉,眼中透出迷人的光华。

他这是啥意思?我微微一愣,瞬间明白了他的心意,给了他一个极灿烂的笑。他是在告诉我:别担心,即便你没赢,爷也帮你把它搞到手!

我收回目光,却瞥见太子投向我的有些迷惘的眼神。他为什么那样看着我?难道刚才我偷窥了他跟人偷情,被他发现了?

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大可能。如果被他发现,他怎会容我回到大殿?那女主角不知是哪位,若是个身份要命的,他还不得先要了我的命?

这个时候无暇多想这些,正如我无暇多想他嘴里念叨的蜻蜓是不是林倩儿一般。

第二局鉴宝开始了,我和四阿哥的眼睛被人用丝帕蒙了起来。搞什么故弄玄虚,还需要蒙眼睛?我心中不免疑惑。

听着八阿哥的话语,我知道他正在请他四哥鉴定一个宝贝。等了一小会儿,四阿哥就鉴定好了。

八阿哥把那需鉴定的宝贝放到我的手中。原来是蒙眼鉴宝,这倒是新鲜玩法。古人玩起来也很有创意嘛!

我集中精神,专注于手上的感觉。拿到手中便知此物不是金属,触手滑润,比手掌稍大,感觉温凉,并不冰手。那么不会是宝石之类的了。宝石在这种天气中,触手的感觉要凉一些。不是玉石就是珍珠!

我做了初步的鉴定,那么是哪一种呢?

它呈一个未开的豆花形,即上窄下宽,中间微弯,也可以看成是靴子的形状。

从形状和重量上来看,更有可能是一块玉石,因为这么大的珍珠极为罕见。不过,我还不能这么快就下结论,还有一个鉴定的步骤要做。我捧起宝贝,举到唇边用舌尖轻舔了一下。

见了我的动作,本来安静的人群出现了一些的骚动,但很快又静了下来。

舌上的感觉是略有咸味的。与我刚才的猜测不符。玉石是不会带有咸味的,只有珍珠,因为生长在海里,所以才会带上海水的咸味。

可这么大的珍珠……

我在脑中搜索着有关珍珠的记忆,忽然想起多年前,在日本一个纪念人工养殖珍珠成功的展会上见到的那颗名为“亚洲之珠”的世界第二大珍珠。

难道就是它?

记得那珍珠好像产自波斯湾,原属波斯王,后被送到大清的宫庭中,一度成为乾隆的心爱之物。慈禧获得此物后,曾命人为它配上一大块碧玺,与该珠组成丰收的瓜果形状。十分巧妙。1900年被八国联军抢走,从此这颗绝世珍宝便下落不明。直到1993年在东京的一家珠宝店再次出现。

据说它的现有主人家住伦敦。

按“亚洲之珠”的形状、大小及与中国的渊源判定,我手中这个重达120余克的珍宝,极有可能就是著名的“亚洲之珠”。

我当众宣布自己的判定:“是当世最大的珍珠,来自波斯的‘亚洲之珠’!”

“亚洲之珠”在现代排名第二,是因为1934年在菲律宾的巴拉旺海湾又发现了一颗重达六千三百五十克,如人头般大小的珍珠。它就是排名世界第一的“老子之珠”。

而现在,那颗“老子之珠”还未被发现,所以这颗“亚洲之珠”排名第一。

又一次与四阿哥打成平手,他也判定是这颗珍珠。

四阿哥对它的判定极为轻松,是否因为他从小由康熙亲自教养,看惯了康熙把玩此物?

我不会指责比赛不公平,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很多时候我都相信缘份,若是与那黑珠有缘,即便比赛输了,它也会属于我!

赢不到,不会去偷么?更不用说胤禟的暗示了!

结果是我们两人又双双获得了一颗佛心珠,每人各有三颗了。

看来我今天还真遇到了对手,不到最后恐怕是分不出胜负了!

我静静等待着鉴定下一个宝贝,眼上的丝帕蒙得很紧,一点光也透不过来。

一个很重的东西被搬到了条案上,还是由四阿哥先来。这次四阿哥鉴定的时间用得很长,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他却迟迟不出声。难道他遇到难题了?

好像过了一个世纪那么长,四阿哥终于出声道:“鉴定不出来,这一节我认输!”

下面一片哗然。

“连四阿哥也不认得!”

“我也没见过呢!”

“你们谁见过这宝贝?”

“没见过!”

“没见过!”

……

究竟是什么宝贝,怎么这些见多识广的主儿都不认识?心中的猜测无人可解,只有靠我自己寻找答案。

我被人领到条案前。

应该是个大宝贝,不然应该像刚才那样把宝贝放到我手里。我心里判断着。

果不其然,是一个很大的家伙。我的手被人牵引着抚上它。

它大概有半人高,放在条案上,与我同高。

我抬起手从头摸起。

63

先摸到了一个尖尖如钉子状的东西,紧靠着它的是高低如犬齿般不平的形状,向下为椭圆状,上面高低不平,整个组合起来的形状如一个鸟头。那钉子就是鸟喙。

向下是两个宽宽地伸展出来的的东西,如鸟的两翼。真是的鸟的雕像?

当我真的摸到了两个如枯枝般的鸟爪,我才肯定这就是一只鸟的雕像。这鸟一爪着地,另一爪似乎正搭在一个什么物体上。

那物体搭在鸟爪下的那头高翘,另一头着地。细摸此物形状,倒似一人如初生婴儿般头埋两膝间,身被布匹包裹,葡伏于鸟爪下。

这么强悍的鸟……

应该是鹰吧!它头上犬齿般形状的东西,应该是王冠!

雕像的材质触手粗糙,如摸在一堆被混凝土凝铸的砂石上,上面似有许多气泡,手下坑洼不平。是什么材质,会有如此触感?

我细细思量,却百思不得其解。历来最常用于做这类雕像的材质无非就是金、铜、玉、石、泥、木这几种,可这几种材质中,哪一种也不会是如此粗糙。即便是石刻雕像也会打磨平整而不会这么粗糙。

见我只是站在雕像前不动,下面传来了窃窃私语:“难道她也说不出来?”

“我看悬!宫中的宝贝哪个是四阿哥没见过的,连他都没猜出来!”

难道我也要像四阿哥一般认输?我现在与他比成平手,下一节可是他擅长的书文,如果我现在认输,就等于输了整个比赛。

我眼前好像又浮现出黑珍珠妖娆的光华;它在向我招手。不行,不能就这么认输,我要再试一次!

我又把手放在雕像上,从鹰头到人身细细摸索,不放过每一寸地方,甚至把手臂绕到雕像的后面摸索一番。我现在的样子,就好像双臂抱着雕像亲热一般。

我在心中默念:阿弥陀佛,不管您是尊什么大神,都不要怪我,我只是想知道您这是什么材质……

等等,这是什么?我的手摸到了底座上一长列竖排的符号,它们排列得很有规律,难道是文字?

笔画曲里拐弯的,像是满文,但又有些不同。接近满文的文字有蒙文和藏文……

我脑中灵光一闪,再细细一摸,果然如此!

那么,它的材质很有可能就是珊瑚。

我伸手用指甲在雕像不起眼处稍稍抠摸了一下,指甲里积聚了很少的一点碎屑,我把手指放在唇边,伸舌舔了舔指甲上的碎屑,一股很浓的咸腥味儿充斥在我舌尖上的味蕾上。

这证实了我的猜测。我心里已经有了结论。

我清了清嗓子说道:“我有答案了!”

“她说有答案了,难道她知道这是什么了?”

“没准儿,快听她怎么说!”

……

我等周围静下来,才用清朗的声音说道:“这是一尊珊瑚材质的天葬仪式的雕像,白色,来自西藏!”

“啊——”下面传来惊呼声。

“她连颜色都说出来了!不是蒙着眼睛了吗?”

“神了,她怎么知道这是西藏来的?”

“珊瑚?怎么看着不像?”

“她答得对吗?”

“说说答案吧!”下面有人开始问一直做主持的八阿哥。

我听到八阿哥温煦的声音道:“十分精准,与进贡此物的藏人说得丝毫不差!”

我笑了,十分舒心的笑,这次我终于胜出一筹了!

我拉下眼上蒙着的丝帕,眨了眨眼,适应了一下光线。我看到全场的视线都凝铸在我的身上。我微笑着听着人们的惊呼和议论,眼光潋滟地扫过全场,心里有那么一丝小小的得意。

这可是我最的擅长的职业技能呢,哪个古人能比过我?

我把目光投注在那雕像上,白色的珊瑚打磨得并不精细,粗糙的质感与这雕塑粗犷的意境相得益彰。

一只戴着王冠的鹰是雕塑的主体。它凶猛的眼神似正傲视天下,两翼侧展,如欲振翅腾飞。它一脚着地,另一脚踏在一个被哈达包裹的人尸上面。(。电子书。整*理*提*供)那尸体正如初生婴儿般的体位。

这是每个即将被天葬的人的标准体位。意即生如斯,逝如斯,使死者以新生儿的姿态进入新的轮回。

这天葬的习俗也是与藏传佛教中“布施”的意念相吻合。佛教中有佛主布施“舍身饲虎”之说,布施中的最高境界就是舍身。人死后,尸体喂鹰,也算是人生的最后一次善行。

我在西藏旅游时,曾见过天葬的全过程。当时,死者的体位,给了我深刻的印象,所以才会在摸到这样的形状后,与鹰结合起来,再加上那段藏文,在脑海中立刻反映出西藏的天葬仪式。

一直微笑着看着孙儿们玩闹的太后,此时开口说道:“小九媳妇,我说你这也太神了,怎么连颜色都知道的?”

看了看太后一脸求知欲极强的表情,我抿嘴笑道:“太后,那个,并不神奇,桃儿只是,猜的!”我说得有些吞吞吐吐,脸上的表情囧囧的。

颜色确实有一半是偶猜的,靠得是偶那名偷儿的好运气!

下面哄笑起来,我也跟着傻傻地笑。笑的声音最大的是一个细高的女声,是年氏那招摇的笑声。

我没有做理会,我身边的四阿哥却几不可见地微皱了下眉。

太后笑了一阵说道:“这丫头,蛮逗人的,猜也能猜得这么准?”

说是猜,也只是一半而已。我在确定了它的材质后,就想到珊瑚最常见的颜色是白色。它是由珊瑚虫堆积钙化而成,20年仅长一寸左右,300年才长1公斤。而这么大一座珊瑚实在难得,其它颜色的就更是罕有,最有可能的就是常见的白色。再说,西藏以白色为尊,献哈达时,白色哈达比其他任何颜色的哈达表达的敬意都要高。所以藏族人喜欢用白色的珊瑚制作佛像和法器。

康熙忽道:“小九媳妇,说说你是怎么把这雕像说得这么精准的!”

本来想用“猜的”蒙混过关,可是,以康熙的心思,显然不容我这样含糊其词。皇上的话就是圣旨,我决定实话实说。

我正色说道:“回皇上,桃儿一开始只是摸出这是尊雄鹰和人的雕像,对它的材质一无所知,只是感觉它触感粗糙,不同寻常。不是制作雕像常见的金属、玉、石、木等物。”

康熙颌首,等待我下面的讲解。

“于是桃儿就想,一定是特殊材质,用特殊材质制作雕像的,也一定不是中原之地。”下面有人点头表示赞同。我继续说道:“细细地触摸雕像,我发现了一个地方标注的藏文,于是我确定这是尊来自西藏的雕像。”我手指雕像底座上那藏文的位置。

“哦?这雕像上还有藏文?朕倒要看看。”康熙走下宝座,上前观看,站在我身旁的四阿哥也凑上前来。

其实我做出这个判断并不只基于这点,前几天听胤禟那几兄弟说,宫里最近接到了西藏和硕特部汗王拉藏汗送来的贡品。

西藏的执政者桑结嘉措与蒙古和硕特部汗王拉藏汗发生冲突,虽经三大寺扎仓堪布等调解,却并未停战。桑结嘉措兵败被杀。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也被拉藏汗废黜,解送北京。这批贡品是与仓央喜措一同被送上京来的。

仓央喜措行至青海湖边时去世,贡品却于日前抵京,现由内务府收管。

连四阿哥都没见过的宝贝,多半是刚刚送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