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明朝好女婿 >

第440章

明朝好女婿-第440章

小说: 明朝好女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天不奏报朝廷,这宁夏谁是功臣,谁是叛逆还不是凭我苏木一支笔说了算。

第769章 落定

我苏木虽然不爱钱,可家中的人口却多,有三个老婆,三个孩子,将来还会生孩子的,这么多人,都需要吃饭,正要借这个机会多赚些生活费。

也顺便帮正德皇帝充实一下腰包,你好我好大家好,何乐而不为?

正说着话,就有人来报:“禀苏大老爷、胡大老爷,陕西镇指挥何指挥前来求见。”

苏木哈哈一笑:“泰山大老爷,大鱼到了。”

陕西镇的何指挥前阵自带兵进宁夏,本来也没想过要凭一己之力平定安化王叛乱。

开玩笑,宁夏叛军有三万人,就算再不济,五六千精锐总是抽得出来的。而且,这群军坯又是打老了仗的,可不是自己手下那群地方镇军可以与之比拟的。

自己这次来宁夏,手头也不过三千人马,看起来好象不少。可自家肚子疼自家知道,这三千人当中,真正能够上阵杀敌的,大概也就两百个家丁。

为什么来宁夏呢,实在是,陕西镇与宁夏毗邻,宁夏叛乱,他若不来意思意思,到时候,只怕这指挥使也当到头了,搞不好还要被朝廷给砍了脑袋。

当然,力量对比实在太悬殊。进入宁夏之后,何指挥索性将军队驻扎在黄河东岸,借口黄河天堑易守难攻,裹足不前。

其实,他心中在打鼓,整天烧香念佛:阿弥陀佛,佛祖保佑,安化王你千万别打过来啊!

如果叛军真的过禾,何指挥已经打定主意,到时候逃他娘的。将来朝廷追究下来:不是我军不出力,实在是敌人太狡猾!

却不想,周昂的大军在黄河渡口只呆了一日,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倒将何指挥给弄迷糊了。

花了一天时间,他才打听清楚。如今宁夏的叛乱已经被翰林院编纂,巡按陕西学政苏木和锦衣亲军衙门经历司经历胡顺给平定下去。

如今,周昂、仇钺已经被人砍了脑袋,安化王也被苏木给关进牢房里。

听到这个消息,何指挥也顾不了那么多,带着一队侍卫,揣了钱票,骑快马之奔宁夏城拜见苏木:宁夏叛乱已经平定,可以说,都是苏木和胡顺一己之力。这个时候正该前去讨好,或许还能分一点功劳。否则,汤都捞不到一口喝的。

何指挥这人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军人,倒如同一个长袖善舞的商贾。

见了苏木之后,立即跪在地上一下属的身份见礼,并说自己姓何,与陕西学政何景明大人八百年前是一家人。论起辈分来还得叫何学政一声叔老爷。这么算了,苏大人就是我的叔了。

“叔,这是小侄的一点孝敬,还望赏个面收下。”

看到一脸胡子,都快五十岁的何指挥喊自己叫叔,苏木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何指挥的手面却大,一出手就是两张一万两的钱票。

还说,等下去之后,另外还要拨款子过来犒赏士卒。

苏木知道,这人是要花钱买功劳。

看来,这个报捷折子可以发出去了。

过得几日,宁夏逐渐平静下来,一切都恢复成以前的模样,就好象这场叛乱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何指挥的军队开进宁夏来,又派人送了十车银子,总数在四十万两之巨。

当然,这笔开销将来也是要记在朝廷头上,让兵部给补上的。

如此算来,扣除给士卒们发的军饷,和安抚百姓所用。还剩五十万左右。

苏木命人解送了三十万两随捷报一道送去京城,充入皇帝的内库。

剩余二十万两,自然是和胡顺二一添着五分了。

“我现在还真像一个贪官啊!”苏木忍不住苦笑摇头。

不过,带兵这种事情就得有钱,你要想做清官,廉洁自守,根本就办不成什么事。

“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天下可定。”军队本就是吃钱的怪物,而廉洁也不是武官应该有的操守,你只需要不怕死,能够打胜仗就可以了。

后来的一代军神戚继光可富裕得紧,可也不影响人家身上民族英雄的光彩。反之,如果让海瑞带兵个倭寇做战,即便他一文不贪,也未必是敌人的对手。真到那个时候,怕是反要坏了大事。

捷报一出,立即以八百里加急发了出去。

按照时间,最多半月就能送到正德皇帝手头。

安抚好军队上层,苏木考虑到宁夏经过这一场变乱,人心浮动,也需要安抚。

就下了一个公告:从即日起,朝廷清丈土地,改革军制的弊政彻底废除。宁夏一地,无论士、农户、工匠、商贾还是军户,各安本位。

一句话,新法不在实行,有什么事情,他苏木知道向朝廷负责,大家以前怎么过,现在还怎么过。

这条命令一发出去,别的不说,单就军户而言,都同时大松了一口气,齐呼“苏青天的,青天大老爷啊!”

军心,民心这回是彻底地安稳下来。

接下来,整个宁夏城的军政大事都由苏木一人主持,倒有些些一方诸侯的意思。

苏木不觉感慨:“主持一地,身系万千子民,果然有些滋味,这滋味却不是做京官时所能体会到的。”

“猛将出自沙场,宰相发于州郡。恩师迟早都是要入阁的,只不过欠缺主政一方的经验,如今也算是一笔拿得出手的资历。”

“君服说的是。”苏木点头。

“不过,恩师,学生有一句不吐不快。”

“说吧。”

“恩师不经过朝廷就尽废新法,或许陛下那里不会说什么,但怕是要被刘瑾给记恨上了。”没错,这简直就是在打刘瑾的脸。

大家都知道,宁夏叛乱实际上就是刘公公闹出的乱子。

只不过,忌惮刘瑾的权势,没人敢说罢了。

苏木来这么一手,直接将宁夏叛乱的原因大白于天下。

只怕,从现在开始,苏木和刘瑾的矛盾就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了。

“我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却不得不为之。”苏木淡淡一笑。

谢自然:“学生不解。”

“君服,若我不废除新法,士卒就不会安心,甚至还有人担心朝廷会清算他们的叛逆之罪。前一阵子,我收了反正军官的银子,算是稳定了军队上层,可下面的士兵却不能不安抚。这次叛乱的始作俑者是刘瑾,我这次废除新法,摆明了要为他们撑腰,这下,士兵算是彻底安心了,宁夏从此无事。”

谢自然恍然大悟:“学生明白了。”

“至于刘瑾。”苏木一笑,再不说话。

如果历史不发生大的改变,刘瑾的政治生命结束了。

杨一清和张永好不容易逮住这个机会,会放过刘瑾吗?

不会的,这次,文官系统和张永都想让他死。

宫里宫外,朝中野中都想要刘瑾的命,即便正德皇帝出马,也救不了他。

第770章 谁是主角

苏木和胡顺在宁夏做出这么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再加上为了平稳军心,苏木也是缓了几天才将报捷的折子以八百里加急送出去。

所以,等到消息传到山西的时候,杨一清才和张永在平阳府会合。

集合宣、大两军兵力,大军前行,事务繁杂,队伍走得很慢。

不日,就来到黄河渡口,过了河对面就是延绥镇。

整合两镇、协调相互关系,甚至给养配给,都是一件令人头疼之事。

队伍乱糟糟地集在河边,用二十几条羊皮筏子一船一船地朝西送。

人叫马嘶,渡口堵得厉害,让张永看得一阵揪心。

作为监军,张永负责整个军事行动的最后拍板。

他身为皇帝身边的宠臣,又是司礼监秉笔,御马监管事牌子,在京城里自大惯了。这次带兵平叛,本有意在军事上有所作为,也不枉掌管御马监这么几年。

但一旦接触到日常事务,却是千头万绪,恰如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今天是部队来找他要兵器粮秣、明天有人为争宿营地发生争斗、再后天却是有人为了争道起了冲突,林林总总,莫名其妙的事情总是在你不经意间找上头来。

可怜张永在京城高屋建瓴惯了,什么时候接触过这种烦琐杂务,整天纠缠在这种具体事务之中,只感觉一阵心浮气躁。

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做一军之统帅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也不是随便发出一道指令就能解决问题的。

相比之下,杨一清做起事来却是游刃有余,好象任何事情一落到他手头就不算是什么难题。

也因为有了杨一清在,军队终于收束完毕,顺利地出发了。

若非有他,估计整合两军还需一个月时间,到抵达宁夏前线,黄花菜都凉了。还谈什么平定叛乱,为国立功?

到这个时候,张永这才对这个相貌丑陋的文官刮目相看,进而大为佩服。

看来,文官中还真有不少人才啊!这个杨一清人情练达,又知兵知人,倒是一个可以做同盟的。

张永心中一动,想起自己竭力争取这个监军位置的目的。

之所以放在京城滋润的日子不过,跑山陕来喝风吃沙,张永想的就是摆刘瑾一道,看能不能找个机会将其拿下。

众所周知,安化王叛乱是因为宁夏边军不满刘瑾的军制改革,给了他可乘之机。

只不过,刘瑾如今在朝堂里一手遮天,要想走上层路线,挑出他的错来,几乎没有可能。

因此,这盘棋要在棋盘外下。

如果能够在宁夏那边找到一些不利于刘瑾的证据,这事或许就能够办下来了。

至于该如何着手,张永也是没有个主张。以杨一清的才干,这人估计有法子吧?

有了这个想法,张永一路上对杨一清都是非常热情。数次在他面前提起刘瑾,并装出一副异常愤怒的样子,说宁夏叛乱全是刘瑾搞出来的,国家出了奸佞,若不诛杀此贼,国事将就此糜烂下去云云。

可说来也怪,听到这话之后,杨一清却没有任何表示,好象是个聋子,让张永白表了情。

张永就郁闷了:杨一清当初可是差点坏在刘瑾手头,按说两人之间仇深入海,可我起了这个话头,这家伙怎么不搭茬,难道是害怕刘瑾,缩卵了?

见队伍堵塞得实在厉害,张永忍不住对身边的杨一清道:“杨总制,这么一船船渡下去,什么时候才是个头。要不,再赏下辛苦银子下去,激励下士气?”

现在已经是正德四年的六月下旬,距离安化王叛乱已经一个月了。说来也怪,这一个月间,安化王居然都龟缩在银川盆地,没有朝前走一步。

所谓兵贵神速,尤其是这种反叛,应该以最快的速度直捣大明朝的政治中心北京。否则,拖延下去,各地平叛大军一到。宁夏以一隅敌全国,取死之道。

听到张永问,杨一清呵呵一笑,道:“不急,不急。张公公,军中讲究的是赏罚分明,不能滥赏也不能滥罚,没有了个章程,却是不好。不过是渡河而已,就要发银子犒赏将士,那么,与敌接触、沙场对决时又该发多少银子?军中的士卒都是莽夫,可不懂得什么为国为民的道理。一旦发现这样也有银子可拿,将来免不了要生出事来,到时候,张公公就算有金山银海,也不够他们讨要的。”

张永一阵语塞。

杨一清摸了摸下颌的那一丛山羊胡子,黑瘦的脸皱成一团,就好象老橘子皮:“至于宁夏那边,张公公倒是不用担心。这都一个月了,贼王还没有南出宁夏,估计是遇到了大麻烦。要么是军心不稳,要么是粮秣不足。咱们路上就算走得慢些,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听他这么说,张永松了一口气:“如此就好,如此就好,杨总制果然知兵,咱家倒是过虑了。”

不觉中,张永对这个貌不惊人的三边总制更加佩服起来。

他心中也是微叹,如此人物,若是能够助我,板倒一个刘瑾应该不在话下,可惜了,文官和我们内侍总归是走不到一路的。

其实,张永倒是误会杨一清了。

杨一清这次起复乃是李东阳的意思,在来山西的路上,他也接到了李首辅的密信,让他去宁夏之后好好作一篇文章,为国家扶正去邪,还我大明朝朗朗乾坤。

杨一清如何不明白李东阳的意思,实际上他也有意和张永合作一把。

正当他打算和张永接触的时候,这个张太监却急吼吼地贴上来,这就不能不让杨一清心生警惕:张永可是八虎之一,鬼知道他和刘瑾是不是一路的,难道是来试我杨一清的?

杨一清这次能够官复旧职已属不易,做事自然慎之又慎,当下也不搭理张永,只在一旁暗暗观察。

一切,随机应变吧!

队伍还乱糟糟地堆在渡口处,二十来条羊皮筏子在河中乱跑乱撞,突然间,有两条筏子碰在一起,顿时翻了个。

筏子上面的士兵下饺子一样落进滚滚黄河里。

顷刻之间,满河都是惊叫声,呼救声。

这个时候,如果有一支敌军顺河而下,这支讨逆大军只怕立即就要败了。

张永脾气本就不好,忍不住一跺脚:“搞什么,搞什么!”

杨一清也是无奈,作为三边总制,陕西的山川地貌早就装在他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