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明朝好女婿 >

第388章

明朝好女婿-第388章

小说: 明朝好女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长一段话,苏木没想到半年不见,这个小女孩已经成熟成这样。

不觉中,拦在舱门口的二饼已经悄悄退了下去。

舱里显得异常安静。

“苏木,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本殿今日就想问你一句实话,你查陛下的身子和以前的医案,可是万岁的龙体有隐患。难道……万岁爷不能生育?”

“什么?”苏木也没想到太康看出这一点来,猛地转过头来。

“看来,八成是的。”太康哼了一声:“先帝这一枝就本殿和万岁两个子嗣,宫里的情形,本殿也清楚得很。万岁身子健壮,又青春年少,每日必御一女。一个妃子不能怀下龙种也就罢了,怎么人人如此?还是那句话,世界上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先帝驾崩的时候也不过三十来岁年纪。万岁将来若有个好歹,必须有旁支亲王入大内,到时候,岂能容得下本殿和太后孤儿寡母。苏木,你就照实说了吧?”

其实,正德不能生育一事,苏木也不过是听冲虚说的,根本就没有实证。况且,这可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又涉及到国统,就算借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张开嘴巴乱说。

一刹那,苏木就拿定了主意,冷着脸喝道:“殿下这话说得好声荒唐,妄议大统,大逆不道。今日权当殿下没说过这些话,下官也没听过。”

一挥袖子,大步朝外面走去。

背后传来太康冷酷的声音:“苏木,好大胆子,嘴巴够紧的。好,好得很,发展银行那边的红利,你也别想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本殿不会自己去查吗?”

“随便,宽恕不奉陪!”

苏木铁青着脸,事情发展到现在,两人之间已经翻脸了。

第674章 起行

回到自己船上,苏木连声喝令快开船。

看苏大人脸色难看,兵丁们也不敢废话,将船行得飞快。

站在船舷后面,看着滚滚的运河水,苏木心中一阵烦闷,心中叹息一声:这个太康怎么变成这样了,变得那么可怕,那么陌生。

想当初在沧州的时候,她不过是一个典型的女文青,爱慕虚荣。为了区区一点文坛上的名声,为了士子们崇拜的目光,甚至作出剽窃的事情来。

她当时那么干,或许叫人无法容忍,如今回头一想,其实还是很可爱的。

毕竟,那时的她看起来还是一个正常的小女孩子。

可自从和她一道弄了那个发展银行,发行盐票。到现在,发展银行的钱票已经通行于北方无省。每天一睁开眼睛,就有白花花的银子如流水一样落进三大股东的腰包。

太康公主在这场资本的盛宴中彻底迷失了,变成了另外一种模样。

确实,正如她刚才所说,发展银行之所以能够有今天这般气象,归根结底,还不是有强大的皇家背景,做起事来自然无往不利。

但现在不过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而古代中国在整个世界史上又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官本位制度。

也就是说,无论你做什么,都必须受到官家的制约和监视。

否则,就算你富可敌国,在朝官府没有强大的背景,一道命令下来,一个小小的衙役就能将那五花大绑捆了。

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苏木忙着考取功名,发展银行的事情已经很久没过问了。实际上,整个银行现在都由太康实际主持。

一个女孩子,手中掌握了强大的政治资源,掌握了几百上千万两白银的流水,就算再笨,也知道要想保住自己的果实,必须将手伸进大明朝的政治里面去。

又回想起当处从沧州回北京时,太康公主可苏木所说过的那席话。

苏木突然明白:这个女孩子是尝到权力的滋味了。

而这权力的滋味又是如此甘甜,一旦到手,却又怎么舍得放弃。

再说,她前头又有个慈圣张太后垂帘听政的先例,又这么一个厉害的老师没,身上的政治智慧彻底苏醒过来了。

没错,她的忧虑非常有道理。

据苏木所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上。正德皇帝去世之后,嘉靖继承皇位。

这可是个不好对付的君主,对于正德的母亲张太后非常刻薄。

张太后在皇宫里的日子,比一个普通的宫女还不如。

后来张太后的弟弟寿宁侯张鹤龄犯了事,嘉靖皇帝不顾张太后的苦苦哀求,直接判了张侯一个斩立绝。

堂堂太后,竟然连自己弟弟的性命也保不住,苏木记起这段记载,想起张太后垂帘那一年的干练和意气风发,心中感觉到一阵悲哀。

历来,皇宫就是世界上最最残酷,最最没有人性的地方。

置身其中,除非你贵为天子,君临天下。否则就得不断同人争,不断迎接别人的挑战。紫禁城也就那么大一点,却挤进去好几千人,偏偏又掌握着整个天下的权柄。见多了风光无限,如何不叫人眼热。

太康公主从小生活在其中,目濡耳染,对于政治斗争和人性的丑恶,比起同龄人不知道要清楚多少。只不过,以前她贵为公主,只有她欺负别人的份,哪里还敢有人招惹。

但是,现在,正德皇帝的身子好象出了问题。如果他一旦有个好歹,太康公主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立即就会变成过眼烟云。

况且,和苏木这样的文官不同。就算失势落魄,依旧会有无数同门同窗弟子奔走援助。真到万不得已,大不了处江湖之远,仍然去做他的名士、乡绅。

相比起苏木,身为皇家人,却是没有任何退路的。

猛地,苏木立即理解了太康。

扪心自问,换苏木处于她的位置,只怕也会气急败坏。

“这个小妮子,真的成熟了。只可惜,也变得不那么可爱了!”

苏木苦笑着,他心中还是疑惑,这个太康公主又是怎么见微知著,通过自己去太医院拿正德皇帝医案一事,就想到正德皇帝身子出了问题,有极大可能没有生育呢?

这个消息如果得到证实,正德百年之后,帝位空悬。一旦传出去,也不知道朝廷会乱成什么样子。

这还是好的,如果叫别人知道正德还患有心血管疾病,搞不好会英年早逝,只怕那些藩王们立即就要动心思了。

想了想,苏木觉得这其中有两个可能。

首先,最大的可能是张太后虽然还政于皇帝,可耳目依旧遍及整个皇宫和西苑,对于大明帝国的政治依旧有极大的影响。

第二,就是太康在皇帝身边有她自己的眼线。

不管怎么说,宫中的两个女人都不是简单角色。

如今,太康公主已经同苏木翻脸,还扬言要将他踢出发展银行。

对于发展银行一事,苏木并不怎么放在心上。说句实在话,他现在也又好几十万两身家。换算成后世的人民币,至少也是几亿身家。就算从现在开始什么也不做,也足够一家人吃上好几辈。

问题是,得罪了这么一个女人以及背后的张太后,苏木感觉将来会有很大的麻烦。至少,在正德皇帝是否有生育一事上,她们还会过来纠缠。

好在苏木这次要去陕西将近一年,暂时能清净很长一段时间。

若还留在京城,肯定会被她们逼疯的。

偷偷松了一口气的同时,苏木先将这一份担心揣在怀里,让自己不再去想这事。

官船出了京城,沿着大运河行了五六日,就到了山东境内,然后又过六七日,行到两淮,这才转道黄河西行去陕。说起来,还真是绕了一个大圈子。

没办法,摆大明朝糟糕的交通情况,这年头要想出门必须走水道。否则,光那烂得跟菜园子一样的道路,就能将你颠死。相比只下,坐船乃是这个世界上最舒服的出行方式。

这半月倒是走得顺利,但等苏木的官船一转道黄河进入河南境内,速度就慢下来了。听说今科状元公来了,沿途地方官员和士林中人纷纷过来邀请。

苏木也是没有法子,只得一路应酬着。如此一来,他在河南竟耽搁了将近二十天,不过,对于熟悉地方民情却是有好处的。而他苏木的名声,在河南一地也更家响亮起来。

如此慢慢行去,等到了西安,已经是春节。

苏木就在贡院住下来,准备等年一过完,就开始巡按地方学政。

这活儿可麻烦,毕竟现在的陕西布政使司的地域实在太广大了,相当于后世的陕西、宁夏、甘肃,再加上大半个青海。要一一巡按,半年时间还显得有些不足。

不觉,正德二年就这么过去了。

(本卷终)

第七卷 如日初升

第675章 操刀的小官人

正德三年,五月二十,岁逢午马,正是大比之年。

距离秋闱还有四个多月,但离考试报名还有十天不到。

“谢小官杀人了!”

一大早,一声惊人的叫声就在陕西凤翔府扶风县城里响起,然后,就好象插了翅膀,瞬间传播到县城的每一条大街小巷。

实际上,陕西一地民风剽悍,县城里每年出几条人命案子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大事。

陕西一地在大明朝的政治中地位特殊,乃是三边所在,国防的第一线。北方的宁夏、延安、榆林直接面对北方鞑靼人的攻势。从北宋开始到现在,几百年过去了,战争就好象没停息过。五年一大打,三年一小大。当地的百姓和草原民族,一碰了头,三句话没说对,亮刀子一命相搏也是常事。

后人以为,汉人读书读迂了,都如绵羊一样懦弱。其实,这不过是讹传。汉人,尤其是读书人,讲究的是君子仗剑行天下。

治国平天下,不但要依靠王道,霸道也是少不了的。

也因为地出前线,陕西一地历来就是出强军的地方。北宋的西军,更是当年一等一的野战集团。后来,随着西军的覆灭,北宋王朝也走到了尽头。可以说,整个北宋的国家安全都是由陕西人以一己之力撑起来了。

到了明朝,陕西一省中,又一半一上的青年壮丁从军,是军户最多的行省,即便是山西也不能与之相比。

正因为经过几百年不间歇的战争,陕西男儿骨子里都有一股子血性。遇到事情,讲究的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绝不妥协。

这也是后来李自成在陕西起家的根本,到了现代,老毛跟是依托陕北一地,逐渐发展,十年间驱除日寇,席卷天下。后来,又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将一个共和国打造成全球GDP第二。

可以说,从北宋开始,陕西人就深刻地影响到了整个中国历史。

所以,不过是一件杀人案子而已,并不值得扶风人大惊小怪。

之所以如此轰动,那是因为杀人者是个有功名的少年秀才。

“杀人了,哪个谢小官?”又有人问。

“还有哪个谢小官,西门卖肉的那个谢秀才啊!”

“原来是秀才屠户啊,那就难怪了?”

“谢小官看起来年纪虽然小,可性子却是极其梗直的,又急公好义,遇到不平之事,多半就伸手相助。哎,他这次杀了人,也不知道会怎么判决,如此人物,却陷进一桩案子里,倒是可惜。”

大家都聚在街上,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这个时候,旁边一个大约四十来岁的书生冷笑道:“君子当温润如玉,遇到事情当以德服人。谢自然谢君服好勇斗狠,身上又有哪一点像是读书人,出事是迟早的。再说,他不顾自己读书人的身份,要去行了屠宰贱业,真真是丢了我县读书人的脸。这次杀了人,倒也不好。至少要被革除功名流放三千里,倒是一件正人心,正风纪的好事。我县读书种子,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拍手称快!”

声音说得激扬,语气中却带着一丝幸灾乐祸。

说话这人姓黄,名东,也是扶风县的秀才,素来和大家所谈论的谢小官不和。

听到他阴阳怪气地说出这一番话来,众人都是不服。

别人敬他是个有功名的读书人,还情自忍了。可旁边一个卖烧饼的婆子却是不服,也不惧他是个秀才,破口骂道:“黄秀才你这话说得好没道理,什么以得服人,若遇到事一味退缩,还叫男人吗?说他操持贱业去杀猪羊,人家凭自己劳力吃饭,一不偷二不抢,又有什么好丢人的。哪比得上黄秀才你,都四十岁了,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了。整日间只知道到处打秋风,这十多年来,别说是我们扶风,就连整个凤翔府也被黄相公你给吃遍了,真真好大面子啊!”

这话一说出口,别人想笑,又不敢笑。

确实,这个黄秀才最近几年也实在有些不象话。一心想科举当官,可读书却不成,考了一辈子,也只得了秀才功名。不但如此,家中的祖产也被他变卖一空。

俗话说,穷则思变。

可这个黄秀才不当不思变,思振作,反学起别人要当山人。整日游走在富贵人家,靠着几首歪诗骗吃骗喝,纯粹就是一个高级乞丐。

哪比得上人家谢小官。

说起这个杀了人的谢小官,倒是扶风县的一个奇人。

谢小官姓谢名自然,字君服。

此人年方十六,本是一个富户人家,家中也有上百亩水田。可惜他爹在谢小官两岁的时候去世。

谢自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