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青山隐隐水迢迢作者:水菱 >

第2章

青山隐隐水迢迢作者:水菱-第2章

小说: 青山隐隐水迢迢作者:水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庞统玩味的笑着,“那就奇怪了。按理说这军中大事,旁人不得参与,却不知公孙公子为何同宣城援助部队同时到来,还那么凑巧得……救了本帅的命呢?”
公孙策顿时感到冷汗淋漓,军事非同小可,莫说自己现在是一介草民,就是官复原职没有皇上的旨意又怎能随便参与?此次自己一时好玩,倘若庞统追究下来,自己倒没什么,若是连累了那个人,那可就大大不妙了。想到这里他背上的冷汗又冒出不少,忽然注意到庞统好整以暇的神情,心知他是故意的,忍不住怒道:“庞统,我救了你,你不要太过分了!”
见他气得脸颊微红,无计可施的模样,庞统莫名心情一阵良好,哈哈一笑:“公孙公子,只要你不与我为难,公子的救命之恩本帅自然铭记于心。”
公孙策将牙咬了又咬:“庞元帅如今可是身系大宋边疆千万黎民安危,在下虽然一介草民,还是想提醒元帅多多保重,像昨日这种以身犯险的事还是少做为妙。”
庞统面色一变,昨日一战,庞统为了掩护撤退的百姓,带着飞云骑殿后才会陷入李元昊大军重围。但他为人心高气傲,自然不愿意做什么解释,冷冷道:“多谢公孙公子关心,公子请放心,在大宋还没有改朝换代之前,本帅自会好好保重身体。”
听了这一句,公孙策脸色蓦然大变。






第3章 第 3 章
这死庞统。公孙策咬碎银牙将一口气忍了,唇边匀起一抹笑,清澈的眼眸闪着慧黠:“刚才在下进来的时候,看庞元帅想得如此入神,又笑得如此温柔灿烂,想必是想起了至爱之人吧?”
庞统不想他突然提起此事来,微微一怔,半晌方缓缓答道:“不错,我是想起了至爱之人。”
“哦?”公孙策清秀的脸上写着八卦两字,“从未听得庞元帅有意中之人,不知是秦楼燕馆中的哪位红粉佳人能有此福气得到元帅垂青啊?”语气中的揶揄不言而喻。
庞策不禁好笑:“公孙策,你知道自己很八卦吗?”
公孙策笑得眯了眼:“庞元帅言重了,所谓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而且我听说庞太师他很想要抱孙子哪。”
庞统沉吟一会,笑道:“我可以告诉你,她不是什么秦楼燕馆中的女子,而是一位出生书香门第,品行娴淑、温柔美丽的女子,也是我这一生最珍爱尊重的女子。”
庞统答得如此坦荡直接,公孙策一时哑口无言,不过想随口调侃几句,不想这庞统倒是承认的一点毫不含糊,看来这佳人是确有其事咯?看着庞统也三十来岁了,有个女人也不足奇怪。想起女人,就不由想到小风筝,想到自己仍是孑然一身,顿时感到一阵泄气。想自己好歹也算是大宋第一才子,文采风流不说,长得也不差,可为何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共度一生的知己呢?
公孙策这边魂游太虚,开始天马行空,庞统那边也在走神。
庞统脸上带着懒散笑容,心中也在暗自奇怪。平日谁若是问他这些问题,他不将人打出去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可是今日任着公孙策闹了半天,却也不觉得有火气,反而故意引得这人误会,这可真真有些怪异。
微微摇头摆脱自己奇怪的想法,瞧着眼前之人:“公孙公子还想知道什么?”
公孙策从自怜自哀里回过神来,顿时没了逗人的兴致:“庞元帅,不打扰你休息了,告辞。” 也不理他,自顾自推门出去了。
庞统莫名其妙得看着公孙策没精打采得离去,心想,怎么这人翻脸翻得比书还快。


“王爷。”门外有人轻叫一声。
“岳凌吗?进来!”
一身黑衣的岳凌闪身而入,朝庞统行了个礼。
“我昏迷期间可有发生什么事?”
“没有,各部都按照事前部署行动,李元昊已经退兵三十里,驻扎在东平一带。梁远方将军正在按照王爷指示加固城池,囤积粮草。”
“很好,等会请梁远方来一趟,就说我要和他商量布防之事。”庞统想了一想,又道:“公孙策为何会来此处?”
听到这个名字,岳凌略有迟疑:“听此地守将梁远方将军讲,公孙公子与他是故交,此次是特意来探望梁大人的。据属下探知,梁远方将军也是庐州人士,其父是小有名气的梁又城大人,曾任庐州知府,与公孙真大人是故交。”
“哦?”庞帅黑眸中顿时闪过一抹兴致,青梅竹马?有趣真有趣!
庞统瞥见岳凌的迟疑:“有什么话就说。”
“王爷,公孙公子借为我疗伤之名问了一些关于王爷的事。”岳凌犹豫了一会,仍是道。
“哦?”庞统再度挑眉,“他问了些什么?”
“比如王爷怎样领兵打仗,又如何管理飞云骑,还有王爷平时是个怎样的人……”
庞统冷哼一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公孙策啊公孙策,你倒是会探听虚实嘛!”眸中闪过一抹利光。
岳凌看了看庞统的脸色,小心翼翼道,“王爷,我看公孙公子并没有什么恶意,言及王爷抗辽功勋时还多有夸赞。”
夸赞?庞统可不这么认为。忽的抬头看了看岳凌,眼中颇有些玩味:“这位公孙公子好大的魅力,居然让我的飞云骑为他说起好话来了?”声音忽的一凛。
岳凌大惊失色,咚的一声跪到地上:“王爷请恕罪,岳凌只是因为公孙公子救过王爷的命对他颇为感激,所以言辞恭敬了一些。”
庞统摆摆手让他起来:“你不用这么紧张,我只是随便一说。你跟着本王多年,忠心耿耿,难道本王还信不过你吗?起来吧。”
岳凌这才起身,垂下头不敢再说话。
庞统挥手让他下去,眸中若有所思。
公孙策,他想干什么?
一直以来公孙策都是隐藏在包拯的身后,虽说是大宋第一才子,庞统对他的关注很少,只因所有的风头光芒都被那个包黑子抢走了。印象中,庞统只记得这人长得清秀温润,有股书生的倔气。直到太庙公审之后,得知那招围魏救赵的妙策居然出自这人之手,庞统这才有“看走眼”的想法。
只是后来包拯跳崖失踪,公孙策辞官,自己也回家隐居,所以并没有想得太多。
不想现在,却以这样一种惊世骇俗的方式重逢,不可谓不是一种缘分啊。
看到公孙策忘记带走的那个瓷碗,庞统随手拿起,用手指轻轻摩挲着上凸起的花纹,心中募得掠过当时公孙策拉他上马时那冰凉修长的手指的感觉,与母亲那温暖的感觉很是不同,但是却一样记忆深刻。
公孙策!真有趣!为什么以前没有发现呢?
庞统唇边扯起一丝浅笑,让庞统感到有趣的人,通常不会很好受。







第4章 第 4 章
公孙策离开庞统房间后,随意在府中漫步。
正是初夏时分,芙蓉花开,绿池青青,浮萍点点,一派怡人风景。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公孙策凝望着苍茫碧空,暗自发怔。
小风筝,你知道我在想念你吗?

。“贤弟!”
公孙策抬起头来,一身戎装,高大英俊的男子正朝他走来。十五年不见,当初那个青葱少年如今也是长成坚毅刚劲的男子,由于长期驻扎在边境,面色偏黑,满面风霜。只是那笑容,仍旧是自己儿时所熟悉的爽朗亲切。
“梁大哥。”公孙策绽开梨花般的清浅笑容,熟悉的称呼溢出唇边。
梁远方望着那因为笑容而变得更加温润秀美的脸不禁一怔,小时候就知道这位弟弟长得漂亮,粉雕玉琢。可是十五年不见,不料当日那个玉雪可爱的少年儿郎竟出落得这般秀美雅致,真正是秋水为神玉为骨。更难以将他和那个大宋第一才子结合起来。昨日匆匆一见还来不及细看,便因庞统的消息而手忙脚乱,此刻见到,不禁又是一阵惊艳。
“梁大哥?”公孙策不见人回应,只是呆呆看着自己,不禁大奇。
梁远方这才回过神来,想到自己竟看儿时玩伴看呆了,脸色不禁一红,掩饰般道:“贤弟是从元帅那儿过来的吧?元帅是否已经醒来。”
提到庞统,公孙策脸色顿时不太好看,刚才在他那受的气顿时回了来,简单答道:“醒了,刚刚吃过药。”
梁远方看他脸色有异,不明所以:“贤弟,此次真是多亏你了。若不是你及时救了元帅,我军边防就要受到重创了。”
“可惜人家才不领情。”公孙策小声嘀咕了一句,梁远方没有听清,疑惑问。
“贤弟说什么?”
公孙策知道庞统在边防将士中声望极高,只笑道,“梁大哥,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大哥不必谢我。”又关切道,“昨日大哥匆忙布防,不知可有问题?”
梁远方笑道:“多亏庞元帅神机妙算,未雨绸缪,现在相邻各处都据城而守,又互有援助,李元昊各个击破之策便难以达成。”
公孙策哦了一声,这庞统果然是名不虚传,虽然自己身犯险境,却将前程后事都算得一清二楚,此役庞统虽算败了,但于大局而言,实是败中求胜。
忽听梁远方道:“贤弟,你此次来,我本是想多留你几天,一叙多年别情,只是……”
公孙策察言观色,不动声色道:“大哥不会是想赶我走吧?”
梁远方摇头道:“不瞒贤弟。如今西夏大军未退,两军对垒,宣城随时可能成为战场。所以我不便多留贤弟,贤弟在此休息一晚,明日我便送贤弟和展少侠回庐州。”
公孙策不禁哈哈一笑:“梁大哥,我此次来就是想来助你一臂之力。”
梁远方吃了一惊:“战场非儿戏,贤弟莫要开玩笑。”
公孙策敛了笑容,肃然道:“梁大哥自小忠肝义胆,保家卫国,小弟虽然才疏学浅,但也想跟大哥一起为国家出一份力。”
梁远方怔了一怔,见公孙策一脸认真,迟疑道:“贤弟你……”
“梁大哥难道信不过小弟?”
梁远方看了他半晌,突然满脸喜色得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有了大宋第一才子相助,何愁敌兵不退?我这就找庞元帅去。”
庞统?公孙策忙拉住他,“梁大哥,这事千万不能让庞元帅知道。”冥思苦想道,“因为……因为我跟庞元帅有些私人过节,他若是知道,必然不会让我留下。”
“贤弟过虑了,庞元帅岂是心胸狭窄之辈?”梁远方笑道,“相信庞元帅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很高兴的。”
“大哥……”
阻止不及,公孙策只好望着梁远方的背影枉自兴叹。这下可好!

自从包拯跳崖之后,就失去影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他辞官回庐州教书,展昭再度浪迹江湖。半年后,西夏李元昊大举入侵,边防岌岌可危。皇上急招赋闲在家的飞星将军庞统再度出山,领兵出征,开赴边关。宣城是西夏入侵的必争之地,公孙策从父亲处得知宣城守将竟是自己青梅竹马的梁远方。梁远方比他大了五岁,世家子弟,家族富裕,因两家是世交,从小二人相伴读书,十分亲密。梁远方十五岁那年突然说要弃笔从戎投军报国,当时还年弱的公孙策瞒着家人送梁远方远去。那个背着行囊在夕阳中远去的身影是公孙策幼年之中最深的记忆。

事隔十五年,公孙策再一次得到了梁远方的消息,由于宣城原守将在抗夏一战中牺牲,梁远方成为了宣城新守将。也许是知道此次凶多吉少,梁远方托人带信回家,刚好回家探亲的公孙策就得知了这个消息。二人昔日的情谊涌上心头,想见他一面的想法顿时萦绕心头,于是关了书院,辞别包大娘,带着展昭来到了宣城。

刚到宣城,就接到了庞统被李元昊劫杀的消息,原因是为了掩护撤退的百姓。梁远方即刻决定飞兵驰援。公孙策对庞统那是无甚好感,不但阴谋造反,还间接害死了包拯。不过,公孙策是那种以大局为重之人,此时边关吃紧,庞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不是因小失大之人。但是却暗自想着要好好看庞统的笑话一番。于是他决定跟梁远方一起去救庞统。理由很充分:一、庞统被围已久,肯定负伤累累,自己医术高超,到时候可以及时救治。二、展昭武功高强,到时候不但可以保护他还可以杀敌报国。梁远方虽与公孙策数年未见,但是庐州三子之名早就天下传,再加上青梅竹马的情谊,自然是信赖有加。于是就这么着,阴错阳差,也算是阴谋诡计的救了庞统。

当时情境自然不是非他去救不可,而梁远方也不赞成让他去冒险。但公孙策一想啊,这么个大好机会可以逗逗庞统,何乐而不为?加上李元昊大军已退,当时情势实在看似凶险,实则已无大碍。再加上武功高强的展昭大力支持,所以成就了他救庞统的美名。

本想好好揶揄揶揄庞统,没想到庞统不但翻脸不认账,而且还倒打一耙,真正气煞他了。

所以说到庞统这个人,他可说是又恨又爱。一方面,他是个乱臣贼子,图谋叛逆;另一方面,这个人又是大宋安危的保障,他骁勇善战、爱民如子,边境百姓因他而安居乐业。所以,公孙策对他的感觉很矛盾,不知该如何面对。

他此次来宣城,完全是为了想见见多年不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