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十里红妆 >

第31章

十里红妆-第31章

小说: 十里红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盈摇头一笑,没想到一转眼连兰舟也长大了。

过几天就是春闱应试的日子,但愿他能考得好一些,也不枉平日勤奋读书,将来有了功名在身,再娶上一门好媳妇,平平安安的过一辈子吧。

至于叶兰舟和自己有没有可能?只是想一想都觉得荒唐,转瞬便撂开了。

“小姐。”凝珠神秘兮兮的走了进来,附耳道:“谢家过来人了。”她受了小主人的叮嘱,一直留着这谢家的人,因此赶紧过来报信。

还是来了?初盈微微皱眉,按捺不住下了美人长榻。

如今初盈大了,早几年就没跟母亲宋氏住一起,而是住了姐姐以前的屋子。眼下不好直接去正厅里,于是便饶了一圈,从后门先进了隔壁的侧厅。

“我们家大爷是个有运道的,前不久刚升了郎中……”来得是谢家的一个妈妈,先把谢长珩夸了一番,接着又道:“我们夫人说了,这都是多亏傅老爷的提携,不然以我们大爷的年纪,若是跟前没个亲近的人指点,哪里能够成得大器?”

宋氏原以为对方是来说谢长瑜的,不料听了半天,说来说去都是谢长珩,心下只是觉得费解,不好细问只是含笑应了几句。

那妈妈又笑道:“夫人真是好福气,养得儿女一个比一个出众,远的不说,就说夫人跟前的四小姐,那可真是一等一的好姑娘……”底下便连番的夸初盈,只说的天上有地下无,京城里头再难找出第二个来。

话已经说得这么明白,宋氏并非迟钝之人,自然听得出对方的来意,——居然是求小女儿做长媳?可是……,先前谢家的意思分明是做小儿媳。

这番变化未免太让人意外。

而侧厅里的初盈则是满心费解,——这算是怎么一回事儿?谢家不打算让谢长瑜娶自己,转而改成谢长珩了?真是莫名其妙!

继而想了想,心头却是一阵恼火。

如果自己没有猜错的话,一定是谢家发现了谢长瑜和苏宜君的事,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或许是不愿意拆散了他们,或许是怕瞒不住傅家,所以干脆断了念头。

可若只是这样也罢了,怎么又想着让自己嫁给谢长珩?天底下的男子多的是,难道自己非得嫁给谢家不成?

小儿子不合适就换大儿子,谢家真是太看得起自己了!

等那妈妈走了后,初盈一脸不快的推门而入,撵了丫头们,对母亲道:“娘你别听旁人说得天花乱坠,反正我是不嫁他们谢家的。”

女儿能够想到的东西,宋氏自然也能够想到,脸色微沉,正色道:“你放心,这门亲事娘不会答应的。”摇了摇头,“别的不说,那谢家老大可是比你年长九岁,这年纪也差得太多了。”

宋氏一直对小女儿要求的比较松,平日多有疼爱,在她心里小女儿应该嫁一个简单的家庭,以后不用为各种琐事烦心操持,一辈子和和美美的过日子。

长媳不好当,特别是如今谢家的嫡长媳。

谢长珩挑着整个谢家的重担,小女儿若是嫁过去,——上面要伺候婆婆,中间要服侍丈夫、照看弟妹,还要主持一家大小的中馈事务,那还不得操碎了心?

而且照谢家的反应来看,谢长瑜和苏宜君一定有点什么瓜葛,才会让谢夫人改了主意,结果把小儿子换成了大儿子。

有这么一对不着调的小叔子和妯娌,往后的日子能安宁吗?

宋氏怎么看都不满意,尽管但就个人条件来说,谢长珩是数一数二的,但是各种杂七杂八的因素凑一起,完全不是自己理想的女婿人选。

只是傅家、谢家一向交好,便是打算拒绝,也得想个妥当的理由婉拒,不然上头还有公公看着,稍有不慎便里外都不是人。

最好的办法……,宋氏略微沉吟便有了主意。

只要早点给小女儿定下亲事,那么谢家自然不会再存想法,可惜这好的亲事,哪里是说找就能找到的?不由叹了口气,心头又多了一件烦心事。

初盈回了房,半天都没有平复心绪。

想起谢长珩那张始终笑吟吟的脸,不由皱了皱眉,更是莫名其妙有一点怯,觉得这种人还是不要招惹的好,免得被啃得骨头渣子都不剩。

其实认真说起来,谢长珩从没有对自己做什么过分的事,倒是很温和很亲近,只是自己并不喜欢这种感觉。

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谢长珩更不是傻子。

比如当初他赔自己的花篮,还送药膏,任凭自己怎么冷言冷语,都依旧保持风度翩翩的样子。

这一切,肯定不会是他很有多么看重自己,不过是因为自己姓傅罢了。

35、姐妹(上)

谢夫人听完仆妇的回述,缓缓道:“这么说……,和傅家结亲的事有些悬了。”

那妈妈忙道:“宋夫人并没有说什么,只是一直不搭腔。”

“行了,你下去吧。”谢夫人心里明白的很,——傅、谢两家多年交好,对方怎么可能说出难听的话?人家不答腔,便是心里不愿意了。

谢夫人的娘家苏氏一门,在本朝算得上是名门望族,如今虽然权势不算大,但是根基还是有的。而她本人有美貌有才情,加之当初嫁到谢家时,正是鲜花着锦、烈火油烹的时候,骨子里清高骄傲惯了。

眼见傅家不愿意结亲,尽管觉得惋惜,但也不打算死皮赖脸的去求人,便露出松口之意,转头对大儿子道:“既如此,那和傅家议亲的事便罢了。”

谢长珩清楚母亲的性格,有点宁直不屈,怕是心里觉得傅家有些看不起人。

自己是打定主意要娶傅家女的,不想母亲心里存下成见,免得以后妻子进了门,婆媳之间有了芥蒂,因而道:“要说这件事怨不得傅家,相亲中途换人,搁谁身上都会不痛快的,不过是人之常情。”

谢夫人想起小儿子,再想起躲在后面的侄女,真是一团子糟心事,“不错,都怪老五那个不争气的!”恨恨道:“好好的,他居然放着珍珠不要,偏偏看上了鱼目,真是鬼迷心窍了。”

对于小儿子娶侄女一事,心里自然是不痛快的,可是偏生约束不住,若是闹大了把儿子给毁了,岂不得不偿失?况且大儿子都当面开了口,驳了他的话,难免让人以为谢家母子不和,闹出去可真是一个大笑话。

再者说透了,现今大儿子才是谢家的一家之主,即便三从四德里头,亦有“夫死从子”这一条,这个家大儿子是做得了主的。

谢夫人把烦心事暂且压在心底,眼下当务之急,是把大儿子的亲事定下来,毕竟嫡长媳就是未来的当家主母,这才是重中之重。平了平气,又道:“傅家都不愿意了,还能如何?”

“母亲不用烦心。”谢长珩微微一笑,“好在傅家并没有说什么,只要话没说死,事情总是会有转机的。”站起身来,“这件事就让儿子去办好了。”

出了上房的院子,往前走过一段碎石子青苔小路,在一树玉兰花前停下,此处幽幽静静、花香扑鼻,是个静下来沉思的好地方。

傅四姑娘?谢长珩想起那个扎双丫髻,肤似雪、眼若漆,心思灵动的小姑娘,无声的笑了笑,——那个时侯,可真没想过自己会求娶她做妻子。

******

宋氏眼下不仅要操心初盈的亲事,还有初容和初芸的,特别是初容还大两岁,要是再不把亲事定下来,难免让人觉得做嫡母不厚道,迟迟不让庶女嫁出去。

本来去年就开始初容议了,相看了好几个月,总算挑出一家比较满意的,谁知道还没来得及说定,对方家就准备调任到外省。

卢姨娘舍不得初容远嫁,最后亲事只好作罢。

这一拖沓,后头的初盈和初芸也该议亲了。

三个女儿挤在了一块儿,宋氏忙得有点焦头烂额,偏生谢家这边还出了问题,折腾到现在,一门亲事也没定下来。

这段时间天气暖和了,宋氏便让几个女儿扎堆在一起做针线,给自己绣嫁妆,初珍还没到议亲的年纪,只在边上给姐姐们打下手。

平日里,初容的脾气是最宽和温婉的,加之初珍养在卢姨娘跟前,自然和她要更亲近一些,因此便坐在了她的旁边。

初芸跟初盈是同岁,且她一心要讨好嫡出的妹妹,两个人便凑在一起。绣了半日觉得脖子酸疼,便直起来揉了揉,问道:“四妹,你说大姐的生辰送点什么好?我原是想绣一个屏风的,可惜太大了,一个人只怕是来不及。”

初盈头也没抬,应了一句,“我还没想好呢。”

初容则是心下一动,——初芸想拉着初盈一起绣屏风?

到时候看在嫡亲妹妹的份上,做王妃的大姐少不得高看屏风一眼,连带初芸也得个好,顺带还显得她和初盈平日亲密。

这样的好事,自然要把其他人排除在外了。

可惜自己在这个家里面,守得就是一个“拙”字,出风头讨巧的事不必去争,扭头看了一眼初珍,——只要把这个麻烦包教导好,不给嫡母添堵,看在姨娘和自己都本本分分的面上,总会给自己一条路走吧。

其实上次那家就还不错,可惜要到外省去,自己一个庶出的女儿,若是没有娘家作为依靠,若是不能让婆家沾点光,一个人在外省能岂能有好果子吃?因此姨娘虽然惋惜肉痛,还是求嫡母把亲事推了。

初容心下叹息,要再找那么合适的怕是不容易呢。

那边初芸已经叽叽喳喳说开,一面帮着初盈挑线,一面叹道:“我就是绣字绣得不好看,总没有一气呵成的感觉,不想上次四妹绣的那副字,远远看着倒好像是真的写上去的呢。”

初盈扭脸笑道:“那回头屏风上我来绣字,你来绣花好了。”

不过是玩笑之语而已,毕竟绣字简单且是单色,其他花花叶叶的,绣起来才是费精神的活儿。

谁知道初芸却满口应了,“那也使得,只要绣出来的屏风好看,能让大姐喜欢,我便多下些笨功夫好了。”

初容方才能猜到的那些心思,初盈转瞬也想到了。

只是她前世在何九儿手下讨过生活,知道其中的艰辛,且初芸并没有任何恶意,只是想跟着自己沾点光,好让姐姐初慧高看她一眼。

初盈心里有些唏嘘之意,便点了点头。

初芸顿时松了一口气,初容则是有些看不透,——这个嫡出的妹妹心思像一团雾,时而聪明,时而单纯,时而又像是别有什么深意。

几个姐姐们各有一番心思,只有初珍年纪还小,才得十岁,心下懵懵懂懂,且卢姨娘为了让主母省心,自然是要把她教成一张白纸的。

到了下午,初芸单独过来了一趟。

初盈刚睡了午觉起来,还正睡眼惺忪着,头发也没挽散在一边,凝珠正在给她慢慢的通头发,那及腰的青丝仿若一匹上好黑缎。

初芸站在旁边看着,赞道:“四妹的头发可真是长得好,这都是福泽呢。”

初盈本来就是小巧的瓜子脸,两边被头发一遮,愈发显得娇小宛若莲瓣,堪堪只有一个巴掌那么大。因为脸庞小,反衬得一双眼睛又黑又大,对着镜子露齿一笑,“三姐的嘴越来越利,将来三姐夫可有得苦头吃了。”

“呸!”初芸顿时红了脸,“你这个口无遮拦的促狭鬼。”

初盈笑了笑,等着凝珠挽好了头发,随便拿起一根玉簪子别在发髻上,然后亲自取了一匹蝉翼纱出来,小心的在床上铺开。

初芸的眼睛顿时一亮,“这么一大匹的蝉翼纱?”

“做屏风,当然还是蝉翼纱绣出来才好看。”初盈又让人取了上好的金线,以及各色上品绸线,“我想着要绣就绣个好的,找母亲央求了半日,才给了我这些。咱们得仔细一点用,万一糟蹋了可没有替补的。”

初芸连连点头,“我省得。”

姐妹俩凑在一起商量着绣什么花,用什么图样,还有该写点什么字在上头,正说得热闹之际,浮晶掀了帘子进来,“三小姐、四小姐。”

初盈抬头见她一脸喜色,不由问道:“什么喜事?”

浮晶笑吟吟回道:“外头刚送来的消息,说是叶家二爷会试中了!”

“真的?”初盈心里挺高兴的,忙问:“中了多少名?”

“二十六名。”

初盈眼里有些讶色,自语道:“小小年纪,倒还有几分能耐呢。”

初芸取笑道:“看你说得,跟自己又有多大年纪似的。”

初盈不好解释,拉起她,“走,去娘那边说话。”及至见了母亲宋氏,说道:“等下月殿试一过,兰舟可就是翰林院的学士了。”

宋氏连连点头,笑道:“我早说兰舟是个肯上进的好孩子,你可别再取笑人家。”转而让金盏备了贺礼,送去叶家道喜。

初芸眼珠转了转,站在一旁陪笑没有说话。

******

会试之后,所有中榜的贡生都要参加殿试,一般只是排个名次,只要考生没有大逆不道之举,均是不会落榜的。

殿试后第三天发榜,叶兰舟中了二甲第三十二名。

这个名次算不上很好,但他今年只有十六岁,朝廷需要一些少年才子的佳话,加之从前在傅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