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清]齐妃修真记 >

第39章

[清]齐妃修真记-第39章

小说: [清]齐妃修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少。
    前段时间放出的宫女,刘府已经筛选了四个,两个严格的送到了冀州,另外两个宽松的已经送到了京城的府邸。
    李筠婷和哥哥讨论题目,便让人捎了封信给华氏,言明了个中缘由,等到李玉泉殿试过了,再开始同宫中的两个嬷嬷学规矩。
    华氏自然应允,这让李汝兰心中雀跃,她已经迫不及待同她的两个嬷嬷学习规矩。虽然苛责了点,这段时间踩着特制的花盆底,腿脚都是颤颤,吃饭的时候也是有规矩的,饭也吃的不好。每当这个时候,李汝兰就特别怀念自己的空间里的丸子,想想选秀,咬咬牙坚持下去。
    盛老太太心疼李汝兰,想要让缓缓进程,只是李汝兰哪里肯,笑着同盛老太太撒娇,表示要坚持下去。李汝兰对李筠婷的选择暂缓是嗤之以鼻的,规矩自然越早学越好,可以在做到规矩的时候,袅袅身姿,步步生莲。
    华氏把李筠婷送到李玉泉那里便是想着让兄妹二人多亲近,这才是正经的嫡亲的亲戚,虽然不太明白李玉泉的殿试同李筠婷有什么关系,也是应允了晚些学规矩的请求,信中叮嘱对待嬷嬷一定要恭敬有礼。
    一个是武嬷嬷,一个是周嬷嬷,是眼见着李筠婷如何同李玉泉如何做策论的,更见着李玉泉对妹妹点出问题的信服,两人眼中皆是震惊,原本李二小姐就生的貌美,原来更是女诸葛?
    两人上午的时候会简单指导李筠婷的女红,刚看着成品的时候,两人本想放下这个环节,等到看李筠婷自己绣时,才发现虽然绣得细致,只是也太细致来了,便指导,如何在不起眼的地方可以略略粗糙些。
    这样一来,李筠婷的绣活的速度是大大提高,只是在两位嬷嬷的眼中,还是太过于缓慢。若是进宫选秀,考验绣活,这样的速度自然不行,便想办法,改了李筠婷的绣法。
    很快就到了殿试的日子。 
        
55还乡(一)
    李玉泉殿试进了一甲;是探花郎;这个消息传到冀州,整个李府都为这个消息沸腾了。李文烨原本就为大儿子自得;因着李玉泉教养得好;更是对华氏青眼相待。认为是华氏同自己的教养的当。
    李文烨本就是官场上的人,他的儿子得意;自然又奉承之人;李府一时间倒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李筠婷同李玉泉在京中;李玉泉在京中也有自己的交际,既然得了这般的好消息,京中也是门庭若市,只是刘凡咬牙不已。他自觉比李玉泉有才;原本是二甲;这个成绩也颇为不错,只是同李玉泉相比,顿时心里不平衡。李玉泉在京中认识的人本就广,中了选之后更是忙着交际,昔日的好友,渐行渐远。李玉泉对此也只能一声叹息,他看得出刘凡因为李筠婷的事情对自己颇有不满,只是涉及到自己妹妹的声誉,也只能如此。同时也叹息刘凡只读圣贤书,不闻窗外事,他是明言过自家是汉军旗的,大概刘凡还不了解这汉军旗下的女孩儿是需要选秀的。
    冀州同京城虽然相距不过一日的行程,只是这两厢都忙碌,倒是没办法相见。
    在李玉泉上任之前,倒是得了空子,衣锦还乡。
    李筠婷在前段日子也来了月信,容貌和之前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倒是胸脯微微隆起,开始发育了,青黛倒是笑着说道:“小姐也是大姑娘了。”
    两人坐着马车回冀州,殿试本就在四月,现在回冀州已经是六月初,原本冬日马车上会围着重重的帷毡,现在已经都去了,小窗上的帘子也掀起,马车行走在官道上,等出了京,便可见到大片大片的绿,地里挑着旧年的稻草人,若是有荷塘,则可看到莲叶微微展露。等到七月份的时候便可见着“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色。
    这段时间,见不着了李筠婷,加上在京中也没有生事,泉哥儿也进了一甲,便也难得见着了李筠婷给了个笑脸,要知道在李汝兰落水之后,盛老太太见着李筠婷是没什么笑意的。
    华氏倒是搂着李筠婷,许久不见女儿了,心中高兴得很,而且此番倒是可以住在家中,自己注意让李筠婷少同李汝兰交往便好。这时候后面的马车倒是下来了两位嬷嬷。
    李筠婷便介绍了,一位是武嬷嬷,一位是周嬷嬷。等到李玉泉殿试完了之后,李玉泉在京中应酬,而李筠婷便搬到了京郊,每日里学规矩就正式搬上了日程。李筠婷素来不喜麻烦,规矩总是嬷嬷一教便可到位,两位嬷嬷自然是赞叹。
    “两位嬷嬷辛苦了。”华氏笑着说道。
    “二小姐是个伶俐的。”周嬷嬷说道。
    华氏以为是客套话,哪里知道都是实话。
    而李汝兰原本为自己的走路资质自得,今日里还特地穿了花盆底,见着了李筠婷的走路姿势,便捏了捏帕子,笑着同她说道:“妹妹走路倒是好看得紧。规矩学得不错。”
    “哪里有姐姐学得早?”李筠婷说道,“不过四月才开始学规矩。”
    李玉泉倒是听到了两个人说话,笑着说道:“有妹妹的帮忙确实得益颇多。”
    “妹妹怎么帮到你了?”李汝兰有些好奇地问,若论帮忙,李汝兰自觉自己给李玉泉寄去的诗词是极好的。
    李玉泉便说了每日里下午时候的功课,听着让李汝兰一呆,这完全就是模拟考场啊,这个时代苦读书的多,若是经过这样的模拟,说是可以得益,她完全相信。便觉得有些后悔,若是这次去京城的是她便好了。这般想着,难免面色就微微漏了出来。
    华氏见着了李筠婷的表现,心里冷笑,李筠婷不在的时候倒是会装模作样,刚一回来,便想着攀比了。刚刚是规矩,这回又是嫉妒李筠婷同李玉泉的交好。也不想想,他们才是正经的嫡亲的兄妹。
    “这个法子倒是不错。”华氏笑着说道。
    “法子倒也罢了。”李玉泉笑着说道,“其实平日里同三两好友也会这般做策论,只是妹妹虽然写不出这样的八股文,点评却是极好的,尤其是破题,精准立意高远,我所远远不及。”对于李筠婷,李玉泉完全不吝啬自己的褒奖,“若是妹妹是男儿身,缜密学这些个文章,我则远远不能及。”
    华氏是知道李玉泉从不空口说些白话,听着这般的褒奖,倒是捋了捋女儿的鬓发,“泉哥儿的文章,老爷是时常称赞呢。”
    “在京城里有什么见闻不成?”华氏问着李筠婷。
    李筠婷笑着说道:“旁的无甚,只有两桩事,一件是春日里缺水那次,和哥哥去了天坛,见着了皇上祭天。”
    李汝兰的眼睛先是一亮,后是一暗,问道:“那姐姐看清了皇上吗?”
    李筠婷自然是见着了,着金黄色的龙袍,身上的图腾在阳光下无比耀眼,欣长的身子,容长脸,脸颊上隐隐有些小坑,是熬过水痘留下的痕迹,只是对李汝兰说道:“离得远,倒是没有见着。太子,还有一些个阿哥也去了祭天。”
    李汝兰便更是艳羡。
    “那还有一桩呢?”华氏倒是笑着问道。
    “还有一桩便是下棋了。”李筠婷说道,“倒是和哥哥的一位好友下过棋,颇为尽兴。”说的便是刘凡了。
    一行人说笑着进入了盛老太太的院里,一块儿吃饭,李玉溪扯着李玉泉的衣袖,这段时间他也开始写文章了,八股文的固定的格式,还需要破题破的有新意,立意高远,简直是难以想象,便问道:“二姐真的这般厉害?”
    “我骗你作甚?”李玉泉失笑着说道,“这番二妹妹会常住家中了,你若是有空让她点拨你的文章。你便会知晓,为何会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典故了。”
    李玉溪带着些跃跃欲试,“真的吗?”
    “我还带了几篇文章。”李玉泉说道,“晚上吃过了饭,我们到书房里,我拿出来给父亲还有你看。”
    李玉溪点点头。
    两人说话声音并不大,华氏倒是拿两人打趣,“泉哥儿同溪哥儿在讲悄悄话呢。”
    盛老太太最喜见着府中和乐安稳,所以才会对可能存在的李汝兰同李筠婷的姐妹相阖格外的生气。便也笑着说道:“你们两个说什么,也让我这个老太太跟着开心开心。”
    李玉泉笑着说道:“还是说做文章的事情,弟弟最近也开始写文章,正同我抱怨文章男些。”
    “泉哥儿是探花郎。”盛老太太连忙说道,“你哥哥在府上的日子,你可得多多请教。”
    “哎。”李玉溪朗声应道。
    一时倒是和乐。
    李文烨正是和乐的时候,进了厅堂,因着李玉泉的事情,脸上也带着微笑,“什么事情这么乐?”
    女儿儿子们自然请安,华氏笑着说道:“今日泉哥儿回来了,你也不早些回来。”
    “已经尽力推掉些个应酬。”李文烨说道,然后对着李玉泉笑着说道:“泉哥儿这回是出息了。”
    一室融融。
    晚上的时候,华氏拉着李筠婷要说些个话,李文烨则带着两个儿子去了书房,盛老太太向来歇息得早,李汝兰便觉得有些自嘲和落魄。回到房间选择了看写个诗词,她不信,李筠婷还能指导了李玉泉的文章?
    书房中,李玉泉拿出了当时的题目,自己的第一次的作答,上面用朱砂圈着的是李筠婷的笔迹,得了李筠婷的指点之后,在原本的文章上,李玉泉用小字备注,更是有第二篇改进后的文章。
    李文烨见着了文章,也是赞叹,李文烨也是经过殿试,只是当时得三甲,加上官场上的文章同八股文虽然有些个类似,但细处还是有分别,刚开原本的文章,便觉得不错,只是经过李筠婷的指点破题立意,再挥毫而就的文章则同原本相比更是高了一个层次。
    看了文章,李文烨倒是明白了,为甚当时女儿会推迟了同嬷嬷学礼仪了。
    “你妹妹倒是有心了。”李文烨说道。接着倒是和李玉溪说了同李玉泉一样的话,“你二姐姐在家中的时候,多请教立意破题。文之骨便是如此,若是没有骨,上面的皮肉如何丰满?”
    “我晓得。”李玉溪说道。
    李筠婷这边同华氏聊着,说着京中的见闻,华氏便有些醋了,“看你总说着京中好,莫不是此番还想着过去?我可不依。”
    “女儿常伴与母亲膝下也是好的。”李筠婷浅笑着说道,“只是毕竟怕惹得老祖宗厌烦。”
    “我儿素来乖巧,怎么会?”华氏点了点李筠婷的鼻头,“我听两个嬷嬷把你夸得是天花乱坠,莫不是你给了好处不成?”
    这话说的轻快调皮,李筠婷说道:“怎么会?”李筠婷也难得开了玩笑,“是女儿确实伶俐。”
    惹得华氏轻笑,房中也是欢声笑语。
    “我特地寻得两个性情温和的嬷嬷。”华氏摸这女儿的发丝。
    “娘有心了。”李筠婷笑着说道。
    两人说了一阵,晚上李文烨同华氏说了华氏的文章。华氏瞪大了眼睛,“我原以为是泉哥儿带着些夸张的成分,老爷看了文章,确实点拨得不错?”
    “嗯。”李文烨说道,“可惜了,若是男儿身,恐怕多培养一阵,中个状元都是成的。”
    华氏倒是了解女儿笑着说道:“我看不成。茜儿啊,性子太过于沉稳了,看事情通透,但是真正做文章不是只有破题就够了。我倒是喜欢闺女。”
    之前李文烨忙碌,晚上就歇息了,今日里多说了一阵,泉哥这回金榜题名,娶媳妇的事情也要提上日程。慢慢说着,便夜深了。 
        
56还乡(二)
    三年的时间;足够发生许多的事情;例如,李玉泉给李筠婷娶了嫂嫂;同是汉军旗;闺名唤作赵月,选秀落了选之后;华氏亲自相看的;容貌是最为讨长辈喜爱的宜室宜家类型的;性格也是温顺的,因着在京中做翰林,李玉泉便和妻子常住京中。逢休沐日回冀州倒也方便。
    李汝兰因着没有空间了,大的动作不敢多做;最多在盛老太太那里言语挤兑一番。每次挤兑后的结果;往往是让李筠婷再京中小住几日,这让李汝兰更是恨得牙痒痒的。恨不得替了李筠婷去京中。
    华氏也看出来了李汝兰对京中的事情格外在意,按理说送李汝兰过去也是一样,只是一来是老太太舍不得,二来偏偏华氏不想让其称心如意,便总是让李筠婷去京中。
    赵月性格温顺,李筠婷素来是话语少,原本赵月还担心小姑子住在自己这里过于难伺候,实际相处倒还愉快,李筠婷从不挑剔。
    李筠婷对赵月的印象也颇为不错,事实上只要不似李汝兰那般为难自己的,在李筠婷心中都能博得好印象。
    赵月家信奉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过只是认得字,但其他的功课,尤其是属于当家主母的功课,从不曾放下,御人之术还有算账,赵月颇为通晓。女红,赵月也是拔尖的,也会教李筠婷一些小技巧,三年的时间若是李筠婷绣得仔细,速度不曾提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