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家有匪婆 >

第35章

家有匪婆-第35章

小说: 家有匪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儿被春分听见了,连忙制止:“就算孙姨你们不大熟悉,六姑娘的脾性你们还不知道么,又在这儿乱嚼舌头根子……”

两个婆子连忙收声。这娘儿俩看着是整日笑眯眯的,对着佣人也从来都没有颐指气使,可就连二爷每日来坐坐,对这娘儿俩那也是满脸陪着笑,在老宅时哪里见过那位爷软成这样儿?

金熙倒不想管下人们都怎么想怎么说。搬来方巾巷时她也不过只嘱咐了一句,那就是,这边的事儿在这边怎么说都不怕,出了这个门儿,嘴都给我拉上封条。

到底也没带一个使唤人,娘儿俩便出去看地了。可是每天早出晚归、一直转到第三天,身子虽是不累、心却累得不善,脸也晒得通红,却没瞧上一处。不是地方太小不过零星三五亩七八亩,就是离方巾巷太远,有点什么事儿回来找人都麻烦,金熙可不大放心。

这一天就是第三日,天都擦黑了,娘儿俩才带着一脸沮丧回了方巾巷。刚进了巷子口儿,金熙就瞧见门口立着个小小的身影,“小秋子?”

“姐姐!”那小身影一溜烟跑了过来,果然就是郭秋田,“姐姐你去哪里了,我昨天午后就来过,看门的于爷爷说你不在家。”

金熙胡噜了一把小秋子的头:“姐姐有些事,出去了几天。你今儿又等了姐姐一下午?是不是有什么要紧事儿找姐姐啊?”

小秋子很沮丧的低头:“我和我娘可能要搬走了……我们东家想要把地卖了,回河北老家养老去。地若是都没了,我和我娘就得去别处找活儿干。我娘就叫我来和姐姐说一声,等我们找到了新活路,我再和娘一起来看姐姐。”

金熙与孙樱娘对视一眼,皆笑起来。金熙就问小秋子:“你是说,你们东家想卖地,还没卖成呢?他有多少地你知道吗?”

小秋子并不知道东家到底有多少地,只知道是很大的一片,东家正在四处找买主。金熙连忙嘱咐他:“你回去就去和你东家说,有人明儿一早去看地,叫他先别忙着找别人了。”

“你明天一早早些起来,过来接姐姐吧,姐姐和你一起去看看那地,要是合适姐姐就买了,你和你娘也不用搬走,继续给姐姐做活计好不好?”

小秋子简直乐翻了天,频频点头应声:“好啊好啊,姐姐要是买了那地,我们家和韩叔就都不用搬走了是不是?韩叔种地种得好着呢!”

这小子,自家的事儿还没解决,就惦记上了邻居,捎带手儿给邻居也找了个事儿做,倒是个有情义的。金熙笑着拍了拍他:“趁着天不大黑,你赶紧回去,路上小心些。记着到了家就去和你东家说,姐姐明天一早就去。”

打发走小秋子,金熙一边跟孙樱娘说着是如何认识的这孩子,两人一路进了家门。孙廷栋兄弟也才下学不久,做完了功课正与小武军路川在院子里练拳脚,见两人进来,连忙都停了手过来给孙樱娘问好。

孙廷钧是个有心计的,见二人略带疲倦却又有些笑意,低声询问道:“姑姑和小熙这几日没白跑吧,有消息了?”

金熙笑着点头:“得来全不费工夫。跑的几日都白跑了,好信儿却是自己送上门来的。”

这会儿也到了饭点儿,自打孙樱娘来了,众人都是一起去后院用饭,孙樱娘就招呼:“一路走一路说吧,不急在这一会儿。到底能不能落听,也得明天真正看了地聊好价钱不是。”

金文清前天一早儿出门了,说是明天才回得来。平心而论,家里的大少爷予豪和二少爷予辰年纪都不小了,却不是瞧不上经商这码事儿,就是埋头苦读,金熙甚是替金家悲哀。怎么就没一个能像覃慕天和覃慕枫那样儿帮着分担些?

可就算金家后继无人,她又能如何。她不过是个小姑娘,又是个搬离了老宅的小姑娘,金家的事儿远远轮不上她置喙。就算有朝一日金文清老了跑不动了,几位少爷也跟不上趟,要饭也要不到她的门前来——即便她愿意管谁一辈子的饭。

今晚吃的是打卤面。金熙与孙樱娘白天不在家,丁妈和薰紫便也去厨房帮厨了。因为人多,做了一大盆西红柿鸡蛋卤,一大盆茄子肉丁卤,还有一盆豆角丝炒肉丝,一盆凉拌绿豆芽。又切了些黄瓜和小水萝卜做菜码,满桌子的红绿白黄,看起来既清爽又勾人食欲。

薰紫拎了食盒,先去给前院的看门老于头和两个小子启明启华送饭。那三人是每人一大海碗面条儿,外加一大勺子西红柿鸡蛋,一大勺子茄子肉丁,陈妈图省事,只给带了三条整根的黄瓜外加两头大蒜。

孙廷栋瞧见了,也大声叫喊:“陈妈,也给我拿根黄瓜来!再拿头蒜!”

话音一落,几个臭小子的声音也此起彼伏,都是要整根黄瓜的。倒将陈妈笑坏了,端出一大盘洗好的黄瓜和小水萝卜来放到院中央大桌上,又将一把大蒜放到空碗里:“早知道这样,何必叫叠翠细细的切了黄瓜丝……”

金熙一边喊着陈妈丁妈都一起吃,说是各自搬了凳子在院子里团团围坐着吃饭,既凉快还热闹,一边笑看着这场面。这才叫生活呢,哪像金家一到用饭时,皆拘了笑容板着脸坐着,一点其乐融融的样子也没有……

第七十章 穷家富路

小秋子他们东家是个六十几岁的老头儿。说是在河北老家有上千亩良田,京城里这百八十亩也就无所谓了,赶紧变卖成现钞回老家养老去,也省得为这一点子地操心受累了。

老头儿姓许,金熙直接唤他许爷爷,老头儿捋着胡须笑着应声,又夸赞了几句:“现在哪里还有年轻人愿意种地的?就冲这个,我也不跟你们打太极了,我这一百零三亩地,全是亩产近五百的好田,这种地在京城,至少也要六十大洋一亩,我给你们便宜两块,五十八块一亩如何?”

金熙娘儿俩前几日跑了不少地方,虽说并没有看上的地,价格却也打听的差不多,若真是像他说的五十八块一亩便能成交,确实不算贵。而许老头儿这块地的产量,小秋子去接她们时也说了,说是韩叔说的,地是好地,尽量莫错过了。

金熙就笑着跟许老头儿讲价钱:“若是把许爷爷的三亩零头儿抹了呢,就算我少花些,我却不合适了,地契上还少了三亩……不如许爷爷再给我让一步,五十五块如何,您若是能应了,咱们这就去一手交钱一手换契。”

许老头儿一边摆手一边大笑:“你这丫头倒是精明。就算地契不抹那三亩,只给你抹了三亩的钱,你也不过少花一百多块。你现在给我一亩抹了三块,你就少花三百多呢!”

“我宁愿那三亩不给你算钱了,你给我五十五我可不干!知道的知道丫头你会讲价儿,不知道的以为我老许头儿这地不过亩产三百,我丢不起那人!”

是个懂得种田又爱田的,金熙暗笑。又望了望孙樱娘,见孙樱娘对她点头,也就打算赶紧定下来省心了——到许老头儿家里来之前,小秋子带着她们娘儿俩到地里去转了一圈儿。地很方正,地中央还有个水井、浇水也方便,与方巾巷离得又不算远,小秋子这小孩儿、一路跑着也不过半个钟头。

许老头儿又开了口:“你们娘儿俩也真聪明,不找牙行直接来我这儿就算对了。若从牙行走,也得被他们吃上一笔手续钱,咱们两家都得平白多花百八十。”

金熙一听有些傻眼。原来现如今也有牙行这一说儿,就像前世的中介?若不是正巧小秋子去方巾巷说了一声,赶上了这个巧宗,还真是不如去找牙行呢。可之前她们娘儿俩哪知道牙行这个行当,在这大夏天的顶着大太阳跑了好几天,真是被晒得不善。

她摸了摸脸暗道,要不是家里有现成的薰衣草花水,这脸想必早就被晒掉皮了。好在价格谈成这样,也很令人满意了,又像许老头儿说的、还省了中介费。

孙樱娘便掏出了两张一百块的钞票:“这地我们要了,价格就按您说的算。您先收了我们的定钱,简单立个字据吧。我们娘儿俩这就回家去取钱,午后过来接着您、咱们一同去换地契。”

许老头儿笑呵呵应了,叫来自家的账房先生,嘱咐他先给写个定钱的收条儿,再注明成交的价格和地的亩数儿。又和账房要了两块大洋,赏了带金熙她们过来买地的小秋子。

金熙心里暗暗点头,这老头儿办事真爽快,人品也好。不过也多亏小秋子娘儿俩,帮她找到这么一块好地。若是原来的地主人品差,不定会有多少遗留问题呢。小秋子拿到两块大洋的赏钱美坏了,跪下给许老头儿磕了个头,甜甜地说了声谢谢东家赏。

“这孩子伶俐着呢。我说要带着他们娘儿俩和我一起回老家吧,他娘却死活儿不愿走……那么个男人,等他作甚!”许老头儿叹气道。

离了许老头儿的家回方巾巷路上,孙樱娘再三嘱咐金熙:“留下那母子俩给你做工,平日里多照顾一些,一个女人带个孩子,不容易……”

金熙心里明白,孙樱娘这是被那娘儿俩触动心事了。小金熙留下的意识还在,偶尔会在夜深人静时引着金熙回忆起来以前的事儿。当年若不是山上的妇人们帮衬着照顾小金熙,男人们帮衬着做些粗活儿,想必她们娘儿俩也难过得不成了。

“娘您放心吧,我会好好待他们。”金熙应着。早上过来时,她也见过小秋子的娘。虽说日子过得贫穷,那妇人的衣裳都打了补丁,却很是干净整洁;身子骨儿也确实瘦弱,可是腰杆儿却挺得笔直。

金熙甚至怀疑她根本不是个农妇,该不会本是哪家的小姐、被那个负心的男人勾引了,又始乱终弃吧……最终才落得这种地步?这么看起来,这郭家娘儿俩倒比她们当初还难过呢。

回了方巾巷,金熙娘儿俩先钻进房里数钱。金文清不在家,这买地的钱肯定要她们自己先花了。好在孙樱娘之前得知金熙搬离了金家,就带了四千块打算来京城买处宅子。

“四千块也不够啊,小熙你将你的私房拿出来先垫上吧,等你爹回来,咱们再和他算账要钱。”孙樱娘笑着与金熙商量。

金熙嘎嘎笑着应了声,回自己房里取了两千块来到西屋递给孙樱娘:“娘您也太狠了,拿着四千块来买房子,是打算买个五进的大宅院么?眼下咱们住的这处宅子,才不过千八百而已。若是地方再差些,五六百块都拿下了。”

孙樱娘嗔笑道:“你个小孩子懂什么,穷家富路。就算买宅子花不了太多,你不得接着上学啊?家里的摆设呢,佣人呢,日常过日子的花销呢?等你过上三五年找到个好婆家,娘也就不操心这些了……”

金熙心里顿时清明了许多。原来孙樱娘带了这么些钱来,是以为她搬离了金家后过的很艰难啊。于是抱着孙樱娘的肩膀撒起娇来,说还是娘真心疼我。

面儿上跟孙樱娘撒着娇,金熙又想起了前世。也许,是她上一世太自私任性了吧,她总觉得老妈变了,变得只认钱不认人,那么不如自己的路自己规划,用不着别人指手画脚。

其实老妈还不是为了叫她生活得好些,才去拼命挣钱?当年她执意上了警院,可是把老妈气坏了,老妈可是一心盼着她学个好专业,再送她出国留学、回来做个文人学者呢。若按着老妈那条路子走,也许她现在还在二十一世纪好好的活着……

只可惜,如今想明白了,也晚了。还是好好珍惜眼前吧,金熙暗暗握了握拳给自己打气儿。

第七十一章 心计

许老头儿带着金熙娘儿俩换了地契,说什么也要请娘儿俩到许宅吃晚饭。有个词儿说得好、所谓盛情难却,金熙就打发小秋子跑一趟去方巾巷,知会一声家里人也省得不放心。

回到许宅的时辰还早,许老头儿便带着金熙与孙樱娘在地旁遛了遛,一路走一边指点道:“麦子收割后我就收完租子了,如今这玉米还得些天才能熟,你们娘儿俩可得想着打发人来收租。收了这茬儿,就可以种自己想种的庄稼了。”

金熙有些不好意思:“这合适么?不如我们和许爷爷一家一半好了。”

许老头儿呵呵笑着:“人和人之间讲究的就是个缘分。千八百斤的租子还值得我从巴克什营跑京城来一趟?你们就替我收了吧!又不值几个大子儿。何况眼下这地已经换了主人,哪有老主人回来收新租子的?等我老头儿回京城来散心,小丫头想着请我一顿卤煮火烧就好。”

这性格儿,并不斤斤计较又极爽利,我喜欢,金熙笑想。于是给许老头儿鞠躬道谢,“……许爷爷您莫说要吃一顿卤煮火烧,每天早上跑着去给您买豆汁焦圈儿也是可以的。”

“不许这么说,这么一说我可就不舍得走了,回了那边,想念京城的豆汁又喝不到嘴、可如何是好?”许老头儿皱着眉笑指着她。金熙娘儿俩陪着许老头儿哈哈大笑起来,田里偷嘴的麻雀立时被惊起了一大片。

笑罢后,许老头儿又指着田边的几间小房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