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江湖美人路 >

第23章

江湖美人路-第23章

小说: 江湖美人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皇太子李恒出声道:“父皇,两位大人都说的有理。儿臣以为,不如叫南州的兵马稍稍北移,威逼荆西的叛军,使其不敢轻动,而令先前入荆的五万襄都兵马和荆州的兵马速速北上,救援襄都。”说到此处李恒心中暗道:早知有今日,便该早调这荆州之兵,和卢卫的大军一起救援镶都。如今卢卫的大军已败,追悔莫及了。

皇太子这折中的一番话,引得了大部分朝臣的同意。李休想了片刻,道:“就依太子之言,令荆州出兵救援襄都。”


然而此刻荆州的情况也是不容乐观。自从接到汉月国入侵的战报后,荆州都督刘希平就打消了以前制定的攻心为上,招抚为主,强攻为辅的策略,不得不迅速组织起大军;对荆西黎族的乱军发起了数次的大围剿;企图捕捉到乱军的主力;速战速决;结束此地的战事后及早回援襄都。


然而荆西的黎族乱军显然也猜到了刘希平的意图,所以对刘希平的大军避而不战,采取了游击战术,占着对地形的熟悉,在那荆西的十万大山中兜圈圈,跟刘希平的大军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刘希平的大军空有决战之心,捕捉不到乱军主力,却也无可奈何。


此刻皇上的旨令已到,要荆州兵马速援襄都。襄都已被围了近一个多月了,正苦苦支撑。刘希平也深知襄都的重要。只得留下三万军队镇守夔关,大军包括那襄都的五万援军共十二万撤出荆西,经过荆都时,刘希平又抽调了荆都的三万兵马,只留下二万兵马镇守荆都,这样总共又聚集起十五万大军,直奔襄都而去。至于那三万兵马能不能挡住那乱军近十万兵马的攻击,已经不是刘希平考虑的重点了。此刻刘希平所想的是,不知自己这十五万兵马能不能牵制住围攻襄都正急的杨潘大军,稍解襄都之困呢。


襄都方面,杨子昭听得刘希平的大军到来,重施故技,派遣擅长野战的“飞鹰营”加上潘斌的三万兵马沿河进行堵截,余下大军继续对襄都猛攻不止。看来这围城打援的战术,早已是汉月国预料到并制定好了的了。


接下这十几天的应天城,又是在紧张焦虑的气氛中度过的。前线的战报不断送来。襄都已经被围有近两个月了。刘希平的援军也已跟杨潘的堵截大军接触,互有伤亡。这次刘希平接受了护国将军卢卫的教训,没有心急冒进,而是采取稳妥的步步为营的战术,不图能击溃围城大军,只希望能吸引杨潘的一部分兵力,使杨潘不能集中精力攻城,从而达到缓解襄都的攻城压力的目的。毕竟在华炎本土作战,拖得越久,对华炎总是有利的。

相对于襄都方面紧张激烈的战局,泸州方面的战况显得平静的多。赵扩的大军每日只是作些象征性的攻击,似乎也在等待襄都方面的战局进展。


这一天,我领到了这个月的俸银,不多,只有十两。我在户部拿到银子的那一刻,心里多少有些惭愧之心啊。自己这一个月几乎什么也没干,就像是一个骗吃混喝的。这个月汉月入侵华炎,战事危机,自己也没怎么为华炎出谋划策,反而十分悠闲,仿佛置身事外似的,感觉实在是愧对了这十两银子啊。
卷二第二十一章故人相会

这算是我第一次自己挣的银子,所以我决定到城中酒楼去大吃一顿。傍晚我离开翰林院,来到城东的〃太白酒楼〃。这里位置比较清净,而且还能远远看到天河的入海处,风景实在是不错。


我找了一个僻静的位置,叫了颇为丰盛的酒菜。在等待酒菜上来的时候,我却看到旁桌边独坐着一个颇为熟悉的修长窈窕的身影,白衣胜雪,虽轻纱掩脸,但由那出尘的气质仍可令人猜想出面纱后面定是张美若天仙的俏脸。


这不是那晚在汉月国安乐公主下榻的驿馆边对我援手的白衣女子么?那晚来去匆匆,对这白衣女子没有细看,此刻仔细打量一下,越看越觉熟悉,待那白衣女子清澈的眸子看来,我不由心中一怔,暗道:这不是那静念斋的女弟子,武林盟的执行堂堂主纪紫衣么,想不到此刻她竟然出现在这里!

见我神情呆然的样子,纪紫衣知道我认出了她,却并不在意,转过脸去,仍旧去看那黄昏下远处天河静静入海的景色。


我呆了半晌,回过神来。以前的种种迹象,桑如杏的判断,武林盟大会那魔宗高人的话,已经处处显示武林盟是跟汉月国有着勾结的。此刻汉月和华炎正在交战,武林盟的执行堂堂主竟然出现在华炎的都城应天,其中缘由肯定是不简单的啊。我想起前些天孟巩老将军在家中的遇刺身死,不由的心中一动,看来这件事八成是武林盟所为了。还有那晚纪紫衣在安乐公主驿馆边及时出现,救了我一次,看来这事也不简单,那安乐公主逃离汉月失踪一事,多半也有武林盟参与其中了。


此时酒菜上来,我略吃了一些,考虑着要不要上前去跟她聊聊。此刻的应天城,张倩倩走后,还只有她算是个熟人了。当然这是我的一厢情愿的想法,至于她是不是当我是熟人,就不是我所能知道的了。

我抬头看着窗外,触景生情,想起旧日作的诗,不由脱口吟道:“白日依山尽,天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那纪紫衣听到诗句,显然动容,转头向我瞥来。我不由暗暗好笑,除了桑如杏,这纪紫衣该是这世上第二个听到这诗句的人了。莫非她也是跟那桑如杏一样,是个好诗之人么?此刻我见她盯着我,便上前见礼道:“想不到能在这里再次见到姑娘,在下再次感谢姑娘那晚的相救之恩。”我并没有拆穿她的身份,装作仍没有认出她来。虽然我俩已经心有灵犀,心照不宣。

纪紫衣没有理会我的话,只是道:“刚才你念的诗,是谁人所作,我怎么没有印象呢。”说话的时候是一片惑然不解的神情,似是仍沉浸在刚才那诗的意境中。


我一笑道:“那是我刚才触景生情,新作的一首诗,姑娘自然没有听过,怎么会有印象呢。”纪紫衣闻言恍然,道:“原来如此,我倒忘了你是当今的新科状元,看来你还是真有一番真才实学的啊。”

我也不管她愿不愿意,就在她桌边坐了下来,口中道:“姑娘过奖了,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难登大雅之堂啊。”说着一边叫店小二把我桌上的酒菜搬了过来。

纪紫衣不以为忤,淡淡的看了我一眼,道:“你最近过得怎么样呢,看你的样子似乎还很悠闲自在呢。”

我吃了一口菜,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我不过是得过且过罢了。”


纪紫衣闻言眼睛一亮,我忙又夹了一口菜,道:“姑娘为何会在这应天城中,迟迟不离去呢?”我知道自从孟巩遇刺后,应天城已经全城戒严,而且开始大肆搜捕城中的武林盟份子。武林盟在城中的应天分坛早已被关闭,人去坛空,我还以为他们都已经逃离应天了呢,想不到这个执行堂堂主还滞留在这里,想来其它的人也尚在,只是转入地下罢了。

纪紫衣脸色一冷,淡然的道:“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想来林状元不会作那不智之事吧。”语气中颇含有威胁之意。

我忙道:“姑娘对在下有相助之恩,我怎么会呢。绝对不会的了。”

纪紫衣闻言一笑道:“你不要这么紧张,我吓吓你而已,我看你人微言轻,说了又有什么用呢,其实你不说事情也已经很清楚的了。”


她好像不想谈这个,转了个话题,道:“听说张倩倩有个很好的朋友,是读书之人,莫非就是你么?”心中暗道:就为了这个,怕防止泄密,前几次的行动都没叫倩倩参加,倩倩平常可是很喜欢凑热闹的啊!


我猜出她是从白乐山他们口中得知的,但不知道她为何认定是我,便道:“你怎么这么猜呢,虽说我是状元,但应天城读书之人多如牛毛啊。”说完心中一动:莫非她认为只有我这样的才可能是么?


纪紫衣淡然一笑,道:“莫非你还想不承认么,那天晚上你施展的身法,可是鼎鼎大名的飘絮身法,我没说错吧。“其实那天晚上因为巷子狭窄,我的飘絮身法根本没有完全施展开,但还是有些痕迹让她看出来了。想来那晚她应该是早旁观多时,见我快不支时才现身救了我。

我知道搪塞不过,点了点头,道:“嗯,你猜对了,我跟张倩倩只是一般的普通的朋友啊。”


“什么?”纪紫衣盯着我,不知道我是故意如此还是真不知道。张家鼎鼎大名的飘絮身法从不外传的规矩江湖中人几乎无人不知;可现在张倩倩竟然传授给了我这个外人;她也不禁暗暗佩服了张倩倩一把;暗暗替她担心;如果给张梦心知道了还不知会怎么样呢。可现在我竟然说跟张倩倩只是一般的普通朋友;难怪此刻她盯着我的目光有点象看到白痴的样子了。
卷二第二十二章撤军之议

纪紫衣不再理会我,看了看窗外,天色已黑,突然高声叫道:“店小二,结账。”店小二跑过来,纪紫衣抛了块碎银在桌上。店小二皱了下眉头,道:“这位小姐,你给的酒菜钱不够啊。”“什么?你们难道是开黑店的?”纪紫衣讶声道。她今天来这里纯粹是观景散心的,根本没叫什么酒菜。在她以为,刚才的碎银已经给的多的不能再多了,哪知店小二竟然还说不够。


我知道店小二误会了,如果算上我的酒菜,纪紫衣给的银两确实是少了点。毕竟我叫的酒菜都是昂贵之极的,怕是要两三两银子之多。便道:“小二,你弄错了。我的酒菜和这位姑娘的是另算的。”也难怪店小二弄错,任谁看了,也都会认为我们肯定是一起的嘛。我心中暗道。


我又转头对纪紫衣道:“今天正好是我第一次发俸银的日子,就算由我作东请你了,再则也算报答姑娘那晚的相救之恩了。姑娘的饭钱就由我付了。姑娘如有事就先请便是了。”“不用了。”纪紫衣没好气的道,扔下银子,也不要店小二找,径自下楼去了。我见店小二盯着那块碎银,便道:“你先走吧,我跟那位姑娘的帐一起算。”说着把那块银子纳入囊中。店小二只得走了。如此算来,这桌酒菜倒还是我欠了那纪紫衣的了。

我吃毕离开酒楼,回了住所,一宿无话。


又过了几天,襄都方面又传来了最新战报。刘希平的部队和杨潘的大军打了一场恶战,刘希平的部队败北,损兵五万有余,后撤了二十余里。杨潘军则损兵两万。刘希平败退后,杨潘的大军围攻襄都更急。


这一天,翰林院的院长找到我,说朝廷准备要议和,要我准备草拟一份求和的诏书。说着给了我一份清单。我接过看了一下,不由的吃了一惊。清单上面写着,不仅华炎向汉月称臣,愿为属国,而且岁纳币白银一千万两,丝帛一百万匹,米三百万担等等。这么多的民脂民膏,全白白送人,华炎可真慷慨啊!


我接了这个任务,不由得愁肠百结。如果这个议和真的成了,我作为这个诏书的起草者,不用说,日后必定成了华炎国民众千夫所指的卖国贼了。虽说我是奉命行事,可怒火上的老百姓可不会理会这么多,华炎国的朝廷也乐得我替他们当这个替罪羊了。想起刚才那翰林院院长交给我清单时脸上阴沉的笑容,我恍然大悟,果然是早就对我不安好心的啊,否则翰林院这么多人,我还是新来的,怎么就偏偏让我干这件卖国的事呢。想必是当初刚来的时候没给这个院长送见面礼啊,我知道大部分人都送了的,唯独我例外,有人劝我一起跟着送,可惜当时心疼那些银子,没有答应。现在想起来,后悔莫及,当初真不该吝啬那一些银子的。


没办法,不愿意写也只得写了,谁叫我食君之禄了呢。说不定因为这件事我还能名垂青史呢。虽然不是流芳百世,但遗臭万年总还比默默无闻的好吧。我这样暗暗的安慰自己。当我把拟好的诏书交给那翰林院院长时,除了暗暗咒骂外,还一个劲的祈祷汉月国千万不要答应如此谦卑的求和。汉月国的皇帝啊,你这么的英明果敢,一定要看出这不过是我们华炎的缓兵之计啊。等你们的大军一撤,我们华炎就会撕毁和约的了。我心中默默念道。


从那天写求和诏书起,我就意识到华炎国已经有些大势不妙了。此刻的刘希平的残军已经按兵不动,只能遥遥的作壁上观了。襄都现在已是孤军奋战,就是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近一个月快过去了,这段时期,令我担心的事终于没有发生,汉月国显然没有答应华炎的求和请求,继续挥军强攻不止。这一天,噩耗终于传来,襄都失守了!


传来的消息是这样的。在凌厉的攻势威慑下,杨潘策反了襄都城中领一万兵马镇守南门的副将钱翔。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