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缇萦 >

第33章

缇萦-第33章

小说: 缇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我有这么一种感觉,爹爹的受难吃苦,到了今天上午,至矣尽矣。在换车的那一刻,就是剥复的转机,往后的运气,会一步比一步好,到头来遇难成祥,什么事也没有。”

缇萦说这话是仰脸看着空中,双手交捧在胸前,口角隐隐含着笑意。长长的睫毛覆盖下的一双眸子,闪耀着神秘而兴奋的光辉,加上她不徐不疾,清朗圆润的声音,使得四个姊姊都受了极大的鼓舞。同时都在她的话外,想到了更深的一层意思——朱文的出现,扭转了恶劣的局势。不想逐出门墙的顽徒,竟成可解患难的福星,但如无当日的收养,又何有今日的报恩?说来还是父亲自己种下的福田。

于是,大姊纠正了缇萦的说法:“五妹你的话错了。当初爹爹收容阿文,是做对了。”

“可见得做人要厚道。”卫媪很快地这样接了一句。

大家都点头。在片刻的沉默后,四姊突然问道:“五妹,阿文这一趟来,你事先知道么?”

这一问,异常突兀,而所有的目光却都集中在缇萦脸上,要看她如何表示。这对缇萦是个非常不公平的待遇——极易回答的一句话,因为是在这样一种考验的监视之下,使得她胀红了脸,讷讷然无法出口。

卫媪为缇萦不平,而且也觉得四姊今天的态度,大失分寸,所以微带呵斥地对她说道:“你不该问这话!我懂你的意思,你信不过阿文,难道还信不过阿萦吗?”

为她说中了心病的四姊,惶恐而又困窘,连声地否认:“阿媪,你会错了我的意思!”

四姊是什么意思呢?缇萦这样自问着,立刻把这一早晨四姊所表现的特异的感受,都浮现在脑际中,顿时恍然大悟,四姊是疑惑着自己与阿文做下什么不可告人的事了!这一了解,使她又羞又气,而更多的是伤心。伤心于对她误解的不是别人,竟是年龄相仿的嫡亲姊。

尽管她在这数月中,由于一连串的风波,已磨练得相当老练。但在这样的局面之下,竟还无法保持从容镇静,眼圈一红,把头一低,迅即站起身来,踩着细碎的步子,向外走去。三姊正坐在近门处,一把未拉住她,还待起身拦截,让大姊使一个眼色阻止住了。

彼此的脸色都不好看,特别是四姊,端然默坐,像罪犯等待审判似的,不安和委屈交错,想说话似又不敢,反倒惹人同情。

于是比较起来最沉着的二姊开口了。

“我想,”她低声说道:“趁这一会工夫,我们倒不妨谈一谈阿萦和阿文的事!”

这是个极其重要而切合实际的提议,而且因为像这样的提议,是家庭间最有趣的话题。所以二姊的话一出口,大家都是眼睛一亮,坐直了身子,显得精神抖擞的样子。

婚姻大事,依礼要由父母作主。父亲不在,当仁不让由大姊首先表示意见。所以连卫媪在内,都用敦促的眼光看着她。但是,她却认为卫媪的看法,最应该重视。

“阿媪!”大姊问她,“只有你最了解爹爹的意思,我们要先听听你的。”

“莫问爹爹的意思。”三姊抢着开口,“一问爹爹的意思,这件事就谈不下去了。”

这是切中要害的实话。大家心里都明白,谈缇萦的事脱不开朱文,而朱文是为父亲所深恶痛绝的人——至少在今天以前是如此。而此后父亲对他的印象会不会改变?在此刻来说,也是言之尚早,不如撇开不谈。

“对!”大姊改正了她自己的话,“阿媪,你只说你的想法好了。”

“我对阿萦的想法,跟对你们的一样,巴不得她嫁个称心如意的夫婿。”卫媪慢条斯理地答道,“不过,怎么样才叫称心如意,旁人的看法,与她本人的看法或者不一样。”

“她本人呢?阿媪,”大姊放低声音道:“可曾跟你透露过什么意思?”

“这还用问吗?”三姊又这样插进来说了一句。

“她虽没有透露,心里的意思当然很容易明白。不过——”卫媪又用警告的语气说:“她跟我说过,她一辈子不嫁,在家伺奉爹爹。”

“这怕是随口说说的吧?”二姊不信似的问。

“也不见得。阿萦的脾气,你们是知道的。”

“这一说,我们倒不可操之过急。”大姊环视一周,提出征询,“你们看,阿文怎么样?”

这本来就是句不容易回答的话,加以她那郑重其事的态度,使人越发觉得一言可否,出入甚大,不敢轻易评断。以致于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一个个欲言又止。

一向心思最快的三姊,想得了一个解决难题的好办法,她反问道:“大姊,照你看呢?”

“我嘛?”大姊很谨慎地说:“离家最早,对阿文的情形,了解得最少。不过,我看他,不是个没有良心的人。”

这有今天现成的事例摆着,朱文既不负师门,自然也不会对缇萦负心,照此推理,三姊便大胆说了一句:“我愿意有阿文这么一个妹夫。”

“如果说,阿文这趟对爹爹的事,尽心尽力,那么,我也赞成。”所赞成的是什么?四姊没有明说,但语意显然。

于是,二姊也点点头,并且向三个姊妹都看了一眼,表示她们的全部见解,她都同意。

从这个表示中,四姊妹便都意识到一定是有人说错了话。

果然,卫媪甚不以四姊妹的想法为然,“你们不要把这两件事混为一谈。”她说,“倘或如此,很好的一头姻缘,就会弄成谁也转不了圜的僵局。”

朱文的报恩与缇萦婚姻是两件事。若以许配缇萦作为朱文赴难师门的酬庸,那不但埋没了朱文的本心,也是对缇萦的屈辱。这就是不可“混为一谈”的缘故。

原是极明白的一番道理,只须卫媪略提一提,大家便都恍然了。其实每一个人心里都隐隐然有此想法,但唯有四姊是公然出了口的。所以卫媪的话,好像成了对她一个人的指责。四姊只是苦笑,自觉动辄得咎的她,什么意见都不肯表示了。

“我们不谈吧!”三姊摇摇手说,“阿萦的脾气,有时极孤傲。倘或听到了这些风声,她一定会避嫌疑,远远地躲着阿文,这一路上不方便不说,只怕还耽误了爹爹的大事!”

这几句话,说得一座动容,于是,大姊断然决然作了一个结束讨论的手势,又说。“反正大家的意思,阿媪都已知道了,这件大事,就托付给阿媪吧!路上得便,回明了爹爹,让他们早早定局。”

这算是一场无结果的会谈中,勉强得到的一个结论。卫媪虽未说话,但从她肃然凝想的脸色中,可以知道她是很郑重地接受了这个付托。

“时候不早了。”大姊看一看屋外阳光,微显焦躁地说:“阿文怎的还不回来?”

“长行的车子,原是要早几天预定的。一时自不容易找。”卫媪对此倒不急,只惦念着缇萦,抬眼看着三姊说,“你得看看阿萦在干什么?”

三姊应声而去,开门一看,缇萦一个人在院子里,悄悄坐在树下。微风过处,冉冉飘下的桃花瓣,落在她的肩头发际,浑似不觉,仿佛想什么想得出了神了。

“五妹!”

缇萦毫无动静。三姊奇怪了,匆匆走到她面前,正好迎着她的满含委屈、盈盈欲涕的双眼。

“怎么?”三姊在她身边坐下,紧握着她的双手问道:“这又是为何伤心?”

缇萦有着满腔难言的委屈。她已经在窗下隐隐约约的听见四个姊姊的谈论。使她最气愤的是二姊的话,竟仿佛她“终身不嫁,伺奉爹爹”的誓言,是离奇得可笑的谎言。此外就是对四姊反应,她把朱文看得太不值钱了1 朱文是有所图谋而来的么?难道他口说报恩,其实是来求婚?果真如此,此人就一无可取,何以又表示“赞成”?这不是把自己妹妹当作一样礼物来送人么?

但是,缇萦还是要原谅二姊和四姊,说来说去,她们也是为了爹爹——她唯有这样想去,才能把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可是,她无法不借眼泪,来流泻出她心中的悲伤。

09本图书由。downshu。cn为您整理制作更多txt 好书敬请登录。downshu。cn

两车一马,一路疾驰,赶到阳虚西南二十里外的望山亭,太阳还未下山。

在车中的缇萦,老远望见亭楼上高耸的华表,一阵阵涌起喜悦,因为马上就可见到父亲了。但偶尔也不免疑虑,怕的父亲不在那里!朱文和他的朋友,与那些狱吏的交情,她是相信得过的。但是,权柄到底在杨宽手里,如果杨宽认为时候尚早,再赶十里或者二十里路,到另外一个“亭”去歇宿,那岂不是扑了个空吗?

因此,华表越近,她越紧张。卫媪有些察觉了,悄悄推了她一把,问道:“你怎么了?一手心的汗!”

“天色还早得很。只怕爹爹他们,中午就到了这里,就这样闲着不再赶路了吗?”

这话问得有理,卫媪也有些疑惑,无法给她什么肯定的答复。

忽然,马蹄声疾,车后一条黑影,往前直窜——朱文突然赶上前去。再一细看,缇萦心中顿觉宽慰,有一骑白马正迎着她们飞驰而来,马上的少年,是朱文的朋友孔石风。

卫媪也看到了,“不错!”她欣慰地说:“官差一定歇在这望山亭!”

缇萦没有作声,她的目光专注在那黑白两匹越来越近的马上。他们两个人都是远远地就扬鞭招呼,然后放慢了马,会合在一起,缓缓向望山亭而去。

心满意足的缇萦,转脸向卫媪说道:“这姓孔的,倒像是个够义气的。”

“嗯。”卫媪点点头,“总算你运气不错!”

“为何说是我的运气不错?”

“没有这姓孔的,只怕一路上,你要见你爹爹一面,也不容易。那些官差的刁难,会把你气得要哭。”

“呃!”缇萦对她的解释很满意,停了一下又问:“姓孔的,是不是一路送我们到长安?”

“那可不知道了。”

“不管怎样,我们该好好谢一谢他。”缇萦突然神色郑重地又问:“阿媪,见了面,我该称他什么?”

卫媪想了想答道:“尊称他‘郎官’好了!”

“‘郎官’是官名吗?”

“也可以说是官名。富贵人家的子弟,捐纳一大笔钱,就可以干‘郎官’这种差使——那是皇帝身边的侍从。”

正这样谈着,突然看见朱文从路旁出现,挥一挥手,车子慢慢停住。然后,缇萦看到孔石风也从容地走了过来,与朱文并肩而立,微微含笑,点一点头,仿佛是在向她和卫媪招呼。

“阿媪,我就在这里替你引见我的朋友。”朱文看看缇萦又说:“师父他们早到了。”

“喔!”卫媪满面春风地说:“阿文,请令友稍等一等,容我们下车见礼。”

于是卫媪和缇萦互相扶持着下车。卫媪随手从车上取了一方草席,刚往地上一放,孔石风已是长揖到地。等他直起腰来,恰好卫媪屈膝下拜,便轻巧巧一把扶住她的双臂,很亲热地谦辞:“老人家!不敢当,不敢当。”

这些倜傥豪爽的贵介公子,多半不喜世俗的虚礼。卫媪意思到了,也就免了此一跪,回身替缇萦引见。

“这是仓公的幼女,小字缇萦……”

“喔,我早知道了。”孔石风抢着笑道:“我听朱文说过——真是孝女,可敬之至。”说着扶一扶腰下长剑,肃然一揖。

缇萦是早就打算好了的,为了他对父亲的恩惠,同时往后还有更多倚仗他的地方,所以此时敛一敛衣袖,就在道旁,盈盈下拜,口中清清朗朗地吐几句话来:“家门不幸,忽遭横祸。穷途末路之中,得蒙郎官援手,想来是家父一生忠厚之报。”

虽是称谢,话却说得极有身份。孔石风不敢小觑她,赶紧一步跳了开去,避却她的大礼,却又不便伸手相扶,只一叠连声地喊道:“何必如此!何必如此!”

缇萦却不管他怎么说,依然从容不迫地跪拜尽礼,方始起身,俯仰之间,有意无意地看了朱文一眼,然后退到卫媪身旁,长长的睫毛往下一搭,只看着她自己的脚尖。

孔石风看一看朱文的脸,诡秘地一笑。接着转脸对卫媪说道:“阿媪,我就在此告辞了。前途一切,我略有安排,都说与朱文知道了。你请放心吧!”

匆匆一面,乍相识便分手,实嫌突兀了些。卫媪和缇萦都有怏怏之意——虽然他已表明“略有安排”,但若能有个从容细谈的机会,“前途一切”不就更稳当了吗?

因此,卫媪挽留他说:“可能请郎官暂时驻马,容我们好好拜谢领教?”

“这……”孔石风显得极其为难,只能以求援的眼色望着朱文。

“实在是有要紧的约会,为了等阿媪来见一面,已经迟了。好在以后还有见面的时候。”

既然朱文也这样说,不便强人所难,卫媪点点头,退后一步,缇萦也微微颔首作别。于是孔石风扬一扬手,拉过白马,纵身一跃,随手加上一鞭,那匹马亮开四蹄,绝坐而驰,眨眨眼,人影就消失在黄沙之中了。

“真难捉摸!”卫媪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