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隐身大亨本·拉登 >

第23章

隐身大亨本·拉登-第23章

小说: 隐身大亨本·拉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立即被停止,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阿富汗特使拉赫达尔·卜拉希米结束了与塔利班最高领导人乌马尔的会谈,于10月14日从塔利班总部坎大哈返回伊斯兰堡。他说,阿富汗塔利班武装已经向他明确表示,如果发现确凿的证据,表明目前在阿富汗的沙特亿万富翁、被西方国家通缉的恐怖主义组织头目奥萨马·本·拉登确实介入了恐怖活动,他将被送上审判席。塔利班方面表示,塔利班没有纵容恐怖活动,他们一直在寻找拉登卷入恐怖活动的证据,一旦找到证据,就会将其送上法庭。塔利班已警告拉登,在阿富汗居住期间不要策划针对任何国家的任何行动。

塔利班最高领导人穆罕默德·乌马尔在阿富汗南部城市、塔利班总部坎大哈说,对拉登的审判应由一个由阿富汗人和非阿富汗人组成的联合陪审团来完成。坚决保护拉登

目前塔利班一直在寻找拉登卷人恐怖活动的证据,但迄今还没有发现这方面的线索。

另据报道,拉登目前正在阿富汗修建堡垒,以代替被美国导弹摧毁的基地。据当地人说,一个新的基地目前已经在坎大哈竣工,拉登还准备修更多的基地。

曾有人说,美国导弹袭击拉登在阿富汗的基地后,塔利班曾软禁了拉登,并公开命令他停止恐怖活动,此后他的恐怖活动有所收敛。

塔利班11月6日宣布,它拒绝引渡涉嫌美国使馆爆炸案的亿万富翁本·拉登,但表示如有可能,将在阿富汗对他进行审判。

阿富汗塔利班武装11月9日称,如果美国要捉拿涉嫌制造两起美国使馆爆炸案的亿万富翁本·拉登(原籍沙特),就得在11月20日前拿出有关证据。否则,塔利班将视本·拉登为无罪,所有针对他犯有恐怖主义罪行的指控均不成立。

阿富汗塔利班当局的最高法院11月20日宣布,现居住在阿富汗的沙特籍亿万富翁本·拉登没有参与任何恐怖活动。他说,只要本·拉登保证不参与任何政治和军事活动,塔利班欢迎他继续停留在阿富汗。

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的警方周六说他们正在调查有关大约70名与沙特激进分子拉登有牵连的极端主义者进入本国的情报报告。

棉兰老区警监扶丝礼洛说调查员收到的报告指出来自巴基斯但、阿富汗和伊朗的极端主义者上月由马来西亚沙巴洲抵达本国。他拒绝说出这些人可能在菲律宾做出什么事。

拉登被认为与一个国际性的伊斯兰救济组织有牵连,该组织为菲律宾南部的极端组织提供支持。军队怀疑拉登与此间组织有联系,这些组织在该罗马天主教国家专门袭击基督教徒。

11月21日,阿富汗塔利班新闻部长穆塔瓦尔基在喀布尔向新闻界表示,奥萨马·本·拉登是清白的,所有关于他参与恐怖活动的指责都是毫无根据的。他还特别指出,10月中旬塔利班最高法院就拉登案设立了特别法庭,并在其后宣布格林威治时间11月20日19时30分前为该法庭受理投诉的截止日期,日子到了却没有任何国家或个人前去报案。

一直把拉登当作“阿富汗客人”的塔利班当局,强烈抨击美国为缉拿拉登悬赏500万美元的做法。塔利班新闻部长瓦尔基·艾哈迈德·穆塔瓦尔基说:“美国的悬赏是对恐怖主义的诱惑,美国的态度将加剧反美情绪。”

据说沙特阿拉伯也解除了对拉登的某些犯罪怀疑。沙特内政部长纳义夫·本·阿卜杜拉·阿齐兹亲王表示,沙特当局没有发现证据,可以证明拉登曾参与1995年、1996年发生在沙特境内的两起袭击美国驻军的爆炸事件。

于是有人说,在拉登一事上,美国提供的500万美元悬赏大大多于证据。

还有人这样评估美国悬赏缉拿和正式起诉拉登的后果:“美国所能得到的,将是来自阿拉伯世界的仇恨。美国人将发现在未来若干年里,他们休想在这里交上一个朋友。”

不管怎样,美国一直没有放弃缉拿或消灭拉登的努力。为了对付这个克林顿总统所称的“美国头号公敌”,美国曾多次与塔利班谈判交涉,要求引渡拉登,甚至以此作为承认塔利班的先决条件,但塔利班的反应却令美国大失所望。

塔利班一再表示,决不将拉登引渡给美国或任何其他国家,并强调“按照阿富汗的传统,应该为客人提供安全保护”。塔利班还指出,即使拉登被证明有罪,他也应该在阿富汗接受审判,因为塔利班有自己的司法系统。

10向世界证明自己

1998年12月24日,拉登出人意料地出现在美国广播公司的电视镜头里,这是拉登受袭后第一次公开露面。被美国视为“头号公敌”的沙特亿万富翁奥萨马·本·拉登再度成为国际媒体报道的焦点。拉登传闻

1998年8月美国用导弹袭击本·拉登的据点之后,拉登沉默了4个月。几个月来,拉登没有直接对外界发布任何消息,引起了传媒的种种猜疑。

驻巴基斯坦的一些国际传媒说,拉登正在阿富汗筹备新的恐怖分子训练营地,并为此招兵买马,添置设备。

此后,美国五角大楼又向外散发了一份“有趣”的情报,说拉登正身患重病,行走不稳,不久将撒手人衰见“逻辑学”、“伦理学”、“美学”中的“弗兰西斯·培根”。,命归黄泉。

前一时期,还有一些传媒报道说,拉登正在受到追杀,生命处于危险之中。

美国知道他早晚会卷土重来,而且会变本加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大。

1998年12月14日,美国第一次拉响了警报,它警告驻在海湾地区的美国公民,恐怖分子很可能要对美国目标采取行动。

同日出版的《时代》周刊报道说,种种迹象表明,本·拉登的手下可能正在潜入华盛顿和纽约,准备制造恐怖案。还有报道说,此前,美国已经挫败了拉登主谋的4起针对美国人的恐怖活动。

1998年12月24日,拉登出人意料地出现在美国广播公司的电视镜头里,使得所有关于拉登的报道全都不攻自破,这是拉登受袭后第一次公开露面,被美国视为“头号公敌”的沙特亿万富翁奥萨马·本·拉登再度成为国际媒体报道的焦点。

据全美广播公司说,4个月来,它一直在试图采访本·拉登。直到1998年12月23日,它的驻巴基斯坦记者站的制片人才突然得到拉登的采访许可。

拉登在阿富汗西南城市坎大哈附近的阿富汗山区一所秘密营地上架起了一顶帐篷,在重兵把守之下接受了全美广播公司记者的专访。

***

采访中,拉登并不否认他正在寻求生化武器和核武器。他说,“我寻求得到这些武器,是一种宗教责任。如何使用它们,由我们自己说了算。”

这句话触到了美国的痛处。1995年,美国开始把拉登作为危险人物加以跟踪,原因之一正是他谋求得到核武器和生化武器。虽然拉登一直无法买到核弹头,却有证据表明,他在苏丹试验过生化武器。这一次,拉登来势汹汹,不能排除他使用生化武器的可能性。

生化武器被称作“穷人的核弹”,其大规模杀伤性不言自明。美国国防部长科恩说:“一个疯子拿着一瓶化学药品或引起瘟疫的细菌,就能杀死成千上万的人。”更糟糕的是,生化武器使用起来更具有隐蔽性,让反恐怖组织无从设防。另外,清除生化武器的遗害也需要较长的时间。《纽约时报》忧心忡忡他说,“细菌武器的威胁正在加剧,对此的恐惧也在加深”。

据报道,为防范恐怖分子用生化武器进行袭击,美国在海湾的官兵、联邦调查局的特工和一些白宫官员正在接种预防致命细菌的疫苗。拉登的这次露面,的确让美国人很紧张,也很恐慌,美国最害怕拉登使用“穷人的核弹”。

与全美广播公司记者一同进行采访的还有来自巴基斯坦。阿拉伯国家以及美国等西方国家记者。

据《路透社》12月26日报导,伦敦阿拉伯文报章《Ashargal//Awsat》的记者在阿富汗采访本·拉登时,拉登号召穆斯林向

“犹太人和十字军宣战,尤其是美国和英国人,因为他们无视伊拉克任何儿童和老人的权利。英国和美国人普遍支持他们的领袖袭击伊拉克的决定,因此所有这些人,再加上占领巴基斯坦的犹太人,都成为了对真主作战的人”。

本·拉登说:“每一个穆斯林都应该向他们作战,用武力夺去他们的任何一件东西,都成为穆斯林的战利品。”

该报说,本·拉登本人一再否认与这些袭击有关联。然而,他表示支持那些策划这些袭击的人,以及任何对美军发动军事行动的人。

1999年1月11日,《新闻周刊》发表了题为《我不惧怕死亡》的文章,文章谈到了巴基斯坦记者加马尔·伊斯密尔对拉登的采访。

***

12月18日,加马尔·伊斯密尔的移动电话响了起来。电话那头神秘的声音是:“和平与你同在,你可能不认识我,但我知道你”。这次电话的目的在于传递一个信息——美国人确定为世界头号恐怖公敌的本·拉登有话要说。

几天来,伊斯密尔穿越阿富汗山区到达了拉登的隐居地。这是一片由阿富汗塔利班控制的的深山蜜林。12月22日手持冲锋枪的拉登与伊斯密尔交谈了两个多小时,这样新闻周刊才得以有如下的资料。交谈过程中,拉登的两个儿子走了进来,拉登抱怨说他的长子和其他亲戚被禁止进入阿富汗,他也难以分得应有的家产。他回答每一个问题时前面都加上了一句“感谢真主!”。

1月11日出刊的最新一期《时代》周刊文章说,流亡的沙特阿拉伯富豪本·拉登,在接受《时代》杂志访谈时近乎承认,美国驻非洲两座大使馆的恐怖炸弹攻击事件系由他所策动。

《时代》说,该刊去年12月22日在本·拉登暂栖的阿富汗秘密基地与他做了访谈,问及美国大使馆攻击事件是否系其所为时,本·拉登以宗教用辞间接回答,答案则近乎承认。

《时代》杂志引述本·拉登的应答说:“如果策动圣战对抗犹太人和美国人被视为罪行,那就让历史见证我是罪犯。我们的职责是策动,蒙真主恩宠,我们的确做到了,而且有若干人响应。”

对于美国指称,本·拉登拟取得化学及核子武器一事,本·拉登辩道:“拥有武器捍卫穆斯林是宗教职责……而如果我尝试去获得这些武器,那我是在履行这项职责。”

《时代》也报导说,本·拉登接受访问时拄着拐杖,是因为背疾,而且他也有喉咙痛的毛病,正在疗养。

该刊引述本·拉登助理的话说,本·拉登与外界的接触仅限放听广播和阅报,他很少使用行动卫星电话,以免美国截收通讯信息而侦知他所在地点,对他下手。

巴基斯坦新闻社去年12月24日曾引述本·拉登的话说,他并未涉及恐怖爆炸攻击,不过,他对发生此事不觉得遗憾。

美国官员先前指称,本·拉登在幕后指使1998年8月7日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恐怖爆炸案,造成224人丧生,包括12名美国人。本·拉登也涉嫌对美国驻沙特阿拉伯及其他地区的目标,进行恐怖攻击。

接受采访时,拉登坚决否认卷入了1998年8月初发生在东非两所美国使馆的爆炸案。但同时,拉登也表示,他“支持和钦佩任何敢于对美国采取军事行动的人”。拉登还否认资助过一个名叫萨利姆的苏丹人。此人于1998年9月在德国被捕,后被引渡到美国。美国认定他是拉登的高级助手之一,负责军火供应。

拉登也拒绝承认与被美国巡航导弹击毁的那家苏丹工厂有任何牵连。他说:“直到媒体报道(空袭)之后,我才知道那家工厂的名字。”

拉登坚持认为,他在苏丹期间,没有进行过任何制造化学武器的活动。他还对那家工厂正在生产化学武器的说法表示怀疑,并说:“美国之所以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袭击那家工厂,是因为克林顿总统企图掩饰自己的不端行为,也是为了屠杀穆斯林。”

一些行家也认为,拉登此说不无道理,要是那家工厂真的在生产化学武器,则其遭袭后肯定会使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溢出,后果将不堪设想。且不说那家工厂已被联合国方面证实当时并没生产化学武器,即便真的是在生产化学武器,美国的所作所为也是极不负责任的。

拉登对美国和英国空袭伊拉克的行径强烈不满,为此,他呼吁与美、英进行战斗,报复他们对伊拉克的空袭。

他说:“美国和英国的平民在总体上都是支持其领导人对伊拉克进行空袭的,这表明他们都是战争贩子。每一位穆斯林必须与之进行战斗并杀死他们,就像对待在巴基斯坦被占领土上的犹太人一样。”

据有关人员分析,拉登这次打破沉默,原因之一是美国空袭伊拉克。空袭使伊斯兰世界的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