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太平血 >

第542章

太平血-第542章

小说: 太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现在的英国则对于中国的发展并不会过于限制,就算是在后世美帝在对新中国进行封锁的时候,中国还是通过香港从英国获得了不少的商贸物资。况且现在的大英帝国更加需要的是全球的贸易市场,而不是美帝那种吃饱了没事干的全球霸权,与中国展开更大规模的贸易才符合英国的利益,这也正是他们发动远东战争的目的。
    于是。在战争结束的同时,萧云贵根据内阁制定的《全国十年发展章程》,责成外交部迅速与英国达成了一连串的外贸协定,以确保今后国内的发展。
    至于资金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战争结束后。大量的资金将回到建设方向上来。太平军此前在军费上的花费是相当巨大的,除了对三国的战争之外,全国各战场还在进军没有占领的地方,还在对各地方的土匪势力进行清剿,所费甚巨,仅翼殿部调往新疆花费的军费就高达一千多万两之巨。
    也算萧云贵在苏浙经营多年,工商业繁荣,税收较为稳定,同时太平天国进占北京之后,对满清贵族、高官的资产清剿也得到了一笔巨大的资金。在后世辛亥大变革之后,由于袁世凯对于满清贵族和高官的保护政策,导致这些掌握着大量社会财富的阶层的巨额资产得以保留。须知道这些满清贵族和高官们,哪一个不都是经过两百多年的财富积累,那吸收的财富可不是一点半点,“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并无半分夸张的地方,光一个知府就能搜刮到这么多财富,而更上一层的实权贵族们能掌握多少财富那就可想而知了。
    而在萧云贵成功的这个时空,太平天国将满清贵族的财富进行了大规模的清剿,除去一部分和平民旗人及其他各族平民分享之外,还剩下了大量的财富,这些财富之中光黄金、白银的价值就高达数亿两。
    中国从来都不缺财富,满清缺乏的只是将这些资本转化为国力的举措,君不见所谓的同治中兴时期,洋务派轻轻松松的就捣鼓出一支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舰队来么?这还是在海军军费一再被削减的情况下。假如当时的中国能有一半的资产财富转化为国力,那么中国将释放出很可怕的能量来。于是乎,现在掌握了中国几乎一半财富的萧云贵开始做这种 。
    首先就是准备将财富中的黄金和白银收归国有,作为准备金,成立国有银行发行纸币。以前太平军一直采用的还是银元,那是因为发行纸币所需的准备金不足,一旦收拢市面上的黄金和白银,将会影响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而且当时全国还没有统一,也不具备这个条件,而现在国家基本统一,对外战争结束,大量的资产财富集中,已经具备了一切的条件。
    其次就是建立自己的外汇体系,从1821年英国建立金本位制度的货币体系以来,货币同黄金等价挂钩,太平天国也迈出发行货币的脚步,也开始实行金本位制度,这样就能形成固定的汇率。
    第三就是吸纳民间资本与国家资本进行共同建设。国家的大量财富用于金融货币体系的稳定改革之外,还需要支出大量投入在教育、军队以及其他方面,民间资本的吸入主要用于铁路及其他地方建设。特别是铁路的建设当中,在十年发展规划当中计划占到总体投资的百分之八十,大量的铁路建设好之后,国家拥有铁路的所有权,而民间投资者则拥有铁路的五十年经营权,铁路的建设将大大改善国内的物流环境,降低商品在物流环节当中的成本,对于刺激商贸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让民间资本参与进来也有利于国家民间财富转化为国力,当时的中国一半的财富集中在民间,像江浙商人、山西晋商这些为代表的封建商人掌握了大半的民间财富,萧云贵也需要通过这种手段来将这些封建商人引导转向资本商人,这样才能终结国家封建顽固势力对于土地的渴求,从而进一步瓦解国内的封建体系,最终达到一个农业封建国家向资本工业国家的转变。
    同时,国内对于商贸、工商业的政策进一步开放和倾泻,废除了满清实行多年的厘金关税,全国各地统一建立起很多大型的商贸市场,国家通过对工厂生产出来的商品征收统一的商税来确保税收,各地农村集市建立统一的粮食及农产品集散市场,对交易的农产品也实行统一的商税征收。商税的统一将厘金关税转变为商业产品税,进一步降低了商品流通环节的成本,须知道在满清厘金关税实行的时候,可是每过一处都必须缴纳厘金关税的。
    从战争结束的1862年起,中国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发展建设以及国内的大改革,将国内的财富和资本进行充分的利用和转换,发展国内的工商业,调整农业生产方式,普及国内教育体系,积极改善民生。而萧云贵夫妻则整天忙于国内事务,虽然有了内阁的分担,但国家的大政方针还是需要他们来进行掌控。
    而在美国内战期间,中国也开始加大对美国内战的影响,通过商贸控制和武器出口,从美国南方政府那里获得了大量的资金,同时由于有中国和英国的干涉,美国内战的时间大大的延长了。
    而中国通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时间来到1865年7月的一天,这天萧云贵在北京接见了一支来自于日本的代表团,他们是日本幕府派来与中国商谈合作事宜的,其实日本的倒幕运动开始发展到了武装冲突的地步,日本幕府有些坚持不住,前来中国寻求帮助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四十七章 日本倒幕
    日本使节团领头的还是老熟人川路圣谟,自从川路圣谟在与太平天国接触后向幕府上了著名的《川路状》后,日本幕府一直和太平天国保持了友好关系。在太平天国和俄国长达八年的远东北疆冲突战事中,日本一直保持和太平天国的一致步调,很多日本武士被征召随同太平军出征,共同与俄国人作战。
    虽然通过抱太平天国的大粗腿,日本一改被俄国压迫的现状,取得了不少好处,但总体上还是被列强欺压的状况并未改善,而太平天国在结束英法俄战争之后,似乎也站在列强一边一同欺负日本。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倒幕派也喊出了效仿太平天国的口号,将洪韵儿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改了改,称作尊王攘夷,他们希望能向太平天国那样,发动起义结束国内软弱的幕府,然后与列强对抗,希望能发生太平天国那样的奇迹,战胜强大的列强,从而使日本一跃成为东方强国。
    自从1853美国以武力胁迫日本开国以来,日本与俄、英、荷等国都签署了开国的条约,日本闭关锁国的体制崩溃。1858年幕府大老井伊直弼迫于外国压力,不待天皇敕许,迳自签订《日本国美利坚合众国修好通商条约》,主张攘夷的某些藩主和志士通过与幕府有矛盾的公卿策动天皇下诏,拒不批准签约,宣扬尊王攘夷。
    1858年10月至1859年,幕府在京都、江户等地大肆逮捕尊王攘夷派志士,造成安政大狱。1860年攘夷派的水户、萨摩两藩的18名浪士为安政大狱的被害者复仇。刺杀大老井伊直弼于江户,史称樱田门外之变。
    尊王攘夷运动的中心在长州藩。领袖有吉田松阴及其门生高杉晋作、久坂玄端等。尊王攘夷派的成员有各地的下级武士、乡士、豪农豪商、村吏、神官、国学者以及公卿中要求改革幕政或与幕府有矛盾的人物。1862年底至1863年初,尊王攘夷派策动天皇下诏。令幕府定期宣布攘夷,废约、闭港、驱逐外国人,当然这当中并不包含与日本常年通商的中国人。1863年1月31日,高杉晋作等火烧英国公使馆。6月6日,幕府被迫答应天皇,定于6月25日开始实行攘夷。6月24日幕府通告各国公使将关闭港口。
    1863年6月25日及7月8日、11日,长州藩炮台先后炮击通过下关海峡的美国、法国、荷兰船只。在此之前,日本从中国进口了不少先进的火炮,特别是长州藩这些倒幕派的藩主们。更是从中国大量进口了太平军裁汰下来的各种火器和火炮,因此日本倒幕派的武装力量大大增强,也更加坚定了他们武装倒幕的决心。于是在下关炮轰列强舰队的战斗中,倒幕派取得了一些战果,列强舰队准备不足因此暂时败退。
    7月16日、20日美法军舰先后攻打下关,进行报复。此时,高杉晋作组织了效仿太平军编练的新式军队——奇兵队,防守下关,战斗很激烈。但高杉的军队还是暂时守住了下关。
    由于战火波及了日本整个海域,因此太平天国也借口保护商路和侨民派遣舰队来到日本。原本日本倒幕派认为太平天国来是帮助自己的,但很可惜,太平天国从始至终都是支持幕府的。因此很快太平天国的舰队也加入到列强的舰队中,一起对付倒幕派。其实原因很简单,倒幕派的活动已经影响了中日正常贸易。作为东亚列强的太平天国当然要武装干涉。
    8月15日,中英两国联合舰队共27艘战舰进攻萨摩藩。萨摩藩主屈服 ,转向公武合体(皇室公卿与幕府及各藩的联合)。1863年9月30日。各国联合操纵的幕府势力与公武合体派在京都发动政变,赶走三条实美等倒幕七卿,大肆迫害尊王攘夷派。
    到了1864年8月19日,久坂玄瑞等率长州藩兵入京都,与幕府操纵的京都守护军激战,久坂玄瑞等战败自杀。8月24日,幕府在太平天国驻日使馆的授意下,策动天皇下诏 ,以追究禁门之变为由发动第一次征讨长州藩的战争。英、中、美、法、荷五国联合舰队也于9月5日再次进攻下关,长州藩在内外夹攻下失败,对幕府屈服,保守势力重新掌握藩政,高杉晋作等被迫逃亡。
    斗争的失利使尊王攘夷派重新考虑战略,1865年春,高杉晋作再度举兵,主张开港讨幕,不再提攘夷,意思就是承认各国在日本的商贸利益,但仍旧准备推翻幕府。至此,尊王攘夷运动向武装倒幕转化,并与萨摩藩结成秘密军事同盟。与此同时,英国也权衡利害,改变策略,援助倒幕派。而太平天国则认为一个混乱的日本更加符合太平天国的利益,于是进一步加强支持幕府,而法国人这一次站在了太平天国这一边,一起支持日本幕府的统治。
    于是,倒幕派在1865年开始,在英国的支援下对幕府发动了多次武装进攻,日本幕府有些招架不住,因此派遣了使团前来太平天国寻求帮助。
    在北京紫禁城乾清宫内,萧云贵亲切的接见了日本盆友,很快双方就达成了一笔五百万英镑的军火交易,太平天国以平价的价格出售武器给日本幕府,并且答应派遣太平军退役军官以私人身份替幕府训练和整编新式军队。
    川路圣谟非常高兴,甚至提出想要出钱雇佣英勇的太平军渡海参与幕府的战争,但被萧云贵委婉的拒绝了。开玩笑,萧云贵知道英法的底限在哪里,大家一边支持一方,大发战争财可以。但绝对不能真的出动军队进行武装干涉,这是大家商量好的规则。反正日本打战死的是日本自己的人,花的是日本自己的钱。但派自己的士兵去参战就不划算了。
    被拒绝的川路圣谟并没有感到沮丧,随后又商定了一些粮食物资的购买协定。这些年日本一直是中国倾销商品的一个重要市场,和中亚、蒙古、西藏、南亚、南洋等地一样,那里都是中国的重要市场,特别是日本、南洋、中亚各国,中国都在扶持亲华势力,也赚取了大量的黄金和白银,特别是对日本的军火交易都是黄金、白银现货交易,因此也进一步保障了太平天国的金本位货币制度。
    送走川路圣谟之后。萧云贵哼着小曲来到御花园中,只见洪韵儿正和李璇玑、韩宝英两女在那里说着话,看到李璇玑也在,萧云贵忍不住脸上有些尴尬起来。
    自从战争结束之后,英法等国租界都被太平天国收了回来,租界内的治安、司法权利由太平天国的警察和司法系统管理,但各国洋人租用的土地仍旧由各国洋人使用,也没有限制华洋隔离的的藩篱。英租界解除了长达三年的围困之后,李璇玑回到了租界内。克利福德又返回中国来寻找妻子。当得知妻子在中国的时候,一心只是与南丁格尔搞红十字会的事,并没有再与萧云贵纠缠不清,克利福德请求妻子跟自己回英国去。但李璇玑拒绝了。他还是坚持留在中国搞红十字会,无奈之下克利福德也只得一同留在了上海。
    今年年初,李璇玑和克利福德来到北京。李璇玑是打算在北京成立红十字会的分部,而克利福德则是艺术家毛病发作。他也想亲眼看看这座古老而伟大的东方都城。于是夫妻二人到了北京,今天克利福德夫妇获准进入紫禁城参观。克利福德一进了紫禁城就惊叹连连,在内卫人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