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太平血 >

第416章

太平血-第416章

小说: 太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玉成思忖片刻后缓缓说道:“他彭玉麟与我前面曾今有过一次约定,在桂林之役中我们放他们北归,双方都遵守了互不攻打的诺言,足见彭玉麟是个守信君子,况且他提出是到钱局街见面,此处乃我军辖地,也不怕他耍什么花招,不去倒是让这位雪帅小瞧了。”
    陈炳文见陈玉成主意已定,当下便在钱局街布置大量兵马护卫,随后让那副将带回信函,双方约定晚间戌时在钱局街太平军阵地前会面。
    那副将赶回山上将信函带到后,彭玉麟便准备命人安排下山会面之事,那副将忍不住劝道:“雪帅,在长毛的阵前见面太过凶险了。”
    彭玉麟淡淡一笑说道:“我与陈玉成曾有君子之约,这位陈帅也是可信之人。”于是不听左右劝阻,酉时末刻安排停当之后,彭玉麟便准备带着几名亲卫下山去。
    来到山前垒口,只见李孟群站在此处,远远的便大声喝道:“雪帅!你不可下山去!”(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三章 意义不同
    省府钱局街,位于翠湖西侧,是条北高南低的坡形街道,在昆明百余年的历史,是昆明最古老的街道之一。早在清顺治十七年清廷命云南开局制钱,在此设宝云钱局,故名钱局街。
    陈玉成与彭玉麟会面的地点选在钱局街的三迤会馆,三迤乃是云南府的代称,清朝雍正年间先后在云南设置迤东道、迤西道和迤南道,是以三迤会馆也做云南会馆之意。
    陈玉成早早的就到了此处,林保通的连队已经撤换下去休整,另有五个连队新布防在此处,另有一个炮营将炮口对准了下山的道口,就算清军想要趁机突进也是不可能的。
    在三迤会馆内陈玉成与陈炳文喝茶闲聊,已经是第三冲茶水了,彭玉麟等人却还没来。陈炳文几次拿出怀表来看时间,最后忍不住抱怨道:“想不到这堂堂的雪帅也是个失信之人,看来咱们是白等一场了。”
    陈玉成品了口茶笑道:“都是一军主将,统带数万兵马的人了,还是如此性急,没听过好事多磨这句话么?”
    陈炳文咧嘴一笑道:“军人就应该雷厉风行嘛。”
    两人说笑几句又等了一刻钟之后,会馆外的亲兵才来通禀,只道彭玉麟与李孟群带了数名亲随到了。陈玉成和陈炳文相视一笑,起身到门口迎接,各自都让亲兵在会馆大堂外等候,堂内只有陈玉成、彭玉麟、陈炳文、李孟群四人独坐密话。
    分宾主坐定后,陈玉成端起茶杯笑道:“雪帅请用此茶,上好的云南普洱。”
    彭玉麟并不举杯。只是有些奇怪的问道:“陈帅难道不问我为何晚到?”
    陈玉成微微一笑道:“雪帅晚到自有原由,想说雪帅自然会说。不想说我也不会问。”
    彭玉麟看了李孟群一眼,他晚到的原由便是在山道口被李孟群拦住。脑海中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来……
    一个时辰之前,李孟群在道口拦住彭玉麟,面色激愤的道:“雪帅,你不可下山!”
    彭玉麟只见李孟群带了数十名心腹挡在道口,有些剑拔弩张之势,自己身后的一众亲随也马上暗自戒备,见状彭玉麟大声喝道:“你们这是做什么?!给我放下兵器!”
    彭玉麟威名素著,李孟群手下也不禁缓缓放下了兵器,彭玉麟指着李孟群愠道:“你跟我来!”李孟群随后跟上。两人一前一后来到一处山崖边,此处只有他两人。
    “雪山下山是打算去约降么?”李孟群毫不客气劈头便问。
    彭玉麟回过头来,目光凌厉的看着李孟群反问道:“你打算让两山数千将士就这样困死此处么?”
    “朝廷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他们拿朝廷粮饷,就该为朝廷尽忠!”
    “失地亡人便是尽忠么?”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取死之道,便是如此!”
    “孔孟乃是汉人!”
    李孟群忽然瞪大了眼睛,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彭玉麟。彭玉麟毫不理会李孟群的目光,负手看着日落的余晖缓缓说道:“天下兴衰大势,民心人心所向,如今已然开始明了。少樵。你是决意尽忠朝廷还是像孔孟说的那样,以国家社稷为重?”
    李孟群垂首淡淡的说道:“朝廷便是国家社稷。”彭玉麟苦笑道:“既然少樵一直是如此想来,你我都说服不了对方我们也不必谈论下去。但今日之事并非你我虚名之事。两山数千将士不应只有死路一条,用我一人性命换数千将士性命还是划算的。”
    李孟群抬起头有些惊愕的说道:“难道雪帅只是为了救下这些将士的性命?”
    彭玉麟苦笑道:“我若降。还能逃过一死不成?我们手上有多少长毛血债,除死方休而已。约降便是用我一人性命换数千人命啊。”
    李孟群沉默片刻后道:“雪帅。算上我一个,就用我两人性命换取山上将士性命好了。”
    ……
    在另一个时空,当石达开被困大渡河的时候,也曾经选择了彭玉麟和李孟群两人的道路,可惜他遇上的是不守信用的骆秉章,而如今彭玉麟和李孟群幸运的是,他们遇上的是陈玉成。
    彭玉麟还是没有说明晚到的原因,他与陈玉成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是以两人对饮一杯茶后,便一笑而过。
    随后陈玉成开门见山的道:“雪帅、李大人,二位想必也清楚当前局面,我军已经攻取省府各门,街道市面也被我完全占据,两山清军受困,也无法得脱,山上缺衣少食少药,每日里还要承受我军炮击,与其为死而死,倒不如放下兵刃归降我军。”
    彭玉麟淡淡一笑没有说话,李孟群在一旁冷笑道:“山上粮草足以支撑数月,山道口易守难攻,说让我们归降便归降的么?”
    陈炳文哑然失笑,插口道:“那二位来此为何?难道只是为了来此喝杯茶?”
    李孟群大怒,但却无言以对,彭玉麟微微一笑说道:“陈帅,朝廷命我二人守云南之地,省城即破自然全无幸理。虽然如今优势在你,但我们要是死守两山,不敢说数月,起码一两个月还是可以支撑,若陈帅要强攻两山,也必定需要付出数千甚至更多的人命方能成事。”
    陈炳文忍不住冷笑道:“我就不信山上清军能挡得住我们的火炮和枪弹,我天国之兵百万之众,攻省府之兵十余万,岂会在乎数千人的伤亡?”说到这里顿了顿会后陈炳文接着冷笑道:“攻克省府外围及城墙各处街道,歼灭、俘获清军三万余人,我军伤亡不过千余人,雪帅以为如何?两山能换我军数千性命么?”
    李孟群马上反唇相讥道:“若是不信,明日大可攻山试试,不要想缩头乌龟一般,只会在山下放炮!”
    陈炳文不甘示弱:“若不是我们摧毁了你们的山上炮阵,你们还不是一般的只会放炮,要是够胆的,明日下山堂堂正正的一战!”
    见两人越说越火,都站起身来大声争执,陈玉成温言道:“两军交战岂是意气之争?!”闻言陈炳文愤愤不平的坐下身,李孟群也按下火气坐了下去。
    陈玉成看着彭玉麟微微一笑说道:“雪帅在湖广与翼王据战多时,也曾经叱咤一时,只不过今日真是到了穷途之时,也只剩下归降这一条路了。我也不必攻山,也不必放炮,只需稳守几个下山道口,不出一个月,必定可破两山,雪帅以为如何。”
    彭玉麟苦笑一声道:“的确如此。”陈玉成赞道:“雪帅诚信君子,事情已然已经不可为,就该考虑将士的生命,成就仁义有时候并非只取大义,对待下属也要有仁心才行。”
    彭玉麟目光一闪,只是淡淡的问道:“陈帅守信也是一般的,我与少樵的性命大可不论,要我等归降可以,但属下将士必定要保留性命,愿意回到朝廷那边的,请务必放行,不愿继续当兵吃粮的也请发给路费。”
    陈炳文忍不住冷笑道:“归降还有这许多条件?”
    陈玉成摆摆手,跟着对彭玉麟说道:“不愿当兵的自然可以放其回乡,但要想回到北面清军那边去,就恕难从命,况且他们也无法回去,昨日传来消息,曲靖府也已经在我军手中,省府此去北面数百余里土地尽皆归天国所有,他们如何能回去?”
    彭玉麟和李孟群对望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骇之色,想不到太平军重兵攻打省府之余,尚有余力攻掠曲靖府,看来云南一省之地陷落也仅仅是时间问题了。
    无奈之下彭玉麟只得说道:“那好吧,陈帅,加入不愿当兵的,就放他们回乡吧。断不可强拉他们加入太平军,也不可役使他们!”
    陈玉成抚掌笑道:“好!我便答应雪帅,但凡不愿意加入我太平军的,必定都放其回乡,绝不会滥杀一人,也不会强拉壮丁,更不会役使归降将士!”
    彭玉麟和李孟群对望一眼,两人相望都是微微颔首之后,双方两军主将便约定了归降之期,跟着在堂上击掌为誓,定下约定。
    末了,陈玉成看着彭玉麟微微笑道:“两位一句都不问问自身出路么?”
    彭玉麟苦笑道:“除死而已,也不必多问。”
    陈玉成微微笑道:“两位可知镇筸总兵李重后来如何?”
    彭玉麟心中隐隐觉得对不起李重此人,虽然当时李重用心险恶让常德清军在前蹚道,但后来彭玉麟撤军的时候,也是眼睁睁的看着近在咫尺的李重部被歼灭,是以有愧。
    见彭玉麟默然无语的样子,陈玉成接着说道:“李重在牢狱之内关了两个月之后,已经被人重金赎走,如今听闻在上海英国领事馆内逍遥快活呢。”
    彭玉麟和李孟群两人皆是一阵愕然,陈玉成又道:“两位的生死不由我来定,西王很有兴趣见见两位的。”
    彭玉麟嗯了一声,也听不出喜怒来,过了片刻后,彭玉麟和李孟群起身告辞,送到会馆门口时,彭玉麟忽然问道:“陈帅,冒昧问一句,假若你我易地而处,你太平军会降否?”
    陈玉成笑得还是那么的和煦,但语气却无比坚定的道:“雪帅今降乃是大势所迫,若我二人易地而处,我定然只是死战方休,盖因我乃是为了民族大义而战,死得其所,雪帅死战只为满清尽忠,死后未必会有民族大义之节名,同样为死而死,意义不同,自然所选也就不同了啊。”(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四章 严父爱儿
    戊午年二月初一日,五华山与圆通山上的清军放下武器向山下的太平军投降,彭玉麟并不是第一个向太平军投降的封疆大吏,许乃钊在苏州投降得更早。至此昆明战役结束,是役太平军歼灭云南清军八万余人,其中大部分人做了俘虏,自云南巡抚彭玉麟以下大批清军将官被俘,相比之下太平军受到的损失微乎其微。
    看到战报的萧云贵大大的松了口气,相比昆明的收复而言,他更加在意与清军的战损比,他一直耿耿于怀的在追求前线军队降低伤亡率,以作为衡量自己的军队与西洋军队战斗力的标准。他始终忌惮着英法联军的战斗力,另一个时空八里桥战役留给萧云贵的印象是在是太深了。
    同样是清军,假如太平军做不到以较小伤亡率战胜对手的话,那对上英法联军,损失将会更加的巨大。还好陈玉成等将领通过实战开始调整战术,同时基层军官也开始从实战中学会如何降低士兵伤亡率,这些都是不能从军校训练那里得来的宝贵经验。一支军队并不是在训练场上成为铁军、钢军的,而是通过实战,反复的实战之下才能真正练就一支铁军出来。
    看完详细的战报之后,萧云贵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他的西王戎服,他今天早晨要参加讲武学堂的授勋仪式,完了之后就是视察上海海关,下午还要会见上海、苏浙一大批民族工商业的人士,晚餐时还要宴请英法领事。一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的。自从到了上海之后,萧云贵发现自己的事务比在天京更多,虽然很累但萧云贵觉得很充实。这是一种权力带给他的满足感。
    步入武宣楼圣武殿内,一百余名等候授勋的军官已经整整齐齐的列队等候在这里,当萧云贵步入大殿时,都一齐向他敬礼。萧云贵回了一个军礼之后,一一同每个军官握手,并顺口亲切的与军官简单交谈几句。
    每个军官都非常激动,西王就是天国的战神。天国太平军之内传扬着西王的各种经典战事,包括奔袭长沙、攻克武昌、千里取金陵等等,在他们心中西王就如同基督转世般的存在。
    每个军官与萧云贵握手前都会敬礼然后报出自己的军衔。当萧云贵走到第八十三位军官身前时,那军官身材矮小,脸上稚气未脱,只不过十三、四岁年纪。也大声的报道:“少年军官团见习少尉萧和参见西王殿下!”
    萧云贵微微一愣。伸出去的右手微微有些僵硬,这个萧和正是自己在讲武学堂学习的便宜大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