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太平血 >

第275章

太平血-第275章

小说: 太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日才好。”
    此时出生的婴孩夭折率还是相当高,特别是满清皇室之中,因为近亲结婚颇多,是以皇室血脉越来越弱,孩子出生当日便夭折的也不在少数,钮钴禄氏说安养几日便是生怕孩子染病夭折。
    咸丰一想也就明白了皇后的意思,便看了几眼之后道:“这孩子就取名载淳吧,皇后当妥为照料。”
    钮钴禄氏应了一声,随后咸丰旨意接连颁下,他喜得皇子,皇室血脉得以延续,便寻思着昭告天下,又赐封懿妃进位为贵妃,并重赏叶赫那拉氏家人,储秀宫人等都有功绩也都一并重赏,就连整个紫禁城中的各色人等也沾光不少。
    随后咸丰不顾产房污秽,竟然亲自到里面看了杏贞一眼,只说了一句:“安心养好身子。”便被皇后和一众嬷嬷劝了出去。
    躺在床榻上的杏贞此时仍旧是大汗淋漓,浑身没了力气,但她没想到咸丰会进来和自己说这么一句话,要知道寻常皇帝是不会亲自到产房的,此刻咸丰入内说了这么一句,还是让杏贞心底深处颇为触动。
    周身的嬷嬷收拾完之后,便是阿谀奉承的话语接连而来,各种补品、炖品也相继送到嘴边。杏贞产完孩子之后,腹中着实饥饿,很是吃了些东西之后便沉沉睡去。
    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杏贞挣扎着起身,身旁侍候的康琪和几位嬷嬷急忙上前扶住,只劝她再进些吃食。
    杏贞嗯了一声后,一名嬷嬷转身安排饮食去了,康琪上前喜道:“主子,皇上已经颁旨,主子已经进位贵妃了。”一旁的嬷嬷也道:“是啊,是啊,恭喜懿贵妃娘娘了。”
    杏贞嘴角勾起一丝浅笑,进宫两年有余,自己便从一个几乎被打入冷宫的贵人升到了贵妃的位置,要知道贵妃之上便是皇后了。可当中自己吃过的苦头,谁人又能知道呢?
    进了些食物之后,杏贞才想起孩子来,急忙问道:“孩子呢?本宫想看看。”
    康琪急忙说道:“大阿哥已经被皇后接过去照养,等满月后便会入乾西四所,自有内务府安顿。主子不必担忧,等主子坐完月子,想看大阿哥时,想皇上和皇后请旨便可去看了。”
    杏贞哦了一声,热切的脸色慢慢黯弱了下来,这孩子她本来就不喜欢,适才只是想到始终还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才想到要看看,却没想起清宫规矩,亲子都不是由自己生母照养的。
    杏贞缓缓靠在软榻上暗想,这样也好,免得将来和孩子太亲生出感情来。反正这孩子已经出生,自有人去照顾,也不必自己费神去愁怎么养大他。倒是等到满月之后,该寻思着怎么重新回到咸丰身边,去伴驾批阅奏折。
    因为是产下咸丰第一子的缘故,在月子里就不断有各宫的妃子、宫外皇室福晋、出嫁的公主等女眷前来探望,贺仪也着实收了不少。杏贞都让康琪和安德海收下,并造册藏好,这些人情将来要还,随后杏贞还要用这些东西来结交权贵之用。
    这天出了月子,载淳的满月酒也定在当日举办,杏贞得了咸丰和皇后的旨意,便带着康琪和安德海等人前往赴宴。
    整个宴会很是热闹,杏贞作为大阿哥的生母,也得了不少奉承之词,杏贞也来者不拒,多和那些女眷又结交了一番,这些人脉将来可都是用得着的。
    宴会到了一半时,杏贞起身更衣,转回之时却在偏殿外遇上了一人,那人不过二十岁左右,一身八蟒王爷服饰,器宇轩昂,却是恭亲王奕?。(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七章 千秋劝语
    晚间咸丰皇帝大阿哥的满月酒宴到了一半的时候,恭亲王的生母静皇贵太妃身体不适,恭亲王奕?便先向咸丰请辞,送静皇贵太妃回寿康宫。紫禁城寿康宫,殿坐北朝南,前出廊,明间、次间各安三交六菱花扇门,梢间为三交六菱花扇槛窗,后檐明间与前檐明间。殿内悬乾隆皇帝御书慈寿凝禧匾额,东西梢间辟为暖阁。
    回到东暖阁内,这里布置成一座佛堂,内里静雅,香火缭绕,静皇太贵妃径自跪于观音佛像之前,手中念珠翻翻滚滚,口中不住念动着观音心经,一双慈目紧闭着。
    奕?见状微微皱眉道:“皇额娘,您身子不适,还是早些歇着吧。”
    静皇太贵妃也不回头,只是轻声道:“皇上好不容易才得一位阿哥,你额娘还是该好好替这个孩子求些福泽。如今长毛贼作乱,大清风雨飘摇之中,你额娘能做的也就是替大家伙求些福泽了,旁的也帮不上什么。倒是你,也该好好帮衬皇上才是。”
    奕?闻言低声说道:“皇上是皇上,我只是他的奴才而已。”
    静皇太贵妃这时候回过头来,看着他微微愠道:“说什么话来?这俗话说的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你们哥俩要真能同心协力,什么夷人、长毛的还能掀起风浪来?你须得记住了,好好帮着皇上把先皇留下的江山打理好,那先皇在九泉之下也可瞑目了。”
    奕?不敢违拗,轻轻嗯了一声,不软不硬的道:“皇额娘放心,皇上交代的差事,儿子都是认真办理的。”
    静皇贵太妃轻轻叹了口气,她这个儿子胸中沟壑、才能自觉不在咸丰之下。当年四六争储,道光却偏偏选了腿又跛、才能又不及老六的老四咸丰,这么多年了奕?还是有些耿耿于怀。他心境高傲,咸丰在封他王位之时,特意赐了一个“恭”字便是时时的在刺激他,提醒他,他只是一个恭亲王,也只是皇帝的一个奴才。
    心高气傲的奕?如何咽得下这口气?是以长期以来,咸丰虽然授予他不少重任,但他仅仅只是认真办差而已。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远不及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以及肃顺等人得获圣心。
    同时奕?也自知咸丰还是很忌讳自己当年争储之事,索性也夹起尾巴做人,平素能只说一句的,他绝不会多话讲第二句。一来二去就更加不得帝心。
    静皇贵太妃见他这幅样子,叹口气命他回宴会上去。奕?又叮嘱几句才转身离去。
    出了寿康宫。穿过慈宁宫,信步走到御花园中的千秋亭,奕?见到千秋亭内,一名宫装丽人端坐在亭中,身后跟着一名宫女一名小太监。那宫装丽人看着他浅浅的微笑着,好像淡淡的流云拂过一般。让人心神一荡。奕?认出了她来,却不是适才大阿哥满月宴会上大出风头的叶赫那拉。杏贞是谁?
    奕?到没打算避开她,坦然的走了上去,问道:“皇嫂好兴致。在此游览夜色吗?今儿乃是皇嫂孩儿的满月宴,怎么皇嫂独自一人在这里?”奕?倒也很是好奇这个女子,听闻此女起初进宫之时,很不受咸丰待见,却想不到后来使了手段,一步步的爬了起来,去岁就经常伴驾批阅奏折,奕?在陛见咸丰的时候,也曾见到她几次,随后更多的时候是在母亲那里见到她。
    随着见她的次数多起来,奕?发现此女谈吐不凡,见事即明,洞察人心。好几次母亲教训自己,都是被她婉言化解,也算替自己解过几次围,自己也很承她的情。
    杏贞微微一笑,吩咐安德海出了亭子在外等候,看着奕?说道:“原来六爷也是个没有去处的人,到和我这闲极无聊的人碰到了一起。载淳虽然乃本宫所出,但本宫出身不及他人高贵,始终还是替他人做了嫁衣。”
    奕?一愣,看来这女人是在心烦大阿哥由皇后照养之事,淡淡一笑说道:“皇嫂的话说差了,皇嫂得获圣心,之前就经常伴驾,而后又产下阿哥,如今更是贵妃尊位,已经是宫中第二高位,怎会说是替他人做嫁衣?”
    杏贞哦了一声说道:“原来六爷是这般想的,那为何六爷言行不能如一呢?六爷整天缚手缚脚的小心做人,到底是谨慎使然呢?还是心中存了怕替他人做嫁衣的心思?”
    奕?心头微微一惊,这女人好厉害三言两语便把话头转到自己身上来,而且词锋隐晦,但自己绝对听得明白。当下清咳一声说道:“皇嫂的意思臣弟不大明白,臣弟做好自己的本分这也不对了么?”
    杏贞纤手轻抚秀发,妩媚的一笑,说道:“做好本分自然不会有错,但却对六爷的前程没有裨益。”
    奕?一愣,上前一步,微微冷笑道:“前程?本王做得再好也是王爷,还有前程可言么?”
    杏贞看着他,笑了笑说道:“大清开国以来,王爷贝勒无数,很多王爷的确一生都只是王爷,但六爷您似乎忘了顺治朝那位呼风唤雨的摄政王了。”
    奕?闻言面色大变,低声冷道:“皇嫂是在拿臣弟寻开心么?”
    杏贞摇摇头说道:“本宫从不做玩笑之事。大清立国到今日,正面临着极大的危机,长毛作乱,外夷逼迫,稍有不慎便是亡国灭种之祸。但机遇也在于此,大乱于前,拨乱反正,得立大功,或许六爷将来成就会远超那位摄政王也说不定呢。”
    奕?心头突突直跳,但他不知道杏贞打的到底是什么主意,便道:“皇嫂慎言,摄政王可是要得主子幼小时方才做得,如今皇上春秋鼎盛,如何会有摄政王?”
    杏贞点点头说道:“原来如此,本宫一介妇孺,不知其中因由,六爷就当是本宫酒后的疯话吧。”
    奕?哼了一声。也不再说话,转身正想走,却听杏贞喃喃的说道:“看来先帝的遗愿,一雪外夷当年江宁之辱,是没有人能去完成的了。”
    听了这句奕?身子晃了晃,停住脚步,头也不回的说道:“皇嫂,奉劝一句,后妃不得干政。”
    杏贞正色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本宫能为大清和皇上做些力所能及之事,自然问心无愧,倒是六爷您堂堂一个七尺汉子,小心谨慎过头。还不及本宫一介妇孺!”
    奕?大怒的转过身喝道:“皇嫂你够了,别以为仗着四哥宠你。你就可以任意妄为。”
    杏贞脸色不变。似乎根本不惧,看着他玩味的说道:“我和六爷一样,同样只是侍候皇上的奴才,可惜我这个奴才能得圣宠,而六爷这个奴才却难获帝心,高下立判。也不必多说。”
    奕?恼羞成怒,上前一把拧住杏贞的玉手喝道:“你再胡言乱语,我就把你交给皇上议处。”
    杏贞毫无惧色,只是看着抓住自己的那只大手。暧昧的一笑说道:“议处什么?议处六爷您对我这个皇嫂不敬么?”
    奕?闻言,好像摸到炭火一般,忙不迭的松开手,退后几步,但兀自恨恨的瞪着杏贞,杏贞却还是似笑非笑的看着他,眼神中满是嘲笑和不屑。
    奕?见她俏容如玉,那娇柔有致的身躯竟然如此诱人,他脑中竟然忽起一阵绮念。奕?心中惊骇,急忙收敛心神,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变幻不定,跟着淡淡的说道:“皇嫂究竟想臣弟如何?”
    杏贞心中一喜,知道奕?动了心了,只要她出马,就没有不上钩的鱼,当下口中淡淡的说道:“本宫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六爷您能入朝堂、平长毛、兴社稷、拒外夷。”
    奕?嗤之以鼻:“谈何容易?”
    杏贞也不着恼,笑道:“六爷胸中抱负才干远胜载垣、端华、肃顺之流百倍。端华、载垣两人只是弄臣,肃顺为人心狠手辣,得罪的人多,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唯独六爷你,才华未能尽展。若六爷能为百官首脑,又得皇上信任,兴办洋务、开拓财源、学习西学、重整武备、编练新军,想必要平定长毛、外拒洋夷也不是难事吧。”
    奕欣心头一惊,此女当真不简单,当下眉毛一挑,说道:“洗耳恭听。”
    杏贞缓缓说道:“如今世上已经是强国林立,以英法等强国为例,举国皆以工商业立国,工商发达,富国足民。工业可产出新式的枪炮快舰,商业可殷实国库富民。而大清这两项实在是难望两国项背。所以首要的便是兴办洋务,发展工商业。工商大兴,则可开拓新的财源,听闻江南各省的商路厘捐之税已经足够各省剿匪敷用,若是江北之地也能办工商、兴商贸,何愁没有银子办事?”
    奕欣目光逐渐有些火热起来,杏贞说的话他平时也曾今琢磨过。他常想,要是自己是皇帝,会如何施政,杏贞此时说的话也正是他平日里想过的。
    杏贞接着说道:“兴办洋务之余,应当学习西学,得人以鱼不如得人以渔。英法之科技,已经远远超过我们,洋枪犀利、快船如飞,都是西学所发明的。我们只有学习西学,方能自己造出枪炮快船来。正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正是如此。”
    奕欣面色凝重起来,办洋务他不是没想过,只是担心朝中阻力太大,想不到这女人也有此见识和魄力?
    杏贞接着说道:“长毛起事至今,官军累败,都可看出八旗绿营兵马已腐朽,不堪任用,需要成立新军,方能剿贼卫国。而大清虽以弓马立国,但如今火器已经大行其道,而军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