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赤色黎明 >

第646章

赤色黎明-第646章

小说: 赤色黎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一定要反对承认以前的协议了?”汉弗莱爵士威胁的说道。

“我们不反对,我们只是想知道承认了到底有什么好处。”路辉天答道。

“那你们准备怎么办?”汉弗莱爵士有些失去了耐心。

“我们来一个路线图好了。”路辉天立刻拿出了一张纸放到了桌面上。

虽然路辉天和章瑜都没有任何兑现与英国人承诺的打算,不过两人依旧很认真的和英国佬谈起了签署协议的路线图。陈克昨天提供的思路是,既然英国人想来冒充大尾巴狼,人民党不妨就在英国人是大尾巴狼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路线图。英国佬想让人民党替他火中取栗,人民党就把英国佬推上一线去。

汉弗莱爵士很快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他问道:“难道贵方就没有单独组阁的打算么?”

“我们真的没有。”路辉天斩钉截铁的答道。

这下汉弗莱爵士知道自己此行是彻底失败了,人民党既然明确表示没有单独组阁,很多计谋就无法施行。至于联合组阁,昨天陈克已经给否定了,路辉天与章瑜有没有一字一句提及这种思路,说明两人是不会私下达成联合组阁的协议。

既然如此,汉弗莱爵士不得不承认此次的主要目的已经失败。人民党上下一致,除非得到巨大的好处,否则的话是不可能签署承认旧条约的协议。

送走了失望的汉弗莱爵士,人民党召开了中央会议。陈克先向同志们通告了这次谈判的内容,然后严肃的说道:“同志们,解放全国的战争不远了。袁世凯一定会投奔英国人,英国人也肯定会选择袁世凯。在袁世凯武装起一支庞大的部队之后,战争就会开始。”

这个论断如此突兀,同志们一时半会儿还不能接受,“袁世凯需要多久能武装起一支军队来?”

“按照财政情况来看,他大概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从购买外国军火,运到中国来。再征兵,训练,一年半之后袁世凯可以拥有六十万部队。”

六十万这个数字让同志们松了口气,如果是六十万打六十万,人民党上下都有绝对的胜利信心。“我们当下要做什么?干脆趁现在袁世凯实力不强的时候动手收拾他算了。”

“英国佬是绝对不会同意的,而且我们当下也没有准备完毕。咱们钢铁产量说是六十万吨。这里面水份太大,钢铁质量参差不齐,而且还没拥有足够的加工能力。现在也就是能大规模的生产铁轨和铁农具。还不能直接生产钢板,钢筋生产水平也很差。上次我去看了,拉出来的钢筋脆的跟玻璃一样。这些东西需要积累,一年之后能把当下的60万吨生产能力稳定住,把产品质量提高。这就是胜利。两年内能把当下的工业门类初步整合起来,我觉得就不错啦。”陈克兜头给同志们浇了一通冷水。

被陈克这么一通说,国防科工委主任游缑有些不高兴,她问道:“既然如此,陈主席认为我们当下要点是什么?”

“当下的要点就是你们都给我出国转一圈去,好好开开眼界。英国、法国、德国、美国,这四个国家是当今最先进的四个工业国,每两个月派一批人出国,我希望咱们的干部们,包括中层干部能都能出国去看看。不指望大家能够立刻学到什么,而是让同志们能够亲眼看到这些工业国的模样,他们最基本的特点。等我们工业能力更快发展,更大规模建设的时候,大家就不会觉得这些太新鲜。”

党中央的同志们都愣住了,陈克以前就提出过干部们出国考察的问题,不过这段时间的内部事情这么多,除了对外经贸的同志们能出国之外,其他同志只能看他们带回来的照片过过眼瘾。这次居然要大规模的派遣干部去参观,同志们一时竟然说不出话来。

陈克也是很无奈的,如果现在不派同志们出国看看,一战一开始就完全不用考虑出国考察的事情。虽然当下有诸多危险,不过走万里路读万里书。人民党需要同志们开拓眼界才行。不管愿意不愿意,一战一旦开始,人民党就会不由抗拒的卷入整个世界的洪流。若是连那些主要国家都没见过,怎么可能对他们之间的斗争有什么概念呢?

而且人民党当下干部大规模出国考察,也能让袁世凯感到一定的放松,他才更敢放手去做一些事情。即便是从欺敌的角度,也有必要这么做。

党中央的同志一个个面面相觑,他们突然怀疑起陈克是不是在开玩笑。但是很快他们就明白陈克一点玩笑的意思都没有,“大家研究一下,我们最多派出8批人出国考察。大家赶紧把名单拟出来。外交这边就会立刻和上述四国接洽。如果快的话,我希望春节前就派出第一批同志。”

“那咱们已经派出去的留学生怎么办?”游缑问道。

“他们学业在身,和这些考察的同志们不一样。对那些留学生按照计划来办。”陈克给了回复。

莫道前路无知己十一章不速之客(二)

现在每隔两天,秘书就向陈克汇报一下今后两天的日程安排,“陈主席,见完了国防科工委的同志之后,要不要见见徐锡麟和秋瑾同志?”

“他们什么时候来的?”陈克感到颇为意外,如果是以前,这两个人到了根据地之后陈克就会知道。

“已经来了快两天了。不过那时候英国代表也在,就没有告诉您。”秘书答道。

“现在安排一下吧,我今天尽早见他们。”陈克答道,光复会虽然和人民党之间越来越生疏,但是一旦开始与北洋的战争,浙江方面最好还是能够保持中立的态度。

“那我什么时候有时间?”陈克询问秘书。

“这次不仅仅是秋瑾和陈天华,还有另外三个人也想和他们一起见陈主席。”秘书有些为难的说道。

“什么人?”陈克有了点兴趣。

“两个日本同志,北一辉和宫崎滔天。另外还有一个曾经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名叫周树人。”秘书看着记录答道,“宫崎滔天同志是黑岛仁同志介绍加入咱们人民党的。已经在咱们根据地工作了一年多。近期我们详细调查了背景,这个同志背景很复杂。宫崎同志是个日本社会主义者,和同盟会关系莫逆,特别是与孙中山的关系很好。日本政府对这位同志好像也很在意。周树人这个同志貌似在日本的时候得罪过咱们党内的同志,一些同样是留学生的同志好像很不喜欢他,觉得此人政治态度相当保守。”

宫崎滔天这个名字陈克没有听说过,只是觉得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气势。至于周树人么,他和日本留学生矛盾陈克倒是很清楚。当年1905年底,在日本的中国学生被同盟会煽动,要罢课,要归国。周树人还没有用鲁迅这个笔名,他明确表示不会回国,而是要把学业完成。陈克对周树人到底有没有完成学业不是很清楚,至少在要求完成学业这件事上,陈克是支持周树人的。只是人民党里面有不少日本留学生出身的同志,想来对周树人不肯“跟随革命形势”的做法还有些芥蒂。

“如果是这三个人的话,可以让他们一起来。把时间安排一下吧。”陈克笑道。

别的时间陈克都有公务,秘书最后把会面安排在晚饭上。毕竟徐锡麟与秋瑾都是陈克的旧交,一起吃个饭也比较适合这样的情况。

徐锡麟、秋瑾、北一辉,都是陈克见过多次的,周树人陈克在照片上见过多次,倒是宫崎滔天这位同志是陈克第一次见到。他没想到宫崎滔天居然是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留了脸大胡子,看着英气勃勃。

六人稍微自我介绍之后,陈克已经和他的爱人何颖以及警卫员一起把简单的饭菜给端上来。五名客人万万没想到陈克居然亲自给大家端菜,神色间都有些变化。

“家里面就这么点菜,大家随便吃。我就先去后面了。”何颖爽快的说道。

“陈夫人一起来吃吧。”秋瑾客气道。

“你们今天又吃饭又谈公事,时候不会少。我带我家闺女吃饭,吃完饭还得监督她做作业。我就先告辞了。”何颖说完就离开了客厅。

“诸位,我家里面也没什么酒,大家以茶代酒,我祝大家身体健康。”陈克举起了茶杯。

六个人虽然不矫情却都是极讲规矩的,陈克发现每个夹菜的时候,都只夹靠近自己的那个部分。不管喜欢不喜欢,每道菜至少都吃了几口。众人默不作声,一小会儿就吃完了饭。

陈克与警卫员一起收了碗筷,又泡上茶,秋瑾笑道:“文青,八年前咱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实在是没想到文青能有当下的成就。”

1905年陈克最早曾经想与光复会一起闹革命,不过双方的合作并没有维持太久。和八年前相比,徐锡麟和秋瑾的鬓角都有了不少白发,包括陈克在内,三人都没有年轻时候的稚嫩,所经历的动荡让大家都沉稳了不少。

“秋姐姐,身上的伤平日如何?”陈克问道。

秋瑾再没有以前的激烈,她语气沉稳的答道,“多谢文青挂念,一到天阴下雨就知道自己曾经受过伤,平日里倒是完全想不起这事。这次我和伯荪前来求见文青,想问清一件事。人民党的土改纲领甚是激烈,江浙地主士绅们都很恐慌。却不知文青到底只是吓唬吓唬他们,还是真的要这么干到底。”

陈克觉得有些意外,如果只是为了这么点子事情,实在是不可能劳动秋瑾与徐锡麟一起到根据地来。莫说陈克不会当面在这个问题上说什么瞎话,就算两人写信过来,陈克都不会对人民党的政治纲领有丝毫的隐瞒。

“我们已经公布过纲领,不管士绅们惶恐不惶恐,土改都不可能有丝毫的改变。”陈克答道。

徐锡麟神色严肃的说道:“文青,江浙士绅劣绅有限,一家有十几亩地很是常见。按照人民党土改政策,每人三亩地,一旦土改,很多家庭反倒要失去一部分土地。我看人民党的章程中,多余的土地全部要组建国营农场,这岂不是与民争利么?”

陈克耐心的解释道:“小农经济在工业体系下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土地国有是土改的核心,这不是与民争利,中国的地大概不到二十万万亩,人口有四万万到五万万之间,就算是平均分配也不过一人四亩。若是不土改,肯定有人会饿死。咱我们人民党的政策中,每个人都有生存下去的权力。不实施土改的话,我们无法做到保证每个人的生存权力。”

徐锡麟摇了摇头,“文青,你在公告中说,土改不存在任何补贴,所有人的土地全部收归国有。很多人几辈积累土地,这些辛苦就视而不见了么?我觉得这不妥。”

“我们没钱搞赎买,这就是关键。宝贵的资金需要投入到工业建设上去。没有工业,中国就没有未来。”

“至少也事后补偿一下吧?”徐锡麟尽量想说服陈克。

陈克根本不为所动,“我们不承认土地私有化,中国的土地乃是中国老百姓的土地,土地上产出的粮食,乃是为了养活整个中国人的粮食。其他的私有制问题我们现在可以不谈,但是土地国有化这一条无论如何都要执行下去。当下中国革命的首要一条就是土地革命,如果解决不了土地革命,政府就不可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够活下去。政府不懂法术,我们都没有能力口吐粮食,想保证人民有饭吃,不饿死,必须要实施土地国有化。”

话说到这里,徐锡麟与秋瑾都露出失望的神色。反倒是宫崎滔天忍不住大声说道:“说的好!”

北一辉皱起了眉头,“宫崎兄,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安居乐业。没有了自己的粮食,怎么可能有家业呢。没有家业,何谈乐业之说。”

见北一辉不是在反对自己,而是直接反对宫崎滔天,陈克稍微感到了些意外。

“不然!”宫崎滔天大声说道,“以前种地乃是自己种,丰收歉收都是自己承担。国有化之后,种地乃是国家粮食生产的一员,遇到各种情况,国家自然会出手相助。国家与劳动者不再是只有税收关系,而是整个与劳动者结合在一起。这就是社会形态的进步,这就是正义。”

“国家有国家的责任,人民有人民的义务。如果这么做起来,国家越来越强大,可以任意驱使人民,自由何在?”北一辉明显不认同宫崎滔天的观点。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途径。关键不是土地和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而在于谁是国家的统治阶级。统治阶级想如何实现自己的利益。”宫崎滔天毫不让步。

听到这里,陈克已经大概能够分辨出来这是一场小资对社会主义的争论。他也不参与其中,而是转头问周树人,“周先生来到我们根据地却是为了何事?”

周树人一直静静的听这众人说话,突然见陈克与自己说话,倒是颇为意外,“在下读了陈先生的文章《狂人日记》《祝福》,还有最近的《阿Q正传》,实在是对陈先生佩服的很。正好得知徐先生与秋先生前来,所以求着两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