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114章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114章

小说: 回到明末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潮道:“下官领命!”
    杨潮早就有好打算,能新设一营让自己独领自然好,退而求其次,自己只要得到巡防权力即可,毕竟要独领一营兵马,至少也得是参将那样的巡守官,比自己目前可要高出两级去,熊明遇不可能让自己无功升迁。
    熊明遇又道:“既然不许你升官,你说说又想管本官要什么?”
    杨潮道:“战船!”
    熊明遇问道:“你现有战船几何?”
    杨潮道:“仅一艘!”
    熊明遇沉思片刻:“也罢,本官为你调拨两艘。”
    杨潮笑道:“谢过大人。”
    熊明遇摆摆手:“事不宜迟,你且回去,行文明日就到。”
    杨潮当即告辞。
    就快要走出大堂的时候,熊明遇的声音又传来:“杨潮,赚钱本官不管,但是别误了剿匪。”
    杨潮回身躬了躬身子连连答应。
    熊明遇果然是骗不过的,杨潮打算用这巡兵权力赚钱的打算他都看出来了,但是他不在乎杨潮赚钱,只希望杨潮能够兼顾剿匪,以杨潮以往的作风,遇到江匪绝不留情,也让熊明遇放心,才决定给杨潮这个差事。
    回营后,冯匠头再次送来一副铁甲,距离上次已经过去了二十天,才送来一副,这让杨潮觉得太慢了。
    不过铁甲质量不错,跟上次的没有差别,上了战场应该能减少一大半士兵的伤亡几率。
    “冯匠头,二十天了,你就打造了这一副铁甲,我要的八百副铁甲,你到底能不能打制?”
    冯匠头鞠躬连连,歉笑道:“小人一定加快速度,大人放心!”
    杨潮冷哼一声:“今年之内能打造好否?若是不能,本官就要换人了。”
    冯匠头咬了咬牙:“若是大人的钱能付清,小人保证打好。”
    杨潮恍然大悟,原来是钱的问题,难道这个匠头是打造一副卖一副,然后用作资金扩大经营?
    杨潮问道:“如果是本钱的话,你待会去营中支一千两银子,放心大胆的去打制,本官不会赖你的账。”
    冯匠头大喜,他还真是受限于资金问题,虽然他跟几个铁匠约定帮忙打造,可是对方不信任他,要他付定金,因为铁甲到底是奢侈品,百姓不能用,军队舍不得用,基本没人买,要是冯匠头最后食言,铁甲打出来他不要,可就烂在自己手里了。
    冯匠头手头没钱,就使唤不动兵仗局中庞大的匠户,只能自己跟徒弟用有限的资金来周转。
    又跟冯匠头谈了谈自己对于生产的知识,告诉他流水线的概念,但是估计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杨潮看过了铁甲上的甲片就没有一个完全一样的,零部件标准化都做不到,谈何流水作业呢。
    手工打制的甲片,想要做到标准化,只能是天方夜谭,除非用铸造,但是铸造出来的甲片很脆,根本就经不住刀砍箭射,起不到防护作用。
    临走时候,让冯匠头转告郭匠头,如果也缺钱的话,来营中支取定金,抓紧速度打制鸟铳。
    冯匠头千恩万谢的走了。
    果然第二天郭匠头就来支取,不过却没见到杨潮,因为杨潮去船厂收船了,但是交代过了营中管账的胡全,给他支取了一百两银子作为定钱。
    兵部的行文在熊明遇的直接过问下,也一路畅通的经过兵部、操江御史衙门到了新江口大营中,大营副将余承武收签后下发到了杨潮这里。
    但是熊明遇承诺的战船却没有一起拨付,要文书容易,要钱艰难,什么时代都是如此。
    杨潮在船厂又接了一艘赶缯船后,才回到大营,得知了这些情况。(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九节 远途
    何明宇确实门路广泛,他很快就联系上了下家,但是却没有弄清楚到底是何人动了王家的货。
    但是他的下家表示,他们愿意继续等货,一直等到六月。
    这年月往返日本都是靠风力,因此是每年夏天西南季风起时去日本,等到来年清明前后东北季风时候回国,因此海商夏天前必须收齐货物,否则就误了风时。
    这样的贸易,一年也就往返一次,因为贸易次数少,船只载运量低,因此利润奇高,哪怕危险也有人愿意铤而走险。
    加上大明官府的禁海,更是减少了海运,推高了利润。
    只不过最大的损失恐怕不是海商的,而是大明朝廷,是整个大明经济体。
    要是大明朝廷设置关税收税,多了不敢说,每年数百万两白银的关税应该还是有的,而通商带动江南经济的发展又会给大明朝廷贡献多少税收。
    可惜的是大明朝在经济制度上开了历史的倒车,不但在国内对商税不屑一顾,一直坚持三十税一的低税制度,而且无法阻止奸商、豪强、官商等的偷税漏税,因此每年的商税竟然只有几十万两银子。
    连商税都几乎不征,又如何能让朝廷把目光转向海贸关税呢。
    相比宋代的时候,商税足足占据朝廷财政的四成以上,而大明朝的商税可以忽略不计,等于放弃了一半的税收,却在最穷的农民身上榨取银子,闹得民怨四起,真是守着宝库要饭。
    杨潮坚持借给了王潇两万两银子备货,这两万两银子的货,只要运到苏松去。海商愿意出双倍,相比上次的三倍确实少了,但是王潇的货给迟了。怪不得别人。
    而且摆在王潇面前的是,他还必须尽快备货。因为要得急,就不得不支付高价,这又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
    不过只要两万两银子的货到,最少也有一万多两的利润,足以让王潇翻身了。
    何明宇也上下帮忙,动用自己的商业网,帮王潇解决了最大的货源。
    当然高价依然不可避免,原本只要一万五千两的货。最后要了王潇两万两,而下家愿意支付三万两,利润正好是一万两。
    但是其中的风险很大,如果再次被抢,王家杂货铺就只能关张,还欠下一笔外债。
    杨潮保证将货送到,相比人家出海去海外的风险,自己在长江上航行,就跟在平地上走没两样。
    唯一要操心的是时间问题。
    已经是五月了,距离对方的要求。只剩下一个月。
    南京去苏松六百里,沿江顺流而下,如果风向合适。日行百里没有问题,但是考虑到各种意外,沿途水军盘查等等,加上夜晚停泊,每天保守六十里,那也只需要十天时间。
    但是王潇十分急迫,连日催促,可杨潮不为所动。
    又等了十天,五月十日。才出发。
    这次杨潮带着自己的亲兵队二十人,李五六弓兵队。加上老张几个船工,合计四十人。
    都是精兵强将。但是考虑到上次王璞也请了十多人的打行好手,最后还是船被劫人被杀的结局,因此杨潮还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
    但是这是货船,人太多了就拉不下货了,正因为上了四十个人,本来能拉一千五百担的大战船,此时只装了一千担的货物,加上应急的饮食,就一点不能多了。
    不过看到四十人一水的铁甲,杨潮又放心不少,多等了十天时间,等的就是这批铁甲。
    王潇不停的催促杨潮,杨潮则不停的催促冯坚(冯匠头),终于让他在短短十多天时间打造出了四十副铁甲。
    船上除了杨潮自己人之外,还有一个何明宇的家丁,这家丁是联络人。
    关系是何明宇的,因此下家海商只认何家的人,而何明宇也相信这个下家。
    何明宇解释说,这个下家不可能出问题,因为他们跟何家是多年的老关系了,没必要为了一次货而断了交情,除非对方以后不打算做海贸了。
    可是对方也不是普通海商,背后是松江府当地巨室,走私了好多年了,不可能轻易断了衣食。
    所以上次王潇的货被抢,只能是一个意外,要么是哪个不开眼的江匪,要么就是同行使坏。
    只是具体情况,谁都不清楚,下家也在查,也一直没有查出来,怀疑几个同行也没有证据。
    何明宇说这是笔糊涂账,已经算不清楚了,既然敢做这一行,就的敢认。
    杨潮也没打算给王潇报仇,这次出航第一是帮王潇,第二也是开拓自己的生意。
    一条长江水路,如果打通了,杨潮觉得自己怎么都吃不完,也足够自己将来养兵所需了,这可是事关自己未来根基的大问题,因此亲自出马,还带上精兵强将。
    “杨大人,今晚停靠镇江吧。”
    顺风顺水,天公作美,船速比杨潮预想的要快得多,才傍晚,就到了镇江外,何家的家丁建议在镇江过夜,不然找不到下一个港口就得临时停泊,风险太大。
    考虑到今天走了一百多里地,超出了自己计划的一倍,杨潮觉得时间充裕,可以停一停。
    停了一夜,第二天大早,镇江往东江面,被湖心岛分开,江流变化,这里有山,还有礁石,过这一段区域向导要求降帆缓速。
    因此到了中午才走出去不到二十里,过了金山不远就是焦山,在焦山遇到了镇守的江防水兵。
    向导是经常跑这一段路的老水鬼了,报出字号跟水兵交涉了一番,给了几两茶水钱就放行了。
    当然如果水兵蛮不讲理,杨潮也有办法,强行闯关也无所谓,自己手里有熊明遇给的巡匠行文,打官司也不怕。
    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次是为了趟路打基石不是为了惹麻烦的,向导能够解决当然最好。
    镇江附近有多个水营,因为这里是漕运重地,而且地形复杂,许多地方易守难攻,后世郑成功沿江而上攻打南京的时候,就曾在这一带作战过,当时金山和焦山之间清军用铁索相连,铺设木板浮营上面架设火炮封锁江面。
    郑成功派人潜水砍断了铁索,纵船火烧了木浮营才得以继续朔流而上。
    过来焦山继续往东,又走出去四十里,有一座小山,山高比焦山高了一些,但仍然是一座小山,不超过三百米的高度,远远能看到山上有高塔,大概是某间佛寺。
    这座山叫做山,也有一座水营,却不是新江口那种大营,只是参将镇守的分营,归属于镇江大营管辖。
    不过山水营不但没有为难他们,反而安排泊位,让他们在这里休整一夜,因为山参将跟何家是故交。
    第二天从山出发,从扬中岛南边的水道经过,这一日又行了一百多里,到了江阴县利港休整。
    之后却在近在咫尺的君山和香山耽误了两天时间,因为突降暴雨,风势也很大,行船有倾覆的危险。
    第六天天气恢复正常继续出发,很快就过了沙洲,过了沙洲救过了江阴地界,进入了苏州境内,是苏州府的三丈浦和江北扬州府狼山之间水域。
    在这里遇到几艘可以的小船,跟随杨潮的战船一直行走了好几里地,杨潮已经让所有士兵披甲备战了,结果小船自行离去了。
    不敢说小船是不是江匪,但是肯定居心不良。
    虽然天色还早,但是向导还是建议到附近的福山避一避,向导说这附近常有江匪出没,因为这一带江上多无人沙洲,沙洲一到夏秋就是一片高长的芦苇,非常方便江匪藏匿。(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节 交货
    离开福山后,战船张满帆,在好容易来的一股顺风中疾驰。
    此时江面变得开阔,快要到了长江口了。
    杨潮沿途不断的用眉笔描画着,将一路的标志性地形记录下来,作为将来行船的依据,可惜杨潮虽然学习的建筑,懂得画建筑图,画三视图,却不太懂得画地图,只是粗略的画出可能的航线图,其中的距离等都是根据船速预估的。
    傍晚一座巨大的沙洲就出现在视野中。
    向导告诉杨潮,这沙洲是崇明沙所和崇明县城所在,沙所是一座千户所,当年防备倭寇的时候,沙兵立下过大功。
    过了沙所后,是一南一北两座并行在江中的沙洲,北边的叫做三沙,南边的叫做长沙。
    此时太阳已经落在身后的江面上,画出一片片金黄色的鳞片,好似龙鳞,江似长龙。
    不过杨潮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在向导的带领下,继续前行,直到三沙、长沙两座沙洲东南方一座沙洲。
    这座沙洲叫做南沙,是长江入江口最后一座大沙洲了,南沙洲南边还有做无人的小沙洲。
    南沙还西北边上游几座沙洲一起,大概就是后世的崇明岛了,只是后世的崇明岛已经连成一片,此时还都是独立的沙洲。
    南沙洲上面有个小村子,人不多,都是渔民,没有驻兵。
    但是西南边江岸上,就有宝三、吴淞和刘河堡中所三个驻兵的所城。
    向导登上沙洲,渔民们热情的跟他打着招呼,看来不是第一次来了。
    渔民帮忙将杨潮的战船停在他们简陋的码头边上,但是战船还是不幸的搁浅在了沙滩上。
    杨潮拒绝了渔民邀请他们上岸的打算,所有人都留在船上。只有向导大咧咧的跑去了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