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悟空修妖录 >

第5章

重生悟空修妖录-第5章

小说: 重生悟空修妖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序就是这样的。龙还是被魏征给斩了。于是,龙的冤魂便天天缠住太宗皇帝索命,最终导致唐太宗一命呜呼,到阎罗殿报到去了。

我们知道;普通人死了;都是由钩魂使者;黑白无常;牛头马面之类的角色拿脚燎手铐把你强拉硬扯去的。

而皇帝唐太宗死了则不同;是阎罗殿的大管家崔判官亲自跑来接的!只见他跪拜路旁,口称:“陛下,赦臣失误远迎之罪!”二人正说间,只见一对青衣童子,执幢幡宝盖,高叫道:“阎王有请,有请。”

看样子;是阎王有请在先;崔判官是在得到消息后抢了先。'奇qisuu书网'总之,大家都对唐太宗很尊敬。

到了阴曹地府,虽然阎王、判官对他很“尊敬”,但是阎罗殿的各种鬼都对他很不友好。太宗皇帝主要受到了三次惊心动魄的“恐吓”。

首先遇到的是他的老头子李渊,哥李建成,弟李元吉;叫道:“世民来了,世民来了!”那建成、元吉上来就揪打索命。太宗躲闪不及,被他扯住。幸有崔判官唤一青面獠牙鬼使,喝退了建成、元吉,太宗方得脱身而去。

阎王;共计有十殿阎王: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

这十殿阎王全部都出了森罗宝殿,控背躬身迎迓太宗。十王道:“陛下是阳间人王,我等是阴间鬼王,分所当然,何须过让?”

十殿阎王对杀人如麻的唐太宗;真是客气啊!

秦广王道:“急取簿子来,看陛下阳寿天禄该有几何?”崔判官急转司房,将天下万国国王天禄总簿,逐一检阅,只见大唐太宗皇帝注定贞观一十三年。崔判官急取浓墨大笔,将“一”字上添了两画,将簿子呈上。

十王看时,见太宗名下注定三十三年;阎王惊问:“陛下登基多少年了?”太宗道:“朕即位,今一十三年了。”阎王道:“陛下宽心勿虑,还有二十年阳寿。此一来已是对案明白,请返本还阳。”

十阎王差崔判官、朱太尉二人,送太宗皇帝还魂。

崔判官顺便做了一次导游;带着唐太宗参观了一次地府。

到了地府的十八层地狱;处处俱是悲声振耳,恶怪惊心。一个个被紧绑牢栓,赤发鬼、黑脸鬼,长枪短剑;牛头鬼、马面鬼,铁简铜锤。只打得皱眉苦面血淋淋,叫地叫天无救应。

太宗看得心中惊惨。这是第二次恐吓。

过了奈河桥,又到枉死城,只听哄哄人嚷:“李世民来了,李世民来了!”太宗听叫,心惊胆战。见一伙拖腰折臂、有足无头的鬼魅,上前拦住,都叫道:“还我命来,还我命来!”

这些人,不对,他们都不是人,而是鬼!他们都是来拦住太宗皇帝索命的。

这是第三次恐吓。慌得那太宗藏藏躲躲,判官道:陛下,那些人都是那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众王子、众头目的鬼魂;尽是枉死的冤业,无收无管,不得超生,又无钱钞盘缠,都是孤寒饿鬼。陛下得些钱钞与他,才能救你。

太宗空身到此,那里有钱?便立一约;借得金银一库,叫太尉尽行给散。

判官又吩咐众鬼道:“这些金银,汝等可均分用度,放你大唐爷爷过去,他的阳寿还早哩。我领了十王钧语,送他还魂;教他到阳间做一个水陆大会;度汝等超生,再休生事。”

众鬼闻言,得了金银,俱唯唯而退。

判官送唐王直到超生贵道门;判官道:

“陛下到阳间,千万做个水陆大会,超度那无主的冤魂,切勿忘了。若是阴司里无报怨之声,阳世间方得享太平之庆。凡百不善之处,俱可一一改过,普谕世人为善,管教你后代绵长,江山永固。”

唐王一一准奏,辞了判官,脱了阴司,回到阳间。开始出榜招僧,修建水陆大会,超度冥府孤魂。

由此可见;太宗皇帝为什么要招集全国高僧,举办一次旷世规模的“水陆法会”?原因就在这里,是阎罗殿的崔判官叫唐太宗复活后办的。

崔判官叫唐太宗办这个水陆法会;有两大好处,说得非常清楚明白:

1。凡以前的种种不善之处,俱可一一改过。

不善;就是恶;以前所行的种种恶;逼父;杀兄;害弟;荡平六十四处烟尘,剿灭七十二处草寇,南征北伐,杀人无数,以至无数枉死冤魂叫冤报怨;这些都是可以改的。只要办了这个水陆法会;也就改了;这些无数枉死的孤魂野鬼便可得到超度;也就不再追究你的责任了。

2。普谕世人为善,管教你后代绵长,江山永固。

办了这个水陆法会;还可以以身作则;带头行善;劝化全天下的人都来行善;不要作恶。这样;管教你后代绵长,江山永固。

既然能有这两大好处(最揪心的);唐太宗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一回到阳间;他就着手大办这个水陆法会。

因为唐太宗大办水陆法会,所以才招来了全国的高僧。在众高僧里面,又“海选”出了唐僧陈玄奘法师做坛主主持人。

顺序就是这样的。

唐太宗办水陆法会;从本意上讲;并不是要宏扬佛法;而是要达到他个人的两个目的:

1。超度以前枉死在他手上的无数孤魂野鬼;通过办这个水陆法会;以前所行的种种恶;就改了;就没有了。

2。以身作则;带头行善;劝化全天下的人都来行善;不要作恶。办了这个水陆法会;就能保后代绵长,江山永固。

这场水陆法会;从全国各地海选出一千二百名高僧;聚集到长安化生寺;打造禅榻,装修功德,整理音乐;分派上中下三堂。诸所佛前,物件皆齐,头头有次。选定本年九月初三,黄道良辰,开启做七七四十九日水陆大会。

由陈玄奘大阐法师,开演诸品妙经。太宗及文武皇亲国戚,俱至期赴会,拈香听讲。

那么,这场水陆法会的场面有多大呢?数据如下:

1。级别之高:这是一场有全部国家领导人参与的佛事活动。

2。人员之多:聚集了有一千二百个和尚一起作法。

3。时间之长:计划作法的时间,为连续七七四十九天。

相信各位都没有见到过如此大场面的佛事活动。

那么,这么大的场面;究竟能不能超度以前枉死的孤魂野鬼呢?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以身作则;带头行善;劝化全天下的人都来信佛行善不作恶不危害大唐;这个目的;是百分之百的可以达到嘀!

这一点;唐太宗的心里是有数的;因为他完全有能力支配这场水陆法会在民间的影响力!

可第一点;唐太宗的心里就没有数了;你们这些和尚到底有多少道行?你们念的经究竟有多大的法力?你们究竟能不能超度孤魂野鬼?唐太宗绝对是半信半疑的。

此时;他最关心的就是:枉死的孤魂野鬼能不能被超度。

超度;指诵经等佛事活动使鬼魂脱离苦难;重新超生;投胎转世。

那么;什么样的人死后不能超生呢?在我们这一群善良的人的印象中;都是“坏事做绝”的人永世不得超生。

但是,我们今天是在讲西游记;所以应该尊重原作者的意思来讲解。原作者可没有说是坏事做绝的人不得超生。而是这样说的:

又到枉死城,只听哄哄人嚷,分明说:“李世民来了,李世民来了!”。。。。。。都叫道:“还我命来,还我命来!”。。。。。。判官道:“陛下,那些人都是那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众王子、众头目的鬼魂;尽是枉死的冤业,无收无管,不得超生。。。。。。。”

注意:是“枉死的”不得超生。

这些人;按生死簿;死期到都没到;就被唐太宗杀了;所以是枉死的。

这些枉死的孤魂野鬼;无收无管,他不超生;他就守这儿;天天蹲点;赖在这个鬼地方不走了专等你来;嘿嘿;总有一天;你李世民是要从这走的;叫你也莫想投胎享荣华。

你说李世民他想了怕不怕?

所以;究竟能不能把这些枉死的孤魂野鬼都弄走;就成了他内心深处最大的隐痛!

你们这些和尚到底行不行啊?!究竟能不能把这些孤魂野鬼都弄走啊?!

就在唐太宗半信半疑的时候;观音菩萨跳出来说:“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

你办这的个水陆法会;根本就不能把这些枉死的孤魂野鬼都弄走!仅仅只能做做样子;给天下的老百姓看看而已。

你说;观音菩萨只这一句话,是不是说到唐太宗的心坎里去了?

菩萨又说:“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

此言一出;唐太宗心里的疑虑尽释;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连忙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

菩萨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太宗大喜道:“教法师引去,请上台开讲。”

观音菩萨可没有随随便便地就和他讲什么大乘真经,而是现出真身,让大家都知道她是真的观音菩萨。这是在进一步取信唐太宗。并留下一个帖子点化道:

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

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注意:这个真经对于唐太宗来说,仅仅只有一个功能作用;很简单;就是“能超鬼出群”。

这个“能超鬼出群”的真经,菩萨并没有上台开讲,而是:如果你想要,你就到西天如来佛那儿去取。太宗即命众僧:“且收胜会,待我差人取得大乘经来,再秉丹诚,重修善果。”

好了!水陆法会也不做了;取真经要紧;待取来真经;再重做这场法会。为什么法会只做了七分之一,就中断停止了?因为菩萨说了,这个度不得亡者超升,做了也是白做,不起作用的。

前面说过,唐太宗办这个水陆法会;可能有两个目的。如果他仅仅只是为了做给天下人看的;劝化全天下人都来行善这一个目的;那么他的目的就已经圆满的达到了;他也就不会稀罕什么西天的真经了;对吧。

可事实是他非常的、迫切的想要得到这个真经;那么;这就只有一种解释:他要彻底地把这些枉死的孤魂野鬼都弄走!这才是头等大事。至于摆摆场子、做做样子给老百姓看,倒是次要的了。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唐太宗之所以要到西天求取大乘真经的真正目的:

1。不是为了宏扬佛法佛教。

2。不是为了普度天下众生。

3。是为了消除自己以前所行的恶;做的孽;犯的罪;扫清心中的鬼。

唐太宗之所以需要如来佛的经,是为了消除自己以前所行的恶;做的孽;犯的罪;扫清心中的鬼。上回已经说明。但是细想:要是观音菩萨不告诉唐太宗,唐太宗会知道如来佛有这个经吗?肯定是不知道的!

如果唐太宗不知道如来佛有这个经可以为他解灾,那他也就不会派遣唐僧去西天取经了。所以整个事件的关键之处还在于观音菩萨。

那么,观音菩萨又为什么要来指点唐太宗呢?《西游记》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讲得非常清楚:

一日,如来佛祖唤聚诸佛、众弟子;对大众说: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谁肯去走一遭来?

观音菩萨道:“弟子不才,愿上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也。”

如来见了,心中大喜道:“别个是也去不得,须是观音尊者,神通广大,方可去得。”

凡作一部大书,必有提纲挈领之处,然后线索在手,丝丝不乱。此一回为取经故事千头万绪之总纲;不明此;则极易被后面取经过程中的精彩故事所迷惑。

从这个总纲可以看出:取经的最初缘由;是如来佛祖要传经;而不是唐僧要取经;也根本没有任何人想要取他的经。

这段提纲挈领的文字;数百年来竟无人读破;都误把“传经”作“取经”。

如来佛祖要传他的经;要把他的经永传东土,这个难度其实是挺大的。

怎见得?是万水千山;路途遥远吗?不是的;是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旨要,怠慢正宗。

这个难度究竟有多大呢?派谁去,都完成不了这个任务,只有神通广大的观音菩萨方可去得。

那么;我堂堂中华真的很愚蠢吗?以至让佛法无边的如来佛祖都感到传经难;我们来看《西游记》中是怎么讲的:

1。福陵山云栈洞的猪八戒同志;此时扮演的角色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匪类”。猪八戒同志因为没有个赡身的勾当,只是依本等吃人度日。

猪八戒在为匪的时候;是靠“吃人”来过生活的;而且还是“依本等吃人”的。可见猪八戒同志为匪是有“几不杀”;“几不抢”原则的;说明他仅仅只是为了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

菩萨点化他道:“古人云,若要有前程,莫做没前程。你既上界违法,今又不改凶心,伤生造孽,却不是二罪俱罚?”

猪八戒同志道:“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