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无良昏君 >

第24章

无良昏君-第24章

小说: 无良昏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宋玉华拾起地上散落的弩箭抵进自己的脖颈,楚楚可怜的决绝我见犹怜。
  “让你欺负我姐姐,让你欺负我姐姐……”宋玉致心疼姐姐,手中的鞭子立即甩向了杨耀天,却被杨耀天的侍卫硬生生挡下。
  “闹够了没有,现在是胡闹的时候吗!”杨耀天也是心中烦躁,他大步走过去,一把摔下宋玉致的鞭子,对着她就是一通怒吼!
  “姐姐,他吼我!呜呜~~~”一向嬉笑胡闹的宋玉致竟然潸然落泪,难免让人大跌眼睛,眼珠子也掉了一地。不过这一次她的姐姐却例外的没有拥她在怀里安慰,这让她的眼泪更加汹涌,大有决堤之势。
  “柔弱的姐姐要寻死,坚强的妹妹却哭哭啼啼,你们姐妹俩都是怪物。”杨耀天差点被她们姐妹俩搞疯掉。
  李秀宁也是跳下马,走到杨耀天的身边嫣然一笑道,“小贼,她们姐妹俩才不是怪物。姐姐知书达理有担当,所以她不哭;妹妹被姐姐宠溺才如此顽劣,所以一但离开了姐姐,她就会很脆弱,自然会哭……小贼,宋玉华是第五王妃,秀宁呢?”
  有了李秀宁的安慰,杨耀天的心情才好了些。他欣慰的想:李秀宁虽然也刁蛮,对他却总是千依百顺,隐隐有知心红颜的趋势,几日来刁蛮的千金脾气也消磨殆尽,人也变得更加让人挂念。
  “秀宁排在商秀殉之后,沈落雁之前,自然是第三王妃。小贼的心中一直有秀宁。”杨耀天指了指自己的心脏,信誓旦旦。
  “小贼……”李秀宁眼中闪过幸福的水润光泽,只见她娇嗔了一下,旋即正色道:“秀宁是女子,自然比小贼更了解女子,还是让秀宁为小贼分忧吧!”
  李秀宁看到杨耀天眼中的迷离神色,心中更是甜蜜。她嫣笑了一下,走到了宋玉华的面前,“我是李秀宁,荥阳刺史李渊之女,身份比起你们也分毫不差。秀宁与玉华妹妹都是饱读诗书的大家闺秀,所以秀宁很了解玉华妹妹在想些什么!曾几何时,秀宁也因为玉华妹妹心中所想的事情伏击过小贼,差点杀了他,小贼抓了我,对我却很好。秀宁的心慢慢被他偷了去。”
  宋玉华带着一抹凄美的微笑,手中的弩箭却更进了一分,“你知道我在想些什么,就应该明白我心中有多痛苦。为了家族的利益,玉华亲手埋掉了自己的幸福。但玉华认命了,就是这样一个凄苦女子,却又被人当众轻薄……”
  李秀宁打断宋玉致说下去,这样只会让她更激动,“只是一个吻而已。秀宁被小贼轻薄的时候,比起玉华妹妹还要不堪呢!我们真的很像。为了追求家族的利益,李家也给了秀宁一个未婚夫柴绍,小贼也是横刀夺爱抢了秀宁,只是不似对妹妹这般惊世骇俗罢了!今天的事情以后一定会是一段佳话,所以秀宁只会很羡慕妹妹。”
  李秀宁见到宋玉华的神色终于有些松动,趁热打铁继续道:“嫁给解文龙只是得到一个巴蜀盟友,但嫁给小贼,宋家却可以稳坐岭南。小贼皇子的身份,难道还比不得一个巴蜀少主?小贼有情有义,从不刻薄女子,玉华会幸福的!若玉华执迷为了家族而嫁巴蜀,那么秀宁与小贼不得不亲手毁了岭南,毁了宋家。玉华也许不知道,杨素领十万大军,裴矩领八万大军已经在岭北驻扎,不日即可翻越五岭,须臾可兵至宋家山城!朝廷是不会坐视宋家独大,影响岭南战略大局,个中厉害,秀宁想玉华可以想的很透彻。”
  李秀宁伸出手轻轻夺下宋玉华手中的弩箭,得意的对着杨耀天晃了晃,杨耀天也不得不对李秀宁这一番出色游说赞赏的伸出拇指!
   

NO。38 玉华三求
更新时间2009…1…21 12:30:55  字数:2141

 “我不知道该如何说,才让让玉华明白我的苦心。”杨耀天有些不知所措的恍惚,短叹了一下,复有迎着宋玉华注视过来的目光道:“有些事情我势在必行,必须去做,但我却暂时搁置了那些很重要的事情,并且我离开我最爱的妃儿身边,不远千里跋涉到了蜀地,这一切一切都是为了拯救你。也许,这其中也夹杂一点制衡宋家势力的动机,但我最本质的想法却一定不是为了宋家。因为天下人认为宋家多么了不起,但我却有一千种、一万种办法可以轻易对付。我不是在向玉华抱怨,我只是想告诉你,我没想到玉华真的那么美,这也是蜀地之行给我的第一个惊喜!”杨耀天很是无耻,牵着李秀宁的手却对另一个女孩发动感情攻势,这让众人再次大跌眼镜。宋玉致的哭闹也越来越弱,她已经发现她的姐姐渐渐有了笑容,虽然浅浅淡淡,但那的确是笑容没错。
  宋玉华有些惊诧的害羞,脸上带着一抹红晕的笑意,她怎么也没有想到杨耀天竟然会含情脉脉对她说出那样的话语,这在隋朝是多么的惊世骇俗!宋玉华看着李秀宁灿然笑容,心中也微微有些羡慕,嫁得好夫君是每个女子永恒的憧憬,宋玉华也不例外。
  “晋王是一个多情男儿,从秀宁姑娘亲昵的称殿下为'小贼',殿下却不以为杵,玉华便可以推知一二。玉华的一生聆听父命,从未僭越,但因为晋王的无礼,玉华再难以他嫁,所以如今玉华可以破例拿出一分魄力与勇气,让晋王如愿以偿。”
  宋玉华再次化身婉约的大家闺秀,只见她浅浅施了一礼,如月盈盈的眼睛也灵动的眨着,显然颇为期待杨耀天的回应。
  宋玉华欲言又止,杨耀天立即会意,“玉华有心愿未了?”
  “若玉华做了王妃,自然生死是王爷的人,所以玉华不求王爷为宋家谋的任何利益。只求王爷确保宋家没有刀兵之祸、血光之灾,这也算是玉华报答宋家二十年的养育之恩。不知王爷可以应否?”
  出嫁从夫,不会总在你耳边为娘家谋利,这样的古典女子就是好,杨耀天心里快乐翻了天。
  “理应如此,玉华这个要求合情合理。还有第二个吗?”
  宋玉致微笑的点了一下头,淡若远山的黛眉也随之舒展开来,只见她把宋玉致领到杨耀天的面前,再次施礼道:“这第二个不是要求,而是恳求。玉华恳求王爷可以庇护我的妹妹,确保她的婚姻以及一切生活不会受家族干涉,我不想让我的妹妹重蹈我的覆辙。不知王爷可应否?”
  我当然不会让宋玉致这么美的MM悄悄溜走,自然是一定要庇护在身边,宋家要嫁宋玉致,除非是嫁给我,否则……哼哼~~~杨耀天心中早已是心花怒放,连忙应承道:“可以。若是玉华不放心,可以让玉致一直陪伴在你的身边,宋家不回也罢!”
  宋玉致最好是永远不回宋家,留下做第六王妃就更好了。杨耀天笑了笑继续道:“那第三个呢?”
  “这第三个不是要求,也不是恳求,而是请求,王爷可量力而为。我的二弟师道虽没有王者之心,但却错生在镇南王家,这一生注定无法与权势纠结、尔虞我诈撇清关系,所以我请求王爷可以支持他做宋家家主,这样他也少了许多在倾轧中挣扎的烦恼。”
  “大姐……师道不在乎家主之位。”宋师道也是热泪盈眶,他与玉致一样,最敬重的是母亲角色一般的姐姐,最畏惧的才是天刀宋缺。
  杨耀天作为未来的大隋帝王,自然也希望下一任岭南的王者没有图谋天下之心,杨耀天也早已想过让宋师道代替宋缺继任镇南王,所以这也绝不是问题。杨耀天坦言,“宋家家主我不能保证,但我可以保证他是镇南王的不二人选,这点玉华可以放心。若我此时已经为帝,定会立即下诏贬谪镇南王,扶师道上位,因为宋师道比宋缺更让我放心。”
  宋玉华心中的大石尽数有了归属,身心自然也是轻松起来,宋玉华焕然生机,风姿更加光彩照人。“玉华没什么可说了。玉华何去何从,但请王爷定夺。”
  宋玉华的乖顺服从让杨耀天不禁大笑起来,“女子乖顺可人自然很好,但若是完全没了主见就有些过了。玉华这时应该说,王妃要回王府,王爷请让路。呵呵~~师道仍然护送你姐姐去并州,不要哭丧着脸,我对你姐姐好的!自此以后我就是你的姐夫,你我二人应该携手笑傲天下才是!”
  宋玉致却气哼哼道,“现在你还不是我们的姐夫,即使姐姐愿意嫁给你,你也要过我这一关才可以娶到我姐姐,否则你就是白日做梦。”
  “妹妹,做人不能得陇望蜀,姐姐嫁给他,已经比嫁进巴蜀要好的多!以后姐姐的事情,姐姐自己做主,玉致只要关心自己怎么选择夫婿便好。”宋玉华果然堪称古典女子典范,还未过门便已经开始维护起杨耀天作为姐夫的威严地位。
  杨耀天摇头笑道,“和她就不用较真了!她一定不会听话,就随她去吧!”
  “喂,狗屁王爷,我宋玉致最不喜欢大人口气说话的人,你以后……呜呜……”宋玉华捂住了宋玉致的小嘴,有些嗔怒道,“妹妹乖乖陪姐姐上路,不要在胡言了,好不好?”
  好一阵之后,杨耀天与宋家兄妹才先行离开,臣鱼与众护卫将送亲队伍中的马匹尽数射杀,以防他们纠缠不休的追赶,然后才追了大队。等到宋智他们买到马匹,也难以追上杨耀天一行,所以只能干瞪眼后狼狈折回宋家山城。
   

NO。39 风云际会
更新时间2009…1…21 12:32:00  字数:2434

 杨耀天刚刚出了城,便有斥候飞驰而来,“江南大营斥候拜见王爷。我家元帅在长江准备了楼船,令小的前来恭迎王爷。”
  江南大营?杨耀天立即想到是内史令杨素,身边护卫也按例检查斥候的凭牌,确认无误,杨耀天才笑道,“杨素怎么会知晓本王的行踪?”
  斥候跪拜再道,“回王爷,我家元帅接到王妃发来的邸报以后,一边按旨命副帅率军向岭北运动,威慑岭南,元帅本人却孤身入蜀等候王爷。”
  杨耀天马鞭一挥,“斥候前面领路。”有船顺江而下,比马背上颠簸要好的多,更何况宋玉华身子羸弱不能长途跋涉,拖慢了行程更不好。杨耀天此时已经却在心中揣摩杨素为何孤身入蜀只为见他?
  在杨耀天的心中,满朝文武大臣皆可视为草芥,却独对杨素青睐。这与历史上杨素与杨广有很深的渊源有关。杨广能够成功夺取帝位,这其中杨素功高至伟。
  开皇七年,杨素献平陈之策,在永安大肆打造'五牙'大船,每船可载士兵八百人,增强水师的势力,为覆灭陈国奠定了基础。开皇八年,以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主管灭陈之事。杨素与杨广、秦王杨俊并为行军元帅,高颎为晋王元帅长史,右仆射王韶为司马,集中水陆军近五十二万,统由杨广节度,东至大海,西到巴、蜀,旌旗舟楫,横亘数千里。隋军自长江上游至下游分为八路攻陈,其中杨素指挥水军主力,出巴东郡,顺流东下,负责消灭长江及沿岸陈水陆军,最终完成华夏第一次版图的完整,为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打下夯实基础。
  杨素在杨广夺取太子之位时候功绩更为显著。杨素功勋渐高,在隋文帝与朝中的地位和威望仅次于宰辅高颖,是他在朝中暗地里剪除了反对立杨广为太子的大臣,也曾多次利用隋文帝对他的信任谏言太子诟病,其中以隋文帝令他前去东宫探视太子事件最为著名。杨素应旨前往太子东宫,太子杨勇以往对皇帝使者皆以奴仆对待,唯独这次他亲迎杨素以示重视,但杨素却故意在东宫耍大牌借以激怒太子杨勇。太子杨勇终于发怒,令甲兵驱逐杨素,杨素则痛哭流涕报于隋文帝:太子东宫暗藏甲兵,且欲斩杀于他。隋文帝更加厌恶太子杨勇,最终否决了高颖不可'立幼'的谏言,将杨广扶上了太子之位。
  在魏征主编的'隋书'中凭空杜撰的弑父案中,杨素也是'助纣为虐'的功臣,是他率兵掌握了皇宫的控制权,最终成功诛杀了病危中的隋文帝。
  杨素平步青云的一生,与晋王杨广的命运息息相关,杨耀天怎可不重视他!杨耀天心中沉吟,大队也已经疾驰到长江码头,远远可见两艘虎头楼船停泊在江水之中。
  “内史令杨素、给事郎裴矩,拜见晋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杨素与裴矩身着明光铠甲,虎头做肩,护胸铁甲铮光锃亮,一袭大红披风系在身后;颇有大将威武之气。他们二人容貌皆为上等,杨素“美须髯,有英杰之表”,裴矩也是英武睿智模样。
  裴矩竟然也出现在这里,杨耀天有些吃惊,虽然心中惊诧,杨耀天还是瞬间反应过来,“两位卿家乃国之砥柱,快快请起!”
  裴矩一生之中最大的闪光点就是经营西域,犹如汉之张骞与班固。他来往往于甘州、凉州(今甘肃武威)、沙州(今甘肃敦煌),大力招徕胡商。裴矩尽力搜集西域各国山川险易、君长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