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九龙夺嫡 >

第256章

九龙夺嫡-第256章

小说: 九龙夺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实在的,对于此番查案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弘晴其实也没想好,不为别的,只因陵园里就没弘晴的人在,对内里之情形完全就是两眼一抹黑,本心也没打算急着动手去查,而这才是弘晴没强闯陵园的根底之所在,也正因为此,弘晴自是不会真儿个地计较春晖乱找借口之罪过,不咸不淡地吭了一声,便算是将此事揭了过去。
    “谢晴贝勒宽仁,待得来日,下官定当置酒向晴贝勒请罪。”
    这一听弘晴如此说法,显见是没跟自个儿较真的意思在内,春晖心中悬着的大石头顿时便落了地,赶忙拱了拱手,满脸笑容地献着殷勤。
    “罢了,坐下说罢。”
    弘晴有心先探探春晖的底,自是不会过于己甚,随意地摆了下手,示意春晖自行落了座。
    “谢晴贝勒赐座,那下官就放肆了。”弘晴想探春晖的底,而春晖同样也有着探弘晴的底之心思,自是乐得跟弘晴多交流上一番,这便紧赶着谢了一声,一撩衣袍的下摆,端坐在了文案右手边的锦墩子上,微躬着身子,摆出了副规矩听训之架势。

第三百六十九章迷雾重重(二)
    弘晴与春晖并不熟稔,也就仅有几面之缘而已,一时间也真找不到甚寒暄的废话,这便索性便直奔了主题。
    “略有耳闻,唯知之不详也。”
    这一听弘晴一上来便问起此事,心中本就忐忑的春晖顿时猛然一惊,好在养气功夫了得,倒也没露出甚破绽来,仅仅只是恭谦地回了一句道。
    “嗯,既如此,本贝勒也就不多啰唣了,春大人对地宫渗水一事可有甚看法么?”
    春晖掩饰得虽好,可眼神里那丝飞快掠过的慌乱之色却是难逃弘晴的细致观察,不过么,弘晴却是没打算点破,而是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一派随意状地往下追问道。
    “回晴贝勒的话,下官并无耳闻,实不知此事究竟是哪个小人胡诌而出,此乃构陷之言也,还请晴贝勒明察则个。”
    弘晴这话一出,春晖眼神里的慌乱之色顿时更浓了几分,但却并不肯就此承认下来,而是强项地否认道。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春大人可曾得罪过赵明宇、赵御史否?”
    这一见春晖神色不对,弘晴心中不由地便是一沉,没旁的,地宫若是真渗水的话,不仅于春晖等人有大害,于弘晴自身,也一样不是啥好事,也正是因为此,弘晴才不想急着去查案,若不然,以弘晴强势之个性,今个儿又怎可能会如此轻易地退了兵,当然了,不管再怎么担心,弘晴也不可能去干帮春晖掩过饰非的行径,毕竟此番来查案的可不止弘晴一人,还有个人憎鬼厌的刑部尚书齐世武,眼下对于弘晴而论,搞清何人将此事捅到了太子处方才是关键之所在。
    “赵明宇?下官与其素昧平生,并不曾有过照会,莫非此事便是赵御史上的弹章?”
    春晖到底是宦海老手了,只一听弘晴如此问法,立马会意到此事必然是赵明宇上的本章,可想来想去,也没搞懂此人到底是从何得知了地宫渗水之事的,没奈何,也只能是实话实说地应答道。
    “穆春阿其人如何?”
    赵明宇上本一事乃是机密,当初太子给弘晴看本章时,可是特意糊了名讳的,显然是不打算让弘晴有顺藤摸瓜地发现帝陵处的内应之可能,然则这却难不倒弘晴,“尖刀”那头只一查,一天多的时间里便已是查出了真相,只是线索到了赵明宇处,却是无法再查下去了,一者是太子的谕令已到,弘晴不得不率众出发,二来么,还真就没查出赵明宇其人与东陵这头的联系——赵明宇是今秋才刚从两江调任而来的御史,早年其一直在两江地面上为官,与帝陵这头压根儿就无甚瓜葛,很显然,其之所以上本,绝非其之本意,而是有人指使之故,至于究竟是何人,那就实在是难以查验了的,有鉴于此,弘晴不得不设法先摸清一下帝陵这头的状况,尤其是原本曾任过东宫侍卫副统领穆春阿的底细。
    “穆将军乃谦谦君子也。”
    弘晴虽问的是穆春阿的为人,可实则却是在问帝陵渗水一事有没可能是穆春阿捅将出去的,这一点,春晖自是听得懂,说实在的,早在知晓太子将派人来彻查帝陵之际,春晖也曾怀疑过穆春阿,可经得拦阻弘晴一行人进入东陵一事后,春晖对穆春阿已是疑心尽去,此无它,若是穆春阿乃是出首者,他实无必要配合春晖如此行事,只消亮明了出首者的身份,无论帝陵出了甚事,都与穆春阿无涉,不单无罪反倒有大功,可今儿个穆春阿发兵拦阻一事既出,他也就跟春晖等人成了一根绳子上的两只蚂蚱,一旦事发,穆春阿也断然逃过一劫,有鉴于此,春晖在回答弘晴的问话之际,也就隐约地表示了穆春阿的清白。
    “哦?是么?”
    对于春晖的保证,弘晴并未加以置评,仅仅只是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一派随意状地吭了一声。
    “晴贝勒,您是知道的,马家峪这地儿虽是山清水秀,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地,办个啥事都不便利,我等营造之人也还罢了,总归是圣旨所差,再苦也不敢有负了陛下隆恩,可守备营那头却是不同,但凡有点门路的,又有谁不想赶紧调离的,偏就穆将军算是倒了霉了,怕是下官离任了,他恐都没个去处。”
    这一见弘晴似乎并不甚认同自己的暗示,春晖赶忙又遮遮掩掩地解释了一番,虽不曾明言,可却暗示了一个事实,那便是穆春阿得罪了太子,只要太子还在台上,穆春阿就别想有出头之日。
    “嗯,春大人,离着圣旨到来,恐还须得七日,这段时间里,春大人还须得好生努力,先行自查了去,一旦有所发现,即刻来报与本贝勒知便好。”
    穆春阿的事,弘晴自然是调查过了的,自是知晓当初冷香亭一事发生时,穆春阿便是随行保护太子之人,偏生被老爷子撞破了奸情,以致于被贬到了帝陵处,不止是穆春阿,当时随太子去冷香亭的数名东宫侍卫齐齐遭贬,哪怕是太子复了位,也没将那些个受了冤屈的手下召回,不仅如此,还将几名上书试图复起的原东宫侍卫一贬再贬地打发去了乌苏里台军前效力,说是刻薄寡恩至极也绝不为过,若是从此一条来看,春晖所言倒也不算错,当然了,弘晴并未全信,也不想再往下追问个不休,这便再次转开了话题,只是吩咐的语气里已是明显地透着逐客之意了的。
    “是,下官谨遵晴贝勒之令,定不敢有违。”
    帝陵一事若是真曝了光,不止春晖等人要掉脑袋,身为工部帮办又是查案主审的弘晴也一样落不得好去,此一条,春晖自是心中有数,这也正是其连夜来拜访弘晴的根由之所在,为的便是能探探弘晴的口风,此际一听弘晴话里明显地透着要自个儿将真相掩盖过去的意味,春晖心中自是大喜过望,又哪有不赶紧表态的理儿。
    “嗯,那便好,本贝勒累了,尔这就道乏罢。”
    左右该暗示的都已暗示过了,弘晴自是不想再多啰唣,这便一挥手,明着下了逐客令。
    “下官告退。”
    弘晴的话既已说到了这个份上,春晖自是不敢再多留,紧赶着起了身,恭谨地行了个礼之后,便即就此退出了大帐,自行回转帝陵去了。
    春晖去后,弘晴并未去休息,而是眉头紧锁地在大帐里来回踱着步,心中的躁意一浪接着一浪地涌动着,没旁的,只因帝陵一事迷雾重重,内里诡异不知几许,牵一发而动全身,弘晴实在是不得慎而又慎,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之前,实不敢轻易犯险,倘若一个不小心之下,极有可能落入太子的圈套中去,那后果须不是好耍的。
    此事若非穆春阿所为,那又会是何人来着?
    对于告密者,弘晴最开始的怀疑对象便是穆春阿,不止是因其原本与太子有旧之故,更因着从赵明宇那份折子上所奏看出了些蹊跷,此无它,赵明宇那份折子,弘晴虽只是在东宫里匆匆地看了一遍,说是惊鸿一瞥也绝不为过,可凭着过人的记忆力,弘晴却是早已将那篇不算太长的弹章牢牢记在了心里,这几日来,就没少反复琢磨,自是从其中看出了些蹊跷——赵明宇本人对帝陵渗水一事仅仅只是风闻罢了,并不曾握有实据,所言大体皆含糊其辞,对渗水之处到底在哪都不曾说个分明,也没写出渗水的情形到底严重与否,很显然,告知赵明宇其事的人本身对此事也不是很了解,只是道听途说而已,倘若是工部的人出首的话,应该不致如此,唯有守备营那些个不曾下过现场的人方才会这般出报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穆春阿自然便是弘晴的首要怀疑目标,可从今儿个穆春阿派兵拦阻一事,以及春晖的保证来看,穆春阿似乎又不是那个出首者,如此一来,到底是何人告的密就不免令弘晴有些抓瞎了。
    不对,穆春阿还是有嫌疑!
    弘晴将今儿个的事情反复推敲了一番之后,心下里对穆春阿的怀疑并未减轻多少,不为别的,只因一句老话说得好——是有反常即为妖!按理来说,帝陵出了渗水的大事,春晖等人固然是死罪难逃,可穆春阿却未必会受太重的处置,毕竟他才刚调任不多久,顶多也就是个失察之过,了不得也就是再贬几级而已,死罪是断然谈不上的,似乎没必要跟春晖一起玩硬扛的把戏,可问题又来了,穆春阿若是出首者,他玩硬扛所为何来?弘晴还真有些想不太明了,除非穆春阿另有埋伏,否则的话,当不致如此行事!
    穆春阿到底想作甚?弘晴反复推敲了许久,却还是没能看懂穆春阿其人其事,心下里自不免烦躁得紧,偏生此时此刻,又无人可商议,无奈之下,也不得不强压下心头的烦躁,拖着脚,缓步走进了后帐,往行军床上重重一躺,双眼微闭地思索了起来……

第三百七十章案中有案(一)
    帝陵乃是国之头等大事,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康熙老爷子虽是圣明君主,却也并不例外,这一闻知帝陵可能有渗水之事,自不肯轻纵,旨意下得极快,前后不过六天时间而已,圣旨便已传到了弘晴的手中,而是时,已是大年二十九了,尽管如此,弘晴也不敢轻忽了去,领着人马便再次来到了陵园外,将春晖以及穆春阿等人尽皆召来,照本宣科地将老爷子的圣旨宣读了出来。
    “臣等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爷子旨意这么一下,春晖等人不管心中作何想法,谢恩的礼数都是万万少不得要尽的,这原本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却也无甚可说之处。
    “诸公,圣上的旨意已是说得很明了,此事须得从快从严处置,既如此,我等这就一并进园详查一番可好?”
    尽管握有圣旨,可弘晴却并未摆出一副盛气凌人之架势,也没有去追究前几日春晖与穆春阿派兵拦阻之过错,而是笑呵呵地便发出了个倡议。
    “晴贝勒说得是,您请。”
    六天的时间虽不算长,可用来做些遮掩事实真相的勾当却是足够了,至少在春晖本人看来是如此,心中有底之下,春晖自也就表现得极为的自信,毫不犹豫地便朝着弘晴一摆手,作出了个恭请的姿态。
    “嗯,齐尚书,您意下如何?”
    面对着春晖的殷勤,弘晴并未急着动身,而是嘉许地点了点头,侧脸看了看面色阴沉的齐世武,微笑着开口问道。
    “下官别无异议。”
    齐世武这几天都很安静,始终呆在自个儿的帐篷里,也就是今儿个圣旨到了,方才跟着大队人马前来宣旨,这会儿面对着弘晴的好意相询,他也没甚受宠若惊的表现,仅仅只是欠了欠身,面无表情地应了一句道。
    “那好,事不宜迟,我等便就此进园。”
    弘晴乃是主使,又是当红之贝勒,无论身份还是地位,都远比齐世武要高得多,问其意见,原本也不过就是走个形式而已,既然齐世武如此回答了,弘晴自也懒得多啰唣,手一挥,豪气地下了令,领着一众人等在春、穆等人的陪同下,浩浩荡荡地行进了陵园之中……
    帝陵很大,建筑也很多,工程量自是不小,然则毕竟已是建了四十余载了,地面上的主体部分基本已完工,剩下的大体上都是些修缮以及保养的手尾而已,唯有地宫是个例外,概因这一部分往往是最后施工的一处,没旁的,就是为了保密——没哪个帝王希望自个儿死后的安身之所在会被盗贼光临,地宫的布局以及机关布置都是密中之密,一般情形下都是帝王临终前才会有所安排,而今,老爷子年已五十有五,已是知天命之年,尤其是今春被废太子一事弄得个精神大差,也就起了兴建地宫之想头,为此,专门责成春晖征召了河北近万民壮以行此事,工期定得很紧,哪怕是此际年关将至,数万民壮也未能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