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 全(txt)作者:酒徒 >

第68章

明 全(txt)作者:酒徒-第68章

小说: 明 全(txt)作者:酒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祸心,武安国想起他暧昧的表情来身上就一片片起鸡皮疙瘩。

    非常时刻,作为统军武将,非宣召不能参加朝会,武安国本身又没有上朝磕
头的瘾,只好枯坐在营中等候消息。无聊之际,拉着几个下级军官比试单杠,哑
铃,俯卧撑,马上步下,大热天,换着花样出汗。弄得大家一见到他消失得比沙
漠中的水滴还快。武安国此时最后悔的是怎么没花时间研究一下能不能做个简易
篮球,心中跃跃欲试,但转念一想做球胆的橡胶树好像此刻还没传到台湾,只好
作罢。

    这两日,他在宫中批逆鳞的事情早被卫士们传扬开来,添油加醋,转述得惟
妙惟肖。胡维庸一伙素来与武将不慕,这次倒台,不知有多少勋臣私下拍手称快。
被武安国这个愣头青一搅,眼见皇上居然有了些从谏如流的意思,不再想追究下
去。让很多指望借机报复或立功心切的大臣非常不满,私底下议论纷纷。震北军
将士看待他的目光却越发崇拜,很多武将认为,既然武侯为了一个不相干甚至有
仇的人都肯和皇上争执,将来自己一旦有事,他肯定也会鼎力相助,跟着这样的
上司,没有亏吃。佩服之余,将士们也为武安国的前途暗暗担心,但见武安国如
平时一般洒脱,众人慢慢地也将提起的心重新放入肚子里。

    这日武安国正和几个部将在校场上切磋得兴起,忽听军士远远的喊:太师李
善长来访。压住刀头,打马跑出圈外,还了个军礼,匆匆的赶往本中军。几个武
将如蒙大赦般一边擦着汗,一边大叫太师来得正是时候,不然就要给武侯给累死
了。

    收拾停当,出门把李善长迎进来。经了十余日惊吓,这个老狐狸居然还是如
往常一样眯着似睡非睡的眼睛,一幅大梦初醒的样子,真叫人佩服其定力。

    镜中飞霜渐浓,几人能知……

    分宾主落座,李善长先是夸武安国治军有细柳之风,寒暄几句,起身言道,
“多谢武侯圣上面前仗义执言,救老夫一家老小”。说着便向下拜。

    武安国怎敢让这么大岁数的人向自己跪拜,赶紧把李善长硬拖起来,按到座
位上,说:“太师客气,任谁都能看出太师冤枉,小子不过是说了两句实话罢了,
岂敢居功”。

    “武侯不必过谦,老夫一家七十余口,皆被武侯的实话所救,如此大恩,善
长真不知何以为报”,李善长拗不过武安国,只好在椅子上对恩人做了几个揖,
“实话,嘿,老夫为相数年,门生故吏满天下,到头来,还要劳你这无关的人为
我说话,嘿,实话,这关系到自身安危的实话天下有几个人敢说”。此时此刻,
这个老人才显出几分憔悴,花白的胡子颤巍巍沾满茶杯溅出的水珠。

    从权利的顶点沦为阶下囚,再重新走上顶点,人生经历这样的大起大落,问
谁还能心如止水。武安国不知如何安慰这个老人,只好不说话,一口口陪着李善
长喝茶。他佩服李善长的政治智慧,去年朝堂之上要不是李善长出面建议给北平
“特区”政策,这一多来北平各界也不会发展得如此顺利。

    过了一会,李善长慢慢在茶水中找回了自我,低低叹息到:“老夫伴君多年,
知道深浅,为了老夫这风烛残年的贱命,差点儿赔上武侯的身家和前程,老夫真
是不知如何相谢”。

    “也没那么玄,圣上不是听不得忠言之主”,武安国不知除了感谢自己外,
还有什么来意,话尽量说得谨慎。“武某只是不愿意看太师无辜被牵连,当年太
师拼得性命不要,辅佐万岁驱逐鞑虏,光复我华夏山河。武某在民间时,就多闻
太师故事,一直非常景仰”。

    “景仰,天下还有记得我李善长当年作为的人”,李善长哈哈大笑“小友别
安慰老夫了,好汉不提当年勇。老夫只问你一句,听说圣上已答应赦免老夫,你
还要继续为不相关的胡系人马说话。说你是伪善之人,老夫素来不信,只是想不
明白你为何如此,老夫为官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有人如此作为”!

    武安国心中暗自叹了一声,当时请求徐达给朱元璋上书时,徐达也差不多是
这样问,胡维庸当年把自己在北平的功劳一再下压,千方百计阻止自己朱元璋重
用自己,按理说应该是自己的仇人。况且他还和刘凌有杀父之仇,看在刘凌的份
上,自己也应该落井下石才对。而自己却拼了性命去救仇人的党羽,这番作为,
有几人理解。

    长出了口气,武安国正色说道:“太师是绝世智者,武安国不敢相瞒,武某
此番作为,不仅是为了救几个人,而是不想让因莫须有的罪名而杀人在本朝成为
先例,这事情一旦开了头,下一个刀下丧命的不知是谁,只可惜仅仅能劝得万岁
停止追究,终不能让已经被牵连进去的人得到解救”。

    “不想让因莫须有的罪名而杀人在本朝成为先例”?李善长第一次听说这样
的话,低头沉思。“下一个,下一个是谁,好个武安国,好个不成先例,老夫阅
人无数,还是看轻了你”,李善长越想这话越有道理,越想越觉得这个看似浅显
的道理所蕴涵的智慧之深奥,佩服至极。见武安国脸上有懊恼之色,低声安慰道
:“你已经尽力,历朝历代,对谋反一事,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纵是
如唐太宗般英明之主,还不是把大将侯君集给满门抄斩,丝毫不念其踏平楼兰的
大功”。

    侯君集,唐太宗,武安国学历史时只听说过贞观之治,从来没听说过还有如
此残暴之事。历史书上不是说当时一年判死刑的人只有几个吗?他有些反应不过
来。

    李善长见他不说话,又接着说道,“其实作为皇帝,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
虽然这次几乎要了老夫的命,老夫也不敢怪圣上。如果不用严刑威慑,天下不知
有多少人想造反,乱世一来,死的人更多”。

    ‘好了伤疤忘了疼’武安国扫了李善长一眼,说道:“太师现在居然说出这
等话来,你被冤枉时,应该知道被冤枉者眼看亲人即将被杀的绝望。你那些旧日
同僚,现在心情一如你前几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李善长老脸一红,十分难堪,不敢发作,嘴唇嚅嗫了半天才解释道:“老夫
并非说风凉话,老夫只是说哪朝也没有好办法杜绝谋反和被猜疑谋反的事”。

    武安国知道自己说重了,作了个揖,算做赔礼。“小子说话太急,太师勿怪,
我只是想制止这样的杀戮,这种杀戮对一个国家来说,本身就是一场劫难。过去
不能杜绝,今后未必不能杜绝,只是每个人都不想去试试,直到刀轮到自己头上
才知到痛”。

    “难啊,老夫为皇上制订本朝制度时,借鉴了唐制,宋制,也借鉴了元朝的
种种不利,最后依然是这个样子”,李善长摇摇头,白须飞扬。武安国说得非常
有道理,但以他的经验,这不过是个不切实际的理想,和书上说的圣人之世差不
多,谁都希望有,谁都没见过。

    “太师所说的制度,其实都源于秦,秦迁九鼎,分郡县,基本上就订下了这
样的框架。历经汉唐,不过是修修补补,从来没有大的变化”。

    “你也相信那些书呆子说的复周制吗,听说你们北平正兴起复古,但据老夫
所考证,周制只会更差”。说起制度,李善长倒非常清楚。

    “不是周制,我说的是太师考虑没考虑过一种新的制度,既然秦汉以来,总
是不能避免大臣无辜被杀,总是避免不了奸臣趁机造反,总是避免不了民间揭竿
而起,那说明了这个制度本身就不很适合我们这个国家。这种制度太依靠明君,
太依靠清官,太依靠个人的品行。但太师不妨想想,这古来,明君出过几个,清
官出过几个。当今之世,品行如圣人般的人有几个”?

    “这,………,老夫还真没想过”,李善长开始跟不上武安国的思路,大口
地喝着茶,改变制度,从制度上避免惨祸的发生,无论是奸臣造反和贤良被冤枉
都可避免,真的行吗,他不敢肯定。但不试试怎能知道?问题是自己太老了,没
有了精力,也没有了雄心,老天能让自己再年青二十岁就好了。叹了口气,李善
长放下茶杯,说道:“老夫老了,只能看着你们年青人施展,不可能再有所作为。
能不拖你们后腿,就尽量不拖罢了。武安国小友,你个性耿直,心地纯厚,是个
绝世英才。要想施展你自己的抱负,首先要保证个人安危。天下致柔,莫过于水,
然其开山裂石,无坚不摧。你目标远大,但处事应更加小心”。

    武安国没注意到李善长对自己称呼上的一再变化,坦然道:“我也不是非要
与皇上硬顶,只是当日情形,不得不如此。日后遇上这种情形,依然难以绕行。
算了,蔽履繁华,浮云生死,何必太在乎。当年太师随万岁抗击鞑虏,不也是朝
不保昔,我想太师当时也没想那么多个人安危吧”。

    “当年老夫,老夫当年哪顾得上,他奶奶的,那时伸头缩头都是一刀,不拼
怎行”!李善长从椅子上坐得笔直,老脸又充满了朝气,看上去已经不像个六十
多岁老人。想自己当年,指点江山,运筹帷幄,何等豪气。这几年官越大胆子越
小,缩起头来装傻充愣,指望着安渡晚年,为儿孙求个平安。最终还是没有让朱
元璋放心。这些年过得可真窝囊,比起面前这个小子,自己这把岁数真是活到了
狗身上。

    想到这,李善长沮丧的心情瞬间清朗,微笑着说:“老夫此番前来,本来还
想好心指点你,没想到反而受了你的指点。武侯胸怀,老夫自愧不如。此番逃得
一死,当尽力在皇上面前为同僚开脱,多救几个人出来。实不相瞒,老夫这会是
奉命而来,这边上没人,咱们也别走那个虚礼,圣旨在这里,你自己看吧”!说
完,取出一份黄绢,放到了桌面上。

    武安国打开圣旨仔细观看,上面文四併六,写得十分有文采,不知道是谁替
朱元璋捉刀。圣旨先是把他北伐的功劳大大褒奖了一番,赏免死金牌一面,加岁
俸至五千石,赐宅邸一座。然后提起武安国当年“辽东未定,何以为家”的豪言,
说现在辽东已定,不能让武安国再孤苦一人,把平安公主下嫁给了他,择日完婚
云云。武安国无长辈,特着李善长待为操办。

    如闻惊雷,武安国傻在当场,赏免死金牌,自然是为了让自己安心,说明皇
帝不和自己计较当日犯上,日后只要不是谋反之罪,谁都不能找借口杀他,这金
牌只赐给过徐达和常遇春,也就是全天下包括自己这块到现在只有三面,对常人
来说,实在是莫大的恩典。但这赐婚,就太让人无法接受,自己从来还没听说过
皇上有个成年的公主封号为平安,况且这下让自己怎么去面对刘凌。

    发了半天呆,武安国试探着问李善长,“老先生,不知中原规矩,历朝历代,
有没有拒绝赐婚的,结果怎样”?

    李善长捋着白胡子,笑眯眯的说:“我还没听说过,不过你要是不愿意,老
夫倒可以代为说项,皇上赐婚,目前大臣们都不知道,你有免死金牌在手,用他
来换万岁收回皇命,未必不可。不过你得有充足理由”。

    理由,武安国想都不想,问道:“在本朝,如果已经喜欢上了别人,算不算
理由充分”。

    “嗨,我还以为你有别的想法呢,这个理由可不高明,喜欢你可以娶妾啊,
公主为大,她为小也不算辱没”!武安国的理由显然说不通,这个时代男人娶十
个八个老婆是非常正常的事,如果那个男子有些虚名,还会传出一段佳话。至于
女子愿不愿和别人分享丈夫,早有妇德中“不妒”的约束在先,纵是帝王之家的
女儿,也不能违背。

    “我不想愧对了她,我想喜欢一个人就要彼此尊重,武某没福,身边有这样
一个人就知足,不敢再做非分之想,皇上那里,还有劳老大人多多美言”。

    “真奇怪,老夫越来越搞不懂你了”,李善长狐疑地看着窘得脸红脖子粗的
武安国,不知这个大块头哪根筋转拧了,叹了口气,说“你还是先说说是哪家的
女儿让你如此神魂颠倒吧,老夫试试,谁让老夫欠你的人情呢”!

    “是徐达老将军的义女,刘伯温先生的女儿”!

    “啊,我真佩服你,老夫真服了你”,李善长笑得在椅子上打跌,茶水溅了
一身也不去拭。“这你自己去和皇上说吧,你就说不愿和马皇后新收的义女刘凌
成婚,你喜欢刘伯温的女儿刘凌,让马皇后抓紧把义女还给徐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