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 >

第15章

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第15章

小说: 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实践中的知识。而中国的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采取的是初级阶段打基础,高级阶段才做学问的相互脱离的两阶段战略。
黄全愈认为,许多人坚持的“中国的初等教育是很棒的,现在的问题是高级阶段的研究没做好,要加强的只是高级阶段的研究工作的创造性问题……”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他认为,人的创造力和创造性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既然要培养,就要从小开始培养。这种培养,不但要有内在成长的连续性,还要有外在培养环境的持续性。同时,创造力与人的个性和独立性是分不开的,而个性的发展和独立性的培养又必须始于幼年。如果我们在初级阶段只搞适应“应试教育”的智力开发,到高级阶段才培养人的创造力和研究能力,我们将难以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
结语
刘亦婷的学习方法是落后和过时的,这种学习方法强调的是机械的、反复的、大运动量的训练。这种高强度的学习方法辅之以刘亦婷家长引以为豪的“铁人计划”,能够使孩子的学业暂时得到成功。
但是,这种成功仅仅是暂时的,很多教育学者从中美学生的对比中已经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这种孩子的后劲明显不足。
真正先进、科学的学习方法是研究性学习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学生更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在未来的社会中更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
迎合炒作,自树典型
下面这些很好玩的句子来自《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的引言:
消息借助因特网,顷刻之间传遍全国,引起轰动:
———新华社向全球发了通稿;
———无数中学和小学的老师们,自发地在课堂上向学生们推荐刘亦婷的事迹;
———还有很多想冒尖、想留学的中学生把刘亦婷看作学习的榜样;
———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更是又激动又羡慕,无不渴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第二个、第三个刘亦婷……
(引自《哈佛女孩刘亦婷》增订本第3页)
上面这几个句子来自成都某报,内容充满了可疑之处。首先,刘亦婷考上哈佛这件事情,新华社有必要发通稿吗?中国学生每年被哈佛录取的有几十个之多,怎么没见过新华社发过什么通稿,怎么单单刘亦婷被哈佛录取就发通稿了呢?而且,一个中国学生被美国大学录取这芝麻绿豆大的事有必要惊动新华社去报道吗?我怀疑。
接下来更可疑的是这句话:“无数中小学的学生和老师们,自发地在课堂上向学生们推荐刘亦婷的事迹。”事迹这两个字我们并不陌生,一般是英雄模范人物才有这个资格。比如为人民无私奉献的雷锋,比如有“人民好卫士”之称的任长霞,比如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好干部焦裕禄,比如战非典的英雄钟南山。刘亦婷算什么人物,她有什么资格跟这些英雄模范并称呢?她究竟做了什么事情值得如此大惊小怪?竟然惊动了人民教师去传播她的“事迹”?人民教师的愚昧和无知真的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吗?我怀疑。
接下来的这句话更加让人匪夷所思了:“还有很多想冒尖、想留学的中学生把刘亦婷看作学习的榜样。”按照我们惯常的思维,榜样一般都是由权威部门认定,然后向大家推广。如今,刘亦婷怎么不声不响就成了榜样?而且这个榜样大有取代雷锋叔叔之势,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争相学习,要克隆出第二个、第三个刘亦婷……难道这些家长同志们也如一些人民教师一样愚昧无知?我怀疑。
对于这篇极其滑稽而可疑的报道,刘亦婷的家长不仅不加以澄清,反而如获至宝一样地放到了《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的引言中。这不能不让我们怀疑,他们是在迎合炒作、自树典型。
有了报纸提供的炒作由头,接下来,刘亦婷的家长要考虑的事情是:究竟把刘亦婷树成什么典型呢?
稍有常识的人便不难想到,当然是树成素质教育的典型了,因为应试教育已经如过街老鼠了,他们把自己搞应试教育这一套拿出来谁会看啊?况且,素质教育在当时正是国人非常热衷讨论的话题,正是一个极佳的炒作点。
刘亦婷的家人当然也不会拒绝炒作带来的好处。据说,他们的书最初的名字叫《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后来有人给他们提建议说,这个标题不够响亮,还是打着哈佛的旗号够刺激,于是《哈佛女孩刘亦婷》的书名就此诞生,然后,他们又觉得“素质教育”的话题正红火,又加上了“素质培养纪实”的副标题。
诚然,炒作作为一种营销手段本无可厚非,但是,这一营销手段用到教育上可能就得三思而后行。我们不要忘记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社会责任感的问题,因为教育无小事,伦理无小事,如果不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件事,被误导的学生和家长怎么办?
巧借光环,以偏概全
在出版业有这样的共识,一个作家一旦成名,比如说拿了诺贝尔奖,那么他以前被认为是垃圾的作品也能从箱子底里拿出来,不仅不愁发表,销路也不会成问题。这个现象反映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光环效应”。具体来说,所谓“光环效应”就是人们常有的以点盖面、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它是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和扩张的结果。在光环效应下,人们对一个人的缺点往往视而不见,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说的就是这个现象。
可以说,“刘亦婷热”的背后,便是“光环效应”作用于人们心理的结果。正是因为刘亦婷进入了哈佛这样的豪门大学,刘亦婷身上便自动罩上了名校光环,很多人在这种“光环效应”的影响下,就轻易地把刘亦婷当作了素质全面的牛人。
说实话,我在初读《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时也受到了光环效应的影响,带着无比倾慕的心情阅读书中的每一句话,渴望从中发现能够为我所用的妙语良方。
然而,当若干年过去,当我接触了数以百计的留美学生,当我熟悉了留学美国的全部流程及内幕,当我对中国中学、大学教育有了深刻反思之后,我发现,罩在刘亦婷头上的名校光环已经完全在我眼前消失了。此时,呈现在我面前的,不过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中国学生,而其父母对她施行的所谓“素质教育”实际上恰恰是反素质教育的,他们对刘亦婷实施的完全是应试教育那一套东西。
然而,由于寻常读者并没有我这样的耐心和专门知识去弄清楚刘亦婷进入哈佛的真相,他们便被刘亦婷头上的名校光环轻易蒙蔽。进而轻易接受了刘亦婷家长宣传的“刘亦婷是靠全面素质进入哈佛的”、“刘亦婷是素质教育的典型”等等一面之词。
我想,这种赤裸裸的误导应该到结束的时候了。
堆砌神坛,打造完美
我们来看看刘亦婷家长笔下的完美哈佛女孩。
婷儿3岁左右曾经热衷于在钢琴上即兴作曲,但手不够大不利于弹琴———当时也买不起钢琴。
(引自《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第127页)
我想知道,什么叫即兴作曲?是不是像莫扎特那样呢?我们知道,莫扎特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他6岁即创作了一首小步舞曲,并在欧洲旅行演出获得了成功,被誉为“神童”。我不知道刘亦婷的即兴作曲是什么概念,她是否创作过什么曲子呢?如果并无这种创作的话,还是把这句话改成“婷儿3岁左右曾喜欢摆弄钢琴”为好。否则,这句“婷儿3岁左右曾经热衷于在钢琴上即兴作曲”会让人误以为刘亦婷是个如莫扎特一样的“神童”的。
婷儿快3岁的时候,我特地为她做了一次智商测试。结果她的智龄为5岁4个月,智商为183。这个结果令我振奋不已,因为据心理学家调查统计,在3岁时,心理年龄“早两年”的儿童是绝顶聪明的,而且5万人之中才有1个!
(引自《哈佛女孩刘亦婷》增订本第67页)
刚刚说完音乐神童的典故,现在刘亦婷又成了智商奇高的天才,果真如此吗?在本书《靠慧商和魅商教育超越刘亦婷》一章里,我将详细讲述我们关于智商的种种认识误区。刘亦婷的早期教育神话可以休矣。
这种兼顾发展独立性和学会守规矩的引导方法,使婷儿的独立能力和自律能力都发展得很好,比如说:
婷儿1岁多点儿就会自己吃饭喝汤;
2岁起就开始自己洗脸穿衣,模仿做家务;
3岁起便负责收拾果皮果壳;
4岁起夏天便自己洗澡;
6岁便自学电子琴;
8岁起便独立制定周末的时间安排表;
10岁起便独自上街四处帮爸爸采购治疖子的中药;
12岁半起便开始独立制定学习计划,并自主参与校内外各种学科竞赛;
……
(引自《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第86页)
我恰恰认为,刘亦婷从小就学会守规矩并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遵纪守法是优点,而守规矩则是一柄双刃剑。在让孩子循规蹈矩的时候,是否想到过孩子创造力的丧失呢?
我们可以想想我们小时候学习穿鞋的过程:小孩都有穿错鞋的经历,左脚穿了右鞋,右脚穿了左鞋。有的时候还会故意穿错鞋,一边笑,一边在屋里跑来跑去。对此,有的大人会立即训斥孩子,让他(她)马上把鞋子换回来穿,以为是教会了孩子守规矩。也有的大人会看着孩子玩一会儿,然后告诉孩子应该怎样穿鞋。还有的家长会鼓励孩子玩,然后问孩子“脚是不是舒服?”最后和孩子一起探讨为什么穿错了鞋脚就不舒服。对于这三种教孩子穿鞋的方法,一位学者这样评论:
这三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都能学会正确地穿鞋。可是,在很多情况下,小孩受到的是第一种待遇。在学会穿鞋的过程中,懂得了遵守规矩,失去是自己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按照儿童心理学的说法,两三岁的小孩,智力发展非常迅速。他们最需要的并不是大人的那种教育,而是鼓励和引导。小孩的创造力往往会毁在大人的各种规矩之中。其实,只要小孩有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往往会让大人吃惊。
(引自教育信息网《小孩与电脑》一文)
所以,刘亦婷从8岁起便独立制定周末的时间安排表,我认为这并非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相反,我担心她从小便养成了机械、刻板的思考习惯。8岁的时候,正是充满童心、童趣,渴望探索世界的时间,如果早早地就把自己限制在某个圈圈内,我实在担心这样的孩子将来是否还能灵光四溅地思考问题。
婷儿长得漂亮,这一点,不必等“女大十八变”,从小就已经很明显了。……不少低年级女生公开宣称“刘亦婷是我的偶像”,还有好几双高、初中男生的眼睛在热切地追逐着她。亲友见面,也免不了有人夸奖:“婷儿越长越漂亮了!”同学新年送贺卡时,也有人不无欣赏地称她为“你这个大美人”。到了初中后期,婷儿甚至得了个美称———“美人鱼姐姐”。
(引自《哈佛女孩刘亦婷》增订本第267页)
婷儿长得是否漂亮,一语带过即可,或者让读者自己看照片去。为什么非要找出这么多佐证,来证明刘亦婷是个“大美人”、“美人鱼”、“偶像”呢?家长对孩子的偏爱无可厚非,但这种大段铺陈显得过分了吧。
我们仍要仔细观察,看婷儿是否会得意忘形停滞不前?———观察的结果令人满意,婷儿和过去一样“重实力、轻虚荣”。
看到这句话,我有种感觉是刘亦婷和她的家长正在给读者们唱着一出双簧。刘亦婷在前面卖力地表演,家长在背后不吝笔墨地夸赞。一唱一和,一个完美女孩逐渐呈现出来。
一个刚满18岁的孩子,面对足以把她淹没的赞誉和关注,能够如此淡静,不失本色,让我们深感欣慰。有记者问婷儿为什么不觉得骄傲?婷儿说:“因为从小养成了把已有的成绩归零的习惯。”这种“胜不骄,败不馁”的个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的传家宝。
(引自《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第67页)
夸完刘亦婷,顺便把自己全家都夸了一下。
总之,类似上面这种不吝笔墨的赞誉充斥在《哈佛女孩刘亦婷》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这两本书中。虽然我只简单地摘了一点点,但足以为大家呈现出一个完美女孩的模样了:此女世出名门,祖上乃太史公司马迁,遗传基因乃千年不遇,万里挑一。其智商和情商更是超凡脱俗,堪比神童,她3岁时便能即兴在钢琴上作曲,羞煞莫扎特,6岁就开始自学电子琴,尤胜贝多芬。长大后出落成大美女,如仙女下凡,美人鱼上岸。境界更是常人难以企及,重实力,轻虚荣,面对名利气定神闲,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