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智囊全集 >

第180章

智囊全集-第180章

小说: 智囊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译文】
明世宗时,道士蓝道行因能占卜吉凶祸福,而深受天子宠信。
有一次世宗派宫中一名宦官,将一封密封的信拿到神坛前焚烧,接着询问神明的指示,蓝道行答不出,就将责任全部推给宦官,说宦官身上不干净,所以不能感应神明。
后来世宗又派宦官持密封信前往祭坛,宦官就将信交给蓝道行,要他亲自在坛前焚烧,蓝道行在宦官前面焚烧事先伪造好的书信,把世宗的书信藏起来,由于已经知道世宗信中所问的问题,所以蓝道行都能一一回答。
世宗因而认为蓝道行是神人,愈加信服。
[评文]
蓝道行是个会使诈的人,然而日后朝臣还是靠他假借神明力量除去严嵩。由此看来,会使诈也是能做好事的。
996、严嵩
【原文】
伊庶人为王时,以残暴历见纠于台使者,迫则行十万余金于嵩,得小缓。及嵩败家居,则遣军卒十辈造嵩家,胁偿金。嵩置酒款之,而好语曰:“所惠金十万,实无之,仅得半耳,而又半费,请以二万金偿。”因尽以上所赐金有印识者予之,既去而闻于郡曰:“有江盗劫吾家二万金去矣,速掩之,可获也。”郡发卒追得金,悉捕军卒下狱论死。
【译文】
明朝伊庶人为王爷时,因太过凶残暴戾,屡次遭到御史台弹劾,不得已乃派人送十万金贿赂严蒿,才得以稍减罪名。
严嵩被罢黜为平民后,伊庶人派十名军士,到严嵩家胁迫严嵩偿还以前收受的十万金。严嵩准备了丰盛的酒宴款待军士,并且低声下气的说:“我实在没有收取十万赠金,只有五万金,而其中的一半又拿去打通关节,现在请各位能体谅我的处境,准许偿还两万金。”于是拿出有皇帝赐金标帜的金锭交给军士。
军士离去后,严嵩立即向官府报案说:“有江洋大盗抢劫我家二万金后逃逸,如果立即追捕,一定能全部捕获。”郡守立即派兵追缉,不但收回失金,十名军士还全遭逮捕,并且下狱处斩。
997、吉温
【原文】
李适之为兵部尚书,李林甫恶之,使人发兵部诠曹奸利事,收吏六十余人,付京兆尹。尹使法曹吉温鞫之。温入院,先于后厅取二重囚讯问,或杖或压,号呼之声,所不忍闻。兵部吏素闻温惨酷,及引入,皆自诬服,顷刻狱成,而囚无榜掠,适之遂得免。
【译文】
李适之兼任兵部尚书时,和李林甫发生嫌隙,李林甫对他心生不满,于是派人揭发兵部考选单位不法图利的事件,逮捕兵部六十多名官吏,交付京兆尹审判。一连多日毫无进展。京兆尹派法曹吉温侦讯。
吉温来到厅堂后先要兵部的官员站在庭院中,而命人由后厅带进两名重刑犯,先进行审问,只见那两名罪犯,忽而被鞭打,忽而遭重物压身,哀号的声音,惨不忍闻。兵部官吏早听说吉温审案,手法残酷,等到官吏被带入厅堂后,为免受酷刑,都诬指自己不法,坦承有罪,只一会儿工夫全案就审理完毕,而人犯验身,也没有遭刑求的伤痕,李适之因此未受李林甫的陷害。
998、阳虎
【原文】
阳虎之败,鲁人闭门而捕之,围之三匝。虎奔及门,门者曰:“天下探之不穷,我今出子。”虎因扬剑提戈而出[边批:句有味。]。顾反,取戈以伤出之者,出之者怨之曰:“我非故与子友也,为子脱死,而反伤我。”鲁君闻失虎,大怒,问所出之门,有司拘之,不伤者被罪,而伤者独蒙厚赏。
【译文】
春秋时鲁国的阳虎发动内乱失败后,鲁人下令封闭城门搜捕阳虎。士兵与群众把阳虎层层包围住。
当阳虎突围到城门时,守门衙役对阳虎说:“现在全国的人都在围捕你,没有人肯救你,,但我愿意放你一条生路。”阳虎持剑带戈一出城门,却一个回头用戈把守城衙役刺伤后再逃逸。守城衙役埋怨说:“我和你素昧生平,只因同情你目前的处境,才网开一面让你逃生,想不到你却恩将仇报,反而用戈把我刺伤。”
不久后,守城衙役就明白为什么阳虎要刺伤他,原来鲁君接到阳虎逃跑的报告,勃然大怒,下令追究责任,派人把守城门的官员吏率全抓来问罪,唯有身上负伤的可以免罪,这名守城衙役便因身上有伤,而得到鲁君的重赏。
999、郭纯 王燧
【原文】
东海孝子郭纯丧母,每哭则群鸟大集。使检有实,旌表门闾。复讯,乃是每哭即撒饼于地,群鸟争来食之。其后数数如此,鸟闻哭声,莫不竞凑,非有灵也。
[评议]
田单妙计,可惜小用。然撒饼亦资冥福,称孝可矣!
河东孝子王燧家猫、犬互乳,其子言之州县,遂蒙旌表。讯之,乃是猫、犬同时产子,取其子互置窠中,饮其乳惯,遂以为常。
[评]
即使非伪,与孝何干?
【译文】
有个名叫郭纯的东海孝子,他母亲过世后,每当他思母号哭,他家庭院的上空就有大批的飞鸟聚集,一时传为奇谈。官府派员调查发觉确有此事,于是奏请皇帝,在闾门立旌旗表扬。后来,有人一再追查孝子飞鸟群聚的原因,原来是孝子每次号哭时,就把饼散撒在地上,飞鸟就争相来食,每次都如此,日后,飞鸟一听哭声,就群聚盘旋在他家庭院上空,并非是飞鸟有灵性,被孝子所感动。
[评议译文]
这原本是齐人田单欺骗燕人的计谋,用来欺骗乡民,实在是小用了。然而撒饼喂鸟也算是行善事、积阴德,就这点看,也还可以称孝子。
河东孝子王燧的家里,所饲养的猫狗,竟然猫哺犬子,犬育猫儿,官府听闻此事,也赐旌旗表扬。问及王燧,原来是猫狗同时产子,家人互调其子,日久也就哺育习惯了。
[评文]
王燧的做法有欺骗世人的嫌疑,竟然蒙赐旌旗表扬,这和孝顺有何相干?
1000、丁谓 曹翰
【原文】
丁谓既窜崖州,其家寓洛阳,尝作家书,遣使致之洛守刘烨,祈转付家,戒使者曰:“伺烨会僚众时呈达。”烨得书,遂不敢隐,即以闻,帝启视,则语多自刻责,叙国厚恩,戒家人无怨望。帝感恻,遂徙雷州。
曹翰贬汝州。有中使来,翰泣曰:“众口食贫不能活,以袱封故衣一包,质十千。”中使回奏之,太宗开视,乃一画障,题曰:“下江南图”,恻然怜之,因召还。
【译文】
北宋时丁谓(官至中书丞相,封晋国公,为一佞臣)被贬崖州(现在三亚市崖城镇)后,家人在洛阳,就命人送一封家书给洛阳郡守刘烨,请他转交家人。临行前叮嘱送信的仆人说:“一定要等到刘烨接见众僚属时,再将这信呈上。”
刘烨收到信后,不敢隐瞒,立即呈交皇帝,皇帝见信中丁谓一再自责,回顾过去曾蒙受皇帝的恩宠,训诫家人不可对朝廷心怀怨恨。不禁心生怜悯,就下令将丁谓改徙雷州(位于广东省雷州半岛中部)。
北宋时曹翰(曾随宋太宗平定江南)被谪贬到汝州,有一次太宗使臣路经汝州,曹翰见了使臣,流着泪说:“被贬到汝州后,生活窘困,家人几乎都活不下去了。这包袱中有以前穿过的一件旧衣服,烦您帮我典押十千钱。”使臣回宫奏报太宗,太宗打开包袱一看,里面是一幅题名“下江南图”的画轴,不由想起当年曹翰随自己平定江南的往事,一时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召曹翰回京。
1001、秦桧
【原文】
秦桧用事,天下贡献先入其门,而次及官家。一日,王夫人常出入禁中,显仁太后言:“近日子鱼大者绝少。”夫人对曰:“妾家有之,当以百尾进。”归告桧,桧咎其失言,明日进糟青鱼百尾,显仁拊掌笑曰:“我道这婆子村,果然。”
又,程厚[子山]与桧善。为中舍时,一日邀至府第内阁,一室萧然,独案上有紫绫缥一册,写《圣人以日星为纪》赋,尾有“学生类贡进士秦埙呈”。文采艳丽。程兀坐静观,反复成诵,唯酒肴问劳沓至,及晚,桧竟不出,乃退,程莫测也。后数日,差知贡举宣押入院,始大悟,即以此命题,此赋擅场,埙遂首选。
【译文】
南宋秦桧(字会之,在相位十九年,朝中忠臣几乎诛杀殆尽)把持朝政时,全国各地进贡皇帝的贡品,都要先送入相府后,再呈给宫中。一天,秦桧的老婆王夫人到内宫,太后向她抱怨:“这些日子,大尾的子鱼很少见到。”
夫人说:“臣妾家有,明日臣妾呈上一百尾子鱼给太后。”
王夫人回到相府后,把这事告诉秦桧,秦桧便责怪她说了错话。第二天,秦桧命人准备一百尾腌青鱼送入宫中,太后见了,拍手大笑说:“我就知道这婆子胡说,宫中都没有的东西,相府又怎会有呢?”
程厚(字子山)为中舍(官名,东宫属官)时,与秦桧来往密切。一天,秦桧邀他到相府,他被带到一间内室,室内陈设非常简陋,只见桌上放着一本淡青封面外镶紫边的书册,内容是题为《圣人以日星为纪》的赋,书尾有“学生类贡进士秦埙(秦桧孙子)呈”等字,文辞富丽。程厚不由坐下逐页翻阅,除了奴仆不断的送来酒菜,竟无人打扰。
到了晚上,程厚见秦桧仍未露面,只有告退,但心中一直不明白秦桧的用意。
几天后,程厚奉命主掌有关贡举考试的事宜,才突然了悟,于是就以那天在内室所见书册命题,这是秦埙所事先写好背熟的,果真让秦埙高中第一。
1002、李道古
【原文】
李道古便佞巧宦,常以酒肴棋博游公卿门。角赌之际,伪为不胜而厚偿之。故得一时虚名,而嗜利者悉与之狎。
【译文】
李道古善于奉迎谄媚,常常与朝中大官们喝酒、下棋或赌博。每次赌胜负时,又故意不胜,而付给对方许多赌金,所以一时颇得人缘。凡是贪求小利的大臣,都喜欢与他交往。
1003、邹老人
【原文】
邹老人,吴之猾徒也。有富人王甲夜杀其仇家李乙而事露,有司捕置于狱,以重贿求老人,老人索百金,怀之走南都,纳交于刑曹徐公。往来渐密,时留宿,忽中夜出金献徐,诉以内亲王甲枉狱,徐曰:“吾不吝为谋,然吴越事隔,何可致力?”老人曰:“不难,昨公捕得海盗二十余人,内两人吴产也,公第敕二盗,认李乙为其夜杀,则此不加罪,而彼得再生矣。”徐许之,老人退,又密访二盗妻子,许以养育,二盗亦许之。及鞫,刑曹问:“若吴人,曾杀人否?”二盗即招某月日杀李乙于家,掠其资。老人抱案还吴,令王甲之子鸣于官,竟得释。甲自狱归,遇李乙于门,竟死。
【译文】
吴州的邹老人是个聪明狡猾的人。
有个叫王甲的富人,趁夜杀了仇家李乙,但因事机败露,官吏把王甲抓了起来,关进监狱。王甲用重金贿赂老人,求他想办法救救自己。邹老人向王甲要了一百两银子,带着来到
南京。在南京,他结识了掌刑狱的官员徐公,两人交往渐渐地密切了。有一天,邹老人留宿在徐公家里时,半夜里他把这些银子献给徐公,并诉说自己的内亲王甲是个冤案。徐公说:“我是愿意为你效力的,但是,王甲是在苏州犯的案,不属于我们南京官署管辖,我如何为你尽力呢?”邹老人说:“这事不难办,昨天您不是抓来了二十多个海盗吗,其中有两个就是苏州人,您可以命令他俩承认李乙是他俩在夜里杀的,他们这样做并不会给他们罪加一等,而我那亲戚王甲就可以活命了。”徐公同意。
邹老人又私下里去探望那两个海盗的妻子,答应在两个海盗处死后,供养他们的家庭,条件是叫她们劝自己的丈夫招认李乙是他们谋杀的。那两个海盗以及他们的妻子也都同意了,等到再次审讯时,审官问:“你俩是苏州人,在那里杀过人没有?”两个海盗马上就招供说某月某日在李乙家里杀死了他,并抢走了他家的钱财。
邹老人便抱着这一案卷回到苏州,让王甲的儿子前去官府鸣冤。王甲竟因此得以释放。可是王甲从狱中出来回到家里,在家门口意外地撞到了李乙的鬼魂,最后还是给吓死了。
1004、狡讼师
【原文】
浙中有子殴七十岁父而堕其齿者,父取齿讼诸官。子惧甚,迎一名讼师问计,许以百金。师摇首曰:“大难事。”子益金固请,许留三日思之。至次日,忽谓曰:“得之矣。辟人,当耳语若。”子倾耳相就,师遽啮之,断其半轮,血污衣。子大惊,师曰:“勿呼,是乃所以脱子也。然子须善藏,俟临鞫乃出。”既庭质,遂以父啮耳堕齿为辩,官谓耳不可以自啮,老人齿不固,啮而堕,良是,竟免。
[评]
殴父而以计免,讼师之颠倒王章,可畏哉!然其策亦大奇矣。
【译文】
浙江中部有个做儿子的殴打自己老父亲,把老人的门牙都给打掉了。老人拿着被打掉了的门牙,到官府去告儿子的不孝。做儿子的害怕,便请来一位专管诉讼的师爷,求他指条生路,并答应事成之后给那位师爷一百两银子。师爷为难地摇摇头说:“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