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世界名人家教智慧 >

第4章

世界名人家教智慧-第4章

小说: 世界名人家教智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了晚年,艾森豪威尔还对自己少年时期的这段经历记忆犹新。他常常津津乐道地给别人讲起这件事。要知道,父母在艰苦岁月中教会他的,又岂止是做饭呢?
艾森豪威尔的“硬汉”形象使人很难把他和做饭这样“婆婆妈妈”的琐碎事情联系起来。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母在他年幼时培养起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他终身受益。娇生惯养的生活难以培养出英雄人物和杰出人才,早一天让孩子学会吃苦、学会独立,就是早一天修炼他们身上成功的潜质。对于中国大多数家庭的独生子女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你的孩子几岁开始会自己穿衣、自己吃饭?几岁可以自己去寄信、取钱、买东西?几岁可以上学不用家长接送?但愿那种上了大学还不会自己剥鸡蛋的夸张事情不会发生在你的孩子身上。当你的孩子凡事都嚷嚷着让你帮他(她)时,不妨告诉他们:美国总统小时候都会给全家人做饭呢!
第10节:千万不要人云亦云
独立须尽早
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英国前首相。1925年生于英格兰林肯郡的格兰瑟姆市。1983年6月,她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75年2月,她竞选保守党领袖获胜,成为英国政党史上的第一位女领导人。1979年5月,保守党在大选中获胜,她遂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1983年6月,保守党再次在大选中获胜,她连任首相。她任职期间工作勤恳,政绩卓著,被称为“铁娘子”。
撒切尔夫人的父亲罗伯茨是英国格兰文森小城的一家杂货店主。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5岁生日那天,父亲把她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要记住……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用自己的大脑来判断事物的是非,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啊。这就是爸爸赠给你的人生箴言,就是爸爸给你的最重要的生日礼物,它比那些漂亮衣服和玩具对你有用得多了!”从此,罗伯茨着意把女儿培养成一个坚强独立的孩子,下定决心要塑造她“严谨、准确、注重细节、对正确与错误严格区分”的独立人格。有了父亲这样一个“人生导师”,玛格丽特坚实地成长着。
罗伯茨其实并不穷,但是家里生活却很清淡艰苦,没有洗澡间、自来热水和室内厕所,更没有值钱的东西,玛格丽特有一阵子迷上了电影和戏剧,她几乎每周都去一次电影院或剧院,玩得不亦乐乎。有一天当她的零用钱不够而向父亲“借”的时候,父亲坚决地拒绝了。因为父亲特意要为女儿营造一种节俭朴素、拼搏向上的氛围。从小父亲就要求她帮忙做家务,10岁时就在杂货店站柜台。在父亲看来他给孩子安排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不允许女儿说“我干不了”或“太难了”的话,借此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后来玛格丽特入学后,她才惊讶地发现她的同学有着比自己更为自由和丰富的生活,劳动、学习和礼拜之外的天地竟然如此广阔和多彩。他们一起在街上游玩,可以做游戏、骑自行车。星期天,他们又去春意盎然的山坡上野餐,一切都是多么诱人啊。幼小的玛格丽特心里痒痒的,她幻想能有机会与同学们自由自在地玩耍。有一天,她回家鼓起勇气跟充满威严感的父亲说:“爸爸,我也想去玩。”罗伯茨脸色一沉,说:“你必须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因为你的朋友在做某件事情,你就也得去。你要自己决定你该怎么办,不要随波逐流。”见孩子不说话,罗伯茨缓和了语气,继续劝导玛格丽特:“孩子,不是爸爸限制你的自由。而是你应该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有自己的思想。现在是你学习知识的大好时光,如果你想和一般人一样,沉迷于游乐,那样一定会一事无成。我相信你有自己的判断力,你自己做决定吧。”听罢父亲的话,小玛格丽特再也不吱声了。父亲的一席话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里。她想:“是啊,为什么我要学别人呢?我有很多自己的事要做呢。刚买回来的书我还没看完呢。”
罗伯茨经常这样教育女儿,要她拥有自己的主见和理想。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最能显示一个人的个性。随波逐流只能使个性的光辉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
正是罗伯茨对女儿独立人格的目标明确、悉心全面的培养,才使撒切尔夫人从一个普通的女孩,最终成为一位连任三届的英国首相、执政十二年、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
你可能对自己的孩子并不抱有如此“远大”的梦想。但是,无论是对于伟人还是平凡之辈,独立的人格都是可以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再可爱的小鸟,终究也要飞离温暖的母巢,你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尤其在这样一个日益复杂纷纭的世界,孩子的成长岂能是躲在无风无雨的温室里呢?所以,尽早教会他们独立吧,让他们自己吃饭穿衣,让他们自己挣零花钱,让他们用自己的头脑和眼睛认识世界,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家庭朗读”诀窍
第11节:布什家族的诀窍
“家庭朗读”诀窍
乔治·沃克·布什,美国现任总统,前总统乔治·布什之子。1946年生于德克萨斯州米德兰,1964-1968年就读耶鲁大学历史系,1968-1973年在国家空军警卫队服役,1975年获得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4年当选德克萨斯州州长,1998年再次连任。1999年3月8日正式成立竞选委员会参与竞选。2002年,当选第54届美国总统。2004年11月竞选连任第55届美国总统。
布什夫人即巴巴拉·布什,乔治·布什的夫人,小布什的母亲。在教育学龄前儿童方面,有一套非常著名的、独特的“祖传”诀窍,就是多年来她一直进行的家庭朗读活动。
据布什夫人回忆,在小的时候,她的父母就经常让她读书。她说,在家中给学龄前儿童朗读,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印象,这是重要的学前一课。她在有了孩子之后,多年坚持组织“家庭朗读”活动,并且还总结出许多经验来。比如:
首先,读书宜早不宜晚。选择给孩子读书的年龄,原则是越早越好的。布什家的朋友布朗夫人的儿子先天弱智,布什夫人建议她坚持给儿子读书。布朗夫人从儿子刚出生时便每天给他读书,当他上幼儿园时,就已经可以自己朗读了。
然后,要养成朗读的习惯。在孩子们小的时候都喜欢听故事,布什夫人常在孩子们睡前读书给他们听。母子几人一起啃着几本喜欢的书,度过了许多难忘的夜晚。孩子们渐渐迷上了这些,读的书也渐渐丰富起来。布什夫人曾说,家长在什么时间给孩子读书无关紧要,但在每天的同一时间里至少读上15分钟,孩子会收获很大。
再有,就是让书籍触手可及。无论是在戴维营还是白宫的家中,布什夫人都为儿孙们摆放了一架架的图书,让他们在想看书的时候随时都能拿到手。这些书并没有多么昂贵,在书摊上卖的儿童图书是很便宜的。旧书店里也可以淘到一些很不错的书。另外还可以跟别的家庭交换各自已经读熟了的书。在亲戚们送孩子礼物的时候,布什夫人告诉他们书就是最好的礼物。
另外,要动员全家都来参加读书。孩子们不仅仅喜欢让妈妈一个人给自己读故事听。有时候,他们会缠着公务繁忙的爸爸,或者是爷爷、奶奶,有时甚至是保姆。他们读故事给孩子们带来了新鲜感。
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选择好书。布什夫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又参考了专家的意见,归纳出一些选书原则:比如3岁以下的婴幼儿喜欢简单的连环画,和跟他们熟悉的事物相关的故事书,简单的形状和鲜艳的颜色比较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3至6岁的学龄前儿童则喜欢动画图书、幻想故事、有关日常生活和动物的儿歌和寓言。
布什夫人的家庭朗读,对这个荣耀的家族的孩子进行了良好的熏陶。她自己呢,也从中得到了很多乐趣。
据说,美国的教育学家经过对幼儿园新生的测试发现:那些听过家长读书的孩子的阅读水平,要远远高出那些没有听过家长读书的孩子。给孩子读书的作用并不仅限于让孩子增加学习技巧和增长知识,家庭朗读的活动还可以教给他们分担和参与的意识和责任感。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父母读过的故事会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懵懵懂懂中听到的一些故事和知识,往往会让人一生难忘。对于现代社会中的父母来讲,在忙碌了一天之后,每晚饭后或睡前,给孩子读读书、讲讲故事,不但不费什么事,而且还是一种很好的休息方式呢!想想看,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读书,不管是安静不语,还是笑语喧哗,都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啊。脱掉束缚的黑罩袍
脱掉束缚的黑罩袍
阿里·布托(1928…1979),巴基斯坦著名的政治家,巴基斯坦人民党的创立者,1971…1977年曾任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总统和政府总理。
贝娜齐尔·布托;阿里·布托的长女,出生于1953年。1988年,年仅35岁的贝娜齐尔·布托当选为巴基斯坦总理,她是巴基斯坦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还是伊斯兰国家中第一位女总理,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女总理。使人们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在巴基斯坦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还比较落后、重男轻女现象比较严重的穆斯林国度里,能够涌现出贝·布托这样杰出的女政治家呢?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她的父亲阿里·布托对她的教育和引导则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贝娜齐尔·布托1953年6月21日出生在巴基斯坦南部的港口城市卡拉奇。她是阿里·布托夫妇的第一个孩子。在巴基斯坦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然而在布托家里,却很少有这方面的思想禁锢。受过西方教育的布托夫妇,具有现代意识,在家庭生活中打破了一切陈规陋俗,实行男女平等。他们把贝娜齐尔视为掌上明珠,爱称为“萍姬”。在巴基斯坦的国语乌尔都语里,贝娜齐尔是“独一无二”的意思,可见布托夫妇的良苦用心,他们对贝娜齐尔寄托了无限的希望,极力为女儿营造自由发展的温床。
第12节:富翁家的小账本
有一次,阿里·布托夫妇要去参加一个国际会议。临行前,阿里·布托特地给贝娜齐尔留下购买食品和家庭生活开支的钱,要长女和管家一起担负起管理家庭的责任。那时,贝娜齐尔只有8岁,虽然年纪小,但对父母交待的工作十分负责,每晚照顾弟妹们睡觉后,她就爬上小凳子,煞有介事地在厨房里和忠诚的老管家一起认真地核对一天的帐目。虽然这近乎孩提时代的一种游戏,但这对把它看得极为认真的贝娜齐尔来说,却是一种增强自立能力的极好的锻炼。
贝娜齐尔长到一定岁数后,按照伊斯兰的传统习俗穿上了代表清规戒律的黑罩袍。回到家中,父亲看见了,严肃地对妻子说:“萍姬没有必要穿罩袍,先知自己说过,最好的回避是眼睛的回避。让人们不是以她的衣着,而是以她的品格与思想来评价她吧。”就是这样一句话,贝娜齐尔摆脱了千千万万伊斯兰妇女终生都要受的束缚,她成为布托家族中第一个不必在黑暗中度过一生的女人。
阿里·布托还在政治上注意引导女儿,在外出开会或访问时常常把女儿带在身边。有一次,阿里·布托带着女儿乘火车外出旅行,贝娜齐尔在包厢里昏昏欲睡时,突然被父亲摇醒。父亲告诉她说:“出了一个大悲剧,年轻的美国总统被枪杀了。”尽管那时贝娜齐尔只有10岁,阿里·布托还是坚持要女儿一起收听这令人震惊的消息,对贝娜齐尔来说,美国还是一个遥远模糊的概念,但在意识里,她开始认识政治生活的残酷无情,开始关注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
1979年,阿里·布托被反对派陷害而处以绞刑,他没能亲自把政权托付给长女,但九年后,经过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贝娜齐尔凭借自己的实力登上了总理的宝座,这与她父亲早年对她的培养和教育息息相关。
我们很庆幸我们的国家已经摒弃了男尊女卑的陋习,弄璋弄瓦的歧视已成为历史,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传统观念的力量是强大的,某些落后的思想至今依旧根深蒂固。试想,如果你有一个女儿,你是不是也会认为结婚生子是她这一生最大的事业呢?你是不是也希望她能做个贤妻良母呢?如果你的女儿专注于事业而无瑕顾及婚姻,你是不是会急得焦头烂额呢?没错,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男女的期待依旧是不同的。而阿里·布托作为伊斯兰国家的领袖,生活在男尊女卑传统顽固的氛围里,却能打破陋习,放飞女儿的本性,引导女儿走上从政之路,这种见识气魄实属难得。而贝娜齐尔·布托的成就也再一次证明了女性不比男性弱。
历史上、当代社会里都有许多杰出的女性,女性也能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