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材料帝国 >

第565章

材料帝国-第565章

小说: 材料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患夜ひ灯笠的芄挥�140万美元的出口额,绝对是放了一颗卫星的感觉了。
  “呵呵,这还只是开头呢。”秦海不以为然地笑着,驾驶着吉普车绕过正在装货的卡车,驶进了生产区。
  青锋厂的生产区有金工、铸造、装配等几个车间,还有仓库、配电间、水塔等各种附属设施。在生产区的一角,徐扬看到了一座用毛竹作为支撑、篾席作为墙壁和屋顶搭起来的大棚子,从篾席的新旧程度来看,这座大棚子搭起来应当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秦海直接把吉普车开到了大棚子的门口,说道:“徐秘书,请下车吧。”
  “这是个什么地方?”徐扬一边从车上下来,一边奇怪地问道。
  “这是我们的材料实验室。”秦海笑道,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道:“据工学院的老师评价,这个实验室的实验条件,比工学院还好。”
  “宁厂长贷到的200万……就盖了这么一个竹棚子?”徐扬以手抚额,郁闷地评论道。
  说归说,徐扬也知道不能以貌取人的道理。他在秦海的引导下,走进了竹棚,一下子就被里面的场景给震住了。
  与竹棚外观的简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竹棚里面,井井有条地摆着数十台崭新的实验设备,设备上的烤蓝和镀铬铭牌闪着光亮,晃得徐扬有一种眩晕的感觉。在设备跟前,一群穿着工作服的实验人员正在忙碌着,他们中有年过半百的老者,也有20刚出头的小年轻,其中大多数是安河工学院的师生,还有几个则是青锋厂的技术人员。
  秦海和徐扬一走进工棚,就有两名学生凑了上来,一个喊道:“秦老师,你让我做的压痕实验,我已经做完了,你现在要看数据吗?”
  另一个则说道:“秦老师,你让我做的49号锰钒非调质钢的加工性能测试,我有一点不懂的地方,你现在能给我讲讲吗……”
  “不急不急。”秦海向两个学生摆摆手,然后用手指了指徐扬说道:“有领导过来视察咱们的工作,我得先带领导去见一下李老师。”
  “哦,李老师在硬度实验台那边,和宁厂长和冷科长谈事情呢。”两个学生指点着,然后各自返回自己的位子,继续做实验去了。
  “这些都是工学院的学生吗?”徐扬随着秦海向硬度实验台的方向走,边走边随口问道。
  “是的,他们都是李教授带来的学生,他们一半时间在钢铁厂参加炼钢,一半时间在这里做实验,也算是劳逸结合。”秦海说道。
  “哪边算劳,哪边算逸呢?”徐扬问道。
  秦海笑道:“两边都算劳吧,只不过这边是劳心多于劳力,那边是劳力多于劳心。要不,就叫动静结合吧。”
  徐扬好奇地问道:“小秦,我听他们都叫你秦老师,莫非你这个技校生的水平,比他们这些正牌的大学生还高?”
  “哪里哪里,只是他们自谦罢了。”秦海赶紧解释道,“这些学生比较有礼貌,对厂里的工人都称老师的。”
  徐扬笑而不语,从刚才学生问秦海的话,他当然能够听出学生并不仅仅出于礼貌而称秦海为老师,而是秦海的确具备了指导学生们做实验的能力。这么一个技校生,居然能够让一群本科生顶礼膜拜,这是何其妖孽的事情啊。
  说话间,两个人已经来到了硬度实验台前。徐扬看到,冷玉明坐在一张板凳上,而宁中英和另外一个穿着脏兮兮的工作服、胡子拉碴的中年人分别坐在放设备的大桌子上,三个人正在热烈地聊着什么。宁中英是面对着徐扬他们走来的方向的,看到徐扬过来,他连忙从桌上跳下来,笑着上前握手。
  “徐秘书什么时候来的,小秦,你也真是的,徐秘书来了,你怎么不提前通知一下。”宁中英说道。
  徐扬摆摆手道:“不怪小秦,是我不让他惊动大家的。”
  秦海笑道:“徐秘书说了,他要微服私访,看看咱们青锋厂到底是不是真的在搞技术攻关,所以不让我泄露他的行迹。”
  “小秦!”徐扬扭头瞪着秦海,装出恼火的样子喝道,“你怎么能这样编排我,我什么时候说过这话了?”
  “哈哈,小秦这家伙嘴里从来都没句靠谱的话,徐秘书别和他一般见识。”宁中英哈哈笑着,否定了秦海的挑拨。
  “这位老师是……”徐扬看着一旁笑呵呵不吭声的李林广,有些不敢确定地问道。他虽然在路上已经听秦海说起过李林广的情况,却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么一个其貌不扬的人,居然会是一个教授。
  ————————————
  今天的第四更送到,大家相信还会有第五更吗?
  摸摸口袋里还有没有推荐票、梦想杯的票,都砸给橙子吧,为了人品出众的橙子。


第九十六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宁中英看出了徐扬的心思。其实,他最早见到李林广的时候,也有点犯嘀咕,怀疑秦海向他吹嘘的李林广的本事是否属实。这些天里,李林广先是与秦海一道,帮青锋厂解决了旋耕刀片钢材的冶炼问题,随后又帮着指导材料实验室的建设,带领一干学生连续破解了几十个与浦桑汽车配件相关的技术难题。宁中英看到这些,才相信了李林广的确是一个世外高人。
  “这位就是工学院的李教授,我们到目前为止取得的成就,都是李教授带着工学院的师生们完成的。”宁中英这样向徐扬介绍道。
  “李教授,谢谢你为我们北溪市做的贡献啊。”徐扬不愧是当秘书的,嘴脸变得极快。他马上伸出手去,脸上带着十二分的热情,向李林广表示着敬意。
  李林广与徐扬握了一下手,笑着说道:“徐秘书,你别听宁厂长吹我,其实我只是帮着敲敲边鼓,真正的攻关都是冷科长和小秦他们搞的,我带着老师和学生们来这里,纯粹是来学习的。”
  众人一通互相表扬之后,徐扬把话头引回了正题,他对宁中英说道:“宁厂长,听说你们出口日本的旋耕刀片的技术难题已经解决,样品已经发出,我代柴市长向你们表示祝贺啊。”
  “多谢柴市长的关心。”宁中英说道。
  徐扬又道:“现在剩下的问题就是浦桑配件国产化的事情了,柴市长非常关心这件事的进展,宁厂长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下。”
  宁中英用手指了指李林广,说道:“这个问题,要不还是请李教授来向徐秘书介绍吧。”
  听宁中英把球踢给了自己,李林广倒也不客气,他从实验台上拿过来一份材料,递到徐扬的手上,说道:“我刚才正在向宁厂长汇报这件事情呢,徐秘书既然关心,那我就再说一次吧。”
  “嗯,您请讲。”徐扬说着,从兜里掏出一个本子,做好了记录的准备。
  李林广道:“这一次青锋农机厂从浦桑国产化办公室那里承接的汽车配件,一共是37种。我们对这37种配件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全面梳理,共列出59项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通过技术攻关,已经解决了其中的28项,另外还有11项有了成熟的思路,只是还需要一些进一步的实验加以验证。另外还有20项技术难度较大,需要的投入也比较多。我们已经安排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做一些预研,准备作为下一步攻克的难点。”
  “已经完成了28项?那么,有多少种配件的工艺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徐扬追问道。
  “工艺问题完全解决的,一共是17种配件。”在一旁的冷玉明替李林广回答道。
  “太好了,那这17种配件是不是马上就可以开始生产了?”徐扬又问道。
  这回轮到宁中英来回答了,他说道:“我们已经把这17种配件的样品生产出来,送往浦桑国产化办了,如果快的话,可能一星期后就能够有回音。”
  “事不宜迟,如果国产化办接受了你们的配件,那你们就要全力以赴地投入生产。至于剩余的20种配件,你们也要抓紧时间解决关键工艺问题。”徐扬说道。
  “这是自然的。”宁中英道。
  徐扬道:“宁厂长,既然现在已经有17种配件可以投入生产了,你们此前向柴市长提起的全市协作问题,是不是就可以启动了?现在整个北溪的工业企业都不景气,柴市长天天都盼着你们能够尽快实现突破,把北溪的其他企业带动起来呢。”
  宁中英和秦海在浦江承接汽车配件生产业务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请其他企业协作的问题。青锋农机厂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设备和技术并不全面,有些配件的生产是青锋厂所无法承担的。
  宁中英和秦海的想法高度一致,那就是把关键工艺环节控制在青锋厂的手里,而把其他的制造环节分包出去。作为没有核心技术的分包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只能挣到一些辛苦钱,青锋厂由于掌握了关键环节,因此可以赚取超额利润。
  有关这个设想,宁中英在回到安河之后就向柴培德做了汇报,涉及到利润分配的地方,他自然是含糊其辞,用了一些春秋笔法给掩饰住了。柴培德对于谁拿多少利润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这种协作能够给北溪的其他企业带来生产任务,即便是挣些辛苦钱,至少也解决了这些企业发工资的问题,这对于市政府来说就是解了燃眉之急了。
  从宁中英向柴培德汇报情况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柴培德心中焦急,因此才派了徐扬前来督战。没想到徐扬这一趟真没有白跑,居然获得了这样好的一个消息。
  “宁厂长,你们现在已经解决了工艺问题的17个配件,可以由哪些企业来协作,你们列一个名单出来,市政府替你们去协调,直接给他们下指令,要求他们当成政治任务来完成。”徐扬牛烘烘地说道。
  宁中英摆摆手道:“徐秘书,不用这样麻烦。强扭的瓜不甜,让市里直接下指令,恐怕这些厂子心里不舒服。”
  “他们怎么会不舒服呢?”徐扬道,“现在北溪大多数的企业都处在半停工的状态,市里帮他们找到了业务,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会不舒服呢?”
  “呵呵,他们太高兴了,我们可就不高兴了。”秦海站在一旁,挑破了窗户纸。
  徐扬说让市政府给企业下指令来完成与青锋厂的协作,其实不过是一句官话。正如徐扬所说,这些企业都处于半停工状态,正在嗷嗷待哺,等米下锅。市政府从青锋厂手里拿过协作任务,交给这些企业去做,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对市政府只会感恩涕零,换句话说,市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是没有付出、只有收益的。
  但对于青锋厂来说,情况就恰恰相反了。青锋厂手里攥着的这些业务,放到哪去都是香饽饽,凭什么一句话就全送给市政府了?临到最后,好像还是市政府帮了青锋厂多大的忙似的,这不显得青锋厂很傻很天真吗?
  宁中英是只老狐狸,怎么可能会犯这样的错误。徐扬想蒙宁中英,是选错了对象,宁中英是不可能上当的。
  “呵呵,这么说来,青锋厂在这个问题上,是有自己的想法了?”徐扬干笑着,对宁中英等人说道。
  宁中英道:“协作这种事情,讲究的是平等自愿,心情愉快。如果让市政府下命令,那大家就都不会心情愉快了。我们的打算,是搞一场招标会,请北溪市的各家企业都来投标,技术过硬、报价合理的企业就能够中标。我们双方签订合作协议,说明责权利关系。这样一来,如果未来合作中有什么摩擦,也省得柴市长和徐秘书坐蜡了。”
  “那如果没有企业来投标呢,怎么办?”徐扬将了宁中英一军,提醒他市政府的指令性计划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至少不会出现无人接标的情况。
  李林广不以为然地插了一句:“死了张屠夫,还能吃了混毛猪?如果北溪的企业都不愿意投标,我替你们去其他地市拉一些企业来。我给很多地市提供过技术指导,和他们分管工业的领导都很熟悉。”
  “这个倒是不必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徐扬赶紧打断李林广的话,他刚才所说不过是一句气话,如果真的让这些协作订单流到其他地市去,那可就是摆了天大的乌龙了。自己市里的企业还在饿肚子,市里的订单却给别的市拿走了,这让柴培德以后还如何见人?
  “宁厂长,你们想以招标的方式来开展协作,这个想法也非常不错。这样吧,你们拿一个具体的方案出来,包括有哪些招标内容,需要哪一类的企业参加,都写到方案上去。我带回去向柴市长汇报一下,然后由市政府出面,向北溪的各家企业发通知,要求他们参加投标,你看这个方式如何?”徐扬说道。
  “这当然好。”宁中英笑道,“有柴市长给我们撑腰,我们就有底气了。有关招标的文件,小秦和老冷他们已经准备好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