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明 >

第26章

权倾大明-第26章

小说: 权倾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对战中输了,那乱说话的小太监可就要倒霉了,承受小主子的所有怒火。可什么都不说,也不行!因为这样就不能显现自己的忠心,得不到小主子的好感。思来想去,两个朱瞻基最信任的小太监上前一阵小声建议,但结果都被朱瞻基瞪了回去,因为这两人出的主意实在不怎么样。
    王千军手上的茶已经喝完了,伺候的小太监将茶杯再次倒满,偷偷地给王千军打眼色,那意思当然是让王千军让着点。王千军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算是一种表示。不过这都是用来应付小太监的,他衣袖里可是藏着准备给朱瞻基致命一击的小东西。
    第二泡茶喝了一半,朱瞻基终于是做出了决定,大声地说道:“‘左传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大明军锐气不可失!分兵两路,一路进入富良江,先攻嘉林江口,再进至多邦隘;一路沿洮江北岸鼓行而进,与主军呈南北夹击之势,互为声援。我大明开国以来,与陈友谅数次水师大战,鄱阳湖之战更是血染鄱阳湖,太祖洪武皇帝九死一生!以我大明水师之锐,绝对可以突破宣江、洮江、沱江、富良江,直逼多邦城下!”
    模拟地图上的明军木偶开始进攻,正是分兵。然后小太监们纷纷看着王千军,等待王千军下一步的判断。在很多人眼中,太监都是奸臣,是小人,不男不女的变态,可对皇室中人来说,没有比太监更忠心的人了。这些从小在身边长大的太监,伺候你吃,伺候你睡,伺候你玩,任打任骂没有半句怨言,还要笑脸相迎。在宫中亲情冷漠的环境下,这些小太监成为朱瞻基身边最亲近的人。
    “防线过长,兵力过于分散。明军装备之精锐,将士之善战,士气之高昂都在安南军之上。依我估计,一名盔甲齐备的明军可以对付三个安南士兵,明军只需集中力量攻其一点,破一处则可令全线溃败。但明军依旧在兵力上处于劣势,安南潮湿炎热的天气也会对明军造成影响。明军只能击溃安南军却无法全歼其溃兵,安南大军云集多邦城下,死守!”
    安南军的第二道防线被攻破,这并不是纸上谈兵,历史上正是如此。安南虽有两百万之众,但老弱病残居多,很多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壮丁,根本就没有作战经验。安南多年的内乱也令其民生凋敝,兵器盔甲极度缺乏。而三十万明军主力则是靖难之役的精锐,再加上地方各卫所的精兵,全都是拥有作战经验的老兵,职业军队。明军在这个时期的装备也是成建制,有配套的,又有专门的战法。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要以三十万精锐职业军人去对抗两百万民兵,正面作战的胜利也算不上什么奇迹。
    安南残军大部退入多邦城内,大明的两支军队也再次会师,以多邦城为中心点再次对峙。战争到了这一步,已经成为五五开的局面。明军一旦攻破多邦城,则胡氏父子大势已去,接下去就看明军要花多少时间抓住这对父子了。可如果大明军队被阻于多邦城下,攻势被阻,那大明就有可能陷入长久战的泥潭之中。
    “多邦城是安南东西二都的最后防线,一旦大明军队兵临安南都城,那胡氏父子也就完了,这一点相信胡氏父子也很清楚,所以多邦城绝不可失,胡氏父子必定会集中所有的精锐死守多邦城。我相信,多邦城一定是一座城坚而高峻,城下设有重濠,濠内密置竹刺,濠外多掘坎地,守卫严密的坚城。胡氏父子寄望多邦城能够阻挡住明军的脚步,甚至是在守城战中击溃明军,反败为胜!而且安南的天气潮湿炎热,明军主力,也就是跟随皇上靖难的精锐大多是北方人,不习惯安南那种潮湿炎热的天气,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对明军不利。那么,请问皇太孙,你现在准备怎么办?!”
    战事僵持,王千军让朱瞻基先动,远方的战场上,明军虽然拥有战场的主动权,可也是身处敌境作战,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第十三章 东宫谈兵(中)
    这一次,只是思考了一会,朱瞻基就做出了他的决定!那就是:“一鼓作气!扎营猛攻多邦城。连战连胜,大军士气高昂,多邦城一下,安南东西二都无险可守,必陷。到时,安南人心崩坏,陈氏旧部必将揭竿而起,安南各州县岂有不纳款于明军,举家来归的道理?!大军在多邦城外稍作休整,随后发起总攻!”
    听完了朱瞻基的决定,王千军无奈地摇了摇头,突然问道:“不多休息一些时日,做多一点准备吗?”
    王千军问得有些奇怪,这让朱瞻基迟疑了一会,但最终他还是说道:“锐气不可失!攻城所需只是普通的长梯,冲车而已,相信前方大军一定会在短时间做好。千军你不是也说了吗?久战对大明不利。所以我坚信,前线将士的想法跟我一样,一鼓作气打下多邦城,则大事可成!”
    用大拇指指甲刮了刮自己的下巴,有点胡子了。王千军点了点头,可又摇了摇头,然后走到了多邦城的位置上,边走边说道:“多邦城虽坚,但也抵挡不住精锐明军的猛攻。为帅者激励三军,为将者身先士卒,为士者身陷死地,城墙再高,城壕再深也挡不住三军将士用命!只是,胡氏父子真的没有一点准备吗?没有杀手锏,胡氏父子又岂敢与我大明对抗。匆忙攻城的明军将在城内遭遇征讨安南中最可怕的敌人,甚至被击溃!皇太孙,我将军了!”
    藏在身上的木偶被拿了出来,压在了多邦城的木雕上。这是一个手工粗糙的木雕,王千军可没小太监们的好手艺,但多少看得出王千军拿出来的是什么。一头大象,大象上骑着人,这是象兵!
    机灵的小太监赶紧将王千军刻的象兵拿到了朱瞻基的面前。看着眼前的大象,朱瞻基把玩在手上,王千军可不是一个习惯开玩笑的人。所以朱瞻基问道:“这是什么?!安南的杀手锏吗?!”
    “象兵!也就是大象,西南特有的巨兽。曹冲称象的典故里就有说过这种巨兽,当年孙权进贡一头大象给曹操,曹操与其属下都没见过如此巨兽,大象的腿就有大殿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还够不到它的肚子。如此巨兽在中原地区当然只是传说,可在西南却是常见之物,西南蛮族有饲养大象的习惯,平日里用来运输,战时用来冲锋陷阵。一人控象,象背上可战数人,或用弓箭,或用长枪。马匹恐惧象群,一般刀剑长枪也很难伤到大象,当年黔宁王沐英平云南时,就碰到由百象组成的象群,最终以火炮劲弩死战破之,生获三十七象,这些都是有史可查的。”
    王千军说了这么多,为了让朱瞻基吸收,估计停了一下。王千军吃上几块东宫的糕点,味道极佳。趁朱瞻基思考的时候,王千军指了指盘子上的两样糕点,小太监们就知道王千军要做什么了。
    这也不是没有先例,王千军就经常让小太监们将一些糕点打包带回去,说是要让家中的母亲尝尝味道。对于王千军的这个无礼要求,朱瞻基一点意见都没有,认为这是王千军的孝行。只是朱瞻基不知道的是,每次打包回去的糕点,除了燕梓跟刘雪沁品尝外,一半的糕点都由王千军亲手送进了李虎涵的小嘴里。
    “要破象兵,必须事先做好万全的准备。世上没有不败之精兵!千军你的意思是说,连战连捷,士气高昂的背后是骄兵狂将,所谓骄兵必败,仓促攻城,我攻入城内的明军将士一旦受到安南象兵的突袭极有可能大溃败。如此一来,城内的安南军便可以依仗象兵之威,紧追城内的溃兵,以溃兵冲散城外军阵,大败我大明军队?!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安南叛军又为什么不早点动用象兵,而是等到我大军集结于多邦城下?!”
    象兵巨兽的可怕,朱瞻基想象得到,但他一开始并没有想到象兵的出现,只认为安南叛军不过是一群人数众多,但装备极差的乌合之众罢了。象兵的出现让朱瞻基心乱了,天下是朱家的,他的父亲是太子,他是皇长孙,大明未来是他的。如果明军败了,向大明纳贡称臣的诸小国一定会有样学样。
    只是处变不惊是皇者必学的,朱瞻基也不会这么轻易认输,这才反问了这么一句。王千军吃下了一块糕点,回答道:“巨兽虽强,也要有足够的地方施展。就眼前这房间,也只能塞进两头大象。安南的前两道防线都是依靠地利来守,象兵施展不开,也有骄纵明军的意思。战场上为了赢得胜利,一部分的牺牲是必须的,就如我们现在所玩的,每一个木偶便代表着上万人的生命。历朝历代的江山,都是打出来的!”
    再次看了几眼手上的象兵木偶,又看了看棋盘上的木偶,朱瞻基又问道:“前线明军,真会像我一般轻敌吗?!”
    “这要看统帅大军之人的性格如何了?两军交战,看的不仅是双方兵力的多少,武将与士卒的勇猛,计谋的高超,更要看主帅的为人与性格。兵力再多,将士再勇猛,计谋再高超,碰到一个李景隆也没用!”虽然有些对不起李虎涵,可是李景隆这个反面教材真的很有用。
    “唔……”朱瞻基一阵思考,纸上谈兵的赵括太久远了,可李景隆这个反面教材却是众功勋们经常谈论的,靖难功勋们教导着儿子无一不是以李景隆为戒。
    看朱瞻基思考得那么痛苦,一帮小太监又急了。一半人在朱瞻基身边说好话,一半人给王千军打眼色,要是王千军惹恼了朱瞻基,倒霉的只有他们这些当奴才的。
    “新城侯张辅绝不是李景隆之辈,他是河间王张玉之子,靖难之役中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初次统帅三军,张辅必以李景隆为戒,因为他不能败!他败了,其父一生英明都会付之东流,大明也不能败,败了国威何在?!如果我是张辅,必会小心谨慎,步步为营!所以,安南的象兵击不垮我大明将士,大明必胜!”
    朱瞻基的自信,王千军感受到了,这也算是小小的王者之气吧。一帮子小太监在一旁拍手叫好,王千军点了点头,这场论战已经没必要继续下去了。
    “多邦城一破,安南东西二都亦破,胡氏父子难掀大浪。后面就看我明军要花多少时间杀死或者是活捉胡氏父子了。今天就到这吧,太晚了,我也该回家了。”
    自从王丛云被任命为锦衣卫百户,王千军为皇太孙侍读后,王千军经常是东宫、寺庙、王家三地跑,今天晚上说好要回家吃饭的。
    没有胜负,因为明军必胜,这是演兵的结果,也是历史的结果。只是,这只是开始而已,打下安南,却守不住安南,一次又一次地镇压南安叛乱,最终还是无法将安南守住,这不得不说是明初的一大遗憾!不过距离最后放弃安南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王千军也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明军必胜!但是,千军你的确给了我一个惊喜,所以工部新送来的雁翎刀你可以拿走,我试过一把,的确是吹毛断发,锋利无比!”
    朱瞻基实现了他的承诺,王千军拿到了他想要的雁翎刀。明代兵器中,王千军最喜欢的就是雁翎刀,一种骑兵近战砍杀的腰刀。冲锋用狼牙棒,近战用雁翎刀,这是明军骑兵的基本配置,王千军家中就有两把王丛云当年所用的雁翎刀,都是靖难之役中跟随王丛云南征北战的血刀。王千军试过一次,用王丛云的雁翎刀全力砍练习用的木桩,一刀就将手臂粗的木桩砍倒了。当然,王丛云用的雁翎刀绝对没有王千军从东宫拿的这把好,怎么说这把也是出自工部名匠之手,是工部送给东宫所用的。
    拿着东宫打包来的点心,腰间挂着赢来的雁翎刀,骑着王丛云送他的老马,王千军在马上晃晃悠悠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老马识途,根本就不需要王千军操纵,自己就会沿预定的回家路线前进。
    如今的王千军已经十四岁了,身体逐渐有了大的变化,某些地方早上醒来也渐渐有了感觉,只可惜李虎涵还小,道衍也要王千军严守童子身练功,不然的话,王千军早就变身成狼了。
    十四岁的孩子能做什么?在京城的富户里,十四岁早熟的公子哥早就推倒身边伺候的贴身丫鬟了。有的家里玩不够,还由家奴带着到外面**,窑子里的**可是十分喜爱这些多金又要伺候的公子哥。
    就在王千军胡思乱想的时候,前面突然有人拦住了他的去路,来人张口就问:“你就是王千军,锦衣卫百户王丛云之子?!”
    挡路的有三个人,领头的就是问话的人。不过他那一身装束,怎么看都不像是当官的!
第十三章 东宫谈兵(下)
    王千军拉住了老马,看着来人他在思考,他最近有得罪什么人吗?好像没有吧?王千军最近可是低调得很,除了东宫陪皇太孙读书外,几乎没做什么事,也没去参合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