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之枭雄卢俊义 >

第86章

宋之枭雄卢俊义-第86章

小说: 宋之枭雄卢俊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加上伐木造船,将梁山的树林整平了一部分,让梁山的可利用面积也扩大了一部分,等砍伐到一定的时候,使得梁山能够容纳二万军队和一万民众。
    另外紫髯伯皇甫端派原来马场的人在距离梁山最近的一个岸边圈了一片空地,那是一片山间荒地,因为原来王伦经常在那里劫道,搞得人迹罕至,梁山外的其他大庄园也不稀罕这块土地。紫髯伯皇甫端便让人在那里种植了大片苜蓿,以供梁山现在的三千五百匹马匹的需要,总不能一直让它们吃粮食。同时现在隶属于后勤部的金毛犬段景柱也陆陆续续地从北地贩来良马。其实相对于外面的城镇关隘,这里还不算拥挤,卢俊义这样扩大面积,主要是想让四千五百匹马能够跑起来。马匹不跑的话,懒掉了就废掉了。
    其实最大的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梁山水泊养育王伦的小千人是可以做到的,当要养育几万人,这八百里水泊就不够了,人不能老是吃鱼和莲藕。不过平时三成的粮食可要靠梁山水泊来提供了。
    梁山水泊水质肥沃,无污染,湖产资源丰富,生长了鲤鱼、鳜鱼、甲鱼、鲫鱼、鲶鱼、大青虾,田螺等五十多种名贵鱼类、贝类,菱角、鸡斗米、莲藕等十几种水生植物,另外那些芦苇丛里还有很多野鸭和野鹅,从那里也可收获到麻鸭蛋、松花蛋、菱米、芡实等水产品场。不知道以前的梁山是怎么做的,卢俊义的梁山准备搞水上屯田。
    鱼虾贝类不能老靠天生天养,同样那些莲藕、鸭蛋什么的也不能坐吃山空,要自己去养,卢俊义让潘巧云组织所有不在娘子军又不在工坊做事的女人和一些残废士兵开始养殖鱼虾、莲藕、鸭子、鹅等。
    另外距离梁山岛最近的一大片岸边滩涂,都被梁山占了,由陶宗旺这个晓畅农事的田舍人家带着卢家的佃户和一些田户人家出身的士兵前去耕种,如果有附近的地主过来,就派宋万、杜迁过去把那些地主武装打跑,让梁山附近的地主武装都还误认为梁山还是王伦的。
    李师师写了关于这次卢俊义进军梁山的情报,交给卢俊义看了看。为了避免朝廷在方腊那边安插的有奸细,卢俊义将梁山统一改成了清风山。如果朝廷截获这张情报了,让他们去清风山喝西北风吧。卢俊义为了争取短暂的发展时间,在梁山方圆百里安插了明哨暗哨,凡是进入这个区域的可疑人物,一律逮住审问,梁山水泊一带只许进入不许出。
    正文 第七十四章 整肃军纪
     更新时间:2009…9…18 10:54:46 本章字数:2726
    梁山在官军派兵围剿前,一直要保持低调,所有人都不许擅自外出,如果有嫌疑人等靠近梁山等三岛,即可捉住,囚禁起来劳改,不得放回,有一次险些捉住阮氏兄弟。当时卢俊义跟在张顺的船上巡视梁山水泊,看到三人靠近西山岛打渔,远看去像那三兄弟,卢俊义就示意让张顺不要理会这三人,让他们跟晁盖一起上山再说吧。
    卢俊义的军令如山。有三个梁山老兵仗着熟悉地形,想趁夜夺船逃跑,被张顺水兵团的巡防抓获,然后卢俊义当众将意图逃跑的三个老兵斩首,以儆效尤。
    只是这样以来,憋在水中的山上,因为水土不服而病倒的士兵越来越多。幸亏卢俊义从大名府出逃的时候带着安道全和他的学徒,甚至他的护士队伍。
    安道全的大部分学徒也都被拉到山上,分散到每个营,组成了卫生班,只属于营部,现在医疗资源匮乏,没办法分散到连级。安道全的医学院继续开设,教授的重点已经是军医,怎么救治战争中的创伤,还要每隔一段时间去部队讲解怎么自救。这方面的知识还要卢俊义给安道全做了一些现代的启示,安道全才能融会贯通地去讲解。每一个卫生班大夫二名,护士三名,增加的护士是从丫鬟里面抽掉的,有些则是将士们的家眷。安道全是建康(今南京)人士,对于这种水土不服之症甚为熟悉,药到病除。
    士兵们都渐渐地痊愈了,卢俊义却有了心病,这样闷着头发展何时是头,可凭着卢俊义现在的实力。他可不敢去攻击什么州府,不想激起赵宋朝廷那根攘外必先安内的敏感神经。不想一万人马面对几十万朝廷兵马。前期只能打反守反击战。
    梁山水泊的生活一开始很新鲜,风景优美的,山清水秀的,但待时间长了,心中难免厌烦。这个时候不但是卢俊义地心理出了点问题,士兵将领的心理也陆续出了点问题。可能是卢俊义之前没有很严格要求军纪。没有严厉具体地奖惩措施,结果一个不幸地事件发生了。
    卢俊义所统帅的走掉就是了。结果他以为这是他卢家的天下,他是梁山的功臣,就逼着人家给他道歉,偏偏对方也是一个愣头青,被他撞到了一肚子火气。就急赤白脸地讲道理。
    结果两个人就吵了起来。结果卢俊刚恼羞成怒拔起腰刀,把那个平民青年劈了。
    消息传到卢俊义耳朵里是第二天的中午。本来燕青等人还想隐瞒,想赔偿些银子给那青年的家人。想息事宁人。那一家人看卢俊刚的来历颇大,不敢惹,就拿了燕青的银子封了口。但那天的事情和燕青拿钱封口的事情都落在其他平民百姓地口中,于是一天内那些工匠、佃户、仆人和那些仰慕卢俊义名声前来投奔的百姓都口口相传,每个人眼里都流露出一种凄惶的神情。卢俊义开始觉得不对劲,后来无意间听到两个百姓的议论,才知道出了大事。
    当时百姓甲说:“兄弟啊,我看投靠这个玉道:“很好啊。没什么事情。”
    卢俊义冷笑一声:“石大尉。石兄弟。我们出生入死。一起杀过人。我很了解你。你有什么慌对我撒地?是不是有将士杀害平民百姓了?”
    石秀还是吞吞吐吐道:“可是燕副师长吩咐我们不能告诉你。”
    卢俊义勃然大怒道:“到底我是梁山之主还是他们是?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民心大乱,再过些时间,军心大乱!”石秀只得把前因后果详详细细地告诉了卢俊义。
    卢俊义铁青着脸,发下军令:“吩咐下去,将卢俊刚绑起来,然后集合三军,除了站岗放哨者,其他全部集合在聚义厅前面校场,同时将所有百姓都也都交到校场观摩。”
    石秀看卢俊义这次发了从未有过的火气,不敢顶撞,忙吩咐下去。
    王进和欧鹏的步兵团还没开赴东山西山二岛,所以军队和百姓都积聚的很快。
    卢俊义阴沉着脸,走到校场的点将台,望着下面乌压压黑沉沉的人群,那几千名百姓眼中凄惶无助的眼神刺痛了卢俊义的心。他不忍再看,大喝一声:“押罪犯卢俊刚上台!”
    下面一片哗然,士兵和百姓都开始议论纷纷。
    一旁走来了燕青,他低垂着脑袋,走到卢俊义面前:“主公,小乙还是认为不能杀了卢俊刚,会冷了卢家宗族们的心,会冷了那些早早跟随我们的将士们的心。”
    卢俊义怒喝道:“燕小乙,你好糊涂。民心军心你不知道有多重要吗?那种仗着血脉传承仗着老资格胡作非为乱杀无辜的人的热心,我宁可不要,让它冷去。”
    这时卢俊刚在一旁嚎啕道:“哥啊,千不对万不对,是兄弟我的不对。千不该万不该,是兄弟我的不该。我不该,给咱们卢家现了眼,我不该,砸了您仁义的招牌。小弟一时糊涂,从今以后再不敢了,再犯此罪,千刀万剐也应该。”
    卢俊义闻听此言面沉寒水,大喝道:“你,住口!说什么应该不应该,说什么砸牌不砸牌。你也知道了丢了咱们卢家的脸,你也知砸了仁义的牌。你让我把你饶恕,你说,如果别人犯了此罪,我是不是也要饶恕,这一万义军可怎么带,今后这军纪还存在不存在。”
    说到这里,卢俊义大喝一声:“拿刀来,我要亲自行刑。”
    燕青和其他将领闻听忙跪倒,给卢俊刚求情拜大帅。
    卢俊信说:“啊,大哥!不,师长!你就饶他这一回吧,让他带罪立功,沙场上把错改。能不斩,就不斩,毕竟是堂兄弟。”
    周侗在旁忙插话:“是啊,俊信说的很实在,俊刚他是个好将才。他自幼丧父,寡母孤儿好可怜。他撇下老母跟你从军,他曾经在马颊河一战杀死七名敌兵,何等的英勇。俊义啊,念他的功劳大于过,看在我们大家的份上,你就饶了他这一次吧,今后他要是再犯,甭说求情,我连来都不来啦!”
    众将纷纷齐求情,卢俊刚语不成声朝上拜道:“大哥呀,还记得吗?我参加你的武馆的那一天,我娘跟你怎么交代?老人家把我交给你了,是好是坏,由你来安排!今天我做错了这件事,你怎么一点情份都没有,将我绑起来,就要斩首!
    卢俊义面沉似水,喝道:“你,你,你……住口!今天我要是不斩你,今后我怎么执掌梁山义军!斩!”同时想起那个远门的二婶,那个慈祥的老太太,将孩儿嘱托给自己时的表情,似乎她早就能料到有这么一天,卢俊义不禁黯然,那硬起来的手顿时软了下去,喝道:“李逵,今天你来替我行刑!”
    李逵是一个童子赤心的人,生平最看不惯仗势欺人之人,卢俊刚仗着是卢家人又是军中将领滥杀无辜的消息传到他耳里,他看到卢俊刚还逍遥了一天,顿时怀疑了卢俊义的仁义是一个假东西,心里救救不了。
    正文 第七十五章 灭亲自罚
     更新时间:2009…9…18 10:54:49 本章字数:3496
    卢俊义对着人群大喝道:“不杀良、不**、不畏敌、不私吞、不抗命,以上五条违者斩;不扰民、不造谣、不懒惰、不私斗、不包庇,违者五十军棍,同时降低军衔。此乃我制定下的军纪,各位乡亲父老替我监督,以后我的将士如有谁犯了这十条,我宁斩不纵。今日我军中有三人违背这些军纪,第一师第一团第一营第一连连长三级少尉卢俊刚违背军纪第一条,杀害无辜百姓,贬去一切职务和军衔,当众斩首,死后不准入卢家祖坟;第一师师长三级中校卢俊义虽然没有直接违反军纪,也有放纵家人和手下之嫌,也有治军不严之责,责罚五十军棍,三级中校军衔降为三级少校;第一师副师长梁山政治部军纪处处长三级大尉燕青违背军纪第十条,试图包庇罪犯卢俊刚,责罚五十军棍,三级大尉贬为三级上尉。即可执行。”
    卢俊义宣布了判罚后,动情地说道:“各位乡亲也务必约束自己的行为,我们都是在一条船上,我们彼此都有亲戚乡亲关系,大家遇到什么事情一定要冷静,三思而后行。以后这十条军纪同样适合于你们,这个梁山就是一个大军营,你们是我们的预备兵,如果你们犯下这十条军纪,也休怪我卢俊义翻脸不认人。”
    这时李逵拿着板斧就要上前砍卢俊刚。卢俊义吩咐一声:“把这该死地卢俊刚给我带过来!”下面的百姓闻听此言。大失所望,一片轰然议论:这卢俊义还是包庇纵亲。卢俊刚一脸喜笑。上前跪倒:“多谢大哥开恩。”
    卢俊义大声说道:“不!不!不是为兄我不斩你,我把今后地事情跟你说明白。你老娘之事你放心,她活着我奉养。死了我送终,顶丧架灵,我会亲手把她埋!你就放心的去吧。”
    瞬时。李逵手起斧落,将卢俊刚首级砍下。李逵举起卢俊刚的首级向人群中展示。一万将士和数千百姓轰然雷动,卢俊义果然大义灭亲。卢俊义想起卢俊刚地老母亲,想起跟卢俊刚朝夕相处的日子,想起卢俊刚那日在马颊河一人杀七人的勇猛,不禁流出热泪,有时候真是法不容情,治军如治国,宁可大义灭亲,不可因私废法。
    接下来就是对卢俊义和燕青这两个军中大佬地军棍之刑。这个军棍是比照着宋朝的杀威棒做地,一般的壮汉挨了一百杀威棒都一命呜呼。所以卢俊义只设了五十军棍的刑罚。五十军棍搁在一般稍微瘦弱单薄的人身上。怕也是一命呜呼。
    卢俊义和燕青趴在地上,任由军纪处的行刑手用军棍抽打在身上。一开始那军棍挥下来。带着呼呼的风啸声,落在屁股上响亮地啪啪声。却是没有多少痛疼。
    卢俊义扭头瞪着行刑手道:“不要手软,要棍棍见肉,否则也治你们一个包庇之罪。”
    那两个行刑手不敢作假,用力地打下去,每一棍都是闷重的响声,都能感受到那种着实的力道。林冲等将领看的于心不忍,求道:“师长,不如免去吧,刑不加于一军之尊。”
    卢俊义冷喝道:“我不以身作则,将这军规当做儿戏,怎么对得起死去的俊刚,怎么执掌这上万人马,带着纪律涣散地兵怎么去做大事?你等今后要引以为戒,不但自己不触犯军纪,你手下触犯军纪者,你们也休要包庇,我就是榜样。”
    而一旁地卢俊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