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之枭雄卢俊义 >

第133章

宋之枭雄卢俊义-第133章

小说: 宋之枭雄卢俊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花荣攻下棣州和棣州治下的厌次、阳信、商河诸县。然后屯兵棣州以防沧州的官军。
    卢俊义对棣州很有印象,是因为这里到现代还保存着宋代的古城墙。在花荣部将棣州攻下后,卢俊义带着近卫团前来托名视察,实则来追慕一段古今地沧桑。
    棣州城呈矩形。南、北、东、西四门各设瓮城和城门楼。城墙用三合土夯筑而成,高三丈。顶宽四丈米,低宽八丈。周长十二里。城外护城河绕城一周,河宽三十米。水深十米米,全长十七里,形成天然屏障。记得卢俊义在2004年跟随那个滨州女友回滨州见她父母时曾游玩过棣州,当时棣州的古城墙仅存城东北角、西北角两段和城东南角的魁星阁,只有三里长。卢俊义,不,当时地卢冲跟着女友登上魁星阁,嬉笑长啸,甚是快乐。他记得当时秋高气爽,一片灿烂的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觉得全世界都充满了幸福的味道。
    上一世的卢冲,这一世地卢俊义摸着魁星阁东北角的一块大青砖,他记得他曾经在那一块砖上刻着:“卢冲与王思雨至死不渝。”他记得了,那个女孩叫做王思雨。这棣州城刚刚砌成没多少年,这大青砖还是崭新地,不同于那一世有些绿苔,自然是没有那十个誓词。卢俊义摸着那块大青砖,想起那一世因种种误会而分开的女友,不由得潸然泪下。恍然隔世,不,就是隔世了,那些花儿,已经永永远远地离他远去。
    娘子团统领扈三娘同时兼任卢俊义近卫营地统领。那个没面目焦挺已经被许贯忠调派去负责训练战士们地搏击拳法。便安排扈三娘兼任此职务。扈三娘不反对。卢俊义也不反对。
    扈三娘跟随在卢俊义身后登上了棣州城上地魁星阁。她不明白主公为什么非要登上这个看起来一点都不好看地城楼。而且还摸着一块青砖哭泣。一个快三十岁地男人。摸着一块大青砖哭泣。让外人怎么看怎么怪异。
    但扈三娘并不这么看。看着素来强硬彪悍地主公脆弱无助地像个孩子。她突然感觉自己地心动了一下。继那次卢俊义两次将她击败。继那次卢俊义从呼延灼钢鞭下将她救下。她地心又动了。从李师师大婚嫁给卢俊义后她地心死了。但现在又活了过来。她跑上前站在卢俊义面前。也不说话。只默默地看着卢俊义。并适时地将带着自己体香地手帕递了过去。
    卢俊义见一只白嫩嫩地小手递过一个蓬香地手帕。不禁地抬起头。正看到扈三娘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卢俊义地老脸有些发热。便避过扈三娘明亮地有些慑人地眼神。卢俊义突然发现扈三娘竟有些像那一世地女友。都是在亮丽明艳中带着几分英气。山东姑娘。好样子。
    卢俊义接过香帕。擦了擦眼角地泪痕。很不好意思地笑道:“有点伤春悲秋了。”然后将香帕递给扈三娘。三娘虽不知卢俊义地心事。但也知道这男人不想说地自己怎么问也问不出来。只是淡淡一笑。接过香帕。放在手里。然后转身下了城楼。
    卢俊义重新收拾心情。过去地都过去了。他卢俊义要面对地是比现代更沉重地压力。现代一个废柴白领。自己吃饱全家不饿;现在他卢俊义可掌管着全山东七八百万人口和近二十万军队。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可要小心经营。步步谋划。
    卢俊义之所以没有命令花荣继续西进或北进,是因为西边凌州(水浒上称之为凌州,实际上是德州,德州旁边有个陵县)有两个怪物神火将军魏定国和圣水将军单廷在那里做团练使,凌州城里尚有近万人马;另外凌州境内还有一个大庄,名为曾头市,有近二万武装,朝廷八十万禁军教头恶吕布史文恭因是林冲同门师弟,被高俅贬斥,投靠了曾头市。另外凌州西边的高唐州知州高廉是一个会道术的家伙,一时半时不要惹他。
    等花荣占据了滨州和棣州,梁山水泊以西的山东半岛尽属卢俊义所有,虽然跟其他三大寇比起来,地盘依然狭小,但卢俊义尚有渤海、黄海、东海做为战略腹地,得海上贸易、盐铁之利甚多,一时之间并不窄狭。
    最近一段时间,在人才招募上又有了大的突破。
    张叔夜、侯蒙这两个老头也已经知道了朝廷对他们二人的处置,知晓在蔡京老贼的掌控下,他们的报国济民理想永远都不可能实现。
    卢俊义趁他们心灰意懒之际,进了一个“曲线救国”之策:承诺只要他们愿以为梁山效力,将来梁山必定会替他们清君侧,到时候再看现在这个花鸟皇帝肯不肯振作,如果赵佶还是老样子,就在宗室里面选择一个能做人君的来辅佐。张叔夜、侯蒙二人认真地考虑了卢俊义的提议,又看到现在自己被蔡京逼到这个处境,自己的家人都被卢俊义请到了梁山,便不得不向卢俊义低下了头,答应了帮助卢俊义治理内政。
    卢俊义随即就将青州及其以东的七州都交给张叔夜治理,称之为山东东路,张叔夜的头衔是山东东路宣抚使,治所是青州;青州及其以西的称之为山东西路,交给侯蒙治理,他的官衔是山东西路宣抚使,治所是东平府。
    梁山义军在攻略山东两路时,将各州县的大小官吏的情况都尽数搜查清楚,那些庸官或者又庸又贪的官员,等抄没了他们的家产后,便将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尽数礼送去东京,让他们去加速赵宋朝廷的**;那些清官、能臣,愿意投降的当即安排官职,不愿意投降的编入学习班,给他们洗脑,等张叔夜和侯蒙答应跟梁山合作后,便让这两位名臣去劝说他们暂时归顺义军,准备日后清君侧,辅佐明君。等原来俘虏的廉洁又能干的官吏归顺后,卢俊义就任命他们为各州县的正职,同时委任梁山军校政治系和军政系毕业的学员和梁山义军中识字又懂些行政的将士前去担任各州县的常务副职,来牵制和监督那些朝
    同时在县一级下面设置镇一级,由知县和县丞、县尉、主薄(后面三个职务均由梁山军校学员和梁山将士担任)统一任命各个镇的镇长和镇尉,负责各镇的行政和治安、民兵训练,每个镇的镇长和镇尉基本都从镇上德高望重又拥护梁山义军的小地主和自耕农家庭选择。(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
    正文 第六章 整编山东
     更新时间:2009…9…18 10:56:35 本章字数:3588
    卢俊义的梁山义军占领每一个州县后,就会开展轰轰烈烈的“替天行道、除暴安良”活动,实际上就是铲除像祝朝奉一般的恶霸地主。不过山东之地像祝朝奉势力这么大的,除了一个正不知死活嚣张着的曾头市之外,其他势力都只有数百或者数千家丁武装,螳臂当车,根本阻拦不了梁山义军的攻击。卢俊义容许治下的地主保留武装,但仅限于一百人之内,其他多出的人员都送给梁山,否则义军必讨伐;而且各个地主不得训练佃户做武装力量,佃户举报所服务的地主有图谋不轨者有重赏。
    卢俊义并不愿意一开始就摆出来一个跟地主阶级不共戴天的架势,他是逐步地削弱地主阶层在他统治范围内的影响。先是铲除那些恶名昭著的地主,不管对方势力大小,只要铲除掉有利于团结大部分群众,就毫不犹豫地将这地主连根拔起,将他们的家族从山东之地整个给消除掉。对,卢俊义不仅要消除地主阶层的影响,他也想消除所谓世家对他统治的影响,对于他手下有人想要搞什么家族壮大威胁到他的统治的话,他同样也会兔死狗烹一次。
    当卢俊义攻下青州时,他先招降了所有禁军和厢军,将这些武装控制在自己手中,然后他一边命政治部宣传司的人员贴出安民告示,一边关闭四门,实行戒备,同时派出士兵深入到各个平民家庭问询出所有恶贯满盈的恶霸地主、地痞、流氓、恶吏的名字,一天后将所有得到的恶人讯息综合一下,然后派人查实那些恶人的行径后,便派出军队,将恶人的全家尽数抓获,在第三天召开公审大会,将那些恶人尽数斩首示众,然后将恶人的家人都押送去劳改,如果恶人家中有婴幼儿就送去梁山义军开办的公益孤儿院。现在这个孤儿院是在李清照的妇联管理下地;将恶人的家财充公,将恶人的产业拍卖,拍卖所得充公,将恶人的田地分给他们的佃户或者充公,所谓充公现在自然指的是充作梁山义军的产业,等以后再分配。
    随后就开始扫荡青州周边地州县,等将州县里面地恶霸地主、地痞、流氓、恶吏等为害城镇的恶人扫荡完毕后。再派人深入乡间地头问询出乡村中的恶霸地主。确认完毕后就派军队攻打那些为恶乡里的恶霸地主的庄园。跟处理祝朝奉一样,祝家的家财全部充公,在城镇上地产业拍卖,拍卖所得充公,恶霸的田地都充公,分成恶霸的佃户。实行如果由梁山义军提供生产物资则所得按照公六私四分成,如果佃户自己有生产物资,则五五分成。那些原有的自耕农因为都是自有的生产物资,他们缴纳粮食给梁山义军,按照收获地五成上交。跟佃户一样,自耕农因为背负了较重的粮食负担,便免除各种杂税,但是一年数次的劳役暂时不能免除。同时梁山义军按照平价购买那些地主的田地。力争将所有已经转为梁山义军地佃户的田地能够连接成一片,方便梁山义军地后勤部军粮司的管理。
    等消灭了盘踞一方拥有一百家丁以上地地主后。就派出以排为单位的工作队,深入每个村庄。开办公审大会,将各个乡村地恶霸、地痞和流氓连同他们的家人都抓获起来。特别邪恶的当场斩首示众以博取民意,其他都押去挖矿。
    卢俊义之所以让义军深入乡村,从基层工作做起,是因为他前一世是农村长大的,非常清楚所谓无产阶级里面照样有地痞、流氓和恶霸,有些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家庭如果再多子多孙,就很容易变成为害乡里、欺男霸女的恶霸,如卢俊义当年遇到的穆氏双熊一样。
    每个排在一个村子里驻扎十天,除了清除恶霸地主和平民家庭外,还有几个任务:让这村民选出忠厚能干的人做村长,这村长必须是富农以下的基层,地主豪绅即便是风评不错,也没有资格担任,村长必须要服从于梁山义军的领导,村长必须要加入玄教和复兴党;这个村子里如果青壮年想当兵的可以就地扩兵,扩兵的比例为一百人一名;发展玄教信徒和复兴党员,卢俊义不再限制玄教和复兴党的人员,他认为教义和党派的思想流传开来是最重要的,要宽进严出,他不介意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民是复兴党员,只要他相信复兴党的纲领并愿意遵从;发展地方民兵,为了遏制地主武装反扑,梁山义军会帮助各个乡村建立自己的民兵武装。
    每个村另外选出一个忠厚老实能干的年轻人做副村长,负责民兵训练,梁山义军会留下一名士兵做教官来训练民兵,民兵的人选为十个人中抽一个,该村子里地主家的佃户也必须参加,该名地主不得阻拦;一个自然村有五百人,就要有五十个民兵,先突击训练一个月后,教官撤回义军队伍,民兵自行训练,规定隔一日一训;村长负有继续发展该村村民参加玄教和复兴党的职责,负有召集村民学习玄教教义和复兴党党纲的义务,每五天一学习。
    对所有的乡村和城镇,做更详细的行政控制,卢俊义套用从宋朝就开始的保甲法。
    保甲编组以户为单位,设户长,户长基本由家长充任(有些家庭内年轻人比老年人有出息的,就有年轻人充任);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各保就该管区域内原有界址编定,或六七甲即为一保,或十二三甲为一保。可能一个村庄就是一个保,则保长即村长;大城镇和大村庄便编制为若干保。保甲长名义上由保甲内各户长、甲长公推,必须在自耕农、佃户、小地主之间推选,城镇中的保长、甲长也只能在中小商人家庭中产生,一定要避免大商人和大地主借用公权力谋求私利,恶化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当然这些保甲长都必须要加入复兴党,接受复兴党的领导。如果上面的镇长或知县查明这些保甲长不能胜任,或认为有更换必要时,得令原公推人另行改推。
    然后纳入“社”这个行政单位,五个保为一社,设社长和副社长。根据地域的实际情况,如果三四个自然村挨在一起,距离其他地方甚远,这里便设立一个社。
    然后十个社便合成一个镇。当然这个也是看当时地实际情况。如果当地只有六七个社。也可以设置成一个镇。如果当地没有现成地镇公所。便选择地理位置最方便地社作为镇名称和镇公所所在地。在州县大城内也推行镇、社、保、甲地行政管理编制。
    保甲法规定。户长须一律签名加盟于保甲规约。并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