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墨香风韵 >

第58章

墨香风韵-第58章

小说: 墨香风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宇文涓随着凌云志火辣辣的目光侵掠,只觉得被注视之处犹如有电流通过,灼热而酥软,而且很快由点及面扩散开来,心中不禁闪过所经历的狂热和**,一种极度的需求感淹没了她的理智,美目中流露出无尽温柔,拉住凌云志的手,将他领进卧室中。
        这次宇文涓更主动,以老练的手法调动起凌云志的**,让凌云志充分享受到温柔的滋味。
        在凌云志猛烈的进攻下,她辗转逢迎,宛转娇啼,如不堪负。高潮迭起中她的身体也得到了彻底满足。
        宇文涓穿著整齐,脸上虽然还残留着欢娱后的余韵,一双美目中则已经恢复了清明,“凌云志,你果然很是守信,宇文芳华召长老们入府谈话的内容我已经知道了,他们已经表示同意支持宇文骏就任部族大人。作为回报,我也会尽快入宫向大汗为你们的婚事说项的。”
        说到这,美目中流露出一缕温柔,柔荑伸入凌云志的衣中,轻轻抚摸着他强健的胸肌,轻笑道:“你放心,我会让你娶到宇文芳华那小妮子的,她不想跟你都不行。”说罢,美目中不易察觉地飘过一丝异样的快乐。
        宇文涓表现得很有情意,不过,她能在欢娱之后马上恢复理智,说明她绝对是拿得起放得下,控制力非常强的女人。所以对她表现出的感情,凌云志也不敢确定真假。
    第三集 晓色云开 第四章 拓展(2)
     更新时间:2008…6…4 20:56:58 本章字数:2652
        凌云志搂住宇文涓的娇躯,潇洒笑道:“有你相助,我自然放心。对了,大汗还坚持要出兵燕国吗?”
        宇文涓转过脸来,瞅着凌云志,目光平淡而冷静,“你始终还是最关心你的领地。我已经向大汗陈述了出兵燕国对我部族的利害影响,大汗当时没有表态,但我能看得出他颇为意动。”
        凌云志微微一笑,没有辩驳,默认了宇文涓的说法。对待这位睿智的女子狡辩反而会引起她的反感,倒不如默认更能获得她的认可。
        宇文涓对凌云志的态度很是满意,站起身来,笑道:“你回去准备一下,明天你与宇文芳华也该上朝露露面了,否则众臣猜疑,恐怕会对你很不利的。”
        凌云志心中顿悟,这很可能是大汗的意思,看来是否出兵燕国明天将有定论了,欣然起身告辞。
        回到公主府,宇文芳华满脸喜气地将他迎进屋中,小声说道:“窦章传来消息,他们已经从城外慕容部族的庄园救出了仲伯、婷公主以及六名护卫,目前已安置在巴塔大军之中,没有发现罗弼他们的踪迹。”
        这个好消息来的可太及时了,凌云志向宇文芳华介绍了宇文府一行得到的信息。
        宇文芳华听完,分析道:“父汗既然透露出让我们明天上朝的意思,那么一定是决心已下,看来是想通过我们提出反对意见来否决出兵燕国的庭议。”
        凌云志点了点头,剑眉微蹙,说道:“庭议的事我倒是不担心,否决出兵燕国已成定局。只是这样一来,慕容天势必恼羞成怒,罗弼他们可就性命难保了。”
        宇文芳华一双凤目中现出海般深远的睿智,望着凌云志缓缓地说道:“云志,我感觉在搜救罗弼他们这件事上我们的思路有些问题。当时仲伯、罗弼他们是分成两拨失散的,试想慕容天捕捉到仲伯、罗弼他们,没有理由不将他们关押在一起。现在只救回了仲伯他们那一拨人,而没发现罗弼他们的踪迹。这是否说明罗弼他们并不一定是被慕容族抓获,也有可能在逃亡的路上被其他部族捕获?”
        凌云志猛然醒悟,是啊,为什么把思路都集中在慕容部族身上呢,其他部族也完全有这个可能,沉吟了一下说道:“芳华,想马上约见一下拓跋雄。我们自己来搜寻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我想利用庭议这件事做点文章,让拓跋雄组织人代我们搜寻,相信一定事半功倍。”
        宇文芳华闻言,美目一亮,说道:“嗯,我看可行,拓跋雄对出兵燕国之事反对甚盛,送他个顺水人情,以他的为人只要不涉及部族利益一定会尽心帮忙得。”
        这时,站在门外的仇戈走了进来,冷声道:“先生,拓跋雄派人求见。”
        凌云志与宇文芳华相视一笑,来得太及时了,凌云志笑道:“有请。”
        宇文芳华回避走进卧室。
        仇戈带着一位面容儒雅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那中年男子的脸上透着感激,显然是为了凌云志的那个‘请’字。中年男子进屋后,望着凌云志,行了一个东胡礼,说道:“小人拓跋府管事钮沓拜见凌大人。”
        凌云志从容一笑,和声道:“不用多礼,我与你家大人性情相投,正渴盼交往呢,快请坐吧。”
        钮沓对凌云志儒雅温文、礼贤下人的风度心生倾佩,感激莫名,忙道:“不敢当大人的请字。”坐下,谦恭说道:“小人受我家大人指派,前来邀请大人前往晴云阁一聚,有事商谈,还请大人成全。”
        凌云志闻言正和心意,遂欣然应诺,带着仇戈随钮沓出门上车。
        拓跋雄只身坐于晴云阁一豪华单间中,见管事果然将凌云志请来,心中大喜,站起虎躯,朗声笑道:“凌先生能够前来,本将军深感荣幸啊。”
        仇戈并没有跟随凌云志进去,而是站在门口防止有人偷听先生谈话,钮沓将凌云志送入屋中,也马上退了出来。
        凌云志笑道:“拓跋将军相请,在下求之不得。”
        两人坐下,酒菜上齐,边吃边谈,相谈甚欢,气氛非常融洽,谈论了些天长地短,民俗风情,然后就转入了正题。
        “三个月前,一伙人窜进了拓跋部族境内被族人擒获,他们都是些中原南人。近日得见凌先生忽然心有所感,急忙派人回去询问,没想到竟然歪打正着,所派之人今天回报,这些人都是凌先生的手下。本将军大喜,正愁无缘结识先生呢,正好就有了这个因由。本将军已经派人通知族人立即释放贵属下,相信不日就可返回先生领地。”拓跋雄笑道。
        凌云志心中大喜,同时也暗呼拓跋雄手段高明,先不论是否如他所言那般,只要他真的释放了罗弼等人,自己马上欠了他一个绝大的人情,不但不能再追究此事,而且还得感激于他。
        凌云志起身对拓跋雄行了一礼,脸上洋溢着感激,说道:“将军所为仗义,在下感同身受,大恩不敢言谢,自当为将军排忧解难以做回报。朝中庭议之事就包在在下身上,定叫它无功而折。”
        “哈哈,与先生这样的智谋之士谈话就是痛快。来,我们喝酒。”
        辞别拓跋雄回到公主府,凌云志马上派人通知窦章,让他通知沿路的情报网密切关注罗弼等人的行踪,一旦发现他们要立即汇报。并吩咐仇戈取消晚上的行动。
        凌云志把与拓跋雄见面的情形跟宇文芳华介绍了一遍,宇文芳华也不相信拓跋雄会不询问罗弼等人的来历,况且在三个月这么长的时间里呢。
        “拓跋雄一定是把罗弼等人当成了奇货,在他最需要你帮忙的时候,就像现在这样,送给你个大人情。这人也不是个好东西。”宇文芳华评价道。
        “哈哈,这人我喜欢,换成我,我也会这么做的。”凌云志笑道。
        “你也不是好东西。”宇文芳华白了凌云志一眼,薄嗔道。
        “我是人哦,东西与我何干?嘿嘿,爱妻,我们还是进屋忙乎正经事要紧,管他拓跋雄是不是好东西呢。”凌云志上前揽住宇文芳华的香肩,向卧室走去。
    第三集 晓色云开 第四章 拓展(3)
     更新时间:2008…6…4 20:56:59 本章字数:3899
        翌日朝会,大汗宇文濂神态轻松地出现在文武大臣面前,众臣朝拜毕,他威严的巡视了一遍众臣,最后目光落在了公主身后的凌云志身上,注视良久,才悠然说道:“出兵燕国之事一直久拖不决,与国不利,今日诸位爱卿定要拿出个意见来。凌爱卿,你刚从燕国归来,对那里的情况比较了解,孤想先听听你的见解。”
        凌云志站起身来,对大汗一礼,“微臣遵旨。大汗,各位大臣,兵者,国之大事,事涉生死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内外之势。故曰: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察者有三,一日天时,二曰地利,三曰人和。
        燕国内乱正盛,国事颓废,民不聊生,诸国窥视,确呈亡国之兆,但我兵入燕国有三不利,必致败亡。其一,此次燕国内战乃争权夺位之争也,非其失政而民心尽失。臣言其亡国之兆,乃惧赵、齐、中山等邻国窥视,趁乱借言入侵而亡燕,中原之民言语相同、习俗相近,文化苟同,多有往来,可假借师出有名,加之燕国南无险阻,非东胡可比也。如我东胡出兵燕国,师出无名,必曰侵略,则使燕之军民同仇敌忾,民心重聚,举国拼争。此皆不占天时之势也。
        其二,燕乃险地也,其依山傍海,三面山海环抱,南面中原,东面是浩淼的大海,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延绵千里,环绕其西、北两面。燕山险阻,我想入据燕国只有经过两条通道,一是入辽西,走辽西走廊。孤竹城、令支城阻其咽喉之外,燕素有经营,意在扼守燕山险阻,易守难攻;二是从大草原出修水上游盆地北部山地进入修水上游盆地,再沿修水及其支流河谷低地进入燕国腹地,居庸塞关隘扼其咽喉,那里山势险峻,防卫较重,不易突破。我骑兵擅长平原作战,山地攻城非其所长,以己之短攻敌所长,战者必败,此皆不占地利之势所致。
        其三,我与燕乃盟约之国,边境易物交换协议更是使我国之民受益万千,如入侵燕国必遭他国啐弃,失之信誉,破坏边境易物交换协议,内必招致民怨,进而失去民心。四面树敌,内失民心,此败亡之兆也。何也?此皆不占人和之势也。
        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为国计,非出兵燕国之时也。”
        侃侃而谈,言之有物,物通其理,令众文武大臣耳目一新,豁然而悟。
        朝堂之中顿时一片议论之声,赞许者有之,憎恶者也不少。
        拓跋雄心中大快,凌云志此番言语深通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正所谓知人所不能知,言人所不能言,一语中地,叫人难以寻隙反驳。
        慕容天心中大恨,以目视张景,令其驳斥凌云志之所言。
        “凌大人发此言论,莫非心惧我大军惊扰了贵领地的安危?”张景缓缓站起,声音洪亮地大声质问道,他的问话暗藏玄机,朝会顿时安静下来,大汗及众文武大臣纷纷注目凌云志,看他如何分说。
        张景此问,在于质疑凌云志反对出兵燕国的出发点和目的,如出发点和目的不纯,其所言自然难以取信于众人。
        凌云志暗呼厉害,不愧是深通谋略之人,一下就掐到了自己的软肋。凝神运气,脸上洋溢出阳光般明朗的笑容,儒雅斯文地说道:“赵武灵王少而多谋,胸怀大志,在位十一年行韬光养晦之策略,礼贤下士,致使智者无漏于山野。值此燕国内乱之际,更是频频调兵遣将,徘徊于燕赵边境之地而不前,何也?欲候他国吸引燕国兵力,赵大军即可畅通无阻,长驱直入。齐、中山二国与赵同在燕国之西南,非其所候也,所候者唯我国耳。”说到这一顿。他的话是有真有假,赵与东胡山高地远,到也不虑被人识破。
        大汗及众臣很是不解,凌云志不为自己辩解,反而聊起了无关的赵国,不知是何用意。见他意犹未尽的样子,知他还有下文,遂耐心等他揭开谜底。
        凌云志忽然对慕容天行了一礼,笑道:“恭喜将军。”
        慕容天不解地看着凌云志,不知他卖的是什么关子?不禁问道:“何喜之有?”
        “张先生之才若何?”凌云志不答反问。
        慕容天对张景非常倚重,其才能可想而知。他本来就想推出张景,好让张景发挥更大作用,得此良机自然不肯放过,遂朗声说道:“智如泉涌,深谋远略,精通治国理军之道,实乃太公、伊尹之才。”
        “张先生即为不世之智者,将军得之如虎添翼,在下岂能不恭喜将军。”凌云志说道。
        大汗及众臣一片愕然,别人为难他,他反而对人家推崇备至,这人不是有病吧?
        凌云志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面脸笑容地看着张景,亲热地说道:“张先生,我们同为中原南人,在下看见你就感觉亲切,正应多多亲近。我原是宋人,不知张先生来自何地?”
        他竟然当朝与张景攀上了老乡,胆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