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化工大唐 >

第513章

化工大唐-第513章

小说: 化工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监军,你厚此薄彼,只问候费小子,就不问我。”又一个洪亮地声音响起,一双大手按在陈晚荣肩上。
    不用想也知道是程晓天,陈晚荣扭头一瞧,只见程晓天正冲他闪眼,大是调皮。
    洞里拥出不少人,大部分不认识,也有不少熟脸,正是去年征战吐蕃的将领了。他们一见陈晚荣,好象见到亲人似的,呼啦一下就涌过来,把陈晚荣团团围住,问长问短。
    好一通忙活,方才见完礼,张守请陈晚荣、杨思他们进入山洞。
    山洞里有很多石头,很是光滑,应该是用来坐的。果然,张守把陈晚荣按在一块石头上,坐在他身边,道:“我有事情要和监军商量,程将军、费将军留下,你们都出去。”
    将领们应一声,退了出去。洞里只有陈晚荣、张守、王忠嗣、杨思勖、王少华、程晓天和费俊行几人。
    张守一边打开一张地图,铺在一块平整的石头上,一边道:“监军是不是一直在奇怪,我们不去受降城,而是在这里,在大山里安营扎寨?”
    “那还用说么?”陈晚荣点头道:“默啜想攻占受降三城,我们不去受降城,钻到山里来,谁能不奇怪?”
    这话说到众人心里去了,杨思和王少华不住点头。
    张守笑笑,道:“最初,我也是想把军队调到受降城去了,想了想,这样做不妥当,还是钻山比较好。
    “默啜这次南下攻打受降三城,他以为我们没有准备,他攻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若我把军队调到受降三城去,这无异于是在告诉他,我们已经有所准备了。真要如此地话,默啜很可能就撤军北逃,我们歼灭他的目的就很难实现。”
    这一战的目的就是要歼灭默啜赖以为祸的四十万军队,若是给他北逃的话,后果非常严重。即使唐军横绝大漠,追到漠北去地话,代价会大得太多。
    众人于他这想法没有异议,不住点头。
    张守看着王忠嗣:“王忠嗣,接下来该你说了。”
    王忠嗣也不客气,稚嫩的声音响起:“大帅是想利用这里的山脉藏兵,把我们的五十万大军藏起来。相比之下,还是在大山里藏兵便于保密,默啜很难想到这一点。受降三城我们不必增兵,一仍如旧,默啜一定会以为我们没有察觉,给他钻了空子,他就会不遗余力的大打。等到把他拖累拖疲了,我们地大军再悉数而出,先派骑兵抄到他的后路去,再用火炮猛攻他地正面,前后夹击,默啜此战必败无疑!”
    一番剖析入情入理,陈晚荣他们恍然大悟,齐声称妙。
    不得不承认,张守这一想法新奇、大胆。要是不明究里的人,绝对想不到张守会把这么多地军队藏在大山里。
    张守击掌赞
    知我者,王忠嗣也!王忠嗣,你快快长大,我朝又将!我之所以打算把大军藏在大山里,还有一个考虑,就是这些大山里都有我们的粮仓,不必运粮。”
    自从突厥反叛以后,漠南之地地争夺异常激烈。唐军要是把粮仓建在城市里,无异于是在送给突厥人,建在大山里,反倒容易守卫。
    “怪不得我们一路行来,不见运粮队伍。”陈晚荣恍然,点评道:“要是不把军队藏在大山里,光是这运粮就是一个大问题,很可能给突厥人发现我们的意图。”
    说得一点没错,五十万大军的给养是一个天文数字,夸张点说一天吃掉一座山也没有问题。来来往往地运粮队伍,无异于是在告诉突厥的斥候,唐朝有大军在左近。
    藏在大山里,既省去了民夫运粮之苦,还保住了秘密,一举两得之事。
    杨思勖沉吟一下,提醒道:“大帅,即使如此,要保密也难。军队的进出,动静不小,难保不会给突厥人的斥候发现。”
    五十万大军的调动,那动静可大了,想保密,千难万难,这提醒很有必要。
    张守抱拳一礼道:“多谢杨将军提醒。这事,沈大人早就想到了。还在调兵之初,沈大人就传令北方州县,要这里的官员加强防护不说,还限制百姓地走动。沈大人规定,凡是走出十里之地,就要向寸正报告,要把见过的人、做过的事说清楚,以便备查。
    ”
    沈榷不愧是个精明人,连这事都做好了。对他这主意,陈晚荣很是赞赏。虽然给老百姓造成不便,不过,这是不得已的措置。
    “沈大人处置极当!”众人齐声赞好。
    王少华很是激动的道:“我有好几年没有来北地了,这次来,一定要好好杀个痛快。大帅,应该给受降三城加强兵力,尽可能把突厥人拖累拖疲。突厥人正面对抗不是我们地对手,不过,他们逃起来,那腿还真快,要追上很难!”
    这话太精辟了,要不是突厥人逃命的本事了得,早就给英勇善战的唐军打得没有种了。
    “以前,我也是这样想的,现在行不通了。”张守点点头,指着地图道:“据哨报,默啜大军根本就没有过阴山。他在离阴山两百里的地方扎营。”
    “给他察觉了?”陈晚荣非常担心的问道。要是给默啜察觉唐军所图,他必然率军远遁,唐军就会功亏一篑,陈晚荣不由得很是紧张。
    这正是杨思他们担心的,不由得目光炯炯地望着张守。
    张守摇摇头道:“那倒没有!默啜狡猾似狐,性多疑。他是怕万一他越过阴山的话,我们堵住阴山通路,他就没有退路了。他把大营扎在这里,派右厢察默矩率军十万越过阴山,攻击受降三城。”
    “他这是投石问路!”王忠嗣一口道破默啜的用意。
    “没错!是投石问路!”众人齐声附和。
    杨思眉头一拧,道:“如此一来,我们就不能给受降三城增兵,让他们去打,能顶多久是多久。”
    “我也是这样想的。”张守点头赞同:“最初,我还想在受降三城里藏他几万军队,幸好没有这么做。要不然,默啜一定发现,那就麻烦了。”
    默啜发现的后果,肯定是北遁。
    陈晚荣摇头道:“第一招是对了,我们还是要增兵。当然,是在打响之后再增兵。数量不能太多,要不然,就反常了。”
    “这是必要地!”张守赞同,接着道:“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把默啜地近百万口人全部调到阴山以南来。”
    “百万口人?”杨思大吃一惊:“他哪来那么多军队?”
    这话正是陈晚荣所疑,眼晴瞪大了。王少华笑着解释道:“杨将军,你没在北地呆过,不清楚突厥人的做法。突厥人打仗是会拖家带口地,象这么大规模的进军,默啜肯定会把突厥地人口带来。四十万军队,加上他们的家人,就近一百万口人了。”
    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征战,其实就是一次大规模的迁徙。
    陈晚荣恍然,紧接着就是大喜:“既然他们来了,我们就不能让他们跑掉。这几十万人口要是逃掉了,也是个大祸害。”
    说没错,没有老百姓哪来的军队?要是给这几十万口逃掉了,就会繁衍生息,后患无穷。想想当年的匈奴,迁移到伏尔加河流域休养四个世纪,重新强大起来,最后灭了西罗马帝国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监军说得没错!绝不能让他们跑掉!”张守很是赞同这话,紧接着,眉头拧成一个川字:“默啜老奸巨猾,要如何才能让他越过阴山呢?要是他们不越过阴山,我们即使通过阴山,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默啜这老狐狸,太狡猾了!”
    这是一个天大的难题,关系全局的难题,众人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我倒有个主意!”王忠嗣稚嫩的声音响起。
    众人一齐盯着他,急切的催促起来:“快说,什么主意?”
    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三十二章 激战受降城
     更新时间:2009…10…21 19:33:41 本章字数:6271
    王忠嗣正要解说,一个将领急急忙忙冲进来,大声禀报:“大帅,突厥人进攻了,烽火已经点燃!”
    “走,去看看!”张守大手一挥,站起身,率先出了山洞。/首/发在张守的带领下,陈晚荣他们来到高处,举目北望,只见北方烽烟四起,此处距离有些远,看不太清楚。
    虽是如此,略一估算,点燃的烽火有一千多两千处,如此规模的烽火堪称一绝,陈晚荣不得不暗赞我们祖先的力量。
    三座受降城分别是西受降城、中受降城和东受降城,中受降城距东西二城各相距四百里左右。这三座受降城是防止后突厥南下的中坚,张仁愿当年修建时下过一番功夫,三城互为犄角,一处受攻,另外两城必然驰援。
    为了传讯,张仁愿还修了一千八百所烽候,后突厥南下,烽火点燃,那场面极为壮观。
    这次三座受降城均受到攻击,一千八百烽候点燃,一眼望去,到处都有是烽火,让人叹为观止。
    默啜非常清楚受降城对他们的威胁有多大,虽是投石问路,也是投入了十万兵力。默矩是一员不错的将领,深知受降三城的犄角之势,一处受攻,另外两处必然来援。要想不让别处来援,只有三处同时发起进攻,牵制住另外两城,集中重兵攻打中受降城。
    中受降城地处中段,若是给攻下,受降城三城一体的格局就会给打破,相互不能增援,然后就可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不得不说,默矩的想法非常正确,他在东西两城各投入两万兵力来牵制这两处,集中了六万大军猛攻中受降城。
    受降城是唐朝在北方重点经营地战略防御设施。派驻地兵力也不少。再加上唐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士气高昂。两万兵力来牵制是有些不够。考虑到此点。默矩命令突厥军队在东西两座受降城外构筑壕垒。以此来阻挡唐军地进攻。
    有了壕垒地辅助。东西受降城地唐军没有实力冲破后突厥军队地包围去增援中受降城。
    此时地中受降城下。激战一触即发。默矩骑在高头大马上。身着铁铠。在城下叫阵:“张所将军听着:我是大突厥右厢察默矩。奉可汗之命。率军三十万南下。前来攻打受降城!你们已经被团团围住。若是放下武器。归降我大突厥。我保你荣华富贵!若是不识顺逆。妄图与我大突厥为敌。必将死无葬身之地!张将军。你应该仔细思虑!”
    张所五十来岁。脸膛黝黑。双睛明亮。个头高大。当年跟随张仁愿征战。在拿下漠南地战役中立有大功。是一员老将。对突厥情况了若指掌。站在城头上。指着默矩哈哈大笑:“默矩啊默矩。你让我好笑!”
    “有何可笑之处?”默矩脸一沉。喝问起来。
    张所讥笑道:“可笑之处甚多。要是右厢察愿意聆听地话。我不妨细说与你知晓。”
    阵前言词,多为气势而用,若是不敢听的话,无异于在气势上输于张所,默矩想也没有想,点头道:“愿聆高见!”
    张所哈哈一笑,这才语含讥讽的道:“你们突厥人历来喜欢直来直去,不爱绕***,更不喜欢阵前说教,右厢察何时变成了喜欢唠叨的老妇人,在这里絮叨?”
    这是在骂默矩是老女人,聒噪,默矩如何不懂,眉头一挑,怒气上来,眼睛一瞪,旋即忍住,哈哈一笑,反唇相讥:“张将军,这还不是拜你们汉人所赐。和你们的交道打多了,自然而然的就学到了些。要说聒噪,你们汉人比我们更为不堪。”
    “哈哈!”张所笑得前仰后合,不住摇头,好象听到天下间最好笑的话语一般:“右厢察,自从利被擒以后,朝廷待你们不薄呀,不仅教你们圣贤之道,仁义之本,还让你们住在草肥水美的河套之地。你们不感恩图报,反叛朝廷,现在,你们只好处于漠北苦寒之地。漠北很苦,把你脑子也给冻坏了,居然忘了圣贤之道,仁义之本,尽学些没用地言词。”
    “你……”默矩不由得语塞。
    张所不去理他,接着道:“好笑之处二,天下谁不知道你们突厥人只有四十万军队,你怎么可能带领三十万大军前来?默啜会这样信任你吗?还是你利用你是咄骨禄儿子的便利,杀了默啜,窃取了汗位?”
    这话是在挑拨,万一传到默啜耳里,说不定有杀头之祸,默矩大急,喝道:“住口!四十万大军是以前的事,现在,我大突厥有百万雄兵!张所,你要是再不识时务,休怪我无情!”
    “突厥背信弃义,掳杀我边民,何时对大唐留过情了?你尽管来好了!”张所根本不在乎,嘴角一抹冷笑。
    原本是劝降,没成想反给张所讥嘲一番,默矩心下很是气费,右手一挥,喝道:“攻城!投石机,准备!”
    “投石机?突厥人有投石机?”张所对后突厥实在是太了解了,知道这些游牧民族对科技是一窍不通,他们拥有的攻城机械还是归顺唐朝时得到的,早就用光了。要张所相信后突厥拥有攻城利器投石机不是一般的难,是很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