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900翻云覆雨 >

第97章

1900翻云覆雨-第97章

小说: 1900翻云覆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胳膊,焦急道:“先别急!”
    孙明祖肩膀一晃,差点把陈铁蛋摔到地上,他恼怒的看着陈铁蛋道:“都什么时候,你还开玩笑?”
    陈铁蛋苦笑道:“谁和你开玩笑?你回头看看!”
    孙明祖扭回头看见城头上又是一阵旌旗翻卷,这是庄虎臣设定的旗语,他看了以后,长叹了一口气,回过头对士兵道:“都别急,这些汉奸不开枪,咱们也不开,钦差大人要活的。”
    一个士兵接茬道:“是不是和原来一样的赏?一个活的一百两?”
    孙明祖瞪了他一眼道:“这些狗汉奸值那么多银子吗?”
    陈铁蛋皮笑肉不笑道:“大人只说要活的,残废的也算活的吧?”
    孙明祖还没明白过来他什么意思,只见陈铁蛋从沙包的缝隙里深出了枪口,“砰”的一声响,一直举着战刀指挥着“中国军团”的巴恩斯少校惨叫一声,抱着小腿就躺到了地上。
    城头上,庄虎臣也看了好一阵子,有点腻了,打了个哈欠道:“这几天真累啊!”
    刘光才问道:“大人,这些汉奸怎么办?”
    庄虎臣笑了笑道:“我看他们子弹怕是也不多了,封锁住山谷,饿他们三天,我就不信他们不投降!”
    古明阿笑道:“大人用兵神鬼莫测!厉害!”
    庄虎臣也不搭理他,对刘光才道:“注意防范鬼子的援兵,如果有来支援的,外围的火炮把他们打跑就算了。”然后伸了个懒腰道:“真是好累啊!我要去睡觉了。”
    第二卷 三战娘子关 第一百三十七章 惊天阴谋
     更新时间:2009…1…1 10:10:55 本章字数:6578
    庄虎臣这几天懒得很,没事的时候就在大营里睡觉,睡醒了无聊,就找几本话本书看看消磨时间,连前线送来的捷报都不想看。那些“中国军团”还剩下几十个人,被困在山谷里进退两难。联军倒是派过两拨援兵,先是廓尔喀人故伎重施,又从山上小道偷袭,不过这次他们踢到铁板了,山上的防线改了三道,而且庄虎臣把压箱子底的两挺马克沁调到了山上,两边小道一边一挺,防线附近的树木都被砍伐干净,这些尼泊尔黑猴子老远就被人发现,五子洋枪、格林炮、马克沁一起乱放,没多一会,这些廓尔喀人就丢下了几十具尸体,屁滚尿流的跑了。
    瓦德西大帅无奈,只好又派出一支由德、法、英三国军队组成的救援队伍,结果才到山谷口,早就严阵以待的两侧山体上的炮兵一阵乱轰,把他们打的鬼哭狼嚎,抱头鼠窜,又死伤一百多。
    联军在娘子关前寸步难行的状况,被华洋记者大肆渲染,庄虎臣的名声一日大似一日,瓦德西现在和西摩尔成了难兄难弟,两任的联军统帅都成了大笑话。正在瓦大帅进退失据的时候,国内又传来了爆炸性的新闻。德国中校舒瓦茨的一封信被《泰晤士报》通篇刊载,信的内容首先是赞扬了庄虎臣对联军俘虏的非常人道的优待,这些都是在西洋报纸上写滥的东西,但是后面的内容就让德国百姓震撼了。俄国军队自从在大沽口登陆后,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屠杀和平居民数十万,老人、妇女和儿童均无法幸免,塘沽本来是个有五万人的城镇。俄军来了以后成了一片废墟,无所不取地抢劫和盲目地破坏,他们靠疯狂地掠夺和抢劫支持和补充他们的军需。从军械火药到金银财宝,从大米白面到蔬菜家禽,从牲畜车辆到衣物。无一不在他们抢劫范围之中,颐和圆被俄军有计划的洗劫,每一件值钱的东西都被拿走。日军则专门选择最富有的王府和户部这样地地方,所有敢于反抗的人或者是家里略微有点财产的人都被当做义和团杀掉。日军的屠杀经常是毫无军事目地,甚至把几个人捆成一排,仅仅是为了试验一颗子弹到底能穿透几个人,其他国家的军队在他们的煽动下。也开始了盗窃和抢劫,甚至对和平居民也进行了杀戮,并且杀戮的对象是完全不确定地,很多教民家里也被抢劫和屠杀,并且破坏了明朝作为科举考场的高塔,目的竟然只是为了取下那里的木头来做燃料
    《泰晤士报》在德国也有发行,这样的报道对于德国老百姓的震撼简直是如同晴天霹雳,在他们心目中。英勇无畏而且文明的军队居然被日本和俄国这样的野蛮人给蛊惑成了一群强盗、小偷和屠夫,并且无耻地破坏文物。虽然德国政府在最短的时间就把这些报纸全部收缴,但是还是有不少已经散发了出去。德国百姓愤怒了,街头游行的队伍打了这样的旗帜“交给你们的是好孩子,还给我们的是强盗!”
    法国也开了锅,本来法军被俘的事情就给现任政府很大的压力,《费加罗报》也来凑热闹,记者罗蒂以很大的篇幅报道了俄军和日军的暴行,并且隐晦地点到现在法国军队的纪律也败坏到了极点,而从俘虏营发出的亨利少校的信更是重磅炸弹。他直截了当的介绍了法军在中国参与地抢劫和屠杀行为,并明确地点出士兵是受到俄军和日军行为的刺激才做出了这样地举动,并向上帝忏悔自己所犯下的罪行。
    英国也没好到哪里去,《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在报道里公开呼吁英军不要再受瓦德西的指挥,因为德国已经堕落成和俄国、日本一样的野蛮国家。瓦德西放纵德军在北京附近的抢劫活动。并且向士兵下令,只要遇见中国人。不管男、女、老、幼,一概枪杀!莫理循在报纸上说,当年戈登爵士组织的“常胜军”,因为李鸿章野蛮的杀降行为而愤然和清国政府决裂,并从此不再帮助李鸿章攻打太平天国,在那个时代,我们是文明人,可是现在,文明人居然是拖着辫子的鞑靼将军庄虎臣,是他仁慈的优待了各国俘虏,而我们大英帝国的军队正在帮助一些阴谋分割清国的野蛮人!我们出兵遥远的东方本来是要保护那些被义和团屠杀的教民,但是看看我们现在在做什么?我们在帮助日本和俄国这些大英帝国最危险的敌人去抢劫、屠杀这些翘首企盼我们来保护的可怜人!
    西洋各国的报纸连篇累牍的刊载着这些消息,而且新的素材不断的被爆料。林雷各国政府的威信降低到了冰点,民间反战情绪高涨,在野党更是拿这个当武器,要求政府集体辞职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梵蒂纲的教廷里,更是有人提出要重新组织十字军,讨伐那些野蛮的俄国和日本人,把教皇吓的半死,算了吧,还是别惹祸了!现在的教廷还有那个能力吗?教皇要求北京的法国籍主教樊国梁马上联系公使团,切实保护教民的安全。
    在北京的公使团压力空前,国内政府严令立即和清军停火,并要求约束军队的行为,恢复占领区的秩序,不得再给这些记者们提供口实。参加联军的各国本来大半就不同意攻打娘子关的行动,现在更是纷纷要求撤军,瓦德西也真是无可奈何了,打又占不到便宜,徒然损兵折将,但是现在退回北京,那面子就丢大了,干脆就把军队全部龟缩在大营里。
    联军不进攻,庄虎臣自然也不会傻到出兵去打,再偷袭联军已经不可能了,现在瓦德西也把侦察兵放出了几十里。这两天有几次小规模的遭遇战,都是发生在双方的侦察骑兵之间的,互有伤亡,不过损失都是微乎其微。形势比人强,瓦德西见占不到便宜。干脆就故做大方,宣示各国记者,鉴于清国主动作出地退兵至娘子关的举动,联军对此有限度的表示欢迎。并做出相应回复,如清国军队不主动进攻,联军也将不再深入东天门一线。从联军大营到东天门作为缓冲地带,成为非军事区。
    当杨士琦把瓦德西的讲话内容告诉半躺在床上的庄虎臣时。他只是平淡地笑了笑道:“仗打完了。”
    杨士琦面无表情道:“钦差大人,这还有份电谕呢!”
    庄虎臣看了看那份电报稿,随手给扔了,不屑道:“早就猜到了!”
    这份电谕是以光绪的名义发的,要求庄虎臣“退驻晋省”、“万不可开衅”、“如彼兵来扑,必不可还击”。
    庄虎臣冷笑道:“打我还不能还手?笑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杨士琦也笑了笑道:“幸亏朝廷一向反应慢,这要是早来个十天八天。还真麻烦了,正打着仗的时候,来这么个东西,怕是军心要动摇了。”
    庄虎臣披上衣服,下了床,摇摇西洋暖壶,还有多半瓶开水,往茶杯里续上点,又点了根烟,才慢悠悠道:“怕是洋人又给朝廷施加压力了。那些大人们都给吓住了,哼,现在洋人除了议和还能怎么办?”
    杨士琦笑道:“大格格这次功劳不小,那个洋记者莫理循把瓦德西骂地狗血淋头,听说德国人现在把英国人恨的牙痒。”
    庄虎臣喝了口水道:“让他们狗咬狗吧!都不是好东西!”然后突然想起那个汉奸部队。问道:“那些汉奸处置好了没?”
    杨士琦笑道:“放心吧。都按你的吩咐办妥了,全部去山上给阵亡将士修庙宇当苦力去了。十个咱们的人看守一个,保证连个苍蝇都逃不掉。”
    庄虎臣满意地点点头道:“嗯,受伤的给他们治治,好胳膊好腿的都别让他们歇着,不能太便宜他们了。”
    杨士琦疑惑道:“大人既然不杀他们,必然是要留下来用,又何苦费劲消遣他们?”
    庄虎臣笑道:“我这叫劳动改造,不触及皮肉又如何能触及灵魂。”
    杨士琦被他说的直发愣,但是也懒得去问这些,又道:“大人对下面的事情如何安排?”
    庄虎臣道:“西安那边汤竟轩和寿元报告,说是朝廷有意思让我去上海促李鸿章的驾,尽快到北京议和。”
    杨士琦盯着他道:“大人是个什么打算?”
    庄虎臣背着他,眼睛看着窗外道:“洋人在战场上拿不走的,谈判桌上也别想拿走!”
    杨士琦叹了口气道:“大人想过没有,举国皆败,惟大人独胜,能有多大作用?”
    庄虎臣转过身,严肃的道:“是没多大作用,但是起码让洋人知道,中国不是西瓜,不是哪个人想切一刀就能切地!”
    杨士琦表情也沉重了起来:“大人,你去议和,能地不割一寸,款不赔一两吗?”
    庄虎臣想了想道:“地是一寸都不能割的,但是款怕是不赔些这个和是议不成的,拖的越久,百姓受的摧残就越大。”
    杨士琦苦着脸摇头道:“大人,议和的事情你去不得!”
    庄虎臣淡然一笑道:“莫非又有什么凶险不成?来娘子关前,杏城兄,你可快把我吓死了!”
    杨士琦苦笑道:“性命之忧应该是没有,朝廷既然让大人去议和,怕是今后还有重用!”
    庄虎臣看着他的表情觉得有点奇怪,问道:“既然这样,那还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我去议和不对吗?别的不敢说,要说对西洋各国的了解,怕是朝廷上比我强地还不多,希望有我在,多少还能为这老中国保留些元气。”
    杨士琦点头道:“大人学贯中西,若论打仗、洋务朝堂无出大人之右者,大人智计百出,但是那都是阳谋。朝堂的事情可大半是摆不上台面的阴谋啊,这些鬼蜮伎俩不在朝廷泡个十年二十年,那是搞不清楚的。大人可知道,这次是谁举荐地你?”
    庄虎臣看他神色,觉得似乎是有大问题了。忙道:“听说是荣禄。”
    杨士琦鼻子哼了一下,冷笑道:“朝堂诸公中,聪明莫过于荣中堂。”
    庄虎臣听他话语里带着讥讽,问道:“杏城兄。你再说明白些,别打什么哑谜。”
    杨士琦叹了口气,站起身来道:“大人稍坐,我取两样东西给你看。”说罢。转身挑了帘子走了出去。
    庄虎臣对杨士琦地判断力还是相当服膺地,知道他往往让人觉得危言耸听的话,却都应验了,更是心絮烦乱。
    不多时,杨士琦走了进来,从怀里掏出两张纸,递给庄虎臣一张。
    庄虎臣拿过来一看,疑惑地问道:“杏城兄。这玩意你从哪里弄来地?”
    杨士琦阴沉之脸道:“大人可知,这是什么?”
    庄虎臣用疑惑的声音道:“这个怕是民间村愚蛊惑人心的东西吧杨士琦冷笑道:“这个是洋人的照会!”
    庄虎臣白了他一眼道:“你就瞎扯吧,有这样地照会吗?就没头没尾的四句话?”
    这张纸上写着四句话:一、皇帝由洋人指定一地点居住。
    二、代掌全国兵权
    三、代征全国税收
    四、太后归政皇帝
    杨士琦苦笑着摇了摇头道:“大人可知道,这和西洋十一国开战,就是因为一张擦屁股纸上的没头没尾四句话!”
    杨士琦把事情的始末慢慢讲来,粮道罗嘉杰不知道从哪抄来这么几句话,直接就去找了荣禄,而荣禄看了以后就交给了太后,然后太后一怒就下了一封“吾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